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毛晓红  吴健等 《嘉兴医学》2000,16(4):196-196
目的:探讨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手术指征。方法:对35例胆囊小隆起性病变作胆囊切除,术前影像检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术前B超检出率达94.3%(33/35),病理结果为良性病变33例,占94.3%,恶性病变2例,占5.7%。结论:B超诊断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简便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手术指征宜放宽,肿瘤性病变均应手术,无临床症状的非肿病性病变可暂不手术,但必须B超定期检查。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使用B型超声波诊断胆囊小隆起性病变22例。其中胆固醇息肉15例,腺瘤4例,腺瘤恶变2例,腺癌1例。全部病例经手术与病理对照。结果表明,B超对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灵敏准确,符合率高(90%)。作者认为B超是检查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首选方法,它对于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胆囊隆起性病变在胆囊疾病中较为常见,本文对我院近年来经手术治疗76例胆囊隆起性病变中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在胆囊隆起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5.
胆囊壁小隆起性病变是指胆囊局部增厚或隆起的软组织病变的统称。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超声检查是本病的主要诊断方法。本文就42例胆囊壁小隆起性病变的超声特点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42例均为我院住院超声检查后,经手术有病理回报的病人。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7~60岁。病史中均有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胆囊腔面小隆起性病变(亦称息肉样改变)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本文就我院经超声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胆囊隆起性病变的声像图特点及超声诊断价值,分析镐例经病理证实的胆囊内小隆起病变患者B超多切面扫查资料,并与CT比较。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75%,超声无1例漏诊;CT符合率为77.08%,漏诊率为12.5%。提示胆囊小隆起病变为一组不同病理类型的疾病,超声诊断是早期检出本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报告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漏诊,误诊原发性胆囊癌27例。临床上,早期胆囊癌与胆囊炎,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样病变不易鉴别。原因是该病没有特异症状,某些伴发病对诊断的干扰,诊断方法选用不当和缺乏敏感的检测工具。并对早期诊断胆囊癌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于胆囊息肉的中医治疗多数为临床报道和个人经验,缺乏系统理论研究和实验基础研究的支持,其病名划分、病因病机的认识尚未统一,辨证分型因人而异,涉及方药繁杂,疗效判断标准差异性较大,不同的研究报道效果之间可比性差,且效果多为近期疗效,缺乏远期的疗效观察,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B超、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手段尚不能确定其息肉的类型和病变性质,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故需进一步对胆囊息肉进行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和严谨的基础研究,探求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演变规律及其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寻找其发病原因和机制,使中医分型指标客观化,为确立胆囊息肉中医标准化的辨证分型标准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运用中医药对潜在的发病人群进行“未病先防”,对已发病人群采取“既病防变”的措施,预防、减少临床胆囊息肉样病变疾病的发病率,运用中医“澄源、涤浊、利胆、消癥”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评价B超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临床价值。方法:作者对本院近14年手术治疗的359例PLG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B超检出PLG的敏感性为93.3%,其特异性达95.8%。B超诊断的病变的大小和病变的单发与多发,基本上与实际相符合。肿瘤性与非肿瘤性PLG的回声所见,以及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回声表现各有特点。结论:B超具有相当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不仅能有效地检出PLG,而且能准确地测定病变的大及单发与多发,同时还能大体判别病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旨在建立胆囊息肉样病变(PLG)良恶性的鉴别方法.以提高PLG术前定性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对254例PLG的若干临床特征作分析.经数理统计处理.根据最大似然法的原理,建立PLG良恶性的计量鉴别法。结果:应用该法作回顾性与前瞻性验证,结果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分别达95.3%和97.1%,且全组无1例恶性PLG漏诊。结论:该法简便易行、快速可靠.可作为临床上PLG良恶性的一种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经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21例,其中左房粘液瘤8例;右房粘液瘤2例;左房血栓10例;左室血栓1例。21例中有15例经手术证实,余6例图象典型,并就心脏粘液瘤和血栓的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以及区别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进行了分析,其中良性病变140例(86.42%),恶性病变22例(13.58%)。恶性病变组59.35%的患者年龄>50岁。病变的90.91%为单发性,直径95.05%>1cm,63.64%的病例合并胆结石。乳头状腺瘤,特别是伴有不典型增生的腺瘤、腺肌瘤病具有恶变倾向。B超及口服胆囊造影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96.30%和55.56%(P<0.001)。因此,对于直径>1cm、单发性、合并胆结石的PLG应该手术治疗。而对直径<1cm、多发性、有蒂的PLG应该B超定期复查、短期内病变有增大者,也应及时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囊肉样病变(PLG)的超声诊断方法,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5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据其临床和病理诊断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PLG)占同期手术胆固醇息肉88%,胆囊腺肌病10%,胆囊腺病2%。结论①胆囊腺瘤癌变倾向明显;②单发且>10mm的病变宜手术切除;③年龄作为肿瘤危除的参考因素;④对症状不重没有癌变危险者可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8.
19.
王玲  王萍* 《中国病案》2012,(9):76-79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点,通过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分析,评价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超声图像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本组8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中,胆固醇性息肉58例,炎性息肉4例,腺瘤样增生2例,单纯性腺瘤3例,乳头状腺瘤4例,胆囊腺肌性增生2例,粘膜息肉样变3例,腺瘤并局部不典型增生及癌变4例。在病理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合并慢性胆囊炎64例,合并胆囊结石29例。术后胆囊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5%。结论应用超声图像分析息肉大小、数目、蒂及基底宽窄、增长速度、局部胆囊壁改变及血流等情况,诊断及鉴别诊断灵敏而准确,并且方便对病人的动态观察及随访,对胆囊癌前病变及早期胆囊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选择性经皮肝穿刺胆管,胆囊造影术(S-PTC)25例,术前均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PTC)。其中,10例行选择性左肝管穿刺造影;15例行选择性胆囊穿刺造影。并就S-PTC操作方法和临床意义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