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应用60Co γ射线研究不同生存条件下恶性胶质瘤细胞株U251中肿瘤干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方法 60Co γ射线分别照射U251中的肿瘤干细胞及从U251中分离、培养的肿瘤干细胞后,采用TUNEL、Annexin-FITC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行裸鼠皮下移植以及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这两种不同生存条件下的细胞周期进程情况。结果 体外单独体外存活的肿瘤干细胞处于活跃的细胞周期进程中,对射线敏感,经60Co γ射线照射后凋亡细胞明显增多,裸鼠皮下移植后不再成瘤。而在U251细胞中存活的肿瘤干细胞处于G0-G1期,对射线抗拒,裸鼠皮下移植后继续分化成为亲本肿瘤的胶质瘤类型。结论 恶性胶质瘤细胞株中的肿瘤干细胞因对射线抗拒而有可能成为胶质瘤经过放射治疗后原位复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间充质干细胞最早发现于骨髓中,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化潜能,并且具有很多优势,有望成为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的新型靶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等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肿瘤微环境中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关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肿瘤微环境中是否获得肿瘤细胞的相关生物学特性而导致恶性转化。方法通过6孔板结合Transwell小室建立间充质干细胞和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以共培养组为实验组,另设单独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对照组。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后两组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间充质干细胞mdm2、p53mRNA水平及共培养后两组细胞中p53突变蛋白和mdm2癌蛋白的表达。结果共培养后实验组细胞表现为胶质瘤细胞样形态。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共培养7d后,对照组G1期细胞占90.48%±6.62%,实验组占82.22%±2.7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期细胞占4.66%±4.16%,实验组占7.35%±1.93%,两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PCR及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实验组p53mRNA水平明显降低,为对照组的0.24倍(P<0.05);部分实验组细胞(24.8%)中表达突变型p53蛋白,而对照组无突变p53蛋白表达(P<0.05)。实验组mdm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
开展干细胞标记和MR活体示踪研究推进分子影像学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近年来,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包括胚胎干细胞的建系和定向分化发育成功,以及成体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的发现。因而诞生了1个全新的领域:干细胞器官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干细胞的临床移植治疗疾病具有广阔的前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干细胞移植后,必须明确移植细胞的生存状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原因是因为移植细胞还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神经纤毛蛋白1(NRP1)信号通路与胶质瘤干细胞(GSC)血管生成过程具有密切的关系。对VEGF/VEGFR2/NRP1进行靶向分子成像,可以对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浸润、迁移等过程中的作用有更好的理解,从而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及判断预后。就VEGF/VEGFR2/NRP1信号通路与胶质瘤干细胞血管微环境的关系以及对其靶向分子成像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殊细胞,伴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但干细胞移植后,如何从宿主辨别移植细胞,并观察其在体内的生存和转归情况,一直是让人困扰的问题,采用有效的技术来标记和示踪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效果将对其在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上起到促进作用。对干细胞标记示踪技术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红强  吴绍华 《西南军医》2009,11(4):715-71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虽然近几年来有关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主要对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免疫耐受性、分化和促修复、间充质干细胞的标记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生物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人们对干细胞的认识逐渐增加,当知道干细胞具有独特的分化潜能,能治愈组织难以自愈的创伤,能治疗临床上难以治愈的疾病,甚至可以使人返老还童,让青春永驻时,人们便开始企盼着干细胞时代的到来。本文就干细胞近年来在其生物学特性及应用方面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比格犬急性放射性肠病的损伤模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犬急性放射性肠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5只比格犬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0 Gy单独照射组(B组)、12 Gy单独照射组(C组)、14 Gy单独照射组(D组)、10 Gy照射后干细胞治疗组(E组)、12 Gy照射后干细胞治疗组(F组)及14 Gy照射后干细胞治疗组(G组),每组5只。对比格犬腹部进行X线调强照射,观察单独照射、照射后干细胞治疗的比格犬的临床特点、肠镜表现、生存时间,并采用组织病理学评分对放射造成的肠损伤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比格犬肠损伤程度与放射剂量呈正相关。E、F组干细胞治疗后肠损伤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G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格犬生存时间与放射剂量呈负相关。F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E组与B组、G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放射剂量增大,比格犬急性放射性肠病加重,生存时间缩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12 Gy剂量的急性放射性肠病的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殊细胞,伴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但干细胞移植后,如何从宿主辨别移植细胞,并观察其在体内的生存和转归情况,一直是让人困扰的问题,采用有效的技术来标记和示踪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效果将对其在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上起到促进作用.对干细胞标记示踪技术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对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以足月胎儿脐带分离的MSC和脐血单个核细胞作为供体,化疗预处理后NOD/SCID小鼠作为受体。将小鼠随机分为以下3组(每组10只):单纯化疗组,仅做化疗预处理,不输注任何细胞;单移植组,化疗后输注单纯脐血单个核细胞(1×107/只);共移植组,化疗后输注脐血单个核细胞(1×107/只)和脐带MSC(1×106/只)。移植后第3、7、14、21、28天分别计数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观察其变化;移植后第6周计算小鼠的生存率,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骨髓内人CD45 细胞的表达(即植入率)。结果共移植组小鼠移植后第14、21天外周血白细胞[分别为(5.73±0.38)×109/L、(5.90±0.42)×109/L]明显高于单移植组[分别为(3.30±0.58)×109/L、(4.83±0.41)×109/L],差异有显著性(P<0.05)。移植后第6周,共移植组小鼠骨髓人CD45 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单移植组(P<0.05),而两组小鼠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异种异基因小鼠脐血移植模型,脐带MSC作为一种新来源的MSC,能够促进造血重建,提高植入率,有望应用于临床共移植治疗中。  相似文献   

12.
干细胞因子对红白血病细胞系TF-1凋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干细胞因子 (stemcellfactor ,SCF)阻止红白血病细胞系TF 1进入凋亡程序的作用。方法 :进行3H TdR掺入实验、细胞存活实验、细胞基因组DNA电泳分析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 :发现TF 1细胞对SCF的反应存在量 半高效关系 ,在SCF存在时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 ,TF 1细胞系在SCF饥饿 2 4h时出现DNA梯型条带 ;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 ,在SCF饥饿 36h后 ,在G1峰前出现凋亡特有的AP峰。结论 :SCF有阻滞或抑制红白血病细胞系TF 1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诸如骨髓、外周血、脐血等多种来源的造血干细胞 (HSC)移植在临床上日益广泛地开展起来 ,同时关于干细胞归巢机制的研究也有所进展。造血干细胞的归巢是一个多步骤过程。经研究发现 ,在归巢中涉及了干细胞表面和造血微环境中的一系列的分子与细胞因子。本文综述了其中一些研究较多的分子与因子 ,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SCT) is used to treat a wide range of malignant and non-malignant haematological conditions, solid malignancies, and metabolic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Although imaging has a limited role before SCT, it is important after transplantation when it may support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a variety of complications. It may also be used to monitor the effect of therapy and to detect recurrence of the underlying disease if the transplant is unsuccessful. We present a pictorial review of the imaging of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SCT, based upon 15 years experience in a large unit performing both adult and paediatric transplan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非清髓性低剂量全身照射的临床效果和急性毒副作用。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对27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含有全身照射的非清髓预处理方案:全身照射(TBI)2 Gy,一次完成;受者原发病不同,受者机体状态、年龄、脏器功能以及供受者HAL相合情况等不同,使用的化疗方案也有不同,包括氟达拉宾、环磷酰胺、阿糖胞苷、马法兰等。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环孢霉素、霉酚酸酯。结果 造血重建情况: 27例均于移植后第4~8天外周血WBC降至(0.05~0.9)×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为8~22 d(中位数为10.5 d),血小板计数>30×109/L为11~28 d(中位数为14.5 d)。1、2年生存率为85.2%(23/27)、77.8%(21/27)。发热率65%,10例发生感染。无出血性膀胱炎和肝静脉闭塞症等并发症。急性GVHD 4例(15%), 慢性GVHD 5例(19%)。随访3~22个月21例(77.8%)仍存活。结论 采用低剂量全身照射的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简便安全,并发症少,适应证广;全身照射总剂量2 Gy,1次完成的方案是安全有效的,可以达到免疫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精原干细胞(SSC)既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又能分化成精子,是雄性动物体内唯一能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的成体干细胞.最新研究发现,SSC在体外特殊培养条件下能够去分化形成胚胎样多潜能干细胞,进而转分化生成3个胚层来源的细胞.上述研究主要是在非灵长类动物体内进行的.本文主要针对非灵长类动物SSC的生物学特性、分离纯化、培养、鉴定、移植等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对其多潜能性及可塑性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旨在探讨SSC在男性不育症治疗和人类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间质性肺炎(IP)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评估。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1月~2012年2月行全相合allo-HSCT的119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使用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等药物预防IP。IP的突出特点是发热、干咳、低氧血症及肺部CT间质改变。及时治疗,甲强龙为主,经验性采用广谱抗细菌、抗病毒等药物,短期疗效不佳,则尽早抗真菌治疗。结果 119例患者中有15例发生IP,发生率为13%。其中,4例死亡,死亡率为27%。结论早期全面预防,IP发生率明显下降;密切观察,及早诊断,治疗重点突出并及早联合处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工程菌DH5a(pMG604)的批次补料培养和连续补料培养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摇瓶试验筛选适合重组人干细胞因子工程菌DHSa(pMG604)生长和产物表达的基础培养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批补料批培养和连续补料批培养的研究。结果:30L发酵罐分批补料批培养,菌密度为11.9(D600),rhSCF表达水平为42%。5L发酵罐连续补料批培养,最终菌密度为148(D600),rhSCF表达水平为31%。  相似文献   

19.
Imaging of complications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 increasingly used for treatment of malignant and nonmalignant disorders, genetic and immunologic disorders, and solid tumors. Although advances in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and management of infections have improved long-term survival, transplant recipients remain at risk for a multitude of complications, many of which are serious and life threatening. Posttransplant complications may be classified either according to the organ system or according to the timeframe following transplantation. Complications may involve the chest, abdominopelvic organs,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r musculoskeletal tissu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various clinical and radiologic findings of key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pertinent differentiating factors.  相似文献   

20.
11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总结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112例血液病患者行HSCT ,其中自体HSCT(auto -HSCT) 52例 ,混合HSCT(mixed -HSCT) 3 3例 ,异基因HSCT(allo -HSCT) 2 7例。结果 :随访平均 64个月 (2月~ 2 0年 ) ,62例 (55.4% )无病存活 ,其中 :auto -HSCT2 7/ 52例 (51.9% ) ,mixed -HSCT19/ 3 3例 (57.6% ) ,allo -HSCT16/ 2 7例 (59.3 % )。 51例(45.5% )死亡 ,其中 :auto -HSCT :18/ 52例 (3 4 .6% )复发死亡 ;7/ 52例 (13 .5% )移植相关死亡 ;mixed -HSCT :19/ 3 3例 (2 4.2 % )复发死亡 ;6/ 3 3例 (18.2 % )移植相关死亡 ;allo -HSCT :3 / 2 7例 (11.1% )复发死亡 ;2 / 2 7例 (7.4% )GVHD引起肝功衰竭死亡 ;6/2 7例 (2 2 .1% )移植相关死亡。结论 :HSCT治疗疗效确切 ,可提高长期无病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