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帕金森病(PD)伴抑郁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PD伴抑郁症患者36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与饮食、生活等基础治疗;心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均治疗8周。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2组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心理干预组HAMD评分(10.07±3.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5.31±3.17)分(P0.05),治疗总有效率(72.2%)高于对照组(44.4%)(P0.05)。心理干预组SF-36评分中躯体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PD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0例伴有抑郁症状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联合心理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及心理干预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产妇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实验组心理干预后较入院时显著下降(t=2.00,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t=1.27,P〉0.05);心理干预后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t=2.86,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产妇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46例帕金森病患者及45例健康正常老年人进行测评,并对伴有抑郁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6周后再进行量表评定。结果本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发生率为41%,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心理干预后HAMD评分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伴发抑郁发病率高,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对一的个性化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康复指导、家属指导,观察干预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量表)得分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干预后抑郁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6例PSD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观察组进行了1个月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1个月后分别复查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心理干预前后的SDS及ADL量表有显性差异。结论:心理干预对PSD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331-3332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程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护理后HAMD评分较对照组护理后明显更低,而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护理后明显更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83%,较对照组的79.17%明显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利改善其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帕金森病患者共60例,均符合焦虑、抑郁的诊断标准(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8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7分),全部患者均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心理护理前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帕金森病患者心理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心理护理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降低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有积极影响,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有抑郁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2例2型糖尿病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进行心理干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分别评分并计算减分率,同时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出院人数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4周末HAMD评分及减分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出院人数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伴有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糖尿病病情,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患者住院日.综合医院有必要对2型糖尿病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帕金森病(PD)抑郁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PD患者70例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心理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和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各35例,于入组、治疗1周及2个月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相似文献
11.
12.
护理干预联合用药对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的影响,为降低抑郁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帕金森病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6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功能评分。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和药物治疗,观察组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可使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抑郁的发生率及严重度,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在帕金森病患者肢体功能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帕金森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的综合护理措施,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抑郁疗效、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的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状况,提高ADL评分和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而40%-50%的帕金森病患者伴有抑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导致病情加重的因素之一,但临床对此尚未引起重视。本研究对18例帕金森病伴抑郁(PDD)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干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6例PSD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观察组进行了1个月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1个月后分别复查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心理干预前后的SDS及ADL量表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干预对PSD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并发焦虑抑郁症状260例患者心理干预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林松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0):205-206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的情况并探讨心理干预等对其影响。方法对住院的260例高血压并发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中并发焦虑抑郁症状者占41.3%,其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差,24h动态血压多成非杓型改变,同时常伴有类似心绞痛、左心衰症状及心律失常,单纯降压达标慢,行心理于预,焦虑抑郁症状严重者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疗效显著。结论高血压常并发焦虑抑郁症状,心理十预等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状心理干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性血液透析(man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慢性肾脏病变肾功能进入终末期一尿毒症期的直接有效的不完全性替代治疗手段,由于病痛的折磨及长期血液透析所致的经济负担,使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抑郁症状,这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支持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住院的1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干预组除常规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外,给予心理干预。内容包括一般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指导、身心放松法、集体心理治疗及家庭社会支持治疗。对所有入院患者抑郁症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心理干预后SDS评分变化。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其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白内障患者抑郁状态的康复疗效。方法:白内障患者2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5例,2组均给予白内障病常规用药及护理,观察组加用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干预后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SF-36)评定。结果:干预7~15d后,2组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SF-36各项目评分显示,除生理机能项外,观察组其他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白内障患者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心理干预改善冠心病病人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改善冠心痛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 根据Zung抑郁自评量表,将有抑郁状态的285名患者随机分观察组140例,对照组1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予心理干预。结果 心理干预后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结论 实施心理干预可改善冠心痛患者抑郁状态,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