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对急性实验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自由基反应的影响。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为A、B、C3组。A组和B组采用自由落体直接打击法建立兔急性实验性颅脑损伤模型,C组不致伤。A、B2组致伤后0.5h分别给予TRH或等量生理盐水至伤后4h。检测脑组织SOD、LPO,采用干燥重量法测定脑含水量。结果:与B组比较,A组损伤后脑组织中SOD活性增加,LPO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减少(P<0.05);A组与B组致伤后5min颅内压均较C组及伤前升高(P<0.05),且随时间延长,颅内压递增,但A组给药后颅内压增高速度明显减慢(P<0.05)。结论:TRH能够显著减轻兔急性实验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自由基反应,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回顾分析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银杏叶组23例,对照组22例,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2周分别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NDA、LPO含量及SOD活性;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SS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DA、LPO含量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后银杏叶组SSS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自由基作用,保护缺血损伤的脑组织,此可能为该药的神经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强迫症与活性氧自由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质过氧化和氧自由基酶活性变化在强迫症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测定30例强迫症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血中SOD,GSH-PX活性,GSH含量和血清中LPO含量。结果:强迫症组LPO含量,SOD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GSH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强迫症组SOD,GSH-PX与LPO,SOD与GSH-PX均呈显著直线正相关(P<0.05-0.01),正常对照组GSH-PX与HPO呈显著直线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强迫症组LPO与SOD含量的改变具有相关性(P<0.01);对照组LPO含量变化则与GSH-PX相关(P<0.01)。结论:提示强迫症患者体内存在自由基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一氧化氮(NO)、过氧化脂质(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急性期血浆中的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8例CO中毒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轻型(A组)、中型(B组)和重型(C组)3组,分别在入院后第1、3、7及第14天检测血浆NO、LPO和SOD的变化,并行健康对照。结果:急性CO中毒患者血浆NO、LP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O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组中毒患者在入院后第1、3天NO、LPO均明显升高,SOD均明显降低,C组与A组比较,C组NO、LPO明显升高(P<0.05),SOD明显降低(P<0.01);入院后第7天及第14天C组NO、LPO仍明显高于A组(P<0.05),SOD仍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CO中毒患者血浆NO、LPO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重症患者NO、LPO升高及SOD降低更为明显,持续时间更长,其预后愈差。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全血比黏度、TXB2、LPO及SOD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用于治疗贫腔瘀血综合征(PCS)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雌性Wistar大鼠30只,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按文献方法处理;补汤组,给予等量的补汤煎液灌胃,其他处理同模型组。所有受试组动物于第15d处死,颈动脉采血,检测全血比黏度、TXB2、LPO及SOD。结果 模型组大鼠全血比黏度、血浆中TXB2、血清LP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SOD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补汤组全血比黏度、血浆TXB2、血清LPO较模型组有显著降低(P<0.01),红细胞SOD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的机制可能与提高SOD的活性,抑制体内LPO生成减少自由基反应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从而减少血小板聚集释放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32例急性脑中风,26例急性脑中风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和40例同年龄健康者的红细胞SOD和血浆LPO进行测定。结果:健康对照组、急性脑中风组和急性脑中风并MOF组的红细胞SOD活性依次降低(P<0.01),血浆LPO水平依次升高(P<0.01)。结果提示:氧自由基参与急性脑中风和急性脑中风并MOF的病理生理过程。故血中SOD和LPO的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中TNF-α、IL-6及CRP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10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计分法分为轻型组(38例)、中型组(32例)、重型组(30例),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3、7、14d血清中TNF-α、IL-6及CRP水平。结果:颅脑损伤后各时间点血清TNF-α、IL-6及CRP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于伤后第1天开始升高,于伤后第3天达到高峰,伤后第7天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IL-6及CRP于伤后第1天达到高峰,伤后第3天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TNF-α、IL-6及CRP含量均明显高于轻、中型组(P〈0.01),中型组高于轻型组(P〈0.05)。各个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6及CRP含量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482,P〈0.01;r=0.563,P〈0.01;r=0.617,P〈0.01)。结论:血清中TNF-α、IL-6及CRP含量在颅脑损伤后明显升高,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TNF-α参与了颅脑损伤的炎性损伤过程,急性期其损害作用是主要的;IL-6及CRP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因此,动态监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非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取患者2 mL静脉血,分别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的第3 d和第7 d清晨空腹采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损伤后24 h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可能参与了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应用重型颅脑损伤时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87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针,伤后第1,3,5,7天采血,用特异性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ET含量.并与对照组(46例)进行对照.结果:第1天,2组病人血浆ET含量均较正常明显升高,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第3天,2组病人血浆ET均比第1天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第5天,2组病人血浆ET继续下降,但两组仍有差异(P<0.05);第7天,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血浆内皮素的水平,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保护肝肾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对39例肝炎患者和32例正常人血中LPO、SOD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急性黄疸型肝炎组LPO、SOD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高度的显著性(P<0.01);慢性活动肝炎组LPO较正常入明显升高(P<0.01),SOD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1);慢性活动性肝一LPO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SOD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1);无症状HBV携带者,其LPO、SOD含量基本正常,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炎病人血中谷丙转氨酶(ALT)、r-谷氨酰转肽酶(r-GT)的升高与LPO、SOD的变化无直线相关性;总胆红素(TB)的升高与LPO的变化无相关性,而与SOD的变化存在正相关,提示检测血中LPO、SOD可能是检测肝炎病人的一项独特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郭俊华  李保平 《中原医刊》2006,33(24):15-1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41例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 常规治疗,生理盐水100m l加入依达拉奉30m g,2次/d,连续14 d)39例。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患者血清中SOD、LPO和MDA浓度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的疗效。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14 d后,依达拉奉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且依达拉奉治疗后患者血清LPO和MDA的浓度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5和P<0.01),而血清SOD浓度较常规组明显回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依达拉奉治疗可以减轻缺血脑细胞的损害,有利于病情的康复,依达拉奉能够有效地清除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过量生产的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参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治疗36例RVO患者,测定治疗前后RVO患者LPO含量及SOD活性,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与健康人相比,RVO患者血浆LPO含量明显升高,红细胞SOD活性明显下降(P<0.001);RVO患者使用丹参治疗后血浆LPO含量较治疗前下降(P<0.05),红细胞SOD活性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RVO患者使用丹参治疗后血浆LPO含量及红细胞SOD活性与健康人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丹参作为一种外源性自由基清除剂,可有效地增加RVO患者红细胞SOD活性,降低LPO含量,对RVO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Caspase-3表达及血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影响,探讨纳洛酮抗神经细胞凋亡的Caspase-3及自由基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普通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分别于致伤后给0.9%氯化钠注射液及大小剂量纳洛酮腹腔注射,在致伤后0h、6h、1d、3d、7d、11d和15d检测血红细胞内SOD活性(自氧化抑制法)及LPO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比色分析法),在致伤后15d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神经细胞(TUNEL法)及Caspase-3表达阳性神经细胞(SP法)。结果大小剂量组家兔脑组织凋亡及Caspase-3表达阳性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7个时间段,大小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血红细胞内SOD活性和LPO含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可降低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而自由基可能未参与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4.
急性颅脑损伤早期血管内激光照射治疗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7例急性脑损伤患者早期行低能量血管内激光照射治疗(ILIB).观察治疗前后神志恢复时间、神经功能、血沉、红细胞比容等的变化,与对照组对比,研究发现ILIB早期应用能明显促进神志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感染发生率,提示早期血管内激光照射治疗对改善颅脑外伤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急性兔颅脑损伤(ACCI)后脑组织氧自由基反应的影响。方法48只家兔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假损伤组)、C组(损伤组)、D组(针刺治疗组),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ACCI动物模型,D组给予针刺治疗,检测A、B组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C、D组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A与B组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比较,C、D组脑组织含水量和MDA含量在ACCI后3h即有显著性增加(P<0.01),且随时间延长递增,SOD活性则呈相反变化趋势;D组与C组各时点比较,上述指标变化均较轻。结论兔ACCI后脑组织自由基反应增强,针刺治疗可通过降低脑组织氧自由基反应从而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cute dipterex poisoning (ADP) may cause oxidative stress and free radical damage in the bodies of acute dipterex poisoning patients (ADPPs), an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ADP may cause oxidative stress and free radical damage. Methods Fifty ADPPs and fifty healthy adult volunteers (HAVs) whose ages, gender and others were matched with the ADPPs were enrolled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in which concentrations of nitric oxide (NO), vitamin C (VC), vitamin E (VE) and P-carotene (P-CAR) in plasma as well as concentration of lipoperoxide (LPO), and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in erythrocytes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rophotometric analytical method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values of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in the HAVs group, the average values of plasma NO and erythrocyte LPO in the ADPP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001), while those of plasma VC,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脑创伤(TBI)患者外周血中脂质过氧化物酶(LPO)、内源性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70例TBI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治疗组和病理对照组,入院后均进行CT检查、GCS评分,根据GCS评分将各组又分成轻、中、重3组。所有患者均按照常规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皮下注射EPO,并于伤后24h、治疗3周后即刻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抽取外周血进行SOD及LPO水平的检测,于治疗后1个月进行格拉斯格预后评分(GOS)。选择来院体检的正常人群为对照组。结果给予EPO治疗后的中度TBI患者在治疗后即刻、1个月及3个月外周血中SOD及LPO水平与病理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的GOS评分与病理对照组比较亦差异显著(P<0.05);轻度及重度患者在上述时间点上SOD、LPO水平及治疗后1个月的GOS评分与病理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入院初病情等级与SOD/LPO比值呈负相关,而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GOS评分与SOD/LPO比值呈正相关。结论TBI后SOD/LPO平衡受到破坏,及时给予EPO治疗,可以恢复SOD/LPO平衡,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将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3~8分)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于伤后≤48h行气管切开)和对照组(n=46,于伤后>48h行气管切开),两组其余治疗方法相同。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45.7%)明显低于对照组(69.6%),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控制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4.4%),P<0.05,其控制感染时间(10.2±2.16)d短于对照组(12.7±3.43)d,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加州杏仁奶对放化疗癌症患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将 1 0 0名准备放化疗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患者在放化疗开始前 3周服用加州杏仁奶 ,直到放化疗结束。在开始服用时、放化疗开始时及放化疗结束时 ,分别测定患者血清中的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脂质过氧化物 (LP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B组患者在放化疗开始时服用加州杏仁奶 ,至放化疗结束后 3周。其间在放化疗开始时、放化疗结束时及放化疗结束后 3周 ,分别测定患者血清中的SOD、LPO和GSH Px。结果 :A、B 2组放化疗结束时的血清LPO浓度与放化疗开始时相比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B组放化疗结束时的血清SOD水平与放化疗开始时相比均明显升高 (P <0 .0 5 )。提示 :加州杏仁奶能减少自由基对放化疗患者的损伤 ,它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与其所含的营养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傅强  张利勇  杜立新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5):565-566,59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病人的血皮质醇水平变化和颅脑损伤轻重分级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对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颅脑损伤病人外伤后测得的血皮质醇水平,按照GCS积分分成轻中型颅脑损伤组和重型颅脑损伤组,并对所有病人随访半年。结果:重型组病人的血皮质醇水平比轻中型组病人明显升高(P<0.05)。随访结果表明,伤后急性期血皮质醇水平越高,病人的病死率和伤残率越高(P<0.01)。结论:颅脑损伤病人血皮质醇水平与损伤轻重程度相关,与病人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