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2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专人负责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结果:受到了患儿家长的欢迎和支持,提高了治愈率。结论:按儿科常规护理的同时,注重于患儿的家庭护理,心理护理,休息和活动的指导,可解决患儿家庭的后顾之忧,提高患儿的从医性,密切护患关系,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症,探讨患儿的家庭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情况及其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相应护理,观察组60例患儿的治愈率为58.33%,对照组60例患儿的治愈率为31.67%,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儿进行普通护理的同时,加以进行家庭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护患关系,还能有效促进患儿的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3.
4.
病毒性心肌炎(VHC)是由多种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间质炎性渗出和心肌纤维变性、坏死或溶解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可导致心肌损伤、心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和周身症状.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成为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因此,除根据病人情况对症治疗外,还要有整体护理的逐步实施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6.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资料;结果 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经过治疗及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均痊愈出院; 结论及时治疗,正确诊断,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治愈该病有效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敏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2):192-19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选取98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加快患儿康复速度,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7月本院收治的313例手足口病患儿中48例合并病毒性心肌炎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后患儿卧床休息,做好口腔、皮肤、饮食、心理护理,并给予抗病毒、抗感染、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结果:1例因合并脑损害转外院治疗,其余47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易合并心肌损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进行有效护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02月到2014年02月本院收治的49例病毒性患儿作为观察组,给予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同期收治的49例病毒性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最后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1手足口病(HFMD)
1.1HFMD是主要由柯萨奇病毒CoxA16及肠病毒Ev71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夏秋季(5~10月为高发期),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病为主,能通过空气、唾液、粪便传播疾病,病程较短,多于1周左右痊愈.因柯萨奇病毒CoxA16易并发心肌炎[1],HFMD若合并病毒性心肌炎则病程长、病情重,甚至危及生命.我科2010年4月至2010年11月收治215例HFMD患儿,其中合并病毒性心肌炎59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腺肽对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VM患儿随机分为胸腺肽组与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予抗病毒、营养心肌等常规治疗,胸腺肽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治疗。随机选择3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VM患儿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前VM患儿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CD3+、CD4+、CD4+/CD8+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胸腺肽组患儿血清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后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肽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常规治疗vM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治疗可增强患儿免疫力、调节免疫平衡,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实验室诊断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疑似心肌炎的指标。方法:动力学连续监测法测CKMB、CK。结果:健康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疑似心肌炎患者CKMB分别为:10.25±7.88,42.98±22.49,22.48±14.68;CK分别为92.18±45.1,268.15±203.1,121.24±67.8。病毒性心肌炎中85.2%(KMB增高,51.9%CK增高;疑似心肌炎61.8%CKMB增高,32.4%CK增高。患儿64%一年内不复发,36%一年内复发。结论:CKMB、CK的测定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疑似心肌炎早期诊断,动态观察对临床治疗,预后更有意义。CKMU优于CK。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动态心电图表现特点,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儿有5例动态心电图检测大致正常,73例有异常改变.73例异常中有各种心律失常者66例,占90.4%,伴ST段、T波改变的11例;仅有ST段、T波改变的7例,占9....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率变异性。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与我院就诊治疗的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对这些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与80例正常儿童的心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岁以下患儿的最慢心率较正常儿童快,但最快心率无明显差别。3~7岁年龄组患儿除了SDANN外的HRV指标均降低,其他年龄组患儿的各项HRV指标均降低。结论不同年龄患儿的HRV有不同的特点,临床上结合这些特点有利于指导心肌炎的诊治和进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价值。方法:对132例VMC患儿的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比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结果异常111例,常规心电图异常61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提高VMC患儿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对小儿VMC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巨细胞病毒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 (HCMV)与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对 5 8例病毒性心肌炎 (VM组 )、 1 0例扩张型心肌病 (DCM组 )患儿及 6 5例非心血管病患儿 (对照组 )进行血CMV -IgM检测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试管法检测尿液中抗CMV -SPTM阳性细胞。结果 3组患儿血CMV -IgM阳性率及尿CMV -SPTM阳性率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VM与DCM组患儿血CMV -IgM阳性率及尿CMV -SPTM阳性率间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巨细胞病毒与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在病毒性心肌炎致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9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黄芪注射液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昔洛韦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在免疫功能、心肌酶学指标、24h动态心电图、中医症候、综合疗效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在病毒性心肌炎致心律失常的治疗上。黄芪注射液能够改善心肌酶学指标、提高NK细胞活性、改善症候、减少早搏次数,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对病毒性心肌炎所致心功能减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05~2014-10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原则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给予患者能量合剂及大剂量维生素C静滴进行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在采用能量合剂的基础上介入心脏康复治疗,增加运动康复、心理支持及生活方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周边纤维缩短率、心输出量等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在治疗后发生明显减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康复能够有效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所致心功能减退,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为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专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专科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情况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给予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也可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针对性和全面性,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在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VMC患儿血清CTnI进行动态检测,并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作比较。结果:VMC组入院时初次采集的血样中CTnI、CK、CK-M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态检测VMC组各期异常率均高于CK、CK-MB,且ctnI升高持续时间可维持2-3周。结论:cTnI是诊断VMC的敏感指标,并能为临床医生提供较长的诊断时间窗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