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著名中医药家颜德馨教授,从事中医临床70余年,对中医心血管疾病具有独到的诊治经验,尤擅运用附子,今将其应用温阳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经验整理如下。1心血管病运用温阳法的依据 心居阳位,为清旷之区,主阳气,主血脉,依赖阳气鼓动、血液运行而维持其生理功能。如心阳不振,阳气失于斡旋,寒邪乘虚而入,两寒相得,凝滞气血,则血行不畅,瘀浊内阻,必然导致气虚血瘀,心脉痹阻,不通则痛。心体阴而用阳,心阳衰弱即心的正常功能衰退,其病机正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云:“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撅虚也”。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心气虚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并无“冠心病”之称。但从医籍中对“心悸”、“真心痛”、“胸痹”等病症的记载及描述来看,与现代医学中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极为相似。因此目前都将冠心病归于中医学的“心悸”、“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心居上焦,位于胸中,主一身之阳气。心行血脉,主神志,领“君主之官”,为阳中之阳。心之阳气鼓动周身血脉运行,永无休止。血运周身,以荣脏腑、养神志、濡筋骨、利关节。心阳虚,则鼓动生化之机能减弱。心之阳气不足,血脉不得运行,浊阴不得温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的中医证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容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1):782-782
冠心病属中医"心痛、"胸痹"、"真心痛"的范畴.一般认为其病机为胸阳不振,心阳不足,或感受风寒之邪,以致脉络不通,气血瘀阻;或七情失调,心气逆乱而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瘀阻;或心阴不足,心气虚弱,心脉失养;或痰浊壅盛,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  相似文献   

4.
从《黄帝内经》等典籍原文及临床实践出发,以心之体用为纲,探讨胸痹心痛的辨治方法。“体阴”,指心内藏之精气属阴,是心之气化活动的物质基础;“用阳”,指心推行、温煦气血之功能属阳,是心之气化活动的具体表现。翟双庆教授经验方以三组药物对心之体用整体调治,体现了胸痹心痛治疗中的关键——行血脉、通胸阳、安心神。  相似文献   

5.
范秉均 《中医药学刊》2006,24(2):352-354
胸痹主要是由于胸阳不振、气血痹阻,以咳喘憋闷、胸背痛为主要表现。心痛则主要是由于心之气血阴阳亏损、寒凝气滞、痰阻血瘀,以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因两症常相兼出现,故概称为胸痹心痛。心绞痛是由于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及缺氧引起的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其中90%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在临床实践中虽以心脉瘀滞不通为基本病理表现,但有相当部分患者属于虚寒性胸痹心痛,其病机的根本在于中阳虚寒,而痰瘀互结为其标证。在临床辨证应用人参汤治疗虚寒性胸痹心痛常可取得满意疗效。本课题通过临床研究,探讨以温中补虚为主的人参汤治疗虚寒性胸痹心痛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名中医夏翔教授长期致力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 ,他思路广博 ,理法精辟 ,施方用药 ,颇有心诣 ,临床验证 ,疗效显著。笔者跟师近 2 a,收益甚丰 ,此不揣浅陋 ,总结如下 :1 益气培元 ,助阳温通冠心病归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范畴 ,乃心血痹阻胸脉的病证。《金匮》云胸痹心痛的发病机制为“阳微阴弦”、“责其极虚也”,夏师认为此“阳微”应广义地理解为元气衰微。心乃阳中之阴脏 ,主血脉 ,藉胸阳推动血运 ,元气者 ,生命之原动力 ,根于肾 ,培于脾。心血赖元气滋养 ,胸阳靠元气鼓动 ,…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临床以胸闷、心痛、气短为特征。其病因虽有气滞、痰浊、血瘀、寒凝之分,但其根本原因是人体正气不足、心气虚,鼓动无力而导致心经血脉运行不畅,心脉痹阻而发病。笔者多年以周次清老中医之冠心灵方加减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正>胸痹心痛之名,最早见于《金贵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胸痹心痛是指胸阳不振、气血不足、气滞寒凝、痰阻血瘀等所致胸胁部满闷窒塞甚至疼痛为主症的疾病,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相对应。卢永屹教授,主任医师,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研究工作室建设项目的指导老师,上海市中医专家社区师带徒项目的带教老师。卢教授在临床工作之余,钻研中医经典古籍,善于运用古方治疗胸痹心痛病。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灵枢·五邪》篇中“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表明古代医者根据症候可以辨别心病的虚实,从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胸痹心痛相当于西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系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以胸闷及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病机为上焦阳虚,阴邪上乘,邪正相搏。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是仲景解表温阳治疗阳虚恶寒的基础方,其具有治疗冠心病的作用,临床上已有很多研究和报道。  相似文献   

10.
仲英 《吉林中医药》2002,22(2):53-53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气短》篇指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及虚也。反映了胸痹的典型病机本虚标实。而其实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致痰浊内生,痰瘀血滞,痹阻胸阳,血脉凝滞而成胸痹之证。 八珍汤是(局方)中一方剂,为益气养血基本方,常适用于虚劳病人,亦为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常用方。八珍汤其性偏温,不仅可补益气血,也有一定的温通功能。而冠心病患者多有气血不足痰瘀血滞之证,在治疗中,笔者用八珍汤加减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祛痰利湿,取得良好疗效。其中有2例典型病案如下。 病案1:王…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属中医学"心痛"、"胸痹"、"真心痛"范畴,一般认为其病机为胸阳不振,心阳不足,或感受风寒之邪,以致脉络不通,气血瘀阻;或七情失调,心气逆乱而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瘀阻;或心阴不足,心气虚弱,心脉失养;或痰浊壅盛,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相似文献   

12.
1 现代中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由《诸病源候论·心病诸侯》中"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一句,可以推断出,在中医领域,冠心病心肌梗死隶属于"胸痹心痛","厥心痛"等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在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所对应的中病名为"厥(真)心痛",其病机主要由于内因久患胸痹之疾,心气亏虚,心阳渐衰,心阴血不足,寒、痰、瘀血内阻,外因寒冷、饱食、酗酒、劳累或喜怒不节等,徒生气血逆乱,心脉猝然闭阻,营气不从,逆陷于心而成瘀血内结,气滞于内致热结不散,痰瘀互结,形成心体失营,脉络瘀阻,治疗上"益气化瘀通络"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治则.中医认为,气血具有相关性,气血相生,血脉同源.因此,心肌梗死后促心肌内微血管新生的前提条件是保证气血的流畅.  相似文献   

13.
王惠兰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30多年,学验俱丰。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深感王老师对冠心病的治疗论理透彻,用药精当,现撷其要者总结如下。1运用温阳益气活血法的理论基础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等范畴,多发生于中老年。其病因病机正如《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篇》说:“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虚,主要指阳气虚少。中医理论认为心为阳脏,为“阳中之太阳”,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阳气。血液能在脉中正常运行靠的是①脉道通利;②脉中血液充盈;③阳气推动。冠心病血虚血少不能充盈血脉…  相似文献   

14.
马连珍温阳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的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的范围。古医籍中多有记载,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中:“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鹰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记载:“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包括现代医学的心肌梗塞、心肌缺血、不稳定心绞痛。马连珍主任在治疗胸痹、心痛中认为,其病位在心,病机在于”阳危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内盛,此乃本虚标实之证。心主阳气,又主血脉,心脏依赖阳气的鼓动血……  相似文献   

15.
胸痹指胸阳不振,气血痹阻而言,症以咳喘憋闷、胸背痛为主;心痛则由心之阴阳气血亏损、寒凝气滞、痰阻血瘀等形成,症以心胸疼痛为主,因两症常相兼出现,故概称为胸痹心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其瘀血的形成,多由正气亏损,气虚阳虚或气阴两虚而致,加之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日久的特点,属单纯血瘀实证者甚微,多表现为气虚血瘀或痰瘀交阻等夹杂证候[1].在临床治疗胸痹心痛过程中,发现气虚血瘀证占很大比例,我科自2009年以来,采用中药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6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胸痹主要是由于胸阳不振、气血痹阻,以咳喘憋闷、胸背痛为主要表现。心痛则主要是由于心之气血阴阳亏损、寒凝气滞、痰阻血瘀,以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因两症常相兼出现,故概称为胸痹心痛。心绞痛是由于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及缺氧引起的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其中90%为冠心病  相似文献   

17.
胸痹一证,多为胸阳不振,阴寒凝滞,气血痹阻,发为痹痛。胸居阳位,内藏心肺,其症兼咳嗽者,责在肺,兼心慌、心悸者,责在心,本文仅讨论老年胸痹心痛证治。胸痹、心痛本为一证。《灵枢·厥病》对本病的重证及其预后描述甚详,“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金匮要略》立胸痹心痛专篇,强调胸阳不足,阴寒阻滞为病理关键,治疗上用通阳宣痹为主,所载方药,至今仍为临床所习用,《杂病广要》云:“胸痹、心痛,其病如二  相似文献   

18.
《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开篇即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此开宗明义,从脉象论胸痹心痛的病机,关键是“阳微阴弦”四字,当细玩味。全文分三层论述,层层深入。1、胸痹心痛的病机是阳微阴弦。阳微(寸脉微,或浮取微)为不及,主胸阳(心、肺之阳)不足;阴弦(尺脉弦,或沉取弦)为太过,主阴邪(痰浊、水饮、寒邪)盛。2、阳微是病之本质。心为阳中之太阳,主身之血脉;肺朝百脉,宗气贯心脉、行营血。心、肺阳气充足,鼓血畅达,环流不息,阴邪何能乘之?邪之所凑,其气必  相似文献   

19.
胸痹的病位在"心",心主血脉,能推动和调控血液在人体的运行,流注全身,濡养经脉。临床常见的为气血瘀滞型胸痹。然从生理意义上讲,心为阳脏而主神明,亦称为火脏。心以阳气为用,阳气推动气血运行全身,维持脏腑血脉。气血瘀滞,血行不畅,血脉瘀阻发而为痹。气滞血瘀型胸痹的病机为心阳虚衰,气血瘀阻而致气机不畅、血脉不通,治疗应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本病发生之机理,多因脏腑亏损,气血失调或心气心阳不足,鼓动无力,致气血阻滞而成。临证中笔者以中医“辨证”分型为基础,选用仲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