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了解1995-2003年包头市区肺癌的发病特征,为肺癌的防制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包头市区所有能收治恶性肿瘤病人的18所区级以上医院的1995、1997、1999、2001、2003年恶性肿瘤首诊病例,抽取其中的肺癌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获得肺癌病例1 251例,男性911例,女性340例,居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平均发病年龄62岁,病例主要集中在45~75岁(占总数的83.13%).首诊病人有94.6%处于癌症中晚期,有52.8%患者已转移.结论:肺癌已成为包头市区恶性肿瘤防治中的重中之重,应加大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2.
黄建英 《河北医学》2009,15(12):1441-1443
目的:探讨南雄市肝癌病因相关联因素,为降低肝癌的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至2008年五年期间住院治疗的257例肝癌病人的病案首页和监测肝癌报告资料。结果:2004年至2008年全市肝癌平均发病率(标化)为55.87/10万,成为恶性肿瘤的一大危害。在257例肝癌病人中:男220人、女37人;最小年龄6岁,最大年龄87岁;职业以农民最多,其次是离退休者,最少是学生;住院治疗中:有5人治愈(占1.9%),好转72人(占28%),未愈91人(占35.5%),死亡89人(占34.6%)。结论:肝癌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乙肝病史、生活习性、家族史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3.
肇庆市16 217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对肇庆市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情况调查,以更好地指导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方法收集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1984年1月至2003年12月16217例经确诊进行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就流行强度、人群分布、地理分布、发病因素、临床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肇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住院人数近20年来排名前5位的恶性肿瘤是:鼻咽癌5352例,占33.0%;肺癌2076例,占12.8%;食管癌1768例,占10.9%;肝癌1427例,占8.8%;乳腺癌1070例,占6.6%。男性发病10782例,占66.5%;女性发病5435例,占33.5%;城市居民发病6146例,占37.9%;农村10071例,占66.1%。发病在35~60岁年龄组8627例,占53.2%;其次是61岁以上年龄组5935例,占36.6%。结论肇庆市恶性肿瘤发病以鼻咽癌、肺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为多见。主要危及中壮年男性人群,应对这部分人群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4.
广西扶绥县居民1997~2003年肝癌发病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该地区肝癌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制定肝癌防治规划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扶绥县全县范围内1997~2003年人口死亡与恶性肿瘤发病资料,并收集同期各年全县的人口数据,以1990年人口普查所得的人口构成推算同期的人口构成,统计计算当地各年度肝癌发病率;并结合历史资料,对当地肝癌发病率的变动趋势作出判断。结果 1997~2003年扶绥县肝癌发病率为52.79/10万(相应的1964年中国人口标化率为50.50/10万);肝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57.01%,居恶性肿瘤首位;肝癌发病率的性比例为4.93:1(男/女);肝癌年龄别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发病的中位年龄为47.58岁;各年度肝癌发病率相当平稳,变化不明显。与20世纪70年代的资料比较,有略呈下降的趋势。结论 扶绥县最近几年的肝癌发病率相对稳定且有略呈下降的趋势;与同期的广西乃至全国的肝癌死亡率(发病率的替代指标)的明显升高趋势相对照,当地肝癌发病率稳中有降的态势,可以客观地反映多年来肝癌现场防治工作的成效。此外,肝癌发病的中位年龄也出现了明显的后移现象,低年龄组发病率下降趋势更为显著,这是反映现场防治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包头市区1995-2001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人构成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包头市区1995 -2001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方法:于2002年6月到2003年9月查阅了包头市区所有区级以上18所医院的1995、1997、1999、2001年各年住院病案,以在包头首次住院的恶性肿瘤病例为研究对象,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查阅病例填写调查表.根据ICD-10进行恶性肿瘤分类,利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获得恶性肿瘤病例3 486人,其中1995年472人、1997年801人、1999年944人、2001年1 269人.以上4年总计前六位恶性肿瘤发病系统依次为消化器官、呼吸和胸腔内器官、乳房、女性生殖器官、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泌尿道;男性前十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食道癌、直肠癌、肝癌、结肠癌、膀胱癌、白血病、喉癌、胰腺癌;女性为乳腺癌、肺癌、胃癌、卵巢癌、直肠癌、宫颈癌、结肠癌、甲状腺癌、食道癌、肝癌.结论:包头市区恶性肿瘤防治,男性应以肺癌和消化道癌症(胃癌、食道癌、直肠癌、结肠癌)为重点,女性以乳腺癌、肺癌、生殖系统癌症(卵巢癌、宫颈癌)、消化道癌症(胃癌、直肠癌、结肠癌)为重点,尤其是肺癌和乳腺癌应是恶性肿瘤防治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灵山县人间狂犬病流行及其流行因素,为政府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7年该县法定报告的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个案资料及监测资料,用Excel软件分析其流行的关系。结果 2003-2007年5年共报告狂犬病85例,发病以农村为主,呈常年散发,夏、秋季较多,占71.76%(61/85);农民和学生占80.00%(68/85),为主要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4.3∶1;6~15岁和32~60岁两个年龄组发病较多,占病例总数的68.24%(58/85)。报告病例的平均潜伏期为51 d,头面部咬伤的潜伏期较短(23 d),下肢咬伤的潜伏期较长(83 d);致伤动物主要是犬(占76.47%),咬人犬只免疫接种率为7.06%(6/85);农村犬只密度94.5只/100户;暴露治疗人群中,有74.12%(63/85)进行了伤口处理,27.06%(23/85)接种了疫苗,其中10.53%(4/38)已完成全程接种;5.88%(5/85)注射了抗病毒血清。结论犬只数量增加和防制工作力度不足,伤口处理不规范和疫苗全程接种率偏低是狂犬病发病流行的主要因素。规范犬只动物管理,提高其免疫率,提高暴露后人群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率,是狂犬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 (AMI) ,是最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 ,及时有效地首诊救治 ,能降低其死亡率。我们对 1998年 1月~ 1999年 12月于我科首诊救治的AMI 1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8年 1月~ 1999年 12月 ,经我科收治的首诊 130例AMI病人 ,男 93例 ,女 37例 ,男∶女 =2 5∶1。年龄 2 9~ 88岁 ,平均年龄 62 4岁 ,5 0岁以上 10 7例 ,占 82 % ,死亡 39人 ,占 36% ,4 0岁以下 7例 ,占 5 % ,死亡 3人 ,占 4 3%。本组发病时间以冬春季高发 ,高峰在 1~ 6月份。发病至入院时间 2小时以内入院 92例 ,3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10年间住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情况,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收集2003~2012年在我院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病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构成比前3位为宫颈、宫体、卵巢恶性肿瘤,共占92.13%。妇科恶性肿瘤总的高发年龄段为40~49岁,占34.02%(3132/9207)。其次为50~59岁,占26.64%(2453/9207);但各类型妇科恶性肿瘤的高发年龄段存在一定差异。宫颈恶性肿瘤高发年龄段30~49岁,占72.46%(3 062/4226);宫体恶性肿瘤高发年龄段40~59岁,占69.77%(1768/2534);卵巢恶性肿瘤高发年龄段40~59岁,占58.30%(1004/1722)。患者年龄20~29岁组占本组恶性肿瘤患者的4.43%(408/9207),以宫颈、卵巢恶性肿瘤常见;<20岁组仅占0.98%(90/9207),以卵巢恶性肿瘤最常见;≥60岁组占12.90%(1188/9207),以宫体、卵巢恶性肿瘤常见。大部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就诊时处于早期阶段。结论 10年间妇科恶性肿瘤的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各类型妇科恶性肿瘤的高发年龄段存在一定差异,宫颈、宫体及卵巢恶性肿瘤仍为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9.
何艳梅  杨婉恩  孙强  李怡 《中国病案》2010,11(10):30-31
目的了解≥60岁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就医状况。方法分析某院1989年-2008年收治的老年恶性肿瘤病例资料。结果共收治恶性肿瘤36112例,≥60岁老年人恶性肿瘤12209例(33.81%),其中男性8504例,女性4155例,男女之比为2.05:1;前10位恶性肿瘤9305例(76.21%),依次为食管癌1980例、大肠癌1869例、肺癌1556例、胃癌889例、贲门癌782例、鼻咽癌625例、肝癌609例、皮肤癌408例、膀胱癌311例、恶性淋巴瘤277例;前10位恶性肿瘤年龄以60岁~69岁高发,占63.03%;前10年收治老年恶性肿瘤3744例,后10年8465例,前、后10年相比,增长126.10%。结论老年恶性肿瘤病例呈逐年增长趋势,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为主,应加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高"三早"和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性腹水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我院资料较全,明确诊断的血性腹水病例,通过相关检查寻找血性腹水的发病原因.结果 52例中,男性3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9岁.各种恶性肿瘤引起者43例,占82.7%.原发性肝癌15例,占28.8%.非恶性肿瘤导致者9例,占17.3%.结论 血性腹水病因各异,以恶性肿瘤居多,其中原发性肝癌最多见.  相似文献   

11.
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临床发病特点,探讨预防、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3月~2006年12月该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其中25例年轻女性患者(≤40岁)为病例组,以248例50岁以上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病例组月经不调15例(60%),不孕8例(32%),对照组既往月经不调38例(15.3%),不孕6例(2.4%),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病例组子宫内膜样腺癌占96%,其中细胞高分化13例(52%),中分化11例(44%),低分化1例(4%).ER(+)19例(79.1%),PR(+)21例(87.5%).对照组子宫内膜样腺癌占68.4%,细胞高分化23例(13.6%),中分化114例(67.4%),低分化32例(18.9%).ElL(+)86例(50.8%),PR(+)92例(54.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病例组中Ⅰ期患者20例(80%),对照组Ⅰ期患者125例(50.2%).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年轻患者更多有月经不调、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期别早,细胞高分化,主要为激素依赖型.临床治?挝 疗效果好,预后好,早期低危型年轻患者可以考虑保留卵巢功能及生育功能.积极治疗月经失调应该对年轻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起到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甘乐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临床确诊的11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甘乐注射液80 mg/d静点;对照组52例给予水溶性维生素0.5 g、15种氨基酸250 ml及门冬氨酸钾镁20 ml/d静点,疗程均为30 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1.7%)及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40.4%;76.9%)(P<0.01;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甘乐治疗酒精性肝病有良好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许鹏  张玉海  柴治国  王玉英 《医学争鸣》2009,30(11):1048-1050
目的:探讨慢性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以7种常见慢性病出院患者病历资料为依据,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01-01/2007-12-31出院患者2586例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2586例慢性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率为8.1%.院内感染率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住院时间及接受侵入性操作有关.不同年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院内感染发生率也增高;院内感染的发病率与住院天数有关(P〈0.01),随着住院天数延长,院内感染发生率增高;院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分别占42.3%和22.1%.菌群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2.8%.结论:慢性病患者住院期间易发生院内感染,感染发生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住院时间及侵入性操作等有关.应针对患者的特点,制定综合预防措施,以有效控制和切实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包头市区妇女对产褥期营养知识与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包头市区862例分娩后8个月之内的产妇,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妇女对产褥期牛奶补钙最佳、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C、蛋白质的理想来源以及肝脏瘦肉含铁丰富这几项营养知识的知晓率相对较高,知晓率分别为94.7%、93.9%、90.7%和82.9%,其他几项营养知识则在60%~75%之间。对于母乳喂养的限制、母乳喂养的婴儿的抗病优势知晓率较低,分别为77.0%和70.3%。结论:包头市区妇女对产褥期的营养与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还需提高。  相似文献   

15.
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CEUS)的超声特征。方法对52例肝局灶性病变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下观察肝局灶性病变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并与增强CT(CECT)或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肝脏局灶性病变CEUS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与CECT对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EUS能显示肝局灶性病变血流灌注情况,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95~2004年住院病人恶性肿瘤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晓慧  陆奇凯  何群 《中国病案》2006,7(6):42-43,41
目的研究住院病人恶性肿瘤构成,为防治恶性肿瘤和专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对珠海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995~2004年间恶性肿瘤住院病人分布构成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并对10年间前5年和后5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995~2004年间恶性肿瘤发病共2987人,其中男女性别比为1.52:1,肺、肝、胃、白血病、结肠、直肠、乳房、食管、恶性淋巴瘤、膀胱恶性肿瘤等为住院恶性肿瘤顺位的前20位;后5年住院恶性肿瘤人数比前5年人数增加了40.1%,后5年女性住院人数的增长高于男性病人;肝、肺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最多,共占恶性肿瘤总死亡人数的42.3%,后5年与前5年相比,死亡人数上升了15.7%,男女性别比从2.9:1下降到1.9:1。结论加强预防,强调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女性无论是住院人数还是死亡人数比例都在增加,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igh-dose antipsychotic prescribing for psychiatric patients in Hong Kong. DESIGN: 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SETTING: Psychiatric in-patients and out-patients in the New Territories West Cluster, Hong Kong. PATIENTS: A total of 1129 in-patients and 7520 out-patients who received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s on the study date. MAIN OUTCOME MEASURES: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data were compared for patients receiving 'normal' and high dosages of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s. RESULTS: High dosages were prescribed for 104 (9.2%) of the in-patients and 137 (1.8%) of out-patients. Antipsychotic polypharmacy was the most powerful predictor of high-dose prescribing, with an odds ratio of 8.88 for in-patients and 10.82 for out-patients. CONCLUSION: Antipsychotic polypharmacy was the main determinant of high-dose antipsychotic prescribing in this study. Further studies should be conducted to look for other variables contributing to such prescribing in Hong Kong.  相似文献   

18.
1989~1998年重庆市区与郊区老年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区与郊区综合医院10年间老年住院病人的主要死因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重庆市区与郊区的综合性医院在1989年~1998年期间收治的老年病人住院死亡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住院病人死亡原因按疾病系统分类排序为:呼吸系统疾病最多,为1.56%,其次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意外损伤与中毒等。死亡原因按疾病种类排序,恶性肿瘤病死率最高,占总住院人数的1.22%,其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死率为0.40%,原发性肝癌0.12%、胃癌0.12%。其次为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肝硬化、原发性高血压等。结论:定期体格检查,以发现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防治,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强化防治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刘艳红  赵悦 《中国病案》2012,13(3):51-52
目的探讨我院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情况,为本地区消化道肿瘤的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010年2747例住院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分布。结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发病年龄高峰为50岁到70岁,胃癌、结直肠癌、肝癌构成比位居前三位。结论通过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构成分析,可以了解我院服务区域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及构成情况,更有效地开展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