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分析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不同年龄应应用不同的降糖药物,低血糖症状出现后的确诊时间,治疗及预后。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多于夜晚,凌晨及餐前,易被忽视。多并发或同时患有心脑、肾.肝等脏器疾病。结论由于老年人多脏器功能减退,应用降糖药物剂量应相应减少,并且发生低血糖症状多不典型,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轻微,脑功能障碍症状多见。  相似文献   

2.
低血糖是指血葡萄糖低于 2 .8mmol/L (5 0mg/dl)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现象。为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血糖下降过快 ,虽不低于 2 .8mmol/L ,亦可出现症状 ;血糖下降缓慢 ,虽低于上述水平 ,症状可缺如 ,本文就可引起低血糖的病因、防治措施讨论如下。1 引起低血糖的原因⑴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极不稳定 ,即使在接受胰岛素治疗剂量不变情况下 ,有时出现低血糖。在接受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时 ,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是胰岛素常规治疗的 3倍。⑵接受降糖药物治疗 (尤其是磺脲类、胰岛素 ) ,患者每日的热量摄入不稳定 ,当随意减少食量、或减少餐次、或延迟进餐时。⑶当患者增加运动量 ,而未及时减少降糖药物剂量或未及时加餐时。⑷降糖药物 (尤其是磺脲类、胰岛素 )使用剂量过大。⑸当血糖得以控制后 ,未及时撤减降糖药物。⑹患者曾于夜间发生过低血糖、或无意识低血糖 ,而未及时发现。当出现低血糖后反跳的高血糖时 ,又判断不明 ,误以为血糖控制欠佳 ,增加降糖药物剂量时。⑺当患者发生其他疾病 ,不能进食 ,未及时撤减或停用降糖药物时。⑻合并其它疾患时 ,而加服了可加强降糖药物效应的药物 ,未及时调整降糖药物剂量。如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分析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不同年龄应应用不同的降糖药物,低血糖症状出现后的确诊时间,治疗及预后。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多于夜晚、凌晨及餐前,易被忽视。多并发或同时患有心脑、肾、肝等脏器疾病。结论由于老年人多脏器功能减退,应用降糖药物剂量应相应减少,并且发生低血糖症状多不典型,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轻微,脑功能障碍症状多见。  相似文献   

4.
健康谚语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饮食控制是基础疗法.使用降糖药物是降低血糖延缓和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手段。然而,在积极饮食与药物控制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吃得过少,或者由于降糖药物作用过强而诱发低血糖反应.轻者出现头昏、心慌、饥饿感、出汗等症状.重者则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饥饿感、心慌、全身乏力、头昏等表现时.需要注意是否为低血糖反应.最好去医院检测血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特点.方法:对12例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以昏迷为首发症状,且应用降糖药物不规范.结论:老年低血糖患者症状多不典型,很快进入昏迷状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6.
药源性低血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降低血糖的药物很多,常常在不合理和不适宜的应用时发生;除降糖药物外,非降糖药物也可以发生低血糖反应,所以,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在应用降糖药物治疗时,可能会发生药物性低血糖反应。现对我院30例糖尿病药物性低血糖反应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糖尿病人若降糖药物应用不当,会发生低血糖,危害很大。那么,糖尿病人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发生了低血糖呢?判断糖尿病人是否发生了低血糖,可以根据出现的临床症状和治疗反应初步判定,测定血糖值即可予以确诊。低血糖在临床上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早期症状多以植物神经特别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饥饿感、乏力、出汗、心慌心悸、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手足震颤等。低血糖严重的患者常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  相似文献   

9.
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致低血糖症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低血糖症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下降至2.8mmol/L以下,伴或不伴症状和(或)体征。短暂的低血糖即可引起明显的脑功能障碍,持续而严重的低血糖,将会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乃至死亡。我科自2002年2月-2008年2月共收治在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导致低血糖症8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郑秀 《长寿》2012,(8):46-47
现在有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得并不多,但是降糖治疗马虎不得:血糖高了不行,损害心肾等器官;低了更不行,会造成低血糖,严重的还会导致昏迷,危及生命。引起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有六方面因素:①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包括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②合并肝肾功能损伤:病程长、肾脏排泄功能减退易造成降糖药物蓄积,从而引起药物性低血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于2013-01/2015-12,在该阶段内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西丽医院门诊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45例出现低血糖反应的糖尿病患者和50例未出现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对可能引起低血糖的相关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后得出,BMI指数过低、给予降糖药物前进食量过少、降糖药物应用不合理、空腹状态运动、擅自服用降血糖保健药物是导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主要为BMI指数过低、进给予降糖药物前食量过少、降糖药物应用不合理、空腹状态运动、擅自服用降血糖保健药物,临床上应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中原 《药物与人》2010,(5):18-19
<正>研究表明,早餐前高血糖(即黎明现象)是糖尿病治疗的难点。而低血糖是降糖药物普遍存在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降糖效果强、作用时间长的传统降糖药物(如优降糖等),及长效制剂,在降低高血糖之后,往往导致夜间低血糖,尔后又诱发"黎明高血糖现象"。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是糖尿病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会危及患者生命。糖尿病患者在应用降糖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及时监测血糖,防止发生低血糖。65岁以上兼有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占20%,在所有发生低血糖的老年患者中只有25%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因此,早期正确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谨防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文魏开敏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过量,最大的危害是并发低血糖昏迷。这是因为一方面因老年人调节激素功能差,如果降血糖速度过快而致低血糖时,机体很难尽快调动起升高血糖激素分泌的应激性,故容易使血糖持续降至发生低血糖分泌。另一...  相似文献   

15.
引起降低血糖的药物很多,常常在不合理和不适宜的应用时发生;除降糖药物外,非降糖药物也可以发生低血糖反应,所以,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糖尿病治疗的目标就是要使血糖降下来,使血糖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降血糖的方法很多,比如服用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等等。在降血糖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使血糖降低的过快或过低时,便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从某种程度上米说,低血糖较高血糖给人带来的危险更为严重,而且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患者在家自己降糖的过程中,所以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应当了解一些低血糖的急救常识,以便在低血糖发生时能采取  相似文献   

17.
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昏迷,约占10%左右。由于起病急骤,又往往与原发病的症状、体征混杂交织在一起,易造成误诊、误治。 发生原因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降糖药物使用不当是最常见的医源性原因。(1)临床医生过于强调将患者的血糖降  相似文献   

18.
低血糖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常发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其表现多样,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有中枢性神经缺糖症状,以及无症状低血糖等。临床易误诊、漏诊,如不及时正确诊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可逆的脑损害,植物人,多脏器损害及死亡。临床医生应全面掌握老年患者,尤其合并多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的代谢清除规律的变化,多种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应激状态血糖变化,降糖幅度、速度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加强健康教育与护理,指导合理的糖尿病饮食与运动。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药物性低血糖昏迷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水平 《现代保健》2011,(27):143-144
目的探讨低血糖昏迷的病因、临床特点与防治要领,以提高糖尿病患者药物性低血糖的急诊治愈率。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收治的37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治愈成功,2例引起并发症死亡。结论低血糖症要注意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控制使用,防止并发症,强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吴玉塘  蔡凯晋  郑龙灵  王耀国 《中国校医》2010,24(9):670-670,672
糖尿病患者由于降糖药物使用不当或饮食不合理易出现低血糖症,临床上表现为心悸、大汗、躁动不安等,而偏瘫、失语、感觉异常等神经症状与体征则不常见。低血糖偏瘫是一种暂时性偏瘫,常伴有意识障碍,随低血糖的纠正肢体功能障碍常可消失。本科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断低血糖偏瘫病例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