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林  詹红生  袁坤  张立恒  王华 《四川中医》2012,(10):136-137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70例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加电针治疗)70例;采用目测类比定级法(VAS)观察两组即刻和远期镇痛效应,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即刻镇痛效应两组无差异,而远期镇痛效应和镇痛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突出症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华佗夹脊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将56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予电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27例予骶管封闭治疗,随访1年观察VAS疼痛评分和疗效。结果:电针夹脊穴和骶管封闭治疗均可有效缓解疼痛,随访1年后治疗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电针夹脊组总有效率89.7%,骶疗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华佗夹脊穴可有效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骶管滴注配合电热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骶管滴注配合电热针疗法,对照组用布洛芬口服治疗。结果:骶管滴注配合电热针疗法和布洛芬治疗都能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镇痛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骶管滴注配合电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效果优于布洛芬。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深刺夹脊治疗组40例与普通针刺电针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Mcgill疼痛简化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降低Mcgill疼痛简化量表PRI、VAS、PPI的评分(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疼痛评价VAS尤为明显(P0.01)。结论:电针深刺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良好治疗与镇痛的作用,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刀加夹脊穴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7例,治疗组采用针刀加夹脊穴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盆牵引加电针治疗,治疗10 d后观察疼痛程度及疗效。结果:疼痛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3%,对照组为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刀加夹脊穴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止痛效果及疗效均明显优于常规牵引加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6.
蒋贵东  王海莉 《陕西中医》2009,30(8):1051-1052
目的:探讨电针、牵引、骶管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采用电针疗法(肾俞、大肠俞、夹脊穴、环跳、秩边、阳陵泉等)为主配合骶管疗法、牵引疗法,对照组49例采用电针疗法(取穴同治疗组),配合口服维生素B1、B6、肌注维生素B12等。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有效率95.9%,两组疗效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通经络,改善血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疼痛,改善腰部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迎随补泻手法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对照组给予电针夹脊穴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迎随补泻手法治疗,均治疗1个疗程(1天/次,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ODI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VAS、JOA评分、ODI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但迎随补泻手法联合电针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电针夹脊穴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深刺夹脊穴组和传统取穴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体征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的改善(P<0.01),而电针深刺夹脊穴组疗效好于常规取穴组(P<0.05)。结论:电针深刺夹脊穴法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创的"四穴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93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四穴电针组,B组采用常规电针组,疗程15 d,观察两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镇痛效果(包括即刻、远期镇痛效果以及临床疗效、功能恢复等方面)。结果:A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即刻下降49.0%,治疗结束时共下降81.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即刻下降28.0%,治疗结束时共下降66.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即刻和持续镇痛效应均优于B组(P<0.01);总有效率A组为95.1%,B组为83.5%,A组疗效优于B组(P<0.05);且临床控制率A组为72.6%,B组为4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评分比较,治疗前后A、B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穴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有明显的即刻和持续镇痛作用,且在临床疗效和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常规电针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夹脊穴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临床6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电针夹脊穴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68例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53%。结论:电针夹脊穴的疗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水针、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电针加推拿组)38例,B组(水针加推拿组)42例,C组(水针、电针加推拿组)56例。结果 C组的疗效显著高于A组(P〈0.01)和B组(P〈0.01);A组和B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水针、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加推拿或水针加推拿。  相似文献   

12.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当归加维生素 B1 2 注射液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3 2例 ,并与单纯电针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为 87.5 % ,对照组优良率为 65 .6% ,差异有显著意义(t=4.2 67,P<0 .0 5 )。结论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和电针组,各30例.火针组予火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火针点刺病变节段及其上下节段的夹脊穴和阿是穴,常规针刺肾俞、秩边、环跳等穴;电针组予电针治疗,取穴同火针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简明McGill疼痛分级评分、视觉模拟定级评分(VAS)和现有痛强度(PPI).结果:两组治疗后简明McGill疼痛分级评分、VAS评分、PP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其中简明McGill疼痛分级评分中的情感项评分、VAS评分、PPI评分,火针组较电针组评分下降明显(P%0.05,P%0.01).结论:火针疗法和电针疗法都能有效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两者比较,火针疗法优于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采用腰椎牵引+中药治疗、骶管冲击疗法以及腰椎牵引+骶管封闭3种不同方法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5月-2011年12月,同期住院115例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68例,女47例,年龄18~65岁,平均38.7岁。病程1月~123月,平均3.2月。全部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经CT、MRI检查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别采用上述3种方法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周以及4周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结果:各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治疗后2周与4周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周及4周Ⅰ组与Ⅱ、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牵引+中药治疗的疗效稍差,骶管冲击治疗以及牵引+骶管封闭疗效相当。骶管冲击有一定副作用,而骶管封闭仅一次即可。笔者建议:在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尽量选用腰椎牵引+骶管封闭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硬膜外前间隙注射胶原酶与注射胶原酶配合留置导管注入封闭液两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PL ID)的效果差异 ,将 2 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法 ,观察组除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注射胶原酶外并留置导管注入封闭液。观察结果显示 ,两组在注射胶原酶后 6个月内 ,随时间延长疗效均增加。两组间优良率比较 (P<0 .0 1) ,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 :1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是治疗 PL ID的有效方法 ;2注射胶原酶后留管注入封闭液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复合电针对特殊群体运动员腰腿痛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各20例,非运动员随机分两组:Ⅰ组骶管注射组;Ⅱ组椎旁神经阻滞组。药物组成:2%利多卡因3mL,甲钴胺注射剂0.5mg,地塞米松5mg,0.9%NaCl共20mL。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Ⅲ组骶管注射+针刺取穴联合治疗组,IV组椎旁神经阻滞+针刺取穴联合治疗组。在神经阻滞治疗同时,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理论取穴:针刺,求得气感,接电针刺激仪,调整刺激强度,以达到患者能承受的最大强度。观察20min,神经阻滞药物治疗中除去地塞米松。治疗结束后,再次对四组患者疼痛程度和症状、功能及临床疗效进行评分。结果:4组患者的症状和主观疼痛感明显减轻,且椎旁神经阻滞+针刺取穴联合治疗组和骶管注射+针刺取穴联合治疗组与单纯的椎旁神经阻滞组和骶管注射组效果相当。结论:电针复合骶管或椎旁神经阻滞是治疗运动员腰腿痛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客观地研究针刺加电针法与针刺加穴位注射法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出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针加电组30例,采用针刺加电针法;针加穴组30例,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法。每天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临床观察2个疗程。结果:①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与腰椎功能评分都有变化,两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疼痛疗效方面针加电组与针加穴组无显著差异,腰椎功能疗效方面针加电组优于针加穴组(P<0.05);②临床疗效方面针加电组优良率高于针加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电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针刺加穴位注射法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水针刀联合骶管注射及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骶管注射治疗联合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组采用水针刀联合骶管注射及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4%,对照组有效率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水针刀联合骶管注射及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刺络拔罐与电针的镇痛疗效。方法选取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门诊患者,分为刺络拔罐加电针组(针罐组)和电针组,疗程以15 d为限,评比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值及两组疗法的显效率。结果针罐组和电针组均有效,而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效率分别是74.3%、40.0%,针罐组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刺络拔罐配合电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快速止痛的一项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骶管注射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骶管注射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作用。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低剂量组、地塞米松高剂量组、曲安奈德低剂量组、曲安奈德高剂量组和丹参注射液组,每组15例。每组患者均按照各自的组方配制成20mL的溶液给予骶管注射。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1周和2周均使用改良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M-JOA)腰痛评分标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M-JOA腰痛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各组患者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P〈0.05),但M-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骶管注射治疗后,糖皮质激素各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比生理盐水组和丹参注射液组降低明显(P〈0.01),但生理盐水组和丹参注射液组、糖皮质激素各剂量组之间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曲安奈德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降低比地塞米松组明显(P〈0.05),但治疗后2周,曲安奈德组与地塞米松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骶管注射疗法中,中药制剂的作用与生理盐水无异;起关键作用的是糖皮质激素,且临床运用中最好遵循低剂量给药和水剂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