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提出鼻中隔矫正术术式改进的几点体会供同道参考。方法 对12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根据偏曲症状、类型、程度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方式达到矫正的目的。结果 通过对122例鼻中隔矫正术术式改进,术后6~12个月疗效观察,均达到满意效果。结论 此方法达到了尽量保留鼻中隔软骨的完整性,保持了鼻中隔支架的功能,减少了鼻中隔穿孔概率。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寻一种安全可靠、矫正满意的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方法 通过对215例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临床资料的复习,探讨鼻内镜在鼻中隔矫正术中的应用价值.并对这种术式的安全和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对215例患者术后6~24个月的疗效观察表明.该方法可安全、彻底地矫正的鼻中隔偏曲,满意地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有效地控制鼻腔粘连的发生和减少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结论 经鼻内镜治疗鼻中隔偏曲安全、有效,是替代传统手术方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鼻中隔偏曲是临床常见病,应用传统的鼻中隔黏骨膜下矫正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鼻中隔黏骨膜下矫正术已实施100余年,但在前鼻镜操作显露中隔深部切口有一定困难。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在鼻内窥镜下施行局部鼻中隔矫正术已成为可能,且由于其视野清楚,更显其独特优越性[1]。下面将我院近几年应用此项技术手术的40例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从1998年10月~2003年12月共实行鼻内窥镜下局部鼻中隔矫正术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18 ̄62岁,平均37岁。其中单纯行局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5例,鼻中隔手术同时行一侧鼻窦手术15例。在Storz0°、30°鼻内窥…  相似文献   

4.
通过99名患100例鼻中隔矫正术及其随访观察的讨论,认为摇门术较粘膜下切除术效果为好,为使手术达到预期的效果,剥离时应防止粘膜撕裂,软骨应尽量保留。  相似文献   

5.
张铭燕 《中国民康医学》2012,(20):2486+2550
目的:对比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常规鼻腔填塞与鼻中隔缝合后再行鼻腔填塞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将60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患者随机分为鼻中隔缝合组和传统方法组各30例。鼻中隔缝合组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行鼻中隔缝合,部分切除肥大的下鼻甲后鼻腔填塞高膨胀海绵。传统方法组常规行鼻中隔偏曲矫正,部分切除肥大的下鼻甲后直接鼻腔填塞高膨胀海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等发生率。结果:在鼻中隔缝合组无一例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传统方法组鼻中隔穿孔2例,鼻中隔血肿2例。结论: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采用鼻内镜下进行鼻中隔缝合,对预防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赵晓  王世飞  邓建华 《广东医学》2007,28(5):798-799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失败而再次手术的技术方法.方法 对1999~2004年鼻中隔矫正术失败的18例患者进行鼻内镜下再次矫正术.结果 18例患者均获满意矫正,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随访1~2年,无一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鞍鼻、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 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黄业武 《微创医学》2009,4(3):289-291
鼻中隔偏曲,过去通常采用鼻中隔矫正术[1],将鼻中隔偏曲部软骨切除,偏曲的骨部咬除,使鼻中隔处于居中或接近居中,改善鼻腔功能.自鼻内镜在国内广泛应用以来,鼻中隔手术有了很大进展,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优于传统鼻中隔纠正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探究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息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黏骨膜完整性、术后疼痛发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黏骨膜完整性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创伤较小,患者黏骨膜完整性高,术后疼痛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鼻内窥镜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缺点。方法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和传统鼻中隔矫正术临床回顾对比分析。结果手术时间:鼻内窥镜组平均40min,传统组平均50min;术中出血量:鼻内窥镜组平均25ml,传统组平均35ml;术中疼痛:鼻内窥镜组24%,传统组30%;后住及高位复杂偏曲矫正满意度:鼻内窥镜组86%,传统组53%;黏骨膜完整性:鼻内窥镜组88%,传统组65%。结论两组总体手术效果均满意,在处理复杂偏曲及伴行其它鼻腔、鼻窦手术时经鼻内窥镜手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但在手术技术、设备要求上也明显高于传统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鼻内镜,根据不同手术目的采用个体化术式,从而对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改进,探讨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通过术前评估采用不同术式进行鼻中隔矫正.结果:98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手术效果,并发症少.结论:鼻中隔矫正术的改进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简化手术程序,最大可能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进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53例行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术后主要症状均消失.结论:鼻中隔矫正术简便易行,效果明显,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难度大,易发生鼻畸形、鼻中隔穿孔,丧失鼻中隔硬度,鼻呼吸功能不良等。为了进一步了解鼻中隔发育的生理解剖,更好地改进鼻中隔成形术,延长县医院自1990-1999年共行鼻中隔手术11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鼻中隔矫正术失败的病例需再次手术,而鼻中隔二次甚至三次手术的难度很大,并发症(主要是鼻中隔穿孔)发生的几率也更高,笔者近期对7例鼻中隔矫正术失败的患者再次进行手术,术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吴敬东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2045-2046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比较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组)30例。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术后疼痛、粘骨膜完整性、术后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创伤小、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鼻中隔矫正术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作者多年来手术矫正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67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病人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结果:随访1年,34例病人症状完全缓解,25例病人症状部分缓解,5例病人无效。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对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即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对鼻中隔高位、后段的偏曲很难彻底矫正。随着鼻内窥镜手术技术进步和广泛开展 ,高位、后段的偏曲对鼻腔鼻窦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 。我科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10月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 5 0例 ,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5 0例 ,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 16~70岁 ,平均 39.6岁。病程 3个月~ 2 0年 ,平均 4 .7年。主要症状 :鼻塞 4 3例 ,鼻出血 13例 ,头痛 8例 ,慢性上颌窦炎 34例 ,鼻息肉 19例 ,软骨部偏曲 15例 ,骨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41例,其中单纯偏曲17例,合并对侧下鼻甲肥大3例,鼻窦炎鼻息肉21例。结果:41例病人鼻中隔偏曲全部得到矫正,无1例发生鼻中隔血肿、穿孔、鞍鼻等并发症。结论:应用鼻内镜实施鼻中隔矫正术操作精细,损伤小,安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方法 对7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麻醉方式取局麻加强化。结果 所有接受手术者都获得满意疗效,症状明显改善,术后无鼻腔粘连及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术野暴露清晰,操作精确,效果满意,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方法:对9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麻醉方式取局麻。结果:所有接受手术者都获得满意疗效,症状明显改善,术后无鼻腔粘连及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术野暴露清晰,操作精确,效果满意,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