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贾新路  王大伟  赵建彬 《中国骨伤》2000,13(11):666-666
我院在 1990~ 1998年间共收治内固定物失效病例 34例(其中 12例首次手术在外院进行 ) ,施再次手术治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34例 ,男 2 6例 ,女 8例 ;年龄 13~ 5 6岁 ,平均 34 5岁。骨折横断形 12例 ,斜形 8例 ,粉碎形 10例 ,螺旋形 4例。开放骨折 7例 ,均为Gastilo分级Ⅰ度 ;合并其他处骨折 (胫腓骨、肱骨、骨盆等 ) 9例。钢板内固定失效 2 8例 (其中钢板折断 12例 ,螺丝钉松动拔出 9例 ,钢板弯曲 7例 ) ;髓内针固定失效 6例 (髓内针弯曲 4例 ,折断 2例 )。原首次手术中行植骨治疗者 3例 ,切口发生感染者 6例 (4例感…  相似文献   

2.
邵建萍 《中国骨伤》2000,13(9):573-573
股骨干骨折采用髓内针固定是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如适应症掌握不严或术后管理不当 ,将造成髓内针断裂 ,手术失败。现对近年来收集髓内针断裂 4例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例中 ,男 3例 ,女 1例 ;年龄18~ 42岁 ;断裂时间术后 3月~ 1年。股骨干中上 1/ 3段 3例 ,中下 1/ 3段 1例。骨折粉碎性 2例 ,横形 1例 ,短斜形 1例。术后均未采用外固定 ,下肢负重活动、膝关节锻炼为术后 2~ 5月。固定材料 :梅花针 3例 ,两枚V型针 1例。最终 4例均再次手术 ,内固定植骨而痊愈。2 讨论髓内针治疗失败原因有以下四…  相似文献   

3.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失效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总结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预防提供临床资料,从而避免或减少其失效的发生。方法对190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病例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及类型、治疗方式、失效时间等综合分析该群体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好发年龄以20~50岁为主,平均27.5岁。好发部位以股骨中下1/3为主,类型以粉碎性骨折为主。失效时间大多在术后3~6个月。失效类型以钢板、髓内针弯曲、折断及松动为主,钢丝及螺钉以松动为主,而医源性因素仍是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术后康复失控是其重要原因。结论失效原因较复杂且相互存在,互相影响,尤其是在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失效的发病率仍然较高,社会学后果严重,只有熟悉股骨干骨折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征,正确的治疗程序,绝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曹永旭 《中国骨伤》2001,14(2):113-113
我院自1994~1998年收治四肢骨折内固定失效28例。现就内固定失效原因、预防及处理做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19例,女9例;年龄7~64岁,平均年龄32岁。骨折部位:肱骨5例,尺骨1例,股骨15例,胫、腓骨7例。其中开放性骨折5例。本组使用的内固定器材均为正规医疗生产厂家产品。12内固定失效情况普通钢板折弯、螺钉松动5例,折断9例,其中1例骨感染;加压钢板折断4例,术后骨断端重叠错位1例。  相似文献   

5.
钩状髓内固定小儿股骨干骨折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认为小儿骨折多可保守治疗 ,尤其是股骨干骨折 ,应避免手术。但是 ,据我院 1996~ 1998年三年中诊治小儿股骨干骨折 54例的统计 :其中保守牵引 2 7例占 50 % ;钩状髓内针 2 0例占 37.3% ;钢板 4例占 7.4 % ;Ender针 3例占 5.5%以及其后的随访分析 ,我们体会到钩状髓内针固定 ,尤其是闭合性的 ,实为一种行之有效 ,简单可靠的方法。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 0例钩状髓内针固定中 ,男 13例 ,女 7例。年龄 2~ 12岁 (平均 7.2岁 )。骨折类型 :横断型 13例 ,斜形 4例 ,粉碎型 1例 ,陈旧性 2例 ,均为闭合骨折。骨折部位 ,股骨上段 5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股骨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提高股骨骨折手术治愈率。方法 分析1994年~2003年我院收治的32例股骨骨折内固定失效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钢板弯曲3例、断裂8例,单纯螺钉松动6例、断裂5例,钢板弯曲或断裂伴螺钉断裂或松动6例,髓内针弯曲或松动4例。结论 内固定方式或材料选择不当,以及手术操作不规范是导致股骨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交锁髓内针自 2 0世纪 60年代末出现到 70年代推广 ,已在临床广泛使用 ,因其具有方法简单、疗效确切、适应症广等优越性而更加普及。笔者从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2月采用交锁髓内针固定治疗11例胫骨骨折不愈合 ,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 ,男性 8例 ,女性 3例 ;年龄 3 3~ 5 6岁 ,平均44 .5岁。骨折部位均在中下 1/3处。第 1次手术时间为伤后 1d~ 2周 ,平均 5d。第 1次手术时间到第 2次手术时间为 7~ 12个月 ,平均9个月。第 1次手术为内固定 ,包括加压钢板、“V”型针及Endrr钉等。2 治疗方法 首先取出原…  相似文献   

8.
1992~ 1999年我院使用弓形针治疗股骨胫腓骨骨折 98例 ,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本组 98例 ,男 70例 ,女 2 8例 ,年龄 12~ 68岁。车祸 4 5例 ,砸伤 2 0例 ,摔伤 18例 ,挤压伤 15例。损伤部位 :股骨干上段骨折 8例、中段骨折 18例、下段骨折 12例 ;胫骨干上段骨折 10例、中段骨折 2 6例、下段骨折 2 4例。其中包括股骨、胫腓骨骨折经钢板和V形针、梅花针髓内穿针术后发生弯曲折断 3例。1 2 治疗方法 术前根据股骨胫骨的长短、髓腔的大小选择适当规格的弓形针。股骨在股骨髁上 4cm即髌骨上缘股骨轴线两侧傍开 5cm各作…  相似文献   

9.
股骨干骨折和加压钢板与髓内针固定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干骨折为骨科常见损伤 ,且多采用手术治疗 ,其内固定方式有钢板类及髓内针类 ,为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对我院 1988年 5月~ 2 0 0 1年 5月资料完整的股骨干骨折病人 12 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 12 5例 ,男 94例 ,女 3 1例 ,年龄2 3~ 76岁 ,平均 3 6.5岁。骨折按 AO分类 :3 2— A2 2 0例 ,3 2— A314例 ,3 2— B1 11例 ,3 2— B2 2 4例 ,3 2— B32 6例 ,3 2— C1 17例 ,3 2— C2 8例 ,3 2—C35例。股骨中上段骨折 2 9例 ,中段骨折 79例 ,中下段骨折 17例。受伤原因 :车祸伤 86例 ,坠落伤 …  相似文献   

10.
骨折内固定材料体内折断49例分析蒲涛邬红辉查长印1984~1995年共收治了49例骨折内固定材料折断的患者。男36例,女13例,年龄8~62岁、平均36.2岁。折断的内固定材料有:梅花型髓内针4例(股骨)、V型髓内针3例(胫骨、股骨)、三角型髓内针...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