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静脉肾孟造影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120例静脉肾孟造影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心理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造影检查达到最佳效果。结论 护理配合是静脉肾孟造影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在造影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是安全检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20例患者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并给予精心的护理配合。结果本组104例造影成功,显影好;6例肠道胀气影响检查,显影差;9例腹部加压不当,未能显影,均做CT检查。1例注射造影剂时,出现轻微反应,经过对症处理及心理安慰,在严密观察下,顺利完成造影检查。结论静脉肾盂造影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是此项检查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的护理。方法对150例患者检查全过程的护理资料做出全面的总结和分析。结果无1例因护理不当而影响检查,均检查顺利。结论认真做好静脉肾盂造影的护理,是确保造影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临床资料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作静脉造影的病人263例,有不同程度反应的病人13例,占4.9%,其中恶心出冷汗的17例,占6.4%,呕吐、面色苍白、脉细速3例,占1.1%,腹痛、下肢发麻2例,占0.7%,荨麻疹1例,占1.1%。97%病人反应轻,持续时间短,放慢推药速度未经处理自行缓解,3%病人反应重,出冷汗、恶心、呕吐、心率快细速、面色苍白,经给予地塞米松和肾上腺素治疗后症状缓解。讨论(1)不良反应产生原因:①药物的反应:大剂量、高浓度药物快速注入,引起组织胺的释放,由于组织胺 相似文献
5.
祁珂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28(5)
静脉肾盂造影(IVP)又称排泄性静脉尿路造影.目前为泌尿系统检查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造影方法.我院通常使用的造影剂有碘海醇、进口欧乃派克.在整个检查过程中都离不开护理工作的配合.1资料与方法本科自2009年1~12月共有208例泌尿系疾病患者行静脉肾盂造影,男158例,女50例,年龄6~74岁,检查成功率100%.方法:患者仰卧于摄影床上,倾斜摄影床面,使患者头低足高30度以减缓尿液流入膀胱,先摄腹部平片1张,然后静注碘海醇40~50 ml,儿童20ml,于3~5 min注射完毕,在透视下于7、15、30 min各摄取肾区平片1张,若显影良好,摄全尿路平片1张(带膀胱),若显影不良,根据情况延长1h再摄片. 相似文献
6.
静脉肾盂造影是由静脉注入造影剂,使泌尿系统的各器官管腔显影并摄片,观察肾盂、输尿管和膀优的影像,测知其排泌功能,以帮助临床诊断的一种方法。造影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护理的质量有关。现结合临床病例,就造影检查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80例病人中,男59 相似文献
7.
静脉肾盂造影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香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21(1):165-166
随着X线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肾盂造影(IVP)的应用越来越广泛。IVP是将泛影葡胺快速静脉注入,造影剂很快从肾脏排泄,从而显示双肾,尿路形态及病变的检查方法。它对协助临床诊断泌尿系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泛影葡胺是一种含碘造影剂,个别人对碘过敏,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做好碘过敏试验和严密注意过敏反应,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年3月~1998年3月在我院放射科行IVP检查的有385例,其中男242例,女143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1512岁。使用药物为6… 相似文献
8.
9.
10.
静脉肾盂造影是泌尿系统最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之一。传统方法采用腹部加压、定时摄片,患者往往难以耐受。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我们采用改良法对132例患者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0年2月于我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260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非心理护理组)130例和观察组(心理护理组)130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长满意率进行研究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家长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在门诊小儿输液患者中进行心理护理对于提高小儿治疗依从性及提高家长满意率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在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低颅内压、促进脑功能恢复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Barthel指数(BI)。结果治疗前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13常生活活动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溶栓治疗和护理后,优质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413%,优质护理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优质护理组的NIHSS评分和13常生活活动能力BI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为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效促进了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减轻了家属和社会的压力,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可在临床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肾脏患者206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100例,采用肾脏CT进行临床检查;乙组患者106例,采用肾脏CT联合静脉肾盂造影进行临床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准确诊断率。结果:乙组患者准确诊断率显著优于甲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操作时间显著长于甲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采用静脉肾盂造影进行检查可显著提高患者肾盂性疾病、肾盂静脉后输尿管结石、肾盂静脉后输尿管狭窄等疾病的诊断率,虽然操作相对复杂,但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检查和诊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非加压法静脉肾盂造影方法的评价与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研究获取高质量的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影像资料的最佳技术方法以保障全面、准确的诊断.方法:研究组为非加压法IVP 300例,其中头低足高位100例,动态头低足高体位100例、低张常规位100例;100例常规加压法VIP作为对照组.由高年资技术人员与副高级职称医生对两组显影效果、图像质量、诊断要求进行评价,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300例因无加压痛苦,全部顺利完成符合诊断要求的VIP检查;对照组100例因年老、体弱、肥胖、下腹部病变等不能承受腹部加压而于检查中途解压以至于无法达到诊断要求者达5%(5/100)、图像欠佳影响诊断者13%(13/100).研究组300例.肾盂肾盏、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和输尿管全程清晰显示为93.7%(281/300),显示欠佳但达到诊断要求6.3%(19/300).研究组因诊断要求需改变体位多角度摄片以显示病变细节11.7%(35/300);对照组需要多角度摄片而无法完成7%(7/100).尿路全程显影率:研究组93.7%(281/300),对照组43%(43/100),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检验意义(P<0.01).结论:非加压法IVP具有免除加压痛苦、清晰显示解剖、病变细节、尿路全程显示率明显高于加压法等优点,优于加压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循证理论用于社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01%,高于对照组的7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46%,低于对照组的2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理论用于社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较好,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静脉注射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以提高护理质量,达到安全治疗的目的.方法对不同病症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法给予安慰和劝导,消除患者穿刺的畏惧感及输液外渗的心理压力,使病人心理感到安全,并积极配合接受治疗.结果确保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既保证疾病治疗畅通无阻,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赖和安全感,为今后的治疗、护理打下基础.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静脉注射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舒适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498例静脉输液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2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输液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患者的舒适满意度。结果:两组之间的各方面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舒适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舒适满意度有显著提高。结论:将舒适护理干预运用到门诊静脉输液的患者中,不仅能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身心舒适程度,还能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深化整体护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