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手术证实13例GIST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9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1例。行胃大部切除6例,楔形胃切除3例,十二指肠楔形切除3例,空肠局段切除1例,术后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靶向治疗。结论手术是治疗GIST的主要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靶向治疗改善GIST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的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6例胃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病变部位:胃底贲门17例(37.0%),胃体22例(47.8%),胃窦部5例(10.9%),占据胃壁两个部位2例(4.3%)。肿瘤直径1.0-15.0cm。全组患者均行肿瘤完整切除;淋巴结清扫11例,未发现转移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阳性率91.3%(42/46),CD34阳性率80.4%(37/46)。40例患者获随访,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80.2%和56.6%。单因素分析显示,Fletcher分级、肿瘤大小、肿瘤侵犯其他脏器、转移和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对生存率有影响(P<0.05或P<0.01)。结论手术是治疗胃GIST的主要方法。转移是影响胃GIS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Fletcher分级是判断胃GIST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48例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外科治疗及回访资料。结果:48例均行手术治疗,胃局部切除5例,胃大部切除25例,全胃切除4例,食管下段切除1例,肠道部分切除9例,横结肠系膜切除1例,开关及活检术1例,余2例行包块切除。结果:根据Fletcher分级[1],中度及高度危险病例患者38例,低度危险5例,极低度危险5例。发现周围淋巴结转移者2例。术后30例患者推荐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30个月。术后随访过程中发现复发、转移10例,主要为肝脏、腹腔、肺、骨转移,复发时间多在2年以内,其中9例死亡,带瘤生存1例。结论:GIST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外科手术是治疗GIST的首选,对Fletcher分级危险程度高的患者需辅以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无法手术完全切除、术后复发和(或)转移性晚期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某院2011年1月~2014年2月住院并已经在外院确诊晚期胃肠间质瘤(并在外院证实术中无法完全切除病灶或术后复发、转移,失去手术机会)患者86例,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400~600mg/d口服的患者34例;对照组给于环磷酰胺注射,疗程为8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获益率(85.7%),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3.3%。对照组获益率(86.04%),1年、2年治疗组及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100%、83.3%。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疗效肯定,不良反应相对轻,毒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以及腹腔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1983年Magur和Clark提出这一概念之后,经过20年的发展,人们对GIST的起源、基因表达及突变、免疫组化检测、组织学诊断及良恶性的诊断有了较明确的认识。最近Thomas等011进行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流行病学调查,对1992~2000年美国12个地区的1458例恶性GIST患者作了分析,结果显示:①恶性GIST的年平均发病率为0.68/10万;②患者平均年龄为63岁,其中54%为男性,46%为女性,男女发病率有差异;③黑色人种发病率高;④恶性GIST患者1年和5年的相对生存率分别为80%和45%。⑤恶性GIST在老年人、男性、黑色人种多见。COX分析显示:老年人、黑色人种、晚期、不接受外科治疗是影响死亡率的独立因素。有关GIST的治疗,尤其是以甲磺酸伊马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疗,成为肿瘤学方面治疗的典范,为其他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GIST的临床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西北药学杂志》2015,(5)
目的探讨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对高危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5月手术治疗的97例原发高危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97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57岁。肿瘤位于小肠(45.3%)、胃(42.3%)、结直肠(12.4%)。其中术后随访89例,中位随访时间33(6~96)个月,复发率43.8%(39例),死亡率20.2%(18例)。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83.2%和64.3%。术后43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中位时间为28(9~74)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术后是否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给予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原发高危GIST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 al trmor,G 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对常规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主要依赖于手术治疗。但术后有85%的患者复发、转移,5年生存率仅为50%-60%。参与肿瘤生长的酪氨酸激酶有K IT、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以及BCR-ABL融合蛋白等,而大多数G IST正是由c-k it癌基因突变导致K IT酪氨酸激酶持续活化,细胞增殖分化失控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普外科2007年1月~2011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GIST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11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8例,结肠2例,直肠2例。行腹腔镜下胃肿瘤切除和小肠肿瘤切除术5例;2例直肠GIST经肛门切除;17例行开腹手术,无广泛转移病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仅有4例患者按疗程口服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其余患者均未服药,22例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外科手术是GIST治疗的首选,对恶性或潜在恶性的胃肠间质瘤患者需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但因伊马替尼价格昂贵,对于无远处转移及局部广泛浸润转移患者,外科根治性手术切除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术后病理证实的5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46例行外科根治切除术患者,胃部间质瘤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间质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为小肠。对本组46例行外科根治切除术患者进行随访,随访44例(95.65%),肿瘤复发与转移12例(27.27%),胃部复发转移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原病灶及转移病灶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最有效的方法,对复发与转移患者,给予二次手术治疗,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和塞来昔布联合对胃肠间质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及塞来昔布单独或联合处理胃肠间质瘤细胞株GIST-T1,MTT法检测药物对胃肠间质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Western blot检测Bax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甲磺酸伊马替尼与塞来昔布联合应用显著增强甲磺酸伊马替尼对胃肠间质瘤细胞增殖;和甲磺酸伊马替尼及塞来昔布单用相比,二者联用后胃肠间质瘤细胞Bax表达增高及Bcl-2表达降低。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和塞来昔布联合应用显著抑制胃肠间质瘤细胞增殖,可能和促肿瘤细胞凋亡有关,其机制可能与Bax表达上调及Bcl-2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和上消化道出血,均经胃镜、胃钡透、CT及B超等检查发现。25例均行手术切除,病理组织学显示良性8例(32%),恶性12例(48%),交界性5例(20%)。本组中胃间质瘤15例(60%),小肠间质瘤10例(40%)。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可根据其临床表现,超声胃镜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进行,诊断一旦明确,即应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临床诊疗情况。方法选择87例经手术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56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患者起病初期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常见症状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和便血。消化内镜、CT等检查可发现肿瘤,免疫标志物CD34、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中有较高表达。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术前明确诊断较难,CT、MRI、EUR、内镜检查等对诊断有重要作用。手术切除肿瘤和应用靶向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进展期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和外显子11及9突变病人对高剂量伊马替尼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ISC Proceedings、ScienceDirect数据库、OVID数据库等,应用RevMan 5.0.1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合计2729例病人,各试验间具有基线可比性.Meta分析结果示:高剂量组800mg/d与标准剂量组400 mg/d相比,并不能明显提高患者总生存率;高剂量组800 mg/d对外显子9突变病人与外显子11突变病人相比可显著提高其总生存率(P<0.0001).结论:对于进展期GIST病人,伊马替尼标准治疗剂量为400mg/d,但对于外显子9突变病人推荐使用高剂量伊马替尼800mg/d.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90例的临床诊治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愉快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9):1245-1247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年龄及部位、临床表现、诊断、免疫组化特点及治疗现状.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9年来住院病人资料,分析经过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的9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人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诊治方法、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胃肠道间质瘤男女发病比例为1.5∶1.发病年龄范围为21 ~ 86岁,60岁以上患者比例最高.所有患者的胃肠道间质瘤主要起源于胃(55.6%)和小肠(27.8%).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首发症状主要为呕血、黑便或便血,腹痛、腹胀等.间质瘤的临床诊断是困难的,其正确诊断依赖于手术或活检标本的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确定,免疫组化检测CD117阳性率94.05%(79/84),CD34阳性率92.86%(78/84),两者同时为阳性者78例(92.86%).本病的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病变为唯一有效的方法,格列卫对不能手术者或对预防术后复发有一定的作用.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未定的多潜能的间叶源性肿瘤,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须依赖大体标本或免疫组化病理结果,CD117和CD34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43例GIST病例资料。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25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12例,结肠4例,直肠1例。行腹腔镜下胃肿瘤切除术5例、直肠肿瘤切除1例;37例行开腹手术,29例完整切除,其中6例发现肝脏、大网膜转移,行联合脏器切除,2例广泛转移行姑息性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30例获随访,9例术后复发,其中7例出现肝脏转移。结论手术切除是GIST治疗的首选,术前转移、Fletcher分级和是否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上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住院患者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然后分析此36例患有胃肠间质瘤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患者经手术切除及辅助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未发生任何感染和其他并发症。手术切除后的随访活动中,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复发,随后进行了二次切除术并加以辅分子靶向治疗,其他的患者全部状况良好,对没有表现复发的患者进行了胃肠镜和CT检查,均无肿瘤的局部转移或复发,本组中无死亡病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无特异性临床特征,术前的确诊率是非常低的,临床上确诊主要依赖于对患者进行的病理检查结果。目前来说手术切除的方法仍然是临床上治疗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告发生于直肠及前列腺间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1例。方法 对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11月收治的1例54岁男性GIST病例进行报道并对文献复习。结果 在外院被诊断为前列腺原发GIST,随后该院影像学显示该肿块与直肠前壁关系密切,并侵犯精囊,且肠镜及直肠指检提示肿块向肠腔突出,提示直肠原发肿瘤可能性大,但病人有排尿困难症状,且术中发现肿瘤与前列腺剥离困难,不排除前列腺原发可能性。结论 发生于直肠及前列腺间的GIST,主要通过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结果及免疫组化等判断原发部位,最后可进行术中探查后综合考虑;针对此类肿瘤的治疗方案仍然以手术为主,靶向治疗提高病人无复发生存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