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烧伤病人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硅酮凝胶膏湿敷创面,观察组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敷创面,比较两组病人换药时的疼痛程度、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以及渗液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第4天、第7天换药时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第3次换药、第4次换药渗出液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能够减少烧伤病人创面的渗出液,减少换药次数,促进表皮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浅Ⅱ度烧伤患者,采用同体对照法,将同一创面不同区域或同体对称部位的创面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加医用硅酮凝胶膏混合后湿敷创面;对照组采用医用硅酮凝胶膏湿敷创面。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疼痛状况及渗液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8.6±1.6)d较对照组(11.8±1.7)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34,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4.5±0.9)次较对照组(6.1-I-0.9)次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6,P〈0.05)。两组患者的换药疼痛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2,P〉0.05)。两组在第2次换药时的渗液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5,P〉0.05);而在第3和4次换药时,观察组渗液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988,5.316;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能减少浅Ⅱ度烧伤创面的渗液量,减少换药次数,可明显促进表皮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难愈性溃疡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及其受体 (EGFR)在正常皮肤、溃疡边缘和溃疡组织中的分布、表达特征及其与溃疡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常规病理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这两种蛋白在 8例难治性皮肤溃疡患者 8份不同类型的皮肤溃疡组织及其对应溃疡边缘和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 :在正常皮肤中 ,EGF主要存在于表皮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毛囊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胞浆和胞外基质中 ;而 EGFR的阳性信号则分布于这些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浆中。从正常皮肤经溃疡边缘到溃疡中心 ,EGF及其受体的蛋白表达呈降低趋势 ,在溃疡组织中 ,EGF和 EGFR呈弱阳性表达 ,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降低至正常皮肤的 (7.1± 5 .2 ) %和 (8.8± 5 .5 ) % ,呈非常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结论 :溃疡创面难愈性修复可能与 EGF及其受体蛋白表达下降 ,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发生障碍 ,修复信号不能正常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压疮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例采用单纯清创消毒包扎的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分别在10d、20d、30d观察两组患者压疮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压疮愈合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压疮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糖尿病创面难愈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26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170-KDa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其配体,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受体胞外结构域结合可引发受体二聚化和聚集,继而导致受体胞内部分的酪氨酸激酶激活。这种激活的、聚集的受体可使聚集的其他受体磷酸化,产生可供带有SH2结构域的胞内蛋白结合的位点,引发其下游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EGFP是一个多效应的信息传递者,其激活后能促进有丝分裂或诱导细胞凋亡;增加细胞活性、蛋白质分泌;诱导细胞分化或细胞去分化。人类皮肤中对ECF/TGF—α的反应决定于EGFR的数量和位置,井受影响结合力、内吞、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等过程的调节。EGFH在组织中约分布与该组织的生长活性相一致。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STZ—DM)小鼠肝细胞中高亲和力位点的EGFR完全缺失,低亲和力位点下降到50000。糖尿病患者组织中ECFR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受体后自磷酸化程度下降。目前还不清楚这种改变与疾病发生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糖尿病创面难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170-kDa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其配体,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受体胞外结构域结合可引发受体二聚化和聚集,继而导致受体胞内部分的酪氨酸激酶激活。这种激活的、聚集的受体可使聚集的其他受体磷酸化,产生可供带有SH2结构域的胞内蛋白结合的位点,引发其下游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EGFR是一个多效应的信息传递者,其激活后能促进有丝分裂或诱导细胞凋亡;增加细胞活性、蛋白质分泌;诱导细胞分化或细胞去分化。人类皮肤中对EGF/TGF-α的反应决定于EGFR的数量和位置,并受影响结合力、内吞、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等过程的调节。EGFR在组织中的分布与该组织的生长活性相一致。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STZ-DM)小鼠肝细胞中高亲和力位点的EGFR完全缺失,低亲和力位点下降到50000。糖尿病患者组织中EGFR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受体后自磷酸化程度下降。目前还不清楚这种改变与疾病发生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慢性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58例慢性创面(烧伤残留肉芽创面41例,溃疡创面17例)患者按随机表法被随机分为治疗组A、B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国产rhEGF和bFGF进行局部治疗,并外用抗菌素;对照组仅使用抗菌素。比较创面愈合时间,判断疗效。结果:rhEGF和bFGF联合用于慢性创面的治疗,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A和B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约5.27d和3.32d,差异显著性意义(t=3.129,2.344,P&;lt;0.05)。但A、B两组问无差异。结论:rhEGF和bFGF联合应用能有效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慢性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将 58例慢性创面 (烧伤残留肉芽创面 41例,溃疡创面 17例 )患者按随机表法被随机分为治疗组 A、 B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国产 rhEGF和 bFGF进行局部治疗,并外用抗菌素;对照组仅使用抗菌素.比较创面愈合时间,判断疗效. 结果 rhEGF和 bFGF联合用于慢性创面的治疗,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 A和 B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约 5.27 d和 3.32 d,差异显著性意义 (t=3.129, 2.344, P< 0.05).但 A、 B两组间无差异. 结论 rhEGF和 bFGF联合应用能有效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凝胶联合阿米卡星洗剂治疗溃疡期压疮的疗效.方法:选取院外带入溃疡期压疮60例(81处),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43处)和对照组30例(38处).对照组常规采用0.5%活力碘和75%乙醇消毒压疮周围皮肤,3%过氧化氢彻底清洗创面,并用无茵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干净后,红外线烤灯照射30 min,局部喷洒阿米卡星洗剂;治疗组常规处理创面后,红外线烤灯照射30 min,局部喷洒阿米卡星洗剂.5-10 min后再将rhEGF凝胶涂于创面,观察、比较两组压疮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愈时间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rhEGF凝胶联合阿米卡星洗剂治疗溃疡期压疮效果满意,且费用低廉,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
背景:在糖尿病合并有溃疡创面的动物实验中,各种生长因子单药或联合治疗都有报道.但是以纳米微球作为表皮生长因子载体进行糖尿病溃疡愈合的研究作者未检索到.目的:比较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纳米微球和rhEGF原液2种不同剂型修复糖尿病大鼠溃疡效果的差异.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6/2007-02在卫生部及天津市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rhEGF原液由深圳华生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提供[rhEGF含量为1 μg(500 u)],rhEGF纳米微球[rhEGF含量为1 μg(500 U)]、空纳米微球由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与天津大学材料学院纳米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制备,并完成鉴定.方法:88只SD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用打孔器制备糖尿病大鼠溃疡模型.随机分为4组:rhEGF纳米微球组24只给予rhEGF纳米微球,rhEGF原液组24只给予rhEGF原液,空微球组24只给予空微球(与rhEGF纳米微球质量相同),PBS溶媒对照组16只给予PBS.各组均于造模后第1天开始用注射器将溶解好的药物均匀的喷洒在创面,待作用5 min后用无菌纱布包扎.第1天给液量为0.12 mL,以后根据创面愈合情况逐渐减少给液量.主要观察指标:于3,7,14,21 d计算创面愈合率.同时取创面肉芽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增殖核细胞抗原阳性表达情况,透射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从第14天开始,rhEGF纳米微球组创面愈合率、增殖核细胞抗原阳性细胞率高于rhEGF原液组(P<0.05,P<0.01).透射电镜下可见thEGF纳米微球组成纤维细胞胞质内有大量的内质网,扩张成池状,腔内充满了合成的胶原蛋白.结论:与rhEGF原液比较,rhEGF纳米微球促进溃疡愈合更快.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GF)对压疮疗效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CBM 和 VIP等数据库,收集有关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压疮疗效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4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最后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4个RCT,共8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rEGF可提高压疮创面愈合率 [OR=3.82, 95% CI(2.85,5.11 ),P<0.00001],缩短压疮创面愈合时间 [MD = -8.15,95% CI( -12.45,-3.86),P=0.0002]。与常规治疗相比,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增加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并降低Ⅰ/Ⅲ型胶原比例,从而促进创面修复。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治疗时间rEGF组治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2;95% CI(3.10,6.03 );P<0.00001];结论 对压疮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真皮成纤维细胞中cyclinD1和CDK-4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周期的角度认识EGF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用含100ml/L胎牛血清的DMEM,加入50mg/L的EGF培养SD大鼠的真皮成纤维细胞,通过MTT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免疫组化检测cyclinD1和CDK-4的表达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来观察细胞的周期变化。结果MTT检测(加药前0.37±0.011,加药后0.55±0.008)、流式细胞仪结果(加药前9.1,加药后14.7)都显示50mg/L的EGF能显著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两者一致,加药后阳性明显增强。结论50mg/L的EGF对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促进了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和CDK-4的表达增强,细胞G1期变短,增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3.
背景:人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的缺乏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会导致创面不愈合的发生。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作用于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创面的疗效。方法:Wistar大鼠40只建立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随机等分为模型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前列地尔组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前列地尔组,分别予以1%碘伏清创、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外敷、前列地尔静脉滴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外敷和前列地尔静脉滴注联合治疗。结果与结论:干预后3,7,10,14d观察发现,相比于模型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或前列地尔治疗后,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溃疡面积减小、愈合时间缩短、创面动态愈合率上升(P<0.01),且两者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前列地尔单独治疗(P<0.01),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或前列地尔单独治疗的效果接近,提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前列地尔联合使用比单纯使用前列地尔或单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更能显著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条件下表皮生长因子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过程中有无异常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2005-01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包虫病研究所细胞室完成。实验所用细胞从手术中切取的皮片(中厚皮片)获得。采取体外角质形成细胞的原代培养技术,用浓度分别为0.001,0.01,0.1,1,10,100,500μg/L浓度的表皮生长因子干预体外培养的细胞,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性。选择最适浓度表皮生长因子干预的角质形成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DNA倍体情况。结果:①角质形成细胞生长过程的观察:细胞培养3d可见部分贴壁,内有各层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培养12d可见明显的贴壁现象,有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细胞体呈不规则形态;13d后可见细胞膜片的形成,细胞间隙明显,细胞大部分为多角形,细胞核明显;20d左右可见细胞膜片仍然存在,细胞形态正常,折光性好。②角质形成细胞的鉴定:胞核内可见棕黄色着色,多数可见明显的细胞核。③不同浓度表皮生长因子对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进入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在表皮生长因子浓度为0.01~100μg/L时,其吸光度值为0.330±0.014~0.400±0.018,此浓度下对角质形成细胞有增殖作用;浓度为0.1~1μg/L时,其吸光度值为0.386±0.043~0.428±0.024,增殖作用最强;浓度为0.001或500g/L时,其吸光度值为0.344±0.013和0.251±0.025,无明显增殖作用。④培养12d时流式细胞仪对表皮生长因子最适浓度下细胞倍体含量的测定:合成前期=95.9%,大多数为二倍体;分裂前期=4.1%,为四倍体;未见非整倍体。细胞分化良好,无异常分化表现。结论:表皮生长因子浓度为0.01~100μg/L时,促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在促增殖范围内无致细胞染色体异常分化的现象,细胞多数为合成前期,提示此条件下角质形成细胞具有很强的增生能力。表皮生长因子浓度为500μg/L时,对角质形成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0.001μg/L为最低有效浓度。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对细胞生长周期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背景:传统的供皮区创面修复以抗感染、支持及保护创面为主,最终为自然愈合,时间较长.研究表明,重组表皮生长因子促进皮肤切割、烧伤等动物模型创面的愈合,加速表皮再生的速度.目的:验证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对供皮区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需要自体植皮修复创面的患者共32例,男18例,女14例.将32处新鲜供皮区创面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将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药液(15 mL/支,2 000 IU/mL)直接喷洒于单层内敷纱布上直至浸透,然后覆盖到供皮区,2次/d;对照组将单层生理盐水纱布覆盖供皮区,外加敷料包扎,2次/d.48 h后,采用半暴露疗法.主要观察从治疗开始至供皮区完全愈合所需要的时间,不良事件及副反应,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结果与结论: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喷洒组较生理盐水喷洒组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喷洒组未见明显的不良事件及副反应发生.提示经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处理后,能明显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了瘢痕的过度增生,在加速创面愈合及再上皮化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条件下表皮生长因子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过程中有无异常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2005-01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包虫病研究所细胞室完成。实验所用细胞从手术中切取的皮片(中厚皮片)获得。采取体外角质形成细胞的原代培养技术,用浓度分别为0.001,0.01,0.1,1,10,100,500μg/L浓度的表皮生长因子干预体外培养的细胞。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性。选择最适浓度表皮生长因子干预的角质形成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DNA倍体情况。结果:①角质形成细胞生长过程的观察:细胞培养3d可见部分贴壁,内有各层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培养12d可见明显的贴壁现象,有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细胞体呈不规则形态;13d后可见细胞膜片的形成。细胞间隙明显,细胞大部分为多角形。细胞核明显;20d左右可见细胞膜片仍然存在,细胞形态正常,折光性好。②角质形成细胞的鉴定:胞核内可见棕黄色着色,多数可见明显的细胞核。③不同浓度表皮生长因子对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进人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在表皮生长因子浓度为0.01-100μg/L时,其吸光度值为0.330&;#177;0.014~0.400&;#177;0.018,此浓度下对角质形成细胞有增殖作用;浓度为0.1~1μ/L时,其吸光度值为0.386+0.043~0.428&;#177;0.024,增殖作用最强;浓度为0.001或500g/L时,其吸光度值为0.344&;#177;0.013和0.251&;#177;0.025,无明显增殖作用。④培养12d时流式细胞仪对表皮生长因子最适浓度下细胞倍体含量的测定:合成前期=95.9%,大多数为二倍体;分裂前期=4.1%,为四倍体;未见非整倍体。细胞分化良好,无异常分化表现。结论:表皮生长因子浓度为0.01~100μg/L时,促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在促增殖范围内无致细胞染色体异常分化的现象,细胞多数为合成前期,提示此条件下角质形成细胞具有很强的增生能力。表皮生长因子浓度为500μg/L时,对角质形成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0.001μg/L为最低有效浓度。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对细胞生周长期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促进创面愈合,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hEGF)对供皮区创面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2002-06/2004-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随机选择头部刃厚供皮区、大腿中厚供皮区创面6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rhEGF及抗生素湿敷于创面上,对照组单用抗生素纱布覆盖创面,每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速度加快(t=2.3967,2.7037;P<0.01),同期愈合率提高(t=2.5557,7.4780,3.8751,14.9866;P<0.01),愈合时间缩短;治疗过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外用rhEGF能显著加快供皮区创面愈合速度,提高愈合质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T J Franklin H Gregory W P Morris 《The Journal of laboratory and clinical medicine》1986,108(2):103-108
Urogastrone, a human peptide growth factor that is closely related by its amino acid sequence to mous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has been prepared by 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s. The powerful mitogenic activity of urogastrone led us to evaluate its potential as an aid to wound healing. We have used the repair reaction that follows transection of the Achilles tendon in the rat to evaluate the action of urogastrone in this model. Twice-daily injections of recombinant urogastrone (20 micrograms/kg) close to the site of the wound led to more rapid increases in the dry weight of the repair lesion and its collagen and DNA content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saline-injected controls (5 days). At 15 and 30 days after surgery the urogastrone-treated lesion continued to show enhanced dry weights and collagen contents, whereas the DNA content declined to that of saline-treated lesions. When urogastrone treatment was stopped after 15 days, the repair lesions examined at 30 days were littl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animals untreated throughout. Our results provide encouragement for an eventual clinical assessment of recombinant urogastrone in humans as an aid to wound healing provided that satisfactory answers are found to several outstanding questio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