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合并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特征及耐药情况与母婴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我院住院分娩单胎胎膜早破合并生殖道感染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设为感染组;另选120例无生殖道感染的胎膜早破患者设为对照组;采集感染组孕妇生殖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涂片镜检、培养和药敏试验。观察两组母婴结局情况;观察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早产、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胎膜早破孕产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35.0%;革兰阴性菌感染率30.0%;革兰阳性菌感染率29.2%;其他病原菌感染占5.9%。各种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有所不同。感染组新生儿肺炎、早产、产褥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支原体、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早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33、11.773及53.235,均P<0.05);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早产和产褥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649、16.204,均P<0.05);变形杆菌感染患者早产和产褥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血培养阳性的97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日龄≤3d)和晚发型(日龄3d),对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早发型败血症36例(37.1%,36/97),其中早产儿20例(55.6%,20/36),低出生体重儿18例(出生体重2500g,50.0%,18/36);革兰阴性菌感染69.4%(25/36),革兰阳性菌感染27.8%(10/36),真菌感染2.8%(1/36);前三位主要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69.4%,25/36)、B组链球菌(16.7%,6/36)、牛链球菌Ⅱ型(8.3%,3/36)。晚发型败血症61例(62.9%,61/97),其中早产儿50例(82.0%,50/61),低出生体重儿49例(80.3%,49/61);革兰阴性菌感染68.9%(42/61),革兰阳性菌感染24.6%(15/61),真菌感染6.6%(4/61);前三位主要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45.9%,28/61)、葡萄球菌(19.7%,12/61)、大肠埃希菌(13.1%,8/61)。早发型败血症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比例显著少于晚发型;其大肠埃希菌、B组链球菌感染显著多于晚发型;而其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菌感染显著少于晚发型(P 0.05)。共检出35株多重耐药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多重耐药菌株比例分别为7/33、21/28、6/6、1/6。结论晚发型败血症多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大肠埃希菌和B组链球菌是早发型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葡萄球菌是晚发型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感染多见于晚发型败血症,使控制医院感染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成了临床难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产儿败血症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08年2月~2009年1月收治的124例胎膜早破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胎膜早破致早产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为64.52%;胎膜早破至胎儿出生时间>24 h与≤24 h对早产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培养结果显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63.51%,肠球菌13.52%,大肠埃希氏菌6.76%,肺炎克雷白5.41%,还有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致病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为主。临床护理中保持早产新生儿体温稳定,采取有效的抗感染措施及治疗,合理喂养,可促进败血症的治愈。  相似文献   

4.
产ESBLs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增加将改变目前治疗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菌血症性尿路感染,治疗指南通常推荐用新一代头孢菌素类或氟喹诺酮类。Rodriguez-bano等前瞻性研究43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占该院4年内大肠埃希菌菌血症的8.8%,细菌所产最常见的ESBLs为CTX-M,占70%。59%的患者曾使用氟喹诺酮类或头孢菌素类。43例中51%(22例)为社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中病原菌的类型与各类型的耐药特征,为该病的治疗药物的选取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入院的败血症新生儿共93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采集患儿的血液标本,鉴定分析标本中病原菌的类型与各类型的耐药特征。结果全部标本中血培养阳性的比例为19.35%,革兰氏阳性菌的比例为45.05%(82株),革兰氏阴性菌为52.75%(96株),真菌2.20%(4株);在革兰氏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的比例最高,为21.98%(40株),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的比例最高,为17.03%(31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偏高,三者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较为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偏高;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较为敏感。结论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感染类型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不同类型对病原菌对各种药物存在不同的敏感度,临床用药需结合患儿的病原菌类型选取。  相似文献   

6.
<正>B群无乳链球菌(GBS)是孕妇围产期和新生儿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该菌可寄居于妇女阴道和直肠,可引起妇女生殖道感染,尤其妇女在围产期感染可导致胎膜早破、早产、流产及宫内感染等一系列妊娠并发症;在分娩时新生儿经过产道可引起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感染,严重者可造成新生儿死亡。因此如何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2年新生儿病房送检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 172例送检标本培养出病原菌560例,阳性检出率为25.8%,560例阳性标本中检出病原菌583株,单独感染537例,混合感染23例.检出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9.5%,肺炎克雷伯杆菌占22.0%,大肠埃希菌占17.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 新生儿感染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可见真菌混合感染.各病原菌对抗生索耐药率提高,给临床用药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近2年新生儿病房送检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172例送检标本培养出病原菌560例,阳性检出率为25.8%,560例阳性标本中检出病原菌583株,单独感染537例,混合感染23例。检出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9.5%,肺炎克雷伯杆菌占22.0%,大肠埃希菌占17.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新生儿感染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可见真菌混合感染。各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率提高,给临床用药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2年新生儿病房送检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 172例送检标本培养出病原菌560例,阳性检出率为25.8%,560例阳性标本中检出病原菌583株,单独感染537例,混合感染23例.检出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9.5%,肺炎克雷伯杆菌占22.0%,大肠埃希菌占17.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 新生儿感染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可见真菌混合感染.各病原菌对抗生索耐药率提高,给临床用药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0.
探讨胎膜早破致新生儿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对收治的有胎膜早破史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胎膜早破时间、感染性疾病种类、病原菌检测结果等相关资料。有胎膜早破病史的新生儿中有589例发生新生儿感染,感染率为34.1%,以感染性肺炎为主,其次为败血症。血培养或感染灶局部分泌物培养阳性率87.9%,其中早产儿病原菌检出率为90.2%,足月儿为82.0%,早产儿病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9,P=0.006)。在培养出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球菌占58.5%,革兰氏阴性杆菌占36.8%,真菌占4.7%。常见病原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占检出病原菌总数的78.9%。胎膜早破时间≤24h者病原菌检出率为13.1%,25~48h者为23.4%,49~72h者为41.1%,72h者为94.9%,不同胎膜早破时间的病原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膜早破时间越长病原菌检出率越高(χ2=527.925,P=0.000)。革兰氏阳性球菌是胎膜早破致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胎膜早破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越高,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BD Phoenix 100细菌分析鉴定仪对236株感染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检测。结果 23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23株(52.1%),革兰阳性球菌86株(36.4%),真菌27株(11.4%)。在所有分离菌中,大肠埃希菌89株,占37.7%;其余依次为粪肠球菌43株(18.2%);真菌27株(11.4%);屎肠球菌菌25株(10.6%);铜绿假单胞菌19株(8.1%);金黄葡萄球菌11株(4.7%)等。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耐药率分别为0.4%和1.2%,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2.8%。结论大肠埃希菌在泌尿系感染中仍占绝对优势,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检出率明显增多。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产检且住院分娩的100例GBS感染孕妇纳入观察组,并将同期在本院产检且住院分娩的100例未感染GBS的正常妊娠孕妇纳入对照组,记录2组孕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比较2组母婴结局。结果 2组孕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早产、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褥感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妇生殖道GBS感染是影响母婴预后的关键原因,可增加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产褥感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肺炎发生风险,临床应重视孕妇GBS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血流感染(BSI)的病原学特征,为早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铜陵市人民医院T2DM合并BSI患者的临床及细菌学血培养资料。结果共158例患者纳入研究。共分离出非重复病原菌16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1.9%(115/160),革兰阳性菌占26.2%(42/160),真菌占1.9%(3/160)。前6位检出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β溶血链球菌。原发感染部位为泌尿道者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社区获得性感染占55.7%(88/158),医院感染占44.3%(70/158);T2DM合并BSI患者90 d总病死率为15.8%(25/158)。多重耐药菌(MDRO)占30.6%(49/160);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NBSI)患者中检出30株MDRO,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多。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株分别占36.7%(18/49)和30.2%(13/43);未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达23.3%(10/43)。MRSA的检出率为33.3%(6/1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超过70%;对利福平敏感率超过9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葡萄球菌。结论 T2DM合并BSI患者病死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NBSI中MDRO检出率高。应重视原发感染部位对T2DM合并BSI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病原菌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随机选取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安徽省芜湖市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51例作为本次研究试验对象,对所有患儿行脑脊液检查,并根据检查采用相应抗菌药物治疗,观察并统计不同病原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各项生理指标情况,比较1年后患儿预后。结果 51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均为细菌感染,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共36例(占70.59%),革兰阴性菌共15例(占29.41%)。接受治疗后,共治愈34例,好转13例,治疗无效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2.16%。观察患儿早期临床表现,除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外,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脑膜炎患儿其余各项临床资料与其他病原菌所致的脑膜炎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通过对患儿进行随访调查,5例患儿有智力障碍,2例患儿出现运动障碍,2例患儿有癫痫,总后遗症发生率为17.65%。结论感染大肠埃希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概率较高,对于体温异常、拒奶和呕奶严重及患有新生儿败血症的患儿要及早检测脑脊液生理指标,确认是否感染大肠埃希菌,及早使用抗菌药物对症治疗,以避免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培养阳性混合菌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0~201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临床床检验中心分离血培养阳性的混合菌感染病原菌,病原菌鉴定采用生物梅里埃VITEKcompact2自动鉴定系统,药敏试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结果血培养阳性的混合菌感染病例共分离原菌102株共51组混合菌每组均为两种菌,混合感染菌株组合前3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8例(15.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3例(5.9%)。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各2例(3.9%)。革兰阴性杆菌60株(58.8%),革兰阳性球菌38株(37.3%),真菌4株(3.9%)。前5位的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21株(20.6%),屎肠球菌16株(15.7%),铜绿假单胞菌10株(9.8%),鲍曼不动杆菌9株(8.8%),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8株(8.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75%,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为18.8%。结论血培养阳性混合菌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合并革兰阴性菌和两种革兰阴性菌合并感染两种组合为主,革兰阴性菌所占比率高于革兰阳性菌,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应定期对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以便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泌尿道感染病原体分布状况及其耐药性特点,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技术,对某医院泌尿系感染患者标本进行菌株分离培养、菌种鉴定和耐药性评价。结果该医院在2010-2011年共3 779例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 098株。所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44.3%,以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真菌占34.8%,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结论住院患者泌尿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大肠埃希菌为主要病原菌,且普遍耐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本院泌尿系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中段尿培养分离的259株细菌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 259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87株,占72.2%(187/259),革兰阳性菌43株,占16.6%(43/259),真菌29株,占11.2%(29/259)。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139株)和肺炎克雷伯菌(22株)为主,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5.4%(77/139)和45.4%(10/22);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较好(100%);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敏感性较高(100%)。结论泌尿系感染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杆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球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泌尿系感染的治愈与耐药菌株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的临床特点,评估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2013年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病例84例,按发生地点分为社区感染组64例,院内感染组20例,收集其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临床表现多样,社区感染组低体温、拒乳发生率高于院内感染组,而院内感染组呼吸暂停发生率高于社区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感染组呼吸道感染、脐部感染率高于院内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致病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比两组致病菌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应密切观察,争取早期诊断,在合理用药的同时,给予积极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情况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医院住院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控产ESBLs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医院2010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010年住院患者中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182例,检出前两位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34例(18.7%)和泌尿外科29例(15.9%),医院感染病例58例占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31.9%,其中重症医学科18例(31.0%)、泌尿外科13例(22.4%)。结论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高发科室。应依据产ESBLs大肠埃希菌特点,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减少产ESBLs大肠埃希菌在医院的传播和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本院区近六年来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迁,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血培养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对血培养检出菌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263株,革兰氏阳性菌(G+菌)占58.2%,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CONS)占40.3%;革兰氏阴性菌(G-菌)占41.8%,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占25.1%。前三位病原菌依次为:CONS、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检出率在2010-2015年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上升趋势。葡萄球菌对苄青霉素、克林霉素普遍耐药,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高,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较敏感,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结论:CONS是本院新生儿败血症最主要的致病菌。主要的G+菌和G-菌分别对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无乳链球菌感染有所增加,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