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疹合并肺炎以2岁以下的小儿多见,其临床表现以高热不退、呼吸困难为特征。高热不退易诱发惊厥,加重呼吸困难,这是导致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要及时退热。但是,退热幅度过大又不利于麻疹透发,反易导致麻疹内陷,诱发病毒性心肌炎。因此,如何在综合治疗过程中使退热适时、适度,就成为护理工作的一大难点。根据我科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可概括为“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本病传染性极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开展计划免疫以来,麻疹的发病率大幅下降,近十年保持在低发病率的散发状态,2006年我县麻疹出现了局部爆发的现象,为了解我县的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更好的控制麻疹疫情,现将对我县10年间的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郭燕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6):684-684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科普利克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征。近来,因流动人口或免疫空白点,易造成城镇局部易感人群累积,导致局部麻疹暴发流行。现对我院2006年春季收治的部分儿童麻疹患者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河源市2001-2006年麻疹疫情分析及防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源市麻疹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定防治对策,以降低发病率,保护易感人群。方法对2001—2006年河源市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源市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周期性,2—7月份发病例数占全年总数的74.22%,流行模式为散发和暴发并存,以散发为主,但局部麻疹暴发影响全市的发病水平,发病年龄后移,2001年以来麻疹年平均接种率为95%,人群抗体保护率达到了91.2%。结论河源自2001年以来,麻疹免疫预防接种率比较高,麻疹发病率多年控制在较低水平,长时期的高保护率导致易感人群积累,发病率有回升可能。当前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仍然是以麻疹疫苗接种为主导措施,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加强麻疹疫情监测管理和分析,完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减少免疫空白,保护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治疗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使用干扰素α1b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干扰素α1b治疗麻疹,退热天数平均为1.6天,麻疹消退天数平均2.3天。有1例患者死于麻疹脑炎,其他患者临床上全部治愈。结论:应用干扰素α1b治疗麻疹,退热时间、麻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缩短,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钝性胸部创伤中,肺挫伤是最常见的肺实质损伤,发生率占胸部闭合伤的12%~55%。最易诱发的严重并发症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也是导致此类患者晚期死亡的重要原因。ARDS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19例麻疹的流行原因及诊治体会。方法收集总结云南省马关县夹寒箐镇么龙村民委2005年10月25日-2005年11月17日119例麻疹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①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本次麻疹暴发流行为输入性;②119例痊愈出院。结论①麻疹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多。我国以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②自20世纪60年代始广泛应用减毒活疫苗以来,麻疹发病已显著下降。但流动人口或免疫空白点易造成城镇局部易感人群积累,导致局部麻疹暴发流行;③麻疹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及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麻疹系学龄前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近几年临床上成年麻疹的发病率亦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且在局部呈暴发流行。其特点表现高热、卡他症状明显,毒血症状重,皮疹密集且大部融合,部分呈紫田样疹,持续时间相对延长。临床症状虽重,但合并注少,预后良好。治疗、护理的关键应注意前驱期与出疹早期因用退热剂与物理降温,避免体温骤降麻疹急回而形成“疹毒内陷”加重病情,对个别“疹发不适者”可采用中药促发透疹。对青少年易感人群及时给予“麻疹疫苗”的加强免疫,可控制发病事,避免暴发流行。现将85N成人麻疹病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  相似文献   

9.
附子温清汤治疗高热不退20例崔前平黄茂英热者寒之,此是常理。但我们在临床上发现有些高热患者,即使用了众多的寒凉之剂,可高热却迟迟不退。当我们在寒凉剂中加入附片等温热之品,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退热奇效。据此,我们创设了附子温清汤,现将本方治疗高热不退20...  相似文献   

10.
万朝敏  舒敏 《西部医学》2009,21(5):705-706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严重病例可导致死亡。麻疹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特别是儿童的健康。麻疹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我国麻疹的控制取得了显著成绩。20世纪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麻疹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降低了95.0%以上^[1]。世界卫生组织将麻疹列为拟被消除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频繁的人口流动,麻疹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尤其是在2006年麻疹的发病率居二十年来之最,且症状不典型呈多样化,易导致误诊。现将我院2006年2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麻疹患者56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成人重型麻疹诱发肾小管酸中毒极为罕见,现将我院收治3例成人重型麻疹诱发肾小管酸中毒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0—2005年7月收治3例成人重型麻疹诱发肾小管酸中毒,男1例,女2例,年龄20~38岁,平均32岁。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常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如伤风感冒或者咽炎等之后,也可能在腮腺炎、麻疹等病之后合并出现,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小儿肺炎主要是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多见,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发育。  相似文献   

14.
疫苗时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疾病。它除出现全身皮疹外,尚可引起腹泻、脑炎,严重病例可导致死亡。在麻疹疫苗问世前,除婴儿短时期内受母传抗体保护外,人人易感,除少数年份外,在传染病发病谱中常居首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尽管60年代国内外成功研制了麻疹疫苗,但麻疹仍是疫苗可预防疾病中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存在原因,每年约有100万儿童死于麻疹。现将疫苗时代麻疹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及全球麻疹控制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吴伟  冯辉煌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302-1303,1296
目的:了解北海市麻疹流行规律及特征,制定防治对策,以降低发病率,保护易感人群。方法:通过国家疾病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对2007年~2010年北海市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病人数按报告地区查询.,结果:北海市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周期性,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但局部麻疹暴发影响全市的发病水平。发病年龄构成有变化,未到免疫年龄与超出免疫年龄的病例增多;大部分县区均有发生,城区发病高于县份;麻疹发病时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月起发病增多,3.8月达到高峰,2007年以来麻疹年接种率维持在95.05%~98.44%的水平,结论:麻疹发病率多年控制在较低水平,麻疹免疫预防接种率比较高,长时期的高保护率导致易感人群积累。以麻疹疫苗接种为主导措施,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加强麻疹疫情监测管理和分析,尤其是完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减少免疫空白,保护易感人群是符合我市当前的麻疹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常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如伤风感冒或者咽炎等之后,也可能在腮腺炎、麻疹等病之后合并出现,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小儿肺炎主要是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多见,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发育.  相似文献   

17.
詹爱琴  刘兰  唐先梅  杨勇 《新疆医学》2006,36(6):137-139
我国自1965年广泛推行麻疹疫苗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而发病年龄呈上升趋势,成人麻疹的发病率相对增多。成人麻疹的临床表现与婴幼儿不尽相同,误诊率很高,不易做到早期隔离,作为传染源易引起疾病传播。现就我院收治的106例成人麻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麻疹患儿合并重症肺炎使用呼吸机治疗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新华  鲁新玲 《当代医学》2009,15(3):124-124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且有高度传染性。临床以发热、流涕、结膜炎、咳嗽,麻疹黏膜斑和全身斑丘疹,疹褪后麦麸状脱屑,并留有棕色色素沉着为其特征。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人类对麻疹普遍易感。  相似文献   

19.
原武装 《当代医学》2011,17(23):138-138
急性喉炎是指病毒、细菌等侵犯喉部粘膜,而引起的急性弥漫性喉部炎症疾病,以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表现,冬春季多发,常见于6个月~3岁小儿。急性喉炎多为急性上感或麻疹、猩红热、肺炎等的前驱症状或并发症,易引起不同程度的喉梗阻,不及时治疗可造成窒息、死亡。近年来我们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效果良好,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方法:对27例成人麻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麻疹中毒症状重,出疹顺序多不规范,体征不典型,消化道症状重,易引起心、肝、肺等重要脏器损害的并发症,易出现误诊。结论:须重视成人麻疹的诊治及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