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张阴性造影剂对胃良恶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张阴性造影剂对胃部良恶性病变CT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或其他检查疑有胃部病变的患者42例,应用低张阴性造影剂(开水、稀牛奶或豆浆)对胃部进行CT平扫及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增强扫描,观察病变发生部位、大小、形态及其周围结构关系等.结果 低张阴性造影剂胃充盈扩张良好,对病变显示清晰,本组发现胃癌25例,胃间质瘤6例,平滑肌(肉)瘤6例,良性溃疡3例,幽门肌肥厚2例.结论 采用低张阴性造影剂CT平扫+增强扫描不但能对胃部良恶性病变作出正确诊断,而且能观察有否周围浸润及远处转移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水充盈低张法在胃肿瘤性病变CT应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钡餐或纤维胃镜检查发现胃肿瘤性病变的患者47例,应用水充盈低张法对胃部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发生位置、大小、形态特征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等。结果水充盈低张法能使胃充盈扩张良好,对肿瘤均能显示清晰,本组胃癌21例,胃平滑肌肉瘤4例,恶性淋巴瘤4例,胃间质瘤6例,平滑肌瘤5例,胃腺瘤或息肉样腺瘤7例。结论采用水充盈胃低张法CT平扫+增强扫描不仅能发现肿瘤病变的存在,而且能评判肿瘤良恶性,并能观察恶性肿瘤有否周围浸润及远处转移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陈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4,(17):137-138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诊断及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4例经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癌的患者,术前行低张水对比剂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对比其病理结果,根据其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可以清楚显示胃癌的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24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11例,肝脏转移3例,其中伴有大量腹水及大网膜转移1例,2例肝脏受侵。结论胃癌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周围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诊断的准确性较高,据此可以对胃癌做出诊断和进行术前评估,能够为临床医师判断预后和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胃癌的螺旋CT征象与Cath-D蛋白的表达相对照,探讨胃癌螺旋CT表现与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之间的关系,研究胃癌浸润转移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对52例胃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术后全部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ath-D蛋白的表达。结果多层螺旋CT和病理检查对于肿瘤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很好的一致性。Cath-D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Cath-D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浸润深度有关,T3-4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2组。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而与肿瘤的大小无关。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较全面显示胃癌影像特征,是胃癌较可靠的检查方法。Cath-D的高表达与胃癌CT征象上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ath-D对胃癌的侵袭和转移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9例胃癌患者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比较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所见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征象,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胃癌淋巴结转移CT平扫征象主要为实性、环状和囊状改变,其中较小转移淋巴结以实性为主,随直径增大呈环状、囊状改变增加;增强扫描强化特征有实性均匀强化,环带状强化和囊状无强化改变;螺旋CT多期扫描对转移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为86.4%,高于CT平扫,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可以较准确显示胃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恶性肿瘤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手术、胃镜活检和病理证实的胃恶性肿瘤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38-71岁.均做CT平扫,2例做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根据病理及发病部位,13例胃腺癌中,胃底贲门癌2例,胃体癌4例,胃窦癌7例;2例胃肉瘤中胃淋巴瘤、胃平滑肌肉瘤各1例.依病变形态及CT表现胃恶性肿瘤分为肿块型、胃壁增厚型、和溃疡型.(1)肿块型:4例表现为胃腔内局部不规则充盈缺损、胃轮廓不规则变形、胃腔狭窄,平扫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影向腔外突出,增强扫描病灶有强化,为等高密度影.(2)胃壁增厚型:9例,表现为病变局部胃壁规则或小规则增厚,其内缘凹凸不平,厚度为1.0cm-4.0cm.(3)溃疡型:2例在胃壁增厚或肿块基础上出现溃疡,形成龛影内有造影剂进入,周围为增厚的胃壁或肿块.(4)周围浸润和远处转移表现:5例表现为胃周脂肪层消失,肿瘤与邻近器官分界不清,邻近器官有浸润;淋巴结转移有6例,表现为胃周、肝胃韧带及腹膜后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块影;5例有邻近脏器转移,1例为胃平滑肌肉瘤肝转移,4例为胃癌肝转移或肠系膜及大、小网膜转移.结论CT不仅能显示胃恶性肿瘤病变的部位、范围、形态,而且能清楚显示胃周间隙以及邻近器官的改变,确定有无浸润或转移,因而对胃恶性肿瘤的诊断与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5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螺旋CT扫描特征,确定发病部位及周围转移情况。结果 52例胃癌患者中,胃窦癌22例,胃体癌8例,胃底贲门癌22例。主要CT征象为软组织肿块及胃壁增厚。其中累及浆膜层32例,突破浆膜层9例,向外侵犯或转移11例。分期:Ⅰ期12例,Ⅱ期16例,Ⅲ期14例,Ⅳ期10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符合率达92.3%。结论螺旋CT检查胃癌能清楚显示胃壁增厚、肿瘤大小及胃癌转移情况,为病情的评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及浸润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经钡餐透视及胃镜检查发现胃占位的患者进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RP)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诊断并最终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病例检出率均为阳性,与手术结果一致。胃癌病变处胃壁增厚,依癌组织浸润组织结构不同,表现为对胃周脂肪层改变及肿块与周围组织结构之间界线的影响。淋巴结转移表现为形态和大小的改变,远处转移因器官不同而有不同表现。结论MS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在胃癌诊断及浸润转移的评价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为临床提供清晰的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应用气体或液体造影剂充盈胃,采用多层螺旋CT对其扫描,三维重建。结果 32例患者中,除1例因气体造影剂溢出显示欠佳外,其余均能够清晰显示胃形态,显示胃黏膜结构,增强扫描发现胃癌12例,胃间质瘤3例,显示胃周围淋巴结转移5例,肝脏转移1例。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对胃进行扫描,方法简便,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准确的诊断胃病变,有利于判断病情,分析胃癌的可切除性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肝门部胆管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对20例无痛性黄疸患者行上腹部常规扫描,重点观察肿瘤的形态特征,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范围、肝门部血管受侵及实质性脏器与周围转移的情况。结果 20例肝门部胆管细胞癌中呈现肝门部肿块样改变7例,管壁增厚,远程胆管扩张,浸润狭窄型9例,腔内生长型2例,有2例平扫和增强扫描显未见明确肿块。6例行病变局部薄层延迟扫描,肿瘤具有持续性、渐进性的特点,术前诊断准确。肿瘤合并胆结石的7例,周围淋巴结转移10例,实质脏器转移6例。结论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扫描不但有利于观察肝门部胆管癌的强化和形态特点,更有利于观察肿瘤沿周围血管浸润的情况和肝内有无子灶等。加用增强扫描特别是延迟病灶局部薄层扫描结合多方位重建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在螺旋CT上的基本影像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6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螺旋CT扫描图像,复习文献资料,对胃癌在螺旋CT上的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胃癌在螺旋CT影像学上的基本征象。结果进展期胃癌螺旋CT基本征象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胃腔狭窄及腔内龛影,增强扫描可见胃壁病变区异常强化。结论螺旋CT作为胃癌的诊断方法之一,在对进展期胃癌做出诊断的同时可以发现胃癌的临近侵犯及远处转移。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陈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01-103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结肠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35例经结肠镜活检为结肠癌的患者,均进行低张保留水灌肠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根据其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CT可以清楚地显示结肠癌的部位、大小及形态。平扫中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偏心性增厚及向腔内突出的软组织肿块影;双期增强后表现为大部分软组织密度影明显强化。CT显示淋巴结转移13例,肝脏转移2例,2例伴有大量腹水及大网膜转移。所有患者的CT诊断均得到了手术病理确诊,CT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结论结肠癌在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是结肠镜和气钡灌肠的一种很好的补充检查手段,能为临床医师判断预后和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的CT诊断价值。方法:将手术切取的40例胃癌经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结构改变。将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经组织切片确诊的40例胃癌术后患者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29例诊断为复发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肿瘤局部复发及脏器或网膜、腹壁等转移征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中CT诊断肿瘤复发(包括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29例,其中,胃壁明显不规则增厚或肿块13例,病变有不同程度强化;经病理证实为局部复发的有9例,4例未见局部复发。结论:CT对胃癌术后复发有较高价值,但对于局部复发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14.
曹阳 《河北医药》2011,33(8):1183-118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活检病理证实的22例胃癌患者的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 22例胃癌中Borrmann 1型3例,Borrmann 2型6例,Borrmann 3型11例,Borrmann 4型2例。CT表现主要为胃壁增厚及异常强化,胃腔内肿块,溃疡及环堤,邻近器官转移,腹腔与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螺旋CT能清楚显示进展期胃癌的范围、大小、形态及有无邻近脏器及组织转移侵犯,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尤其是对浸润型胃癌的诊断较胃镜检查更有优势。胃壁增厚及异常强化,胃腔内肿块是其最主要的CT征象,逐层分析溃疡周围环堤的境界清楚与否,有利于Borrmann 2型、3型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螺旋CT对肝外低位梗阻的诊断,建立了动物模型并进行研究。在5条犬的胆总管远端、乏特壶腹部植入塑料异物,形成异物肉芽肿,检测血胆红素指数,定期行螺旋CT扫描,增强扫描,并作病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肉芽肿在0.5cm以下,螺旋CT可以显示扩张的胆总管,不能直接显示肿物影;肉芽肿在0.5cm以上,通过低张、低密度造影剂的充盈,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病变。结论:配合低张剂山莨菪碱、低密度造影剂(牛奶)的应用,对0.5cm以上的占位引起的肝外低位梗阻,螺旋CT扫描及增强扫描可以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前列腺癌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本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41例活检或临床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层厚5mm,螺距1.0,注射造影剂20s后进行动脉期扫描,70s后进行静脉期扫描。结果:41例前列腺癌患者中,前列腺形态均发生改变,边缘局限性突起者占95.1%,癌症对周围组织侵犯者占85.4%,病灶转移者占60.9%,螺旋CT平扫,前列腺局限性密度降低或不均匀者占63.4%,增强扫描静脉期所有患者均呈现前列腺密度降低或不均匀,增强扫描中早期强化者占51.2%。结论:前列腺癌的螺旋CT诊断最主要表现为动态扫描中前列腺密度降低或不均匀,伴随有形态变化、周围组织侵犯及增强扫描的部分早期强化,该诊断方法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道东  江功远  尹劲东 《安徽医药》2012,16(11):1632-1633
目的评价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及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2例术后病理证实胰腺癌的双期螺旋CT扫描图像,扫描包括平扫,动脉期(注射后20-25s)和实质期(注射后50~60S)扫描,测量各扫描时期肿瘤和正常胰腺组织的CT值。观察肿瘤与周围血管及脏器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一胰腺正常组织之间的最大密度差为动脉期(70±15)HU,与平扫及实质期期密度差有显著差别(P〈0.05)。病灶与周围动脉之间的关系于动脉期显示清楚,与周围静脉及脏器之间的关系于实质期观察清楚。结论动脉期时可获得肿瘤~胰腺密度最大差值,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满足临床对胰腺癌的诊断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胃癌螺旋CT动态双期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评估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术前胃镜证实力胃癌的患者进行双期动态螺旋CT扫描,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胃癌患者CT扫描显示胃壁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动脉期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均匀强化,CT检出率为95.2‰,胃癌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71.43‰、64.29%、77.78%。结论:应用螺旋CT进行动态双期扫描对胃癌患者的术前分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急性急性胰腺患者,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比平扫及增强扫描典型影像学变化的比率以及CT分级差异。结果:胰腺周围渗出、肾前筋膜增厚、胆总管扩张、胰腺边缘模糊、胰腺内点片状坏死增强CT检出率高于平扫CT,增强CT扫描胰腺病变评级高于平扫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强CT扫描能够准确显示急性胰腺炎病变特点,为胰腺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螺旋CT检查表现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2例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行水充盈后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果胃壁不规则增厚,呈肿块样突向胃腔,增强动脉期肿瘤即明显非均匀强化,胃壁分层不清;门脉期肿瘤持续强化,且比动脉期强化均匀,范围广泛;邻近侵犯表现为胃周脂肪线模糊消失,远处转移为在胰腺、肝脏、腹膜后、肺及纵隔骨骼等处发现转移病灶。结论晚期胃癌实施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是必要的,CT表现特征对临床合理拟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