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引起广泛关注。针灸在治疗面瘫方面颇具特色与优势。本研究对面瘫的分类、治疗依据以及针灸治疗面瘫常用的局部选穴、临近选穴和远端选穴进行整理和综述,并尝试探讨其未来可能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概述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对近5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及其疗效。结果: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显著。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好,但缺少治疗机理方面的研究,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系统,应进一步规范临床研究,优化针灸处方,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对近年来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别从顽固性面瘫的病因病机、常用的治疗方法以及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穴位的选择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尝试探讨目前临床治疗中的问题以及提出更好地解决方法。为今后的科研和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瑛  吴曦  胡卡明  陈晓琴 《中医杂志》2008,49(5):465-468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针灸治疗最常见的病种之一.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文献丰富,鉴于周围性面瘫具有不同分期的临床特点,我们就周围性面瘫的分期、针刺时机、神经定位以及疗效评价等问题,对近年来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针灸临床治疗以周围性面瘫居多。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本身的病变,多由免疫力低下,细菌、病毒感染引起,以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导致的面神经水肿、变性、麻痹最多见,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灸在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对于周围性面瘫治疗的针灸介入时机问题,目前学术界尚存一定争议,本次研究将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三组,对各组针灸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量化评定,观察周围性面瘫患者不同时期针灸介入治疗的疗效差异,从而探讨针灸介入周围性面瘫治疗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整理新近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总结和探讨其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优势。方法:分别从针刺疗法、温针灸、透刺、分期治疗、穴位埋线、穴位注射及针药结合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显著疗效,临床操作方法灵活。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具有显著的优势,需要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选择最佳针灸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李瑛  梁繁荣 《中国针灸》2002,22(4):19-27
本文采用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评价文献质量的原则和方法全面检建国以来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所有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重点对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寻求针灸治疗面瘫到目前为止确有疗效的可靠证据。为针灸临床疗效的评价与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进行了文献概述,包括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主要方法,如毫针、梅花针、电针、穴位注射及特殊取穴等治疗方法,对各治疗方法的优势进行总结;分析近年来临床常见的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思路,包括辨证治疗、分期治疗及迎随补泻,对各诊疗思路的选择进行概述;概述针灸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对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适应症,包括针灸结合刺络拔罐、针刺结合艾灸、针药并用、针推结合等方法,为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提供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对文献的整理概述,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灸是中医临床中使用较多的方法,因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而具有较大的治疗优势。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临床上对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时机以及刺法存在较大争议,大部分医者认为在患者急性期就应使用针刺治疗,但也有医者觉得在急性期面神经处于炎症水肿状态,临床上使用针刺会加重病情。根据临床实验,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时机以及刺法进行探索,寻找最佳针灸治疗时机与刺法,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诊疗情况作一综述.其处方选穴以手足阳明经和面部穴位为主;其治疗方法分以针刺(电针)为主的治疗方法和针刺结合其他疗法两大类.其结论为针刺治疗面瘫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但研究偏于临床,多采用综合治疗,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王伦 《中医临床研究》2012,4(4):42+44-42,44
面瘫,现代医学又称"面神经炎"、"贝尔麻痹"。刺络放血、针刺与重灸翳风方法治疗面瘫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推拿与灸疗并用对儿童面神经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儿进行针刺、推拿和灸疗,观察患儿病情恢复过程。结果:32例患儿经针推灸并治后,痊愈28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0例。结论:针推灸并治儿童面神经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贝尔麻痹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证实针灸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4个中心共480例患者纳入研究,439例完成整个研究过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组)和治疗组(基础加针灸组、针灸组).基础组治疗用强的松、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地巴唑,针灸组治疗用毫针刺加灸,基础加针灸组则二者结合.共治疗4周.采用症状体征、House-Bfackmann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个中心完成情况良好,4个中心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研究方案执行较好.3个组分组均衡,基线状况良好,可比性强(P>0.05);3个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针灸组疗效最好(P<0.05,P<0.01).轻度面瘫和急性期面瘫疗效优于重度面瘫和非急性期面瘫(P<0.01).比较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量表分级和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FDIP),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治疗贝尔麻痹临床疗效肯定,其效果优于基础对照组和基础加针灸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面瘫治疗方案的优化。方法:将符合风寒型面瘫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隔姜灸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共20日。两组患者均于纳入第1日及第20日分别观察病情变化。疗效评价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及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法。结果:60例患者治疗后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及症状体征量化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改善(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及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情况,治疗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隔姜灸干预针刺治疗风寒型面瘫的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Y  Li Y  Liu LA  Zhao L  Hu KM  Wu X  Chen XQ  Li GP  Mang LL  Qi QH 《中国针灸》2011,31(4):289-29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贝尔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机和针灸择期治疗本病的临床优势方案.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900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分期针刺加灸、分期针刺加电针、分期针刺加经筋排刺以及不分期针刺5个治疗组,分别接受4个疗程的治疗,并在入组、治疗4个疗程后以及治疗后1月、3月随访中分别...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近10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诊疗情况,选穴以手足阳明经和面部穴位为主,治疗多为针刺、灸法等其他方法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较有效,但偏于临床且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温和灸治疗小儿脑瘫急性腹泻临床疗效,并介绍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艾灸组(n=40例)和对照组(n=30例)。采用平均止泻时间,治疗6天后的显效率、总有效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艾灸组平均止泻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艾灸组总有效率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艾灸组显效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和灸治疗小儿脑瘫急性腹泻有效,且具有简便、易接受、无毒副作用、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赵氏雷火灸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赵氏雷火灸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统计两组面瘫恢复率和面瘫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9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贝尔面瘫的平均恢复时间为10d对照组为1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赵氏雷火灸是一种治疗贝尔面瘫的有效方法,能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悬灸早期介入治疗急性期贝尔麻痹(BP)患者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探索悬灸早期介入治疗BP是否有不弱于激素的临床效果并且与激素联合使用是否有增效作用。方法:采用非随机方法将132例急性期BP患者按意愿分为使用激素组94例和不使用激素组38例,不使用激素组作为悬灸组;再将使用激素的患者随机分为激素组(46例)和悬灸+激素组(48例)。3组均给予针刺和口服甲钴胺胶囊作为基础治疗。针刺患侧阳白、四白、颧髎、地仓、颊车、翳风等穴,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5 d,休息2d,共治疗4周。口服甲钴胺胶囊,0.5mg/次,每日3次,连续服用4周。悬灸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悬灸患侧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完骨、翳风,每穴灸约5 min,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5 d,休息2d,共治疗4周。激素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悬灸+激素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患侧面部施灸(悬灸穴位及方法同悬灸组),同时嘱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服用方法同激素组),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4周后、随访4周4个时间点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H-B)分级、...  相似文献   

20.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plane of facial nerve lesion,facial paralysis can be classifiedinto nudear paralysis,paralysis of cerebellopontine angle,Hunt’s palsy,Bell’s palsy and simple facialneuritis.The authors treated 78 cases of the of the latter 3 types,compared the therapeutical effect after 2courses of treatment,and meanwhile made dynamic electromyographic observation between the tragusand the quadrate musde of upper lip for those with Bell’s palsy and Hunt’s palsy.The result showsthat acupuncture has a fair effect in treating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and simple facial neuritis andthe myoelectric recovery in Bell’s palsy is quicker than that in Hunt’s palsy.It is suggested that thehfeher the pane of the facial nerve lesion is,the more unsatisfactory the effect is,and the effect ismore favorable otherwi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