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人口结构不断变化,老龄人口对于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中医老年护理学科逐渐成熟发展。文章的目的在于探讨中医老年护理学的内涵与外延,提炼学科攻关重点与发展方向,确定下一步研究方向。通过梳理现阶段中医老年护理的学术前沿、存在问题、解决对策及发展前景,从概念、内涵建设、外延发展三个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医老年护理学学科体系,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论中医内科血液学科建设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信义 《中医教育》2005,24(1):41-44
根据中医内科血液学科发展规划以及研究任务,提出了学科建设内涵与外延内容.内涵建设内容涉及临床医疗、教学教材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外延内容涉及思维方式、应用技术等方面,并界定了外延范围以及通过外延可能分化的新学科.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医内科脑病学科发展规划以及研究任务,提出学科建设内涵与外延内容。内涵建设内容涉及临床医疗、教学教材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外延内容涉及思维方式、应用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医康复学科建设的内涵和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康复学科建设应厘清中医康复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在内涵建设方面应明确学科内涵定义,从临床医疗、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学科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在精准理解学科建设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学科建设外延,合理的人才梯队,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扩大中医康复学科的学术外延,发展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学科宣传示范基地,能在巩固内涵建设的基础上,扩大学科在业内和社会上的外在影响力,是学科外延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科内涵和外延建设对中医康复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小平 《新中医》2018,50(10):200-203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护理学的整理,归纳人性化护理相关理论与实践内容,提炼出中医护理学中人性化的理念、价值取向及临床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与中医护理内涵,以丰富现代中医人性化护理的内涵;总结和反思既往中医护理学的研究,对中医护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内涵和特色,提升中医护理学的研究水平,将对现代中医护理学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就中医护理学学科定位的问题,从中医护理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出发,围绕中医护理学的学科内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及其学科范围来探讨中医护理学的学科定位,并指出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和现代护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整合而形成的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是现代护理学的一部分,并为人类的健康作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医学中,护理学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古代医、药、护不分,医学经典中载有许多有关护理的内容。中医护理学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文拟从中医护理学特点、发展方向、及其科研选题三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中医药院校中医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医护理是一门既古老又年青的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医学中,有着“三分治,七分养”的论述,古书中有许多关于中医护理的经验记载,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医护理长期以来尚未形成独立学科。中医护理作为专业教育从中医学中分化出来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现代医学、现代护理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其依旧充满了活力。随着西医医学模式的转化和病种变迁,中医护理学的整体护理观、辨证护理观和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逐渐为国内和国际医学界所理解、重视、研究并采用。  相似文献   

9.
中医血液病学科是运用中医药基本理论阐述血液系统病证、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讨论中医血液病概念、研究方向、内涵外延等学科建设中的关键性问题,提出学科研究方向的制定要具备“有良好的前期研究基础、注重学科领域发展前沿、关注学科特色与优势”3个要素,并要把握好“严谨的科学态度、稳定的研究内容、持久发展的潜力”3个关键。内涵与外延要把握本学科自身建设特点,高度重视内涵、外延与相近、相邻学科的关联性和交叉性,以丰富和发展自身学科内涵、外延内容。  相似文献   

10.
重视中医护理特色 培养新型护理人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重视中医护理特色,培养既掌握现代护理学理论与技术又掌握中医护理学理论与中医护理技术的新型护理久才,全方位提高现代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方剂学的学科内涵主要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是从中医基础跨向临床的桥梁,其研究核心--方剂,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要求和中西医之间的不断融合,方剂学的研究内涵和外延不断加深和扩展。方剂学从最初的理论、临床逐渐分化为理论、实验、临床、应用4个方面。传统的方剂学学科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中医药发展的趋势。从理论、实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方剂学的学科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将促进方剂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其更加符合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中医症状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症状体征是中医临床诊疗活动的基本表现,是识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其描述和判定是中医准确辨证、诊病的基础,也是证候规范化的前提。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医症状研究的现状,认为目前中医症状的规范研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症名不统一,症状的内涵与外延模糊,复合症状随意组合,症状量化方法不成熟等方面。针对中医症状规范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症名的统一,明确症状的内涵与外延,合理对症状进行拆分与量化等相关建议。中医症状的规范化研究对中医辨证、诊病和学术交流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脏腑病机术语标准化研究方法。方法:界定病机的内涵和外延,总结当前脏腑病机部分存在概念过大、病机表述繁杂、用词多端等问题,检索和挖掘中医文献中脏腑术语,形成术语讨论稿,专家函调法论证并修改,完成中医脏腑病机术语标准初稿。结果:总结出"脏腑病机术语标准(初稿)"形成的思路与方法,为临床相关研究作出示范。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函调,形成脏腑病机术语标准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临床中药学术语规范化研究工作是临床中药学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苦能坚阴"的内涵及历史渊源、传统临床应用、现代临床应用以及现代基础研究等几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对临床中药学名词术语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一些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医肺病学科不同于西医呼吸病学科,研究对象是肺系统疾病,内涵包括肺系统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解剖定位、生理病理特点)、肺系统疾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常见症状辨证要点、治则治法、预防及预后;疾病范围:与肺功能(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有关类病证。外延可分为三类:1相近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临床药理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等;2相邻学科: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化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中医养生康复学、医学统计学等;3边缘学科: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心理学、数学、化学等;西医肺脏病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手段及进展亦为其外延部分。目前中医肺病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肺气虚证的基础及临床、中医药防治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防治哮病(支气管哮喘)等。未来建设的核心是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尤其是藏象理论,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现代医学先进技术和方法,促进自身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中药学学科界定要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临床中药学学科界定中存在的问题,从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定义、研究内容、与其他各学科的关系及学科发展思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明确提出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定义、研究内容.认为临床中药学为中药学一级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并从临床用药角度对诸学科有关内容进行科学地整合,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地选用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再生医学的基础理论、概念与研究内容,分析中医再生医学学科的形成与展望。 方法:在前期精与干细胞系列理论研究和中医药与干细胞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中医再生医学的概 念与内涵,分析中医再生医学学科的形成与展望。结果:中医再生医学是研究中医药调控干细胞以促进组织与 器官再生、防治疾病、延缓衰老的一门科学。就是以干细胞与精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中医药学手段,调动机体 自身的潜力,通过改变干细胞的微环境,激活体内处于静止期或休眠状态的干细胞,使其增殖、迁移、分化,或以 中医药手段联合干细胞移植、组织工程重建以提高效率,从而达到促进组织自我更新与修复、功能重建以防治 疾病或延缓衰老的目的。中医再生医学内涵的核心是中医药调控干细胞。因此,再生医学相关的研究内容,均 可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干细胞为靶点,来进行研究、阐释与深入挖掘。结论:本研究指明中医再生 医学未来的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 为中医再生医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阐述体质因素的内涵及其在中医辨证中的意义,提出冠心病辨体质与辨证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即促进和规范体质分类研究,改进体质辨证研究方法;挖掘体质与证候关系内涵,探究冠心病同病异证的实质;运用藏象理论及证素辨证理论将辨体质与辨病及辨证融为一体;利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为手段,揭示不同体质冠心病同病异证的病理基础,并积极开展冠心病中医体质理论与临床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冠心病的临床科研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中医证候研究是中医药学的研究热点,基于唾液转录组学探讨疾病证候的复杂性并揭示其科学内涵具有巨大科研潜力。现分析了慢性胃炎和胃癌脾虚证的联系以及疾病的进展过程。基于唾液外泌体exoRNA表达谱,运用唾液转录组学的学科优势,在中医学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理论指导下,提出寻找其具有临床价值的差异表达的分子标志物。进一步推动证候物质基础的定量、定性研究,并从分子机制角度切入促进中医肿瘤证候的精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