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观察GSS型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GSS型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82例。结果82例患者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由术前的42%和56%恢复到术后的89%和95%,Cobb’s角由术前平均25.3°矫正到术后平均3.1°;术后随访8~24个月,8例完全性瘫痪患者中4例有1-2级恢复,66例不完全性瘫痪患者有1~3级恢复。结论GSS型内固定系统可满意复位伤椎,且固定确切牢固,能有效起到脊髓减压的作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兰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7):27-28,33
目的:探讨早期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疗效.方法:采用各种刺激使脊髓低级排尿中枢引起反射性尿道外括约肌协同松驰这一原理,综合设定有效的耐力训练、定时的手法按摩及夹闭尿管定时放尿的方法进行早期膀胱功能训练,促进反射性膀胱功能的形成。结果:76例患者中67例(88.16%)在2—3周内建立反射性膀胱功能,达到优良标准。膀胱训练后,残余尿测定成功率达89.47%,泌尿系统感染下降率为87.5%。出院1年后跟踪观察均能顺利排尿。结论:有效的耐力训练与定时的手法按摩是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早期康复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患者反射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膀胱功能训练配合心理护理对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反射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37例脊髓损伤引起的反射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采取一系列的康复护理技术,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通过训练32例患者在3周内建立反射性膀胱功能,达到排尿自理。5例6周后仍未建立反射性膀胱,需留置尿管。3例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结论早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和护理是脊髓损伤患者提高疗效并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溴吡斯的明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膀胱的疗效.方法 将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膀胱功能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溴吡斯的明和坦索罗辛药物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均采用膀胱B超检查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压力测定、日排尿次数、24h单次排尿量来评价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B超检查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压力测定、日排尿次数、24h单次排尿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24h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压力、日排尿次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溴吡斯的明联合坦索罗辛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膀胱功能锻炼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3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膀胱功能锻炼.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干预组的满意度(93.6%)显著高于对照组(68.8%)(P<0.05).结论 膀胱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重症中暑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热应激状态下,其表皮血管扩张,内脏血管收缩,再加之高热、氧化损伤、缺血、再灌注以及炎细胞募集作用,增加了肠道黏膜上皮的通透性,产生了内毒素血症,引起广泛组织细胞损伤,产生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刺激并破坏肠道环境,引起腹泻。其大便通常稀薄且伴有恶臭。大便失禁易造成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也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使用带气囊气管导管引流重症中暑患者大便的方法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同时避免了护理人员为患者擦洗大便时反复搬动患者,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及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动平板下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青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3例水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BWSTT,1次/天,每周5次.总计6周。比较训练前后FAC评分、步行速度及步长的变化。结果:患者FAC评分、步行速度及步长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BWSTT以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本组20例脊髓损伤患者,均施行无菌间歇导尿,根据患者制定好饮水计划及导尿时间表,配合膀胱功能训练,结果本组膀胱容量均正常或接近正常,残余尿量均<100mL;16例形成反射性膀胱,12例膀胱充盈后可自行排尿,无严重尿路感染和肾积水等并发症。结论间歇导尿操作简便,效果可靠,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是解除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间歇清洁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膀胱的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1].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SCI)临床常见合并症之一,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做好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与护理,减少并发症,是提高其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尽早实施间歇清洁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可减少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残余尿量,促进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的恢复.我科自2005年开始对脊髓损伤患者应用间歇清洁导尿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孟涛  尚希福 《安徽医药》2015,19(10):1909-1912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及其部分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骨科自2014年1—12月收治的83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其高压氧治疗与否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 组)44例和非高压氧治疗组(NHBO 组)39例,HBO 组再分别根据受伤后开始介入高压氧治疗的时间、脊髓损伤类型及治疗疗程进行分组。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对所有患者进行等级评估,分析高压氧辅助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部分影响因素。结果HBO 组有效率高于 NHBO 组(P <0.05),早期、中期治疗组疗效好于晚期治疗组(P <0.05),不完全性损害组疗效好于完全性损害组(P <0.05),长疗程组疗效好于短疗程组(P <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脊髓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尽早、足疗程治疗可提高其治疗效果,且高压氧对脊髓不完全性损害疗效好于完全性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20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颈椎前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功能恢复和X线片骨折愈合、复位程度。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3~24个月);20例患者拍X线片示颈椎骨折脱位愈合复位良好,16例患者感觉运动功能未受损伤,可自主行走,4例患者不完全性脊髓损伤1~3级恢复,生活可以自理。结论应用颈椎前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可以降低并发症所导致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大便标本采样装置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5至7月某三甲医院肠道门诊收治的6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8至10月该医院肠道门诊收治的6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留取大便,大便排入便池后,用采样勺留取送检;观察组应用大便标本采样装置留取大便,用采样勺留取送检.观察两组患者大便标本及时送检率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标本及时送检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4%);患者满意率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89.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7.255 8,P=0.0071;x2=4.9870,P=0.025 5).结论 大便标本采样装置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能明显提高肠道门诊患者大便标本及时送检率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通过对55例脊髓损伤患者截瘫的肢体进行有针对性循序渐进系统地康复护理与功能训练.结果5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有显著作用,应加强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的系统训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方法.方法 对2009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42例颈椎脊髓损伤实施统一的呼吸道管理措施:术前科学评估、实施呼吸功能锻炼及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 40例呼吸功能完全恢复,2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做好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肿瘤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通过对18例肠道肿瘤所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与诊断,并行剖腹探查术,完成肠道肿瘤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总结回顾肿瘤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 圆满完成肿瘤所致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预期恢复良好.结论 老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肠梗阻症状,要警惕肠道肿瘤的可能性,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临床肿瘤性肠梗阻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高压氧辅助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C级)的疗效及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29例ASIA分级为C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高压氧组15例(治疗组)、非高压氧组14例(对照组),治疗组除完成对照组的常规药物治疗、运动和作业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外,给予3个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并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86.6%),显效1例(6.7%),无效(6.7%);对照组:痊愈6例(42.9%),显效5例(35.7%),无效3例(21.4%);两组ADL评分比较P〈0.05。结论高压氧对脊髓不完全损伤(C级)治疗疗效显著,能改善脊髓不完全性损伤(C级)患者的ADL评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建立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肠道阶段化整体管理的模式,以及该模式对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5月自急性期入住本院骨科的30例脊髓损伤患者为实验组,选择2007年6月~2009年5月自急性期入住本院骨科的脊髓损伤患者32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肠道管理采取分阶段的整体管理模式,对照组按照传统模式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三个不同阶段肠道功能得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紊乱,采用分阶段的整体管理模式,能够促进排便功能的恢复,减少肠道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采取盆底肌功能训练对其大便失禁的意义研究.方法 60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康复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盆底肌功能训练指导.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临床各项指标评分(肛门直肠功能评分、直肠癌患者专用生存质量问卷评分、肠道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膀胱功能训练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68例脊髓损伤患者平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单用常规训练护理方法进行膀胱功能重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膀胱功能训练护理方法进行膀胱功能重建。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膀胱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同时尿管留置时间、拔管后自主排尿量和泌尿系感染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功能训练护理明显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道训练在脊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例脊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腹部按摩及肛门指力刺激等系统的训练方法。结果经过平均40d的肠道训练,有100例患者显示效果良好,88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结论对脊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系统的肠道训练方法可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减少因使用药物而导致的各种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也可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减轻患者的痛苦,促使患者早日重归家庭,重返社会,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