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了解贵州省实行额外补碘后,历史上碘缺乏病重、轻病区儿童几项病情指标的消长情况。方法 对补碘后20年的病情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补碘后,碘缺乏病重、轻病区儿童营养性缺碘得到完全纠正。重病区儿童甲肿率自90年代初开始回升,近几年一直维持在20%左右。轻病区儿童甲肿率自1995年以后随尿碘水平的逐年上升呈上升趋势。结论 贵州碘缺乏病重、轻病区儿童甲肿率上升的原因应考虑缺碘以外的因素。推测在重病区外环境中可能存在另一种甲肿因素,而轻病区儿童甲肿率上升的原因,可能与碘盐含碘不均匀致使部分儿童日摄碘量较高,或现行的盐碘浓度不适宜轻病区人群食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我国碘缺乏病防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国第五届碘缺乏病学术会议中获悉,除台湾和西藏外,1995年根据《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进行的监测结果显示,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大部分省区的情况较为严重。甲肿率最高的新疆,高达43.29%。40%以上和接近40%甲肿率的省,还有江西、甘肃和四川,就目前29个省区的统计,13个省区甲肿率在20%以上。按国际推荐的划分和分度标准,13个省区为重度病区,14个省区为中度病区。只有北京和上海市属于非病区,天津市甲肿率高达32.6%。在此次监测中发现,作为防治碘缺乏病的主要手段的居民户碘盐,合格率同样不尽人意,除山西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兰州市碘缺乏病防治进展,评价碘盐防治效果,确定防治方向及策略.方法接容量比例(PPS)法抽样,每年抽检30所学校,调查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甲肿)率,尿碘和盐碘.结果儿童甲肿率(触诊法)逐年下降,儿童尿碘中位数达到国家标准,盐碘合格率有所下降.结论防治措施正确,加大边远农村盐业市场的检查力度,杜绝不合格碘盐和非碘盐流入农村市场,这样才能达到防治碘缺乏病的目地.  相似文献   

4.
2002年广东省居民户碘盐监测及其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为了解广东省居民食用碘盐及其质量状况。方法 按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全国第四次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的实施意见》要求进行监测。结果 盐碘中位数为33.4mg/kg,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8.6%,碘盐覆盖率为92.4%。合格碘盐食用率达90%以上的有16个市,占76.2%,不同盐种碘盐合格率存在非常显性差异(P<0.001),加碘精制盐的合格率明显高于日晒细盐和粗海盐,重病区和中病区的碘盐合格率明显高于轻病区和非病区。结论 广东省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后,全省碘盐供应及质量基本稳定,但在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仍然存在不少非碘盐冲销市场现象,个别地区盐碘浓度有偏高趋势。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碘缺乏病不同病区病情现状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一步了解贵州碘缺乏病防治现状,方法:选择重轻病区县各1个,对人群碘缺乏病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并与补碘前作比较。结果:补碘后,碘缺乏病重病区儿童尿碘人补碘前的15.6ug/L上升到386.4ug/L,甲肿率从补碘前的60.8%下降到13.4%,轻病区人群在尿碘水平上升幅度较大(2000年儿童尿碘中位数为473.9ug/L),儿童甲肿率从补碘前的8.1%上升到14.8%,结论:轻病区儿童甲肿率升高的原因可能与儿童每日总摄碘量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碘缺乏病病区和非病区7~14岁儿童的亚临床损伤状况.方法先用CRT-C2测定儿童智商(IQ),然后用JPB、测听仪、拍X线片、标准度衡器具检出IQ 50~69儿童的精神运动、听力障碍和骨龄、体格发育落后者.结果碘盐防治重、中、轻病区和碘盐碘油防治重病区、未补碘轻病区、非病区儿童人群轻度智力落后率分别为6.8%、5.0%、3.5%、2.3%、7.5%、2.3%;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具有神经系统障碍和甲状腺功能障碍的亚临床损伤率分别为79.5%、77.0%、40.2%、50.0%、66.7%、37.5%.碘盐防治重、中、轻病区儿童亚克汀病患病率分别为5.4%、3.9%、1.4%,碘盐碘油防治重病区、未补碘轻病区儿重亚克汀病患病率分别为1.2%、5.0%.结论病区儿童亚临床损伤率和亚克汀病患病率以碘盐防治重病区和未补碘轻病区最高,次之为碘盐防治中度病区,碘盐碘油防治重病区和碘盐防治轻病区最低.碘盐碘油防治重病区和碘盐防治轻病区儿童与非病区儿童的亚临床损伤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青海省碘缺乏病病情和人群碘营养水平,评价补碘干预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检查8~10周岁在校儿童甲状腺肿大(甲肿)率、尿碘及盐碘等.结果儿童甲肿率有所下降,儿童尿碘水平达到国家标准,居民盐碘合格率低于国家标准.结论干预措施得当,但碘盐普及不够,健康教育宣传有待加强,还应积极开展孕产妇碘营养保健.  相似文献   

8.
2002年四川省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碘缺乏病防治现状,评估防治效果,为完善消除碘缺乏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全省每个市(州)随机抽取1~2县共计30县的30所小学进行病情监测;每个市(州)随机抽取3个县共计63县进行盐碘监测.结果全省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74.0%,加碘盐覆盖率91.9%;儿童尿碘中位数198.3μg/L,触诊和B超两种方法检查儿童甲状腺肿大(甲肿)率分别为5.8%和4.0%.结论我省碘缺乏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与1999年相比,加碘盐覆盖率较提高了6个百分点,达到90%以上;甲肿率下降了63%,已接近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儿童尿碘中位数达到WHO建议的理想水平.合格碘盐食用率距国家标准相差较远,碘盐问题仍是当前防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非碘盐冲销病区现象依然存在,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健康教育仍是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力度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行程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供应同浓度(1:5万)碘盐后重、中、轻碘缺乏病病区出生儿童的亚克汀病流行程度。方法:用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图岫和农村儿童智商常模(CRT-C2)测验判定7-14岁儿童智商,用津医精神运动成套测验(JPB)、测听仪、拍X线片、标准度衡器具检出智商值(IQ)50-69儿童的精神运动、听力障碍者和骨龄、体格发育落后者。结果:供应碘盐后重、中、轻病区出生儿童的人群轻度智力落后率分别为6.7%、5.0%、3.5%,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亚损伤率分别为77.8%、77.0%、40.2%。重、中、轻病区儿童人群亚克汀病患病率分别为5.2%、3.9%、1.4%;评价同浓度碘盐预防后重病区儿童亚克汀病流行程度为重,次之为中度病区,轻病区该病流行程度则轻。结论:居民食用的碘盐合格率低,尤其是孕妇碘不足,致使碘缺乏病病区仍有亚克汀病儿出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青海省自1995年以来碘缺乏病防治进展和现状,分析1995、1997、1999和2002年全省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方法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进行调查。结果青海省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甲肿率)合计为4.4%,2002年为6.7%,高于1997和1999年(P<0.05),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2002年为71.6%,加碘盐合格率为93.2%,高于前3次(P<0.01),儿童尿碘中位数在127.5~146.4μg/L,无明显变化。结论青海省居民碘盐合格率和加碘盐质量有明显提高,但非碘盐所占百分比一直在20%左右,应重点加强对销售非碘盐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学龄儿童碘缺乏病流行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北京市自1995年实行全民食盐加碘以来的防治效果及病情现状做出评价,以确定今后北京市碘缺乏病防治对策。方法 将1995~1995年3次病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学龄儿童甲肿率及尿碘中位数均已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合格碘盐使用率略低于90%。结论 北京市已提前实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为巩固目前所取得的防治效果,应坚持常规碘盐监测工作。建议修订食盐含碘量的国家标准,将生产、加工食盐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碘盐质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吉林省居民户碘盐的质量状况。方法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全国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意见》的要求进行监测。结果吉林省居民户碘盐均数为31.1 mg/kg,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0%,碘盐覆盖率为99.6%,居民户碘盐质量逐年提高。不同盐种碘盐比较存在显著差异(0.01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2009年陕西省宝鸡市碘缺乏病考核监测结果,为全面掌握宝鸡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及相关防治工作进度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县为单位,调查辖区东、西、南、北、中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中心小学8~10岁学生的尿碘、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考评当年及前3年辖区的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结果 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371.2μg/L,尿碘含量低于50μg/L的构成比为0.33%;五年级学生健康教育问卷及格率为94.3%;当年居民户加权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9.6%。结论宝鸡市儿童尿碘水平、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达到国家标准,该市以县为单位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20年来本地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方法收集近20年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含量、居民户盐碘含量等监测数据整理分析。结果经食盐加碘干预,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显著下降,近7年已控制在4%以下,尿碘中位数近8年波动在199.4μg/L~305.8μg/L之间,居民户盐含碘量中位数在22.9~42.0mg/kg之间,碘盐覆盖率已连续12年稳定在98%以上,碘盐的合格率连续4年稳定在96%以上。结论本地区加碘食盐供应系统正常,质量稳定,防治效果显著。2000年达到国家消除IDD阶段目标。现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消除IDD的目标已连续5年。  相似文献   

15.
我国碘缺乏病高危地区重点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3,他引:2  
目的 调查我国碘缺乏病高危地区新发地方性克汀病(地克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肿)的流行现况,了解高危地区碘盐覆盖率较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以县为单位,在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四川、海南、重庆、云南、广西、内蒙古11个省份的碘盐监测盲区(高危县)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调查乡,在其他高危县按照典型调查原则以乡为单位选取调查点,进行10岁以下新发地克病病例搜索;对8~10岁儿童采用B超法检测甲状腺大小,采用中国瑞文测验(农村修订版)检测智商;对育龄妇女开展人户调查和采集家中盐样,盐碘测定采用半定量法,统计居民户碘盐覆盖率;采集8~10岁儿童和育龄妇女尿样,尿碘测定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全部结果采用Epi Iinfo 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在101个高危县中搜索出地克病线索病例4122人,其中确诊地克病249例.儿童甲状腺肿大(甲肿)率为8.28%(4434/53 541),44个县儿童甲肿率在5%~20%,5个县儿童甲肿率在>20%~30%,3个县儿童甲肿率>30%.儿童智商均值为85.44,智商<70的儿童占16.52%(8713/52 745).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54.69;μg/L、尿碘<50μg/L的比例为17.26%(9069/52 558),有25个县的儿童尿碘中位数<100μg/L;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07.14μg/L、尿碘<50μg/L的比例为27.50%(3722/13 534),有46个县家庭主妇尿碘中位数<100μg/L.居民户的碘盐覆盖率为77.85%(13 150/16 891),西藏、海南、青海碘盐覆盖率较低,分别为52.80%(1585/3002)、44.72%(631/1411)、72.82%(1850/2506).西藏、四川、海南、甘肃、青海居民户中>10%的人认为购买碘盐不方便,有71.39%(7652/10 719)的家庭食用土盐,土盐每公斤的平均价格(0.30~1.20元)低于碘盐(1.20~3.00元).结论 碘缺乏病高危地区存在发生地克病和地甲肿的危险,应在这些地区开展碘缺乏病监测,降低碘盐价格,提高碘盐覆盖率,对特需人群要尽快实施应急补碘,建立消除碘缺乏病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云南省碘缺乏病高危地区新发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现况、人群碘营养状况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查找影响我省高危地区碘盐覆盖率的原因,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 2008、2010年在碘盐覆盖率<80%的彝良县抽取3个乡实施高危地区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搜索疑似地克病病例,检测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检测8~10岁儿童和育龄妇女的尿碘浓度,入户调查和采集家中盐样进行半定量检测,调查被监测乡、村实施碘盐供应、碘油投服等防治措施情况。结果 2008、2010年两次监测都未发现疑似地克病;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4.14μg/L、247.12μg/L,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04.72μg/L、282.96μg/L;2008与2010年结果比较,碘盐覆盖率由84.17%上升至99.17%,儿童和育龄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均有明显升高,8~10岁儿童甲肿率(触诊法)由19.34%下降至6.25%。结论我省高危地区碘缺乏病监测、防治措施及时有效,今后应不断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该地区居民碘营养已处于超适宜状态,应适当下调盐碘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河北省2005年碘缺乏病病情和人群碘营养状况,评价食盐加碘控制碘缺乏病的效果。方法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进行抽样。结果采集测定居民户盐样1200份,盐碘中位数为28.6mg/kg,碘盐合格率为90.2%。触诊法和B超法检查8~10岁儿童1200名,肿大率分别为2.75%和2.17%。采集测定8~10岁儿童1次即时尿样362份,尿碘中位数为212.35μg/L。测试8~10岁儿童1200名智商,平均智商为105.3。结论河北省碘缺乏病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受非碘盐的影响,居民碘盐合格率较低;8~10岁儿童的碘营养状况总体上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碘缺乏病监测与碘盐监测中碘盐指标间一致性。方法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1.0和CS2000,对山西省2005年碘缺乏病监测和碘盐监测中居民户食用盐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次监测中,除非碘盐率/碘盐覆盖率外,其余无论是均数、中位数,还是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都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系统误差、抽样误差、不实数据的上报可能是导致差异出现的原因。碘盐指标在省级水平应以碘缺乏病监测的结果为准;在县级或市级水平上,可以以碘盐监测的指标为准,但应加强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内蒙古碘缺乏病高危地区是否存在新发地方性克汀病病例,掌握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甲肿)流行现况及综合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为制订碘缺乏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7-2008年,在内蒙古历史地克病流行严重的松山区、克什克腾旗、喀喇沁旗,扎赉特旗、卓资县,凉城县、清水河县、和林县、东胜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等11个旗(县、区),对10岁以下儿童进行新发地克病病例搜索;每个旗(县、区)选择3~5个乡,每个乡选择3~5个村小学,每所小学选择120~200名8~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检查、智商和尿碘检测;每个乡选择2个村,每个村选择30个居民户,检测家庭主妇尿碘及家中食用盐含碘量情况.结果 11个项目旗(县、区)共搜索出56例疑似新发地克病病例,无确诊病例.触诊法和B超法检查8~10岁甲状腺,甲肿率分别为5.2%(309/5922)、4.3%(252/5922);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41.5μg/L,尿碘为100.0~300.0 μg/L占65.9%(3901/5920).其中9个项目旗(县、区)的尿碘中位数在200.0~300.0μg/L,尿碘<50.0μg/L所占的比例>5%的旗(县、区)为0,<100.0μg/L所占的比例>10%的有1个.家庭主妇的尿碘中位数为225.6μg/L,<50.0μg/L占2.2%(35/1597).<100.0 μg/L所占比例>10%的旗(县、区)有4个.调查的2109户居民中有97.45%(2055/2109)的存食用碘盐,有2.55%(54/2109)的居民食用无碘盐.结论 调查的11个项目旗(县、区)儿童甲肿率降至10%以下,未发现新发克汀病病例,防治成绩显著;儿童和育龄妇女碘营养水平基本适宜;碘盐覆盖率高、销售网络比较健全、价格合理、购买方便,食盐加碘为主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儿童的智力得到有效保护.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仍然是防治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亟待加强.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new cases of endemic cretinism in high-risk areas of Inner Mongolia, the prevalence of endemic goi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measures,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developing control strategies against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 Methods In 2007 and 2008, a search for new cretin cases was conducted among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10 in 11 historical serious epidemic cretinism prevalent areas of Songshan district, Keshiketeng qi, Kalaqin qi, Zhalaite qi, Zhuozi county,Liangcheng county, Qingshuihe county, Helin county, Dongsheng district, Zhungeer qi and Yinjinhuoluo qi. Three to 5 towns were selected in each qi(county, district) and 3 to 5 village primary schools were selected in each town.One hundred and twenty to 200 children aged 8 to 10 were selected in each school to inspect thyroid by B ultrasound and palpation and to test intelligence and urinary iodine. Two villages were selected in each town and 30 households were selected to determine urinary iodine of housewives and salt iodine. Results A total of 56 cases of suspected cases of endemic cretinism were found from the 11 counties but no case was confirmed. The goiter rate of children aged 8 to 10 was 5.2% (309/5922) by palpation and 4.3% (252/5922) by B-ultrasound. The median urinary iodine of children aged 8 to 10 was 241.5 μg/L, and urinary iodine was 100 to 300 μg/L, accounted 65.9%(3901/5920). Median urinary iodine of the 9 Qis(counties, districts) was in the range of 200 and 300μg/L.Higher than 5% of the 11 Qis(counties, districts) with urinary iodine lower than 50 μg/L was zero. Higher than 10% of the 11 Qis(counties, districts) with urinary iodine lower than 100 μg/L was 1. The median urinary iodine of housewives was 225.6 μg/L, and lower than 50 μg/L accounted for 2.2%(35/1597). Higher than 10% of the 11 Qis(counties, districts) with urinary iodine lower than 100 μg/L was 4. A total of 2109 households were investigated and 97.45%(2055/2109) of them ate iodized salt and 2.55%(54/2109) of them ate non-iodized salt. Conclusions In the 11 investigated counties, goiter rate of children has decreased to less than 10%, and no new cretin was found.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the fulfillment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DD is effective. The iodine nutrition of children an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s in an adequate level. The coverage rate of iodized salt has maintained at a higher level, the sales network is sound, the salt price is reasonable and salt is easy to get and the children's intelligence is protected effectively. But, the health education about IDD is still weak, need to be reinforced.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黔南自治州都匀县石龙乡和平圹县四寨乡、清水乡系地方性甲状腺肿重病区。对三个重病乡居民经用同一产地、同一浓度(1/5万)碘盐防治,十三年后调查结果:石龙、四寨二乡学生甲状腺肿大率降到国家控制地甲病的标准,二乡学生智商水平比加碘前都有显著提高。但清水乡学生甲状腺肿大率居高(47.9%)不下,且在加碘二年或四年学生智商水平都没有显著提高,但清水乡成人尿碘均值均达到国家基本控制地甲病的标准。我们认为清水乡地甲病除缺碘因素外,还应考虑其他致病因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