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乳腺肿块病人术前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娟  杨玉美 《护理研究》2009,(11):2932-2933
[目的]探讨手术前乳腺肿块病人焦虑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实施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哈尔滨市某院110例择期行乳腺肿块切除术或乳腺改良根治术病人。采用病人一般情况调查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以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术前状态焦虑值与特质焦虑值呈正相关(r=0.781,P〈O.01),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665,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影响术前状态焦虑的危险因素包括特质焦虑、乳腺肿块家族史、年龄。[结论]影响乳腺手术病人术前焦虑的因素依次为特质焦虑、有乳腺肿块家族史、年龄偏大。应根据病人焦虑的相关因素及原因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干预,从而降低其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脊柱侧弯手术患儿家属焦虑情绪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手术患儿家属焦虑情绪的程度与原因,通过护理干预改善、降低患儿家属的焦虑。方法采用Zung自评焦虑量表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4例脊柱侧弯手术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照组不予干预。结果调查显示患儿家属因不同原因,呈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干预后2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给予支持性护理干预,提供缓解压力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息儿家属的焦虑程度,可强化和完善患儿的家庭支持系统,确保患儿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3.
心理社会应激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应激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3月-2001年1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4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观察组)及4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采用A型行为、生活事件和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观察组A型行为27例占67.5%,对照组A型行为13例占32.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A型行为相对危险度为4.3l,其95%可信区间为1.73~10.76,P〈0.01。(2)观察组生活事件及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型行为、应激性生活事件及焦虑情绪等心理社会应激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不同麻醉方法肾穿刺活检术前患儿家属心理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局麻和全麻肾穿刺活检术检查前患儿家属的心理特点。方法将80例肾穿刺活检术患儿分为局麻组和全麻组各40例,在肾穿刺活检术前签肾穿刺活检术同意书时对患儿家属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心理问题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家属SAS、SDS及心理问题得分,并将两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家属SAS、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不同文化程度患儿家属SAS、SD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问题方面,两组在担心麻醉意外和害怕疼痛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局麻和全麻肾穿刺活检术检查前患儿家属均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局麻患儿家属心理负担并不比全麻患儿家属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减轻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0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信息支持。使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TAI)测量和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比较两组的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状态焦虑量表(SAI)、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信息支持可减轻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寻求良好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09年5—12月89例手足口病患儿家长(观察组)的资料,并选择同期在感染科住院治疗的麻疹患儿家长(对照组)80例,用自制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对观察组患儿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家属焦虑、抑郁、愤怒、无助、自责发生率分别为79.8%,74.2%,69.7%,66.3%,57.3%,均高于对照组发生率36.3%,42.5%,23.8%,12.5%,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3.0,17.4,35.6,50.5,26.3;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SCL-90各因子评分(除偏执外)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存在焦虑、抑郁、愤怒、无助和自责,针对其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使家长全身心地配合患儿的治疗及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某部汶川地震救援人员1年后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汶川地震1年后,应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41名救援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救援人员特质焦虑分[(37.57±4.06)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41.11±7.74)分],而状态焦虑分[(44.24±5.03)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39.71±8.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状态焦虑与应对方式中的幻想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退避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特质焦虑与应对方式中的自责、退避、幻想和合理化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自我效能感总分、领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3)对救援人员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为特质焦虑、退避因子、幻想因子。结论地震救援人员状态焦虑受特质焦虑、应对方式所影响,要重视引导救援人员采取成熟的应对方式,以增强其自我效能感,提高心理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临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表现,分析与其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取该院产科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和100名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自评量表(SDS)、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表进行问卷调查和评定。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焦虑人数多于健康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担心母婴健康、控制饮食困难、血糖监测麻烦且痛苦、治疗费用高及治疗时间长等是造成GDM孕妇焦虑的重要因素。GDM患者抑郁人数多于健康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抑郁程度高于健康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GDM患者抑郁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自尊得分与特质焦虑得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焦虑越高,自尊得分越低。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心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孕妇在自尊得分上无明显差异。在护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时,应加强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以减缓其焦虑和抑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6例乳腺癌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焦虑、抑郁人数分别为56例(84.8%)与60例(90.9%),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人数分别为10例(15,2%)与8例(12.1%),干预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分值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现身说法、鼓励家属支持等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集中访视法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媒体集中访视法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52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多媒体集中访视法;对照组常规方法,即采用语言及图片交流访视法。访视前后指导患者填写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和手术相关知识的问卷及访视满意率调查。结果两组患者访视后焦虑评分均降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组患者访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访视后对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对观察组患者的访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多媒体集中访视能明显减轻腹腔镜手术患者焦虑情绪,使患者比较全面熟悉手术相关知识,明显提高术前访视率和满意率,保证了手术室整体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眼外伤患儿家属在围手术期间焦虑状态、导致焦虑的相关因素及需求,进行适当护理干预,有效缓解家属在围手术期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48名眼外伤患儿家属在患儿围手术期间的焦虑状态和需求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 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人院时本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评分(56.93±14.72)分,呈较高水平,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焦虑产生原因与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主刀医生技术水平、麻醉方式(全麻)、患儿年龄、急诊手术等因素显著相关.结论 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手术患儿家属的特点及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其围手术期间的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12.
张玉梅  马丽英  王玉梅 《护理研究》2003,17(15):886-887
目的 :了解外科监护室 (SICU )病人家属的需求和心理状况。方法 :对87例病人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家属对SICU的各项需求值在 3.88分~ 4.72分 (总分 5分 ) ,对SICU各方面满意值在4.5 2分~ 4.72 (总分 5分 ) ,焦虑值比常人高 ,焦虑值与家属认为亲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与家属对访客制度的满意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家属对SICU有较高需求 ,他们比常人焦虑 ,医护人员应尽量满足家属合理需求 ,减轻其焦虑心理 ,以更好地发挥家属对SICU病人的正性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减轻肝癌病人家属焦虑的效果。方法 :将首次住院的肝癌病人的家属181例 ,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 94例 ,对照组 87例 ,在入院时进行SAS量表和EPQ量表评分。护士按医院例行方式与对照组家属接触 ,健康教育组则由护士给予肝癌相关知识、家庭护理常识等健康教育 ,出院前对两组家属再次进行SAS评分。结果 :健康教育组出院前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入院时 (P <0 .0 1) ,且焦虑减轻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1) ;健康教育组中女性家属 ,对肝癌了解程度较低的家属和具有不稳定型人格特征的家属出院前焦虑减轻程度分别大于男性家属(P <0 .0 1)、对肝癌了解程度较高的家属 (P <0 .0 1)和具有稳定型人格特征的家属 (P <0 .0 1)。结论 :健康教育能不同程度地减轻肝癌病人家属的焦虑 (尤其是女性 )以及对肝癌了解程度较低和具有不稳定型人格特征家属的焦虑 ,提高他们对肝癌的认识和家庭照料水平 ,有利于家属的身心健康和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门诊手术患者家属等待期间的焦虑状态和相关因素,为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焦虑量表和自设问卷对50名门诊手术患者等待的家属进行焦虑状态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50名调查对象中处于焦虑状态的家属占92%,其焦虑程度与门诊手术室的陌生环境、手术的成败及进展情况、医生的技术水平、手术的手续流程及费用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应针对门诊手术患者等待期间家属的焦虑特点提供相应的护理支持,帮助家属减轻等待期间的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职护理毕业生焦虑、应对方式及领悟社会支持的特点及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状态焦虑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高职护理毕业生556人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理毕业生高焦虑状态发生率为20.5%,焦虑平均分为(45.73±9.28)分,高于正常人状态焦虑得分(39.71±8.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P〈0.01);农村学生焦虑评分为(49.81±8.38)分,高于城市学生评分(44.58±7.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高职护理毕业生状态焦虑与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支持总分等因素具有相关性(P〈0.05);积极应对、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对高职护理毕业生状态焦虑有预测作用。结论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焦虑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重视毕业生应对能力的培养和给予社会支持是预防和减轻高职护理毕业生焦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erceived needs and anxiety levels of adult family members of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patient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over a 3-month period, on a convenience sample of 166 subjects selected from the total adult population of family members visiting an ICU patient in three Sudbury hospitals. Data were gathered using a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 the Critical Care Family Needs Inventory (CCFNI) and Spielberger's State 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 French or English according to the subject's preference. The major variables examined were: family needs; state and trait anxiety; on-site sources of worry; spiritual needs; level of knowledge of ICU from past experience or pre-surgery education; sociodemographic data. The Situational Anxiety Scale yielded a mean score of 45.24 and the Trait Anxiety Scale a mean score of 37.3. Inferential statistics demonstrated that family needs and situational anxiety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P less than 0.0002). Furthermore, worries, trait anxiety, age and family needs explained 38% of the variation of situational anxiety. As well, spiritual needs and situational anxiety explained 33% of the variation of family needs.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的需求,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olter的“急危重患者家庭需要量表”中文版,对47例ICU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家属认为最需要的项目是了解患者的治疗与预后、知晓患者病情变化等,认为最不需要的项目是与自身有关的需求;人口学分析结果显示,部分需要与患者家属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和人均月收入有关。结论ICU护士必须正确认识患者家属的需要,根据其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和家庭收入等因素满足患者家庭需要,以帮助其应对家庭危机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水平与应激、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对61例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卡氏身心应激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焦虑特质量表进行评定,并与血压、血脂水平和生活方式进行相关分析。同时与5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的应付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焦虑特质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问题定性应付、自信心、控制力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情绪缓冲应付、支持倾向、顺从回避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脉压差与应付方式中支持倾向呈正相关(P〈0.05),舒张压与饮酒呈正相关(P〈0.05),收缩压与自信心呈负相关(P〈0.05);血脂中总胆固醇与应付方式中情绪加工呈正相关(P〈0.05);家庭气氛差、饮酒与生理心理应激及生理心理与焦虑呈正相关(P〈0.05);吸烟与问题定性应付、自信心呈正相关(P〈0.05)、与支持倾向呈负相关(P〈0.05),文化程度与脉压差、生理应激、焦虑特质呈负相关(P〈0.05),年龄与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总胆固醇含量与应付方式策略存在一定相关性,生活方式中饮酒、家庭气氛对血压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PICU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患儿家属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对54例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PICU患儿家属普遍存在焦虑心理,接受护理干预后,焦虑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综合干预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PICU患儿家属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儿家属的焦虑程度,使家属主动配合护理工作,从而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20.
高危孕产妇母婴分离的心理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高危孕产妇产前、产后母婴分离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分析,为实施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AS、SDS自评量表,调查分析120例高危孕产妇产前、产后母婴分离的心理状况。结果高危孕产妇产后母婴分离焦虑阳性率为68.3%、抑郁阳性率为45.0%,高于产前焦虑阳性率(51.7%)和抑郁阳性率(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高危孕产妇产后母婴分离焦虑和抑郁发生率较产前有明显升高。应采取多种护理干预,增强高危孕产妇战胜疾病和照顾新生儿的信心,以降低高危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安全地度过产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