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预防艾滋病的发生,探索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方法:分析目前国内外艾滋病发生率的现状,证明对社会的危害性和严重性。结果:提出在预防艾滋病工作中:①政府(地方)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②在健康教育中要针对各类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势、教育内容,对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康教育负责制"制度。结论:健康教育对预防艾滋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市流动人口聚集地区的200名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对对艾滋病的相关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做好数据记录,继而对其实施健康教育,记录健康教育干预后所有研究对象的对艾滋病的相关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干预后,虽有部分人群对艾滋病仍存在恐惧心理,基本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但全部研究对象对艾滋病各项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中,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流动人口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意识和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在初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某校初一555名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通过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的调查问卷结果,我们对这种健康教育形式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所涉及到的11道题在授课前、后的回答正确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这种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改善并提高这一年龄组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识,达到提高他们主动预防艾滋病能力的Et的。  相似文献   

4.
章传红  谢新民  袁尚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2):493-493,452
目的:探讨卫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效果,为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流行,科学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卫校2005级新生进行匿名、随机、整群抽样问卷测试,然后由教师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教育结束后以同样的问卷测试,并将健康教育前后的答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艾滋病健康教育,增加了新生的艾滋病预防知识,但性观念在短时间内转变不明显。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应重点加强性观念法制教育和艾滋病的防护技能教育。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5县区农村初中生艾滋病预防教育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湖北省全球基金项目县区农村初中教师开展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的效果,为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随机抽取192名初中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均做《学生艾滋病预防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学生艾滋病知识、行为和效能3个方面有显著改善,态度方面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农村初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有效,今后在注重艾滋病知识传播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态度、行为和效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外出务工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外出务工农民工实施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可行性,同时在该人群中普及AIDS预防意识,以最大程度防止该人群将艾滋病引入农村。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由县劳务部门统一组织的两批共417名农民工进行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外出务工农民工AIDS基本知识有明显改变,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识率明显提高,尤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了正确认识。大众媒体为其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对外出务工农民工AIDS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是可行的,应充分发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在AIDS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龙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498-4500
艾滋病流行的危害十分严重,各年龄组都有可能受到影响,而青少年则是艾滋病的主要易受伤害群体之一。艾滋病在既无疫苗而又无可治愈药物的情况下,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而开展并加强对青少年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已成为当务之急。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学校健康教育和同伴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的孕妇中,抽取130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统计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孕妇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结果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后孕妇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通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孕妇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从而使得艾滋病流行蔓延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某党校艾滋病教育培训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某党校学员130名,进行艾滋病教育培训,教育前后采用问卷对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党校学员的问卷调查显示,与教育前比较,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有积极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党校艾滋病教育培训的健康教育形式在党校学员中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其效果明显,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包头市健康体检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传播途径的认识,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体检者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前后的调查和比较。结果:包头市健康体检人群已掌握一定的艾滋病知识,但不全面,健康教育后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率明显上升,有13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知识来源主要是大众媒介。结论: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体检人群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初一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在初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某校初一555名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通过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的调查问卷结果,我们对这种健康教育形式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所涉及到的11道题在授课前、后的回答正确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这种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改善并提高这一年龄组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识,达到提高他们主动预防艾滋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包头市各类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状况及特点,为开展该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包头市医科、工科、师范三类院校1 513名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信、行调查.结果:不同院校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端正预防艾滋病态度及树立预防艾滋病健康行为方面程度高低不一,医科院校学生优于其他院校学生.结论:不同高校在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宜根据各类学校特点、学生需求和教育目标制定教育内容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新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的程度 ,探索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投影胶片讲解“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 ,在教育前后进行两次调查 ,对比研究教育前后调查结果。结果 :在教育前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识存在很大误区 ,教育后 ,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识有很大程度提高。结论 :讲解“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是提高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为学校开展预防史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佑据。方法随机抽取桌高职院校28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回答的平均正确率为68%,63%的新生能够正常对待艾滋病患者,17%的新生通过学校的宣传获得艾滋病相关信息,新生父母的婚姻状况及新生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其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均呈正相关。结论有必要在高职院校新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5,(7):915-916
目的:提高农村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短期内快速扩大学生接受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范畴,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培训者培训(TOT)方法,即课题组人员先对老师进行培训,再由培训后老师对学生进行预防AIDS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并对学生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学生健康教育前后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性提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培训者培训(TOT)方法能快速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短期内扩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范畴,是学校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TOT有效地解决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缺乏的问题,为完成教育部关于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目标提供了一种快捷方式。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已经成为影响桂西地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主要危害对象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对桂西地区唯一一所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建立"预防艾滋,抗击艾滋"的意识并付诸行动,培养高素质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医学生宣传队伍,在桂西地区建立起高等院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3例艾滋病患者,通过对所有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依据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采取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观察所有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变化,分析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结果在接受实验的153例艾滋病患者中,有113例(73.9%)认为"握手及共用浴缸不会感染艾滋病"对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是十分不利的,有122例(79.7%)认为"患病后不告知家人"对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是十分不利的,有143例(93.5%)可接受艾滋病的危害宣传。通过进行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各年艾滋病感染人数:2012年72例,2013年48例,2014年33例,2013年比2012年减少了24例,下降了33.3%;2014年比2013年减少了15例,下降了31.3%。结论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降低艾滋病的感染率,有效控制了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在大、中专学生中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探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规范的教育,不但可使学生全面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知识储备;而且可使他们树立正确态度,加强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协助社会做好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杲强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7):25-27
目前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实效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就如何改进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增城市农村留守妇女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及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增城市农村留守妇女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及行为干预效果,为进一步探索适合农村居民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以同伴教育的方式,对增城市3个山区镇32个试点村共650名留守妇女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及倡导使用安全套等行为干预,以阻止艾滋病病毒由农民工感染农村留守妇女。结果:留守妇女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62.5%上升到93.5%,正确使用安全套技能掌握率由13.6%上升到86.4%;夫妻团聚期间安全套使用率由5.3%上升到58.2%。结论:对农村留守妇女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方法切实可行,教育效果明显,对防止艾滋病疫情向农村扩散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