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nm23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nm23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63例大肠癌患者骨髓内转移癌细胞及肿瘤组织内nm23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骨髓内转移癌细胞阳性者原发灶nm23蛋白表达率53.1%,低于骨髓内转移癌细胞阴性者的表达率77.4%,有统计学差别(P<0.05)。发生肝肾及腹腔广泛转移者原发灶表达率50.0%,低于未发生转移者的表达率81.8%(P<0.05)。nm2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nm23蛋白表达与远处转移及骨髓内转移癌细胞呈负相关性,可作为预测转移和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nm23-H1蛋白在40例食管鳞癌及52例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nm23-H1蛋白表达与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组织学类型无关。在食管癌和胃癌中,无淋巴结转移者其阳性率(52.9%、66.7%)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26.1%,27.5%,P<0.01,P<0.05)。在食管癌的早期形成中,nm23-H1表达明显增强。在胃癌的原发灶与转移灶中比较,原发灶nm23-H1表达(36.5%)明显高于转移灶(12.5%,P<0.01)。表明nm23-H1蛋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并在食管鳞癌和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中发挥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nm23-H1基因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21例大肠癌手术根治标本进行VEGF—C和nm23-H1基因蛋白测定。结果VEGF—C和nm23-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和48%。VEGF—C高表达与大肠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nm23-H1基因蛋白的低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大肠癌中VEGF—c和nm23-H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VEGF—C和nm23-H1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有显著相关性,同时检测VEGF—C和nm23-H1蛋白表达状况,可作为预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4.
NM23、VEGF蛋白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NM23及VDGF蛋白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对45例大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组织及癌旁肠粘膜进行NM23、VEGF蛋白表达的检测和分析。结果:45例大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组织、癌旁肠粘膜中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9%、100%、8.9%。肝转移灶中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其它组织(P<0.05),而NM2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0%、18.8%、82.8%,肝转移灶中NM23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其它组织(P<0.05)。在肝转移组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中同时检测NM23及VEGF蛋白表达,可知NM23表达降低而VEGF呈过表达。结论:NM23表达降低和VEGF表达增强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同时检测大肠癌NM23和VEGF表达能反映大肠癌的恶性程度,是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nm23-H1,p16的表达及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大肠癌中nm3-H1与p16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nm23-H1与p16阳性表达率为66.7%、40.0%;二者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存在相关关系(P<0.05),并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无林巴结转移及患者的生存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伦:抑癌基因p16的失活nm23-H1基因的低表达与大肠癌发生有关,并可能与癌的进展、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是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基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nm23-H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癌中nm23-H1的表达。结果:nm23-H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42%(腺癌69.23%,其它类型22.22%,P<0.05),与临床分期(P<0.05)和病理分级(P<0.01)呈负相关,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70%和25%,P<0.05),与肌层浸润无相关性。结论:nm23-H1基因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明显相关性,并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PP2 A及Noxa蛋白在大肠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P2 A、Noxa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大肠癌组)及癌旁组织(癌旁组) PP2A、Noxa蛋白表达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大肠癌组PP2A与Noxa蛋白阳性表达率(90%、82.5%)明显低于癌旁组(95%、88.1%),P<0.05;大肠癌组PP2A、Noxa蛋白阳性表达在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0例大肠癌组织中PP2A蛋白与Noxa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229,P<0.05)。大肠癌癌细胞凋亡指数在癌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大肠癌组PP2A、Noxa表达阴性者癌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低于表达阳性者( P<0.05)。结论 PP2 A、Noxa蛋白可能相互协同,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肠癌CD44v6、VEGF、nm23-H1基因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设定条件分组检测77例大肠癌组织中的CD44v6、VEGF、nm23-HI表达。结果:CD44v6、VEGF和nm23-HI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74%、77.92%和32.46%,在正常大肠黏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14%、14.28%和82.14%。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VEGF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有淋巴结或肝转移者呈正相关(P〈0.05),nm23-H1的阳性表达与之呈负相关(P〈0.05)。结论:CD44v6、VEGF、nm23-HI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有相关性,联合检测此3项指标对判断大肠癌浸润转移和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C-myc、nm23-H1 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myc、nm23-H1两种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40例、宫颈上皮内瘤形成(CIN)10例及正常宫颈20例组织标本中C-myc和nm23-H1蛋白表达,采用统计学χ^2检验方法,分析这2种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关系。结果:(1)C-myc蛋白表达率:宫颈癌组织为40.00%,正常宫颈组织为10.00%,CIN为20.00%,表达与病理分类有关,腺癌表达率高于鳞癌,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过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2)宫颈癌nm23-H1蛋白表达率为40.00%,宫颈炎组织表达率为5.00%,不典型增生组织未见阳性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腺癌表达率为83.33%高于鳞癌32.35%,差异有显著性(P<0.05);(3)2种基因蛋白表达的比较:C-myc、nm23-H1 2种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myc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nm23-H1表达在宫颈腺癌早期呈高表达,可能为机体抑制肿瘤转移的防御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nm23-H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表达总阳性率为50%(其中鳞癌为48%,腺癌为64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细胞癌阳性率为16.7%,小细胞肺癌(SCLC),肺炎性假瘤和正常肺组织未见表达。nm23-H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没有负相关。nm23-H1阳性病人的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者(P<0.05).表明nm23-H基因在肺癌的发生、转移和预后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C-erbB-2 ,nm23 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癌基因C- erbB- 2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及其与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66 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中C- erbB -2 及nm23 蛋白的表达。结果 C- erbB -2 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 05), 与浸润深度、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 P<0. 05, P<0 .01)。nm23 蛋白在结直肠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有转移组(P<0. 01) , 其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而且, 在淋巴结转移组中C -erbB -2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nm23 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C- erbB- 2 及nm23 蛋白的异常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郑伯安  董全进  邓高里 《浙江医学》2002,24(8):462-464,I002
目的 探讨p16和nm23 -H1在大肠癌患者大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链霉菌抗生物素 -生物素方法 ,对73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中P16和nm23-H1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p16和nm23 -H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2.8 %和43.8% ;分化程度高的癌组织p16的表达阳性率高于分化程度低的癌组织 (P<0.01) ;P16和nm23-H1在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癌组织中阳性率高于有转移者 (P<0.05、P<0.01)。p16蛋白表达阳性者3年生存率为62.5 % ,而阴性者为32.7 % ;nm23-H1蛋白表达阳性者3年生存率为65.6% ,而阴性者为26.8 % ,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生存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05)。p16与nm23-H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 (r=0.416,P<0.05)。结论 p16和nm23 -H1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可作为预测肿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组织nm23-H1、MMP-9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大肠癌nm 23 H1、MMP- 9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 SABC方法检测 60 例大肠癌和15例大肠息肉nm 23 H1、MMP- 9蛋白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nm 23 H1 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 Dukes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年龄及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大肠息肉相比,大肠癌 MMP -9 蛋白表达明显增高,MMP -9表达还与组织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无淋巴结及肝脏转移相关(P<0.05);两者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MMP- 9 蛋白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区分大肠良恶性肿瘤;MMP- 9 和 nm 23 H1 蛋白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转移复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D44v6、nm23-H1基因蛋白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乳腺癌组织中CD44v6,nm23-H1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CD44v6阳性检出率为69.6%(32/46),其中淋巴结受累乳腺癌阳性率为72%(18/25),无淋巴结转移组检出率为66.7%(14/2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淋巴结受累乳腺癌的CD44v6强阳性表达检出率为64%(16/25),明显高于淋巴结未受累乳腺癌的强阳性表达检出率33.3%(7/21)(P<0.05);nm21-H1阳性表达率为71.7%(33/46),其中淋巴结受累乳腺癌和未受累乳腺癌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20/25)、61.9%(13/21),前者略高于后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D44v6、nm23-H1异常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学改变,CD44v6强表达可能对判断乳腺癌转移风险有一定指导意义,nm23-H1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对73例原发性大肠癌(淋巴结转移37例,非转移36例)进行P53、nm23、CD44及纤维粘连蛋白(FN)免疫组化检测,研究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nm23阴性表达与CD44阳性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2项指标串联筛检,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为97.22%,敏感性为56.76%。nm23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CD44则呈正相关,2项指标联合应用可作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1项比较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p53及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53及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0例胃癌手术根治标本进行p53和nm23检测。结果p53和nm2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和60%。p53过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1);nm23低表达与胃癌侵袭程度、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1)。p53过表达和nm23低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结论联合检测p53蛋白及nm23基因表达状况可作为临床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免疫组化SP法,通过纤支镜取材或刷片研究肺癌及肺良性病的nm23蛋白表达情况,以探索nm23在肺癌中与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肺癌组nm23蛋白阳性率低于肺良性病组(P〈0.05),肺癌组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nm23蛋白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表明:nm23蛋白的表达可为术前肺癌有无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9例大肠癌中p53、nm23-H1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大肠癌中p53、nm23-H1的阳性率分别为52.2%及68.1%,大肠癌中p53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D,nm23-H1低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53过表达与nm23-H1低表达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结果提示同时检测p53、nm23-H1基因产物的表达状况可作为预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nm23-H1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nm23-H1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鼻咽癌患者和22例慢性鼻咽炎患者的鼻咽部组织nm23-H1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nm23-H1蛋白在鼻咽癌组中的阳性率为(53.30%)低于慢性鼻咽炎组(90.91%,P〈0.05);在鼻咽癌患者中,转移组的阳性率为(40.91%)低于非转移组(87.50%,P〈0.05);nm23-H1蛋白表达未显示与患者年龄、性别相关。结论nm23-H1蛋白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转移有关;nm23-H1蛋白的表达在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观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