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强化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对年轻宫颈癌手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在35岁以下的宫颈癌患者90例,均行手术治疗。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实施宫颈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心理护理,于患者出院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均采用性生活调查表^[1]及生活质量量表日评估。结果研究组出院后的性生活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年轻宫颈癌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强化心理干预对年轻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干预对年轻宫颈癌手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年龄在35岁以下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宫颈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心理干预,于患者出院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均采用性生活调查表及生活质量量表评估.结果 研究组出院后的性生活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年轻宫颈癌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家庭支持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疾病感知控制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1年7月—2022年5月,选取南京某妇产医院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家庭支持护理,干预时长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疾病感知控制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修订版控制态度量表(CAS-R)评分、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EORTC QLQ-C30)第3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支持护理能有效增强宫颈癌患者的疾病感知控制能力,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护理程序理论对60例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为期6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采扁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转,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干预前后各量表评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和各维度分值均较干预前升高,干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负性心理状况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支持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对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4例肠癌术后造口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参与支持联合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2个月后造口适应量表(OA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2个月后O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2个月后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2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2个月后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2个月后中国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EORTCQLQ-30)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参与支持联合积极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的自我造口适应状态,提升其家庭功能和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以确诊为早期宫颈癌的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63例和干预组64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包括成立家庭护理团队、制订完整的家庭护理计划、定时开展疾病健康教育、鼓励家属共同参与。结果家庭护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术后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均较对照组提高(P0.01或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应用于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能够提高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利于患者康复和家庭和谐。  相似文献   

7.
家庭护理干预对运动性失语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时运动性失语病人语言训练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运动性失语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时照组的基础上于出院3个月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3个月后时两组病人语言训练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病人语言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时照组(P〈0.01),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人际关系等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积极的家庭护理干预有利于运动性失语病人语言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院-家庭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院外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内分泌科收治并达到出院条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1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出院指导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实施医院-家庭护理模式;均干预1个月后,对比2组出院患者院外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水平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心理状态、家务活动、家庭关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平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医院-家庭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进行院外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及控制血糖水平,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家庭随访和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74)评估其服药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HAMD评分较干预前和对照组下降(P0.05),两组GQOLI-74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三个维度的评分均比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随访及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况,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医患互动微信平台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扬中市中医院行ESD术治疗的68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医患互动微信平台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 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124.89±14.35)分,高于对照组的(111.9±13.07)分(P<0.05);研究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ESD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出院后实施医患互动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消除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出院后家庭随访对脑卒中并抑郁状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并抑郁状态患者出院时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护理干预组在出院后继续实施护理干预,家庭随访6个月;对照组仅在出院时进行常规出院指导。两组出院后6个月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生存质量指数量表(QLI)评定。结果干预组HAMD评分和QL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后对脑卒中并抑郁状态患者进行家庭随访,能有效地减轻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中的作用,从而改善其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方法 将78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于患者出院后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和门诊随访.两组患者分别于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并观察患者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干预后3个月、6个月时研究组与对照组ADL评定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保证患者连续性的治疗和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家庭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提高腹膜透析(PD)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出院的腹膜透析患者(n=80),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定期复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以定期家访和电话访问的形式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包括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咨询、健康教育、护理指导等,每周1次,每次30~60 min,持续时间为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WHO推荐的健康调查简易量表Mos SF-36测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8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生理机能、角色生理、心理健康状况、角色心理状况、活力、躯体疼痛、主观健康状况得分分别明显高于干预前(t=2.1922~6.0236,P<0.05),亦高于对照组(t=2.0364~5.06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社会机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据自我效能理论构建的干预方案对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给予乳腺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病人实施依据自我效能理论制定的干预措施;应用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个月与出院时比较,两组病人躯体、心理、社会方面的生活质量均有提高(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制定的干预方案能显著改善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生活质量及其家庭支持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癫痫患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实施为期1年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访视。于患儿入组时、出院1年后评定家庭支持功能、生活质量及疗效。结果出院1年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21%,对照组为3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5,P〈0.01);研究组癫痫患儿家庭支持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6.89±10.78)分比(72.25±11.68)分,(9.39±1.52)分比(6.79±1.58)分;t分别为7.59,9.5;P〈0.0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指导家长向患儿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卢小芹  卢慧清  钟少碧 《全科护理》2014,(21):1959-1961
[目的]探讨家庭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收治的转入家庭康复的71例老年痴呆病人按出院顺序单号分入对照组,双号分入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定期随访,观察组在随访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辅导、环境支持、能力训练等护理干预。干预后每隔3个月采用老年痴呆病人生活质量量表(DQOL)对病人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在转入家庭护理1年内,自尊、负性情绪、归属感以及生活质量总分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病人的自尊、归属感、审美感受和生活质量总分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P&gt;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负性情绪和归属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t=4.732,P〈0.05)。[结论]长期、持续的家庭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出院后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范继美  孔媛 《全科护理》2008,(20):2758-2761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出院的精神分裂症80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RP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WHO生存质量测定简表对两组病人进行18个月的干预评估。[结果]家庭护理干预能帮助病人恢复社会功能,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一种辅助治疗和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18.
钟慧萍  吴秀英赵翠 《现代护理》2006,12(13):1185-1187
目的 探讨对恶性肿瘤患者家属负性心理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家属负性心理反应对患者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将9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等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运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2组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和对患者社会支持的评估。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家属的抑郁、焦虑、恐惧心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家属负性心理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可减少家属的抑郁、焦虑及恐惧心理,而且可提高患者社会支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和疾病家庭负担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病程<5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55),两组均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合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随访时间至患者出院后1年.采用家庭功能量表(FAD)、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于入组时和出院后1年末评定两组患者家庭状况和精神症状.结果 入组时两组患者BPRS、FAD、FB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年后,研究组BPRS评分为(24.60±7.87)、FAD总的功能评分为(26.8±3.7)及FBS总分为(20.60±9.91),均低于对照组[(28.91±8.72),(30.1±3.4),(30.76±12.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1,4.67,4.57;P<0.05),研究组FAD各因子分及FBS量表家庭经济负担、家庭日常活动、家庭娱乐活动、家庭成员心理健康情况4个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降低家庭疾病负担,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化干预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09年2月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我院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门诊随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并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于入组前及入组6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入组6个月后研究组SQLS 3个维度中心理社会、精力动机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症状与不良反应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自理能力,对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化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提高生活技能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