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肺癌42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53例及健康人的例测定血清唾液酸(TSA)含量。观察结果表明,肺癌组TSA水平明显增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初检TSA升高者经2~6周有效治疗后复查,TSA均降至正常,而肺癌组TSA值仍明显增高。TSA对肺癌诊断的特异性为81.13%,敏感性为88.10%。对12例癌胚抗原(CEA)值正常的肺癌患者进行TSA检测,结果有8例阳性(66.67%)。因此,TSA测定是诊断肺癌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扬  宗文九 《医学综述》1996,2(9):489-490
血清唾液酸(SA)是糖复合物的重要单糖,它与细胞间的粘着、接触抑制细胞的癌化及肿瘤的转移、扩散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肿瘤的相关抗原之一[1]。以往研究已表明血清SA是诊断恶性肿瘤的重要标志之一,可用于癌症的普查、诊断及疗效观察。结合血清癌胚抗原(CEA)测定可提高肺癌的诊断。本文测定了45例肺癌,36例肺部良性疾病血清SA及CEA含量,初步报告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肺癌组:45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纤支镜活检或刷检作病理检查,或胸部CT、X线胸片证实。肺部良性疾病组:36例,其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4例,结核性渗出性…  相似文献   

3.
4.
血清唾液酸(Serumsialieacid)简称SA.SA在血清中以糖结合SA和脂结合SA两种形式存在,SA代谢异常,脱落进入体液致使体液中SA含量增高.临床资料表明血清唾液酸与恶件肿瘤及其生长程度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总SA和脂结合SA含量显著升高,因此.它是一个有效的肿瘤标志物、我们实验室自1992年以来检测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另外还检测55例乙型肝炎及10例HBsAg携带者,15例健康人做为对照,其结果是各型肝炎SA阳性率不同,特别是肝癌患者SA水平明显增高.血清唾液酸水平可做为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以往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主要靠肝活检、肝扫描及AFP的检测等,但是,这些还不能足以鉴别原发性肝癌,本文对30例肝癌患者进行血清SA的检测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5.
血清唾液酸检测对肝癌、肺癌的诊断价值浙江省丽水地区医院检验科徐玉萍,张仙罗1961年,Aminoff ̄[1]建立了硫代巴比妥酶法检测唾液酸(SA),以后应用于临床,证明某些癌症病人血清中SA含量比正常人高。国内在70年代末也已逐渐将SA引用到癌症的诊...  相似文献   

6.
血清唾液酸含量测定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水平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改良间苯二酚快速比色测定法,检测25名健康人与108例良性疾病患者、35例胰腺癌术前患者、12例胰胰腺癌术后患者血清唾液酸水平。结果:胰腺癌术前组的血清唾液酸含量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术后组,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和P<0.005)。但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唾液酸的测定可作为胰腺炎与其临床表现易混淆良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一项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8.
王庆  孙道霞 《医学综述》1996,2(3):143-144
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为40/10万人[1]。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肿瘤的形成和生长不仅与患者体内某些生物化学物质的异常密切相关,如癌胚抗原(CEA)、铁蛋白(FP)、唾液酸(SA)等,而且这些物质对肿瘤的诊断、发展及预后均起一定的标志作用。我们对104例肺癌和96例肺结核患者血清CEA、FP、SA三项肿瘤标志物浓度进行测定,同时以40例健康人血清测定值作为对照,旨在探讨三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及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肺癌和肺结核组…  相似文献   

9.
李耀明  黄小兵 《广东医学》1995,16(9):615-616
肺癌病人血清癌胚抗原、唾液酸的综合分析新会市人民医院(529100)李耀明,黄小兵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居第5位[1],肺癌的防治是当前世界各国愈来愈重视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国内外已将血清癌胚抗原(CEA)及唾液酸(SA)测定用...  相似文献   

10.
梁荣新 《九江医学》1997,12(2):71-73
探讨血清唾液酸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血清标志物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比色法检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与对照组中血清唾液酸,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唾液酸阳性率,恶性肿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原发性肝癌中血清唾液酸阳性高于甲胎蛋白阳性率;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血清唾注酸阳性率高于癌胚抗原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SA)浓度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比色法,对2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30便冠心病(CHD)患和50例正常(NS)人,进行血清SA浓度测定。结果:AMI组治疗前的血清SA浓度(733.95±132.50μg/ml),明显高于CHD组(515.03±74.71g/ml)和NS组(497.74±64.70μg/ml),经q检验表明,AMI组较其它两组差异有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清唾液酸水平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探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对 80例正常人和12 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采用快速比色法 ,在国产 72 2型分光光度计上进行唾液酸的检测分析。结果 :正常组与各类恶性肿瘤组有显著差异。正常人阳性率为 0 %肺癌组阳性率 92 .5 %、肝癌组阳率 88.5 %、胃癌组阳性率 90 %、食道癌组阳性率 89.4%、乳腺癌组阳性率 75 %、卵巢癌组织阳性率 75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水平升高。血清唾液酸对恶性肿瘤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血清唾液酸的测定及其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唾液酸简称SA,是真核细胞膜上糖蛋白、糖脂的重要部分,当机体发生某些恶性肿瘤时,细胞膜合成唾液酸增多,并分泌入血,血清中SA含量就会异常升高。测定30例健康者及70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SA含量的结果表明,各种肿瘤患者血清中SA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故血清SA含量的测定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有着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胃癌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及血清唾液酸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血浆可溶性 P-选择素 (s P- se-lectin)和血清唾液酸 (SA)水平 ,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用EL ISA法和快速比色法分别测定 4 5例胃癌患者 ,4 0例胃溃疡患者及 30例正常人血浆 s P- selectin和血清 SA水平 .结果 胃癌患者血浆 s P- selectin水平 (110± 6 ) mg· L- 1 及血清SA水平 (94 0± 5 2 ) mg· L- 1 显著高于胃溃疡患者 (2 3± 3) mg· L- 1 ,(5 80± 4 7) mg·L- 1及正常人群 (2 1± 5 ) mg·L- 1 ,(5 5 0± 38) mg· L- 1 (P<0 .0 1,P<0 .0 1) ;胃癌患者 s P- selectin水平有脏器转移者 (12 1± 4 ) mg· L- 1 与无脏器转移者 (10 4± 3)mg·L- 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而胃溃疡患者与正常人群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s P- selectin和 SA均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两指标对于良、恶性溃疡的鉴别有一定价值 .另外 ,s P- selectin还可作为有无转移的一项辅助指标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测定对女性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25例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妇女169例(对照组)及月经期健康妇女150例(月经期组)作为观察对象,均应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LX20测定血清唾液酸水平,比较三种不同人群血清唾液酸水平差异。结果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唾液酸为(87.4±13.2) mg/dl,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月经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月经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唾液酸阳性157例,阴性68例,其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月经期组(P<0.05),而对照组与月经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类型恶性肿瘤组之间血清唾液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恶性肿瘤血清唾液酸水平升高,检测其水平有助于女性肿瘤病情评估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血清唾液酸水平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清唾液酸(sSA)水平。方法 应用快速比色法检测,结果 78例糖尿病(DM)患者sSA浓度(574.87±102.36)mg/L,明显高于40名正常(476.05±70.96)mg/L(P〈0.01),DM组伴有并发症者sSA浓度(681.25±96.42)mg/L(n=26)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521.68±51.20)mg/L(n=52)(P〈0.01),结论:DM患者s  相似文献   

17.
王利  李昆  彭梅芳  朱晓艳  王超 《四川医学》2011,32(11):1744-1745
目的观察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及肺癌患者血清唾液酸的变化,探讨对老年病患者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血清唾液酸快速检测法,对4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42例肺癌患者的血清唾液酸进行测定。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唾液酸与正常健康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癌患者血清唾液酸显著升高。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唾液酸高于心血管患者。结论血清唾液酸检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的价值不太大,而对肺癌的诊断筛选、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百色地区494例正常人和79例肿瘤患者进行血清唾液酸(SA)测定。正常参考值为1.48±0.32mmol/L,男女性别之间,成人与儿童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肿瘤患者SA水平为2.32±0.38mmol/L,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SA与其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比,结果提示血清SA为较理想的有助于肿瘤诊断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癌血清外泌体Glypican-1(GPC-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确诊的乳腺癌48例和乳腺良性占位1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17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8 000沉淀法提取血清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和蛋白印迹对外泌体形态和分子表型进行鉴定;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血清外泌体GPC-1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血清外泌体GPC-1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以最佳截断值0.961将乳腺癌组分为GPC-1阳性组和GPC-1阴性组,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乳腺癌组治疗前后血清外泌体GPC-1表达变化;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血清外泌体GPC-1、血清肿瘤标志物、超声、钼靶射线四种诊断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乳腺癌组血清外泌体GPC-1表达水平[1.065(0.501)]高于乳腺良性占位组[0.652(0.117)]和健康对照组[0.625(0.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2.051,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95%CI:0.833~0.967),最佳截断值0.961,能够有效筛查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中GPC-1阳性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浸润和Ki-67高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乳腺癌组治疗前血清外泌体GPC-1表达水平[1.065(0.501)]高于治疗20 d后血清外泌体GPC-1表达水平[0.844(0.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56.0,P=0.006);血清外泌体GPC-1检测方法的Kappa值为0.485>0.4,与病理检查比较一致性中等,且优于其他三种检测方法。结论 乳腺癌组血清外泌体GPC-1表达上调,且与多个不良临床特征相关,并在治疗后显著下降,具备作为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指标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