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年胃癌患者多数于术前即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手术打击可导致机体分解代谢的增加,使机体出现负氮平衡,明显影响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的恢复,尤其行全胃坷除术后,经口进食营养有限,因此胃癌术后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临床营养支持分为肠内和肠外两种,肠内营养具有改善门静脉系统循环,改进空肠功能,增进肠蠕动,促进肠道激素与免疫球蛋白的释放,利于肠粘膜的渗透性,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同样情况下肠内营养患者体重增加和氮潴留优于静脉营养患者。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患者术前常伴有营养不良,且手术创伤更加重了营养不良的程度,老年患者的营养储备和组织修复能力均较差,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营养支持对维持术后机体正常代谢、功能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肠内营养(Entc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两者相比较而言,EN有营养全面、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等优点,且具有促进肠蠕动,增进门静脉系统血流,促进胃肠激素的释放,改进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因此,我院针对老年食道癌患者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制定出一系列护理措施,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对我院54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胃癌术后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何洁依  谢勇  李萍  花天放 《中国临床医学》2004,11(3):374-375,377
目的 :观察、比较胃癌术后肠内与肠外营养的效果。方法 :4 4例胃癌术后病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 (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EN组术后 2 4h启动经鼻肠管输注肠内营养制剂 ,给热卡 2 5~ 30kcal·kg-1·d-1,氮 0 .18g·kg-1·d-1,热氮比为 134∶1,PN组经外周静脉输注 ,热量 2 5~ 30kcal·kg-1·d-1,由葡萄糖及 30 %Intralipid分别提供 5 0 %的热量 ,氮 0 .18g·kg-1·d-1(氮源为 8.5 %乐凡命 ) ,共 7d。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营养计划。两组术后体重均低于术前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TP、PA、ALB组内比较PN组均下降明显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组间比较PN组PA下降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对肝功能的影响PN组术后AST、ALT、GGT升高较明显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组间比较PN组术后GGT升高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术后经口进食时间EN组早于PN组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有效的。EN对于改善营养状况、维持机体血浆蛋白水平优于PN ;与PN相比 ,EN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术后经口进食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月72例胃癌手术后使用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患者发生腹泻18例,恶心呕吐6例,腹痛2例,堵管2例,吻合口漏1例。结论鼻肠管的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采用正确的护理配合,保证肠内营养支持安全与有效,是对胃癌术后患者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月72例胃癌手术后使用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患者发生腹泻18例,恶心呕吐6例,腹痛2例,堵管2例,吻合口漏1例.结论 鼻肠管的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采用正确的护理配合,保证肠内营养支持安全与有效,是对胃癌术后患者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胃癌患者术后肠内置营养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患者术后近期不能进食 ,能量供给不足 ,直接影响康复。完全胃肠外营养 (TPN)对维持机体代谢有重要作用 ,但TPN可发生与静脉导管或代谢有关的并发症。而早期全肠道内营养 (TEN)更符合生理性吸收过程 ,费用低 ,且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2 0 0 2年 9月至 2 0 0 3年 2月我院为 10例胃癌术后患者采用TEN支持疗法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0例中男 6例 ,女 4例 ,32~ 70岁。其中毕Ⅰ式手术7例 ,毕Ⅱ式手术 3例。术前置营养管 ,发生腹胀、腹泻 1例 ,占 10 % ,低于文献报告的 2 0 % [1] …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本科20例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双腔液囊空肠营养管的护理,营养液护理,严密观察腹部症状和并发症的预防.认为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以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摄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早期减少患者的静脉补液量,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临床上对胃癌术后的营养支持多采用肠外营养支持(PN),但可导致肠黏膜萎缩、肠道形态和功能异常及损伤免疫系统。肠内营养(EN)不仅临床疗效良好,且费用低,并发症少。2001年12月至2002年11月我院普外科为26例胃癌术后患行肠内营养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按照老人以及家属意愿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8月2014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进行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对照组进行全胃肠外营养。统计并比较两组不同营养应用后体内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情况。术前两组患者的CRP、ALB以及PA水平没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CRP水平和术前没有差异(P>0.05),显著低于相同时间对照组的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ALB水平和对照组没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PA水平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两组患者的疲劳评分没有差异,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d,研究组的疲劳评分显著第一术后第一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显著低于相同时间的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胃癌患者术后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的应用,有效降低全身性应激反应,并且缓解术后乏力。  相似文献   

10.
胃癌患者术前由于消化道受损,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加上术后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更易引起电解质的丢失及营养缺乏[1].研究证实[2],对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EN)明显优于肠外营养(PN),因小肠具有强大的消化吸收功能,大多数营养物质都在小肠消化吸收.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科对51例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20例因胃癌行根治手术的患者,在术后24h内开始从空肠造口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观察比较术前和营养支持7d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体重、体质指数和卡氏行为状态评分值。结果 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7d营养支持治疗,血清白蛋白、体重、体质指数等指标较术前增高,但无显著性(P>0.05);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卡氏行为状态评分值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在加强护理监护下,胃癌患者实施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胃癌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手术治疗仍为主要方法。老年胃癌患者由于器官功能减退、肿瘤自身消耗、疾病对饮食的影响等,围手术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可以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重视老年患者的营养,合理的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小肠的蠕动、消化和吸收功能通常在术后12-24h恢复。目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已受到广泛重视。现对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PN)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的患者作一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前胃肠道术后肠内营养在临床广泛应用,结合胃癌术后患者31例给予全面均衡肠内营养,并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术后肠内营养能增加机体免疫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操作简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2009年5月,我们对31例胃癌术后患者应用肠内营养(EN),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比较与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癌行全置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2005年1月~12月60例行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30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后患者营养指标和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EEN组与PN组术后营养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EN组术后肠功能恢复较早。术后24h内通过营养管滴注加温的生理盐水,再逐渐增加营养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EEN支持治疗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有利于全胃切除患者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杨日芳 《护理研究》2008,22(5):1352-1353
外科病人围术期的营养是目前外科医务人员研究的主要课程之一,尤其是胃癌病人术前就处于高消耗状态,加上介入化疗措施,加剧了病人的营养不良。营养支持很重要。2006年12月-2007年5月,我科对6例胃癌病人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极大地改善了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保汪了手术效果,减少了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的意义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8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胃癌术后行完全肠外营养( TPN),待肠功能恢复后过渡为肠内营养( EN),不足部分由肠外营养( PN)补充。研究组在术后早期即行EN,并于术后营养过程中予以合理的护理辅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0 d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感染、腹胀、腹痛、腹泻、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0 d,两组患者体重、前白蛋白水平等营养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浆白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CD4、 CD4/CD8等免疫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 P<0.05);感染、吻合口瘘、腹胀、腹痛、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同时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缩短肛门排气时间,降低术后感染、吻合口瘘、腹胀、腹痛、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在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与分析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2例胃癌术后患者均行肠内营养管提供营养支持,根据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护理疗效.结果 干预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组术后8d的清蛋白、前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对胃癌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海燕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799-1799
2004年1月-2005年6月,我们对23例食管癌术后患应用能全力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明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2):1306-1308
目的 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病人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探讨护理工作中的防治措施.方法 将76例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n=38)和肠外营养组(n=38).于术后早期进行营养支持,在营养支持前和第7天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N)和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评价病人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同时观察病人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并发症,总结护理过程中的观察重点和防治措施.结果 7 d内,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病人血清白蛋白浓度变化在营养支持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前白蛋白的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病人血清转铁蛋白浓度变化在营养支持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肠外营养组病人血清转铁蛋白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肠内营养组有8例病人出现并发症,其中腹泻5例,腹胀2例,堵管1例,经护理干预后,约97%以上的并发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都能够使胃癌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两者都是可行途径,临床实践中可根据病情灵活选择;采取积极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