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从肾移植患者围术期血生化检测结果可以看到,一些酸碱指标及生化指标的变化可能与血液稀释有关。目的:通过监测肾移植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电解质、血生化的改变,麻醉药物使用情况,探讨肾移植患者理想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分析40例肾移植患者麻醉前、肾动脉血流开放前、血流开放后10min、手术结束时(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电解质、血糖和血气参数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与肾移植患者麻醉前比较,血流开放后10min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pH、HCO3-、BE显著降低(P〈0.01),K+和葡萄糖明显增加(P〈0.01)。与肾动脉血流开放前比较,血流开放后10min平均动脉压、葡萄糖、pH、HCO3-、BE明显降低而心率明显增高(P〈0.05)。说明充分的移植前准备,合理的麻醉药物选择,以及围术期的循环、呼吸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维持是肾移植术全身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背景:从肾移植患者围术期血生化检测结果可以看到,一些酸碱指标及生化指标的变化可能与血液稀释有关。目的:通过监测肾移植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电解质、血生化的改变,麻醉药物使用情况,探讨肾移植患者理想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分析40例肾移植患者麻醉前、肾动脉血流开放前、血流开放后10min、手术结束时(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电解质、血糖和血气参数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与肾移植患者麻醉前比较,血流开放后10min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pH、HCO3-、BE显著降低(P<0.01),K+和葡萄糖明显增加(P<0.01)。与肾动脉血流开放前比较,血流开放后10min平均动脉压、葡萄糖、pH、HCO3-、BE明显降低而心率明显增高(P<0.05)。说明充分的移植前准备,合理的麻醉药物选择,以及围术期的循环、呼吸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维持是肾移植术全身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脏移植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和处理方法.方法 尿毒症患者365例在联合腰麻-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肾脏移植术,分别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麻醉后30 min、手术结束前,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参教,连续监测术中尿量及输血、输液情况.结果 365例肾脏移植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伴随着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改善,患者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指教均较术前下降(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随着尿毒症状态的纠正,患者血流动力学得到明显改善,通过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以用来评估移植肾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管理。方法:本院12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均行非静脉转流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术中连续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平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以及心输出量。结果:12例肝移植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无1例死亡;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在术前、无肝前期及新肝期(30 min)比较平稳;无肝期(30 min)肺毛细血管楔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心输出量较术前和无肝前期明显下降(P<0.05),心率明显增快(P<0.05);新肝早期平均肺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较术前和无肝前期明显升高(P<0.05),平均动脉压及心输出量恢复至到术前水平(P>0.05),心率仍偏快(P<0.05)。结论:肝移植麻醉血流动力学的管理应针对肝移植不同时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尤其是在无肝期和新肝早期。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麻醉下行肾移植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对受体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时总结1230例肾移植术的麻醉处理,以提高麻醉管理水平。方法:随机选择40肾移植术受者,在硬膜外麻醉前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行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硬膜外阻滞后30min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体循环阻力(SVR)下降明显,阻断髂内动脉后MAP,CVP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肺循环阻力(PVR)则明显升高。开放供肾血流后20min内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PVR明显升高,CVP、SVR明显下降。开放后60min循环趋于稳定。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肾移植术效果理想、确切;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随手术步骤而不同,并相对较平稳。  相似文献   

6.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对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lysis,CVVH)治疗的危重患者16例,行CVVH治疗前、后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应用超声心排监护仪在治疗前、后监测患者心排出量等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CVVH前相比,患者行CVVH治疗后心率显著下降(P<0.01),平均动脉压升高P<0.05),中心静脉压下降(P<0.05).心排出量、心指数下降(P<0.05),体循环阻力指数升高(P<05).结论 CBP可改善危重患者全身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护理的要点在于综合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准确判断患者的血容量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对腹式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完全阻滞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行腹式子宫肌瘤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诱导,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诱导。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T1、T2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较T0时下降,但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高于对照组;T3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较T1时上升,但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3 d内,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对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控制更稳定,麻醉起效时间更短,阻滞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总结静脉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三种方法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特点.方法: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例323例,AsA Ⅰ~Ⅱ级,分为3组,Ⅰ组:116例,丙泊酚静脉麻醉.Ⅱ组:102例,硬膜外阻滞麻醉.Ⅲ组:105例,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前后不同时间血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脉搏氧饱和度、术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Ⅰ组、Ⅱ组麻醉和气腹对循环、呼吸影响最大,Ⅰ组麻醉和气腹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升高,脉搏氧饱和度不降,术毕清醒时间明显长于Ⅲ组,术中知晓发生率介于Ⅱ、Ⅲ组之间(P<0.05),Ⅱ组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度较麻醉前下降(P<0.05),心率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增加.Ⅲ组平均动脉压下降,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脉搏氧饱和度增加(P<0.05);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快于Ⅰ组,术中疼痛知晓发生率最低(P<0.01).Ⅰ、Ⅲ组放气腹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平稳、效果可靠,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术后苏醒快,费用低,适合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以及各种心肌酶的变化,探讨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04-06/09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拟行原位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20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接受原位肝移植术。常规结扎切断肝管、肝左右动脉和门静脉,用肝上下腔静脉阻断钳从前至后夹闭肝上下腔静脉,切除病肝后进行供肝吻合。先吻合腔静脉,腔静脉吻合口为倒三角形,再吻合门静脉,恢复供肝血流,进入新肝期,再依次吻合肝动脉和胆管。分别在术前、无肝前、无肝期30min、新肝期30m in、术毕、术后24h各采中心静脉血3m L,测定心肌酶谱。同时测量围术期心率、心输出量、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患者2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全部患者术后转归情况:20例患者均成功接受原位肝移植术。手术时间(335.74±74.04)min,无肝期时间(36.37±7.90)m in。术后3例出现心脏衰竭,心脏衰竭患者中有2例最终死亡。其余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②全部患者肝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心输出量和中心静脉压在无肝期下降(P<0.01),进入新肝期增高(P<0.01或0.05);平均动脉压在阻断和开放下腔静脉后3min内有一过性下降,应用血管活性药后基本维持稳定;心率在无肝期增快,进入新肝期早期增高,以后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③全部患者肝移植围术期心肌酶谱的变化:与麻醉后术前比较:无肝期30min除肌红蛋白显著增高外(P<0.01),其余各种酶均基本相似(P>0.05);新肝期30m in、术毕的心肌酶谱各值均显著增高(P<0.05或0.01);术后24h除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无明显变化外(P>0.05),其余各种酶均显著增高(P<0.05或0.01)。与新肝30m in比较:术后24h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均显著降低(P<0.05),肌酸激酶则显著增高(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红蛋白基本无变化(P>0.05)。结论:新肝期表现为高血流动力学,而心肌酶普遍增高,术后24h开始恢复,提示开放后血流动力学与心肌损害存在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Dixon)患者采用单、双侧下肢截石位时体位变换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行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的手术患者3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一侧下肢抬高、另一侧下肢平放的单侧下肢截石位;对照组采用双下肢均抬高的改良截石位.分别记录两组在手术前后不同体位、不同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对两组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两组测量指标均有随时间变化趋势,随时间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时间因素与分组的交互作用检验结果 显示,心率和舒张压两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与时间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收缩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变化较对照组变化平缓.结论:直肠癌经腹腔前切除术应用单侧下肢截石位可减轻患者血压、中心静脉压的波动程度,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266-4267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植入物内固定修复治疗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予以小剂量低密度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镇痛效果。观察组痛觉及感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romage评分2.7±0.4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5、10min动脉压79.9±12.5mm Hg、72.8±16.6mm Hg,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麻醉后心率指标及其他10min后平均动脉压2组无差异(P>0.05)。2组患者麻醉用药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均为影响生命体征平稳以及认知障碍出现、未干扰正常治疗(P>0.05)。小剂量低密度腰硬联合麻醉下的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老年骨折能更好镇痛、控制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老年手术全身麻醉患者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药物使用不同分为依托咪酯组、丙泊酚组和联合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诱导前5min比较,诱导后插管前各组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下降(P0.05);插管即刻,丙泊酚组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依托咪酯组收缩压及平均动脉下降明显,但依托咪酯组血压及平均动脉降低幅度低于丙泊酚组,联合组各指标降低幅度低于依托咪酯组(P0.05);插管后5min,联合组动脉压、心率及血压各指标降低幅度均低于丙泊酚组及依托咪酯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中联合使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在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性维持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原位肝移植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心肌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肝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以及各种心肌酶的变化,探讨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04-06/09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拟行原位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20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接受原位肝移植术.常规结扎切断肝管、肝左右动脉和门静脉,用肝上下腔静脉阻断钳从前至后夹闭肝上下腔静脉,切除病肝后进行供肝吻合.先吻合腔静脉,腔静脉吻合口为倒三角形,再吻合门静脉,恢复供肝血流,进入新肝期,再依次吻合肝动脉和胆管.分别在术前、无肝前、无肝期30 min、新肝期30 min、术毕、术后24 h各采中心静脉血3 mL,测定心肌酶谱.同时测量围术期心率、心输出量、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患者2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全部患者术后转归情况:20例患者均成功接受原位肝移植术.手术时间(335.74&;#177;74.04)min,无肝期时间(36.37&;#177;7.90)min.术后3例出现心脏衰竭,心脏衰竭患者中有2例最终死亡.其余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②全部患者肝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心输出量和中心静脉压在无肝期下降(P<0.01),进入新肝期增高(P<0.01或0.05);平均动脉压在阻断和开放下腔静脉后3 min内有一过性下降,应用血管活性药后基本维持稳定;心率在无肝期增快,进入新肝期早期增高,以后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③全部患者肝移植围术期心肌酶谱的变化:与麻醉后术前比较:无肝期30 min除肌红蛋白显著增高外(P<0.01),其余各种酶均基本相似(P>0.05);新肝期30 min、术毕的心肌酶谱各值均显著增高(P<0.05或0.01);术后24 h除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无明显变化外(P>0.05),其余各种酶均显著增高(P<0.05或0.01).与新肝30 min比较:术后24 h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均显著降低(P<0.05),肌酸激酶则显著增高(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红蛋白基本无变化(P>0.05).结论:新肝期表现为高血流动力学,而心肌酶普遍增高,术后24 h开始恢复,提示开放后血流动力学与心肌损害存在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丁丙诺啡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为罗哌卡因丁丙诺啡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为单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切皮时、手术开始60 min、术后3 min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糖、血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清皮质醇含量;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全身麻醉用药量及术毕清醒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血糖、血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浓度在切皮时、手术开始60 min、术后3 min明显高于麻醉前(P<0.01),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在切皮时、手术开始60 min、术后3 min均无异常波动,而对照组显著高于麻醉前(P<0.01)。全身麻醉药用量和术毕清醒时间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罗哌卡因丁丙诺啡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可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对生理干扰小,术毕清醒快,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血流动力学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血流动力学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比较18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压、心脏指数、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观察预后,比较死亡组与成活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期间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P<0.05),死亡3例(16.67%),死亡组与成活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期间血流动力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选择2004-06/2006-08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终末期肝病患者25例,均采用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①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司可林,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用咪唑安定、氯胺酮、阿曲库铵诱导.麻醉维持用丙泊酚、阿曲库铵泵注、芬太尼间断推注及间断吸入异氟醚.②分别于切皮前、无肝前期、无肝期即刻、无肝期后5,30 min和新肝期即刻、新肝期后5,3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无创或有创连续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中心体温、心率、心电图、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尿量、动脉压、股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及平均动脉压,并采血检测血气电解质变化.25例患者肝移植手术期间的麻醉管理平稳.①无肝前期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均较切皮前下降,经补液维持在正常范围内.②无肝期即刻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均较切皮前下降(P<0.01),无尿,而心率、股静脉压较切皮前升高(P<0.01),所有患者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新肝期即刻收缩压、舒张压较切皮前下降(P<0.05).经处理后逆转正常,给予利尿剂后基本改善无尿,此期问股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与切皮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无肝期和新肝期酸碱度、剩余碱、碳酸根离子变化明显(P<0.05).特别是新肝期即刻变化尤为显著.新肝期即刻至新肝期后5 min血钾水平均较切皮前升高(P<0.01),血钙水平从新肝期即刻至新肝期后5 min均较切皮前下降(P<0.05),处理后效果良好.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的麻醉管理在于对患者手术前评估、平稳的麻醉诱导和维持、各手术时期血液动力学和机体稳态以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等综合指标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儿童喉手术中应用七氟烷吸入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于许昌市中心医院行喉手术的患儿68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鲁泊福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各时间段心率与动脉压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观察组心率及动脉压在各时段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镇定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行儿童喉手术时,利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效果显著,患儿术后可快速恢复,不会给其血流动力学造成较大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血流动力学异常,拟采用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检测肾移植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①实验对象:采集2006-04/2007-09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移植中心的肾移植患者16例,围手术期移植肾功能都完全恢复正常,术后定期随访.②实验方法及评估:应用美国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测定15种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包括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速度指数、加速指数、预射血期、收缩时间比率、液体水平及外周血管阻力/阻力指数.结果:16例肾移植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伴随着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改善,患者心率、血压、预射血期、收缩时间比率、外周血管阻力/阻力指数均较术前下降(P < 0.05),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速度指数、加速指数较术前提高(P < 0.05),胸腔液体水平(前负荷)下降不明显(P > 0.05).结论:肾移植术后随着尿毒症状态的纠正,患者血流动力学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灌注对硬膜外麻醉初始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6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按常规处理后进行硬膜外麻醉,B组在麻醉前均静滴500mL琥珀明胶注射液后行硬膜外麻醉,监测麻醉前后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密切注意观察患者意识,表情变化和有无自我不适。【结果】A组患者血压心率波动明显,B组患者则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结论】预灌注使硬膜外麻醉初始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对减少围术期心血管意外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严重肝功能损害时可出现肺动脉压升高,而肝移植过程中特别是新肝开放时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也会直接导致肺动脉压力的改变。目的:观察肝移植过程中肺动脉压力的变化,以及出现肺动脉高压时的处理。设计、时间及地点:选择2004-06/2006-06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进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前后对照观察。对象:择期行同种异体肝移植的终末肝病患者13例,均为男性,年龄19~53岁。方法:全身麻醉后应用有创技术及漂浮导管连续监测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通过有效的呼吸管理和持续泵注小剂量硝酸甘油0.1~5.0μg/(kg·min),间断给予前列腺素E11.0~2.0μg/次,以降低术中门静脉开放时升高的肺动脉压及肺动脉楔压。主要观察指标:平均动脉压和肺动脉压变化。结果:13例肝移植患者移植过程中门静脉开放时均发生不同程度平均动脉压下降,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在门静脉开放后5,15min明显高于开放前(P<0.05)。运用硝酸甘油及前列腺素E1后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30min左右恢复到开放前水平。结论:肝移植过程中合理应用硝酸甘油、前列腺素E1能明显缓解门静脉开放时的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