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生儿期指出生后脐带结扎至满28天。此期小儿刚刚脱离母体稳定、温暖的生活环境开始独立的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生存,体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其生理调节机制和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还不够成熟,容易发生窒息、感染等疾病,病死率占新生儿死亡的1/2-2/3,尤以新生儿早期发生率最高。因此,加强新生儿期的护理是确保小儿安全度过危险期的重要环节。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衰竭,以致新生儿出生后无法自主呼吸或者出现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是围生期小儿死亡及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及时抢救和有效的复苏及复苏后正确的护理和治疗,能够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中,有50例发生不同程度的窒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缺氧发生宫内窘迫以致出生后出现呼吸障碍的一种紧急状态。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lo%左右,它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窒息严重者有时即使幸存,也常使中枢神经遭受损害,因而留下脑瘫和智力障碍等后遗症。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重视了对高危妊妇的孕产期监护,并不断地改进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及障碍儿的发生率已有明显下降。一、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原因:①胎儿窘迫:多见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过期妊娠、妊娠合并心脏病、贫血、肝病等并发症以及产程延长等情况,由于胎儿缺氧较久未得纠正,使呼吸中枢麻痹,出生后往往表现为新生儿窒息,成为胎儿窘迫的延续;②产程中使用麻醉剂或镇痛剂:例如乙醚和吗啡等药物均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抑制胎儿呼吸中枢,于出生后常引起新生儿窒息;③呼吸道阻塞:胎儿在宫内严重缺氧时,常并发酸中毒并产生真性呼吸,可吸入大量羊水甚至胎粪,造成呼吸道阻塞而无法进行气体交换;④产科手术损伤:由于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常及胎位异常等原因行产钳或胎头吸引术时,可发生颅内出血使呼吸中枢受损,胎儿娩出后呈窒息状态;⑤脐带因素:当脐带打结、绕颈及脱垂时,脐带内血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程序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凡新生儿娩出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临床上称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约为10%左右,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脑损伤的诱因,故必须重视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 1 复苏的对象及目的 1.1 凡出生时无呼吸,心率<100次/分,皮肤青紫,反射能力差,均需要进行复苏。 1.2 复苏的思想与物质准备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应该积极、迅速、分秒必争。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对诊断窒息和评价复苏效果非常重要,但为了争取时间,不能等待评分结果再复苏,应边评分,边进行复苏的操作,凡遇评分低于7分者应在复苏过程的最先20分钟内每隔5分钟评分一次,直至连续两次评分≥8分为止。为了如实评分,由非助产人员评分更客观。分娩前应充分了解病史,以便作好复苏的思想准备。全套复苏器械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和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它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引起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由于新法复苏的推广和使用,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窒息发生后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与复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新生儿窒息与复苏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110021)樊世荣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称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10%,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新生儿窒息常是胎儿窘迫的延续,...  相似文献   

6.
分娩后脐带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脐带是胎儿与胎盘间联系的重要生理结构。对脐带的正确处理 ,涉及新生儿的安危。新近有关脐带血的研究 ,更进一步扩展了脐带的重要作用。分娩时 ,当胎头娩出后 ,应以手指扪胎儿颈部 ,探查是否有脐带缠绕 ,并确定脐带绕颈圈数和松、紧程度。若脐带环绕 1周 ,且松 ,则手指顺势牵下脐带 ,滑过胎头顶部或从胎前肩、后肩推下。大约 2 5 %的病例发生脐带绕颈 ,通常并无危害 ,但若绕颈过紧或环绕圈数多 ,构成脐带相对过短 ,将影响胎先露下降、第二产程延长、胎儿异常 ,强行娩胎儿可造成脐血管断裂出血、胎儿脐疝、窒息、胎盘早剥和子宫内翻等。为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致第二产程延长的原因及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所发生的第二产程延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第二产程延长共133例,其发生率为2.07%.导致第二产程延长的原因中胎位异常占35.34%,宫缩乏力占19.55%,脐带异常占15.04%,产道异常占8.27%,分别占本次资料的前4位.第二产程延长后伴随胎儿窘迫、脐带异常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上述因素者(P<0.05);阴道助产者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剖宫产及阴道自娩(P<0.05),而伴随胎位异常、宫缩乏力早产、妊娠合并症的产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无上述因素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胎儿窒息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位异常、宫缩乏力、脐带异常、产道异常是第二产程延长的主要原因;胎儿窘迫、脐带异常以及阴道助产是第二产程延长后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脐带脱垂类型、脱垂时间及产前检查与新生儿窒息和复苏结局的关系,以指导其处理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2月10年间我院发生的30例脐带脱垂的病例资料。结果:隐性脱垂6例,新生儿窒息1例(16.7%);显性脱垂24例,死胎1例,新生儿窒息16例(66.7%),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显性脐带脱垂中脱垂时间≤25min 14例,新生儿窒息7例(50%);脱垂时间>25min 10例,死胎1例,新生儿窒息9例(90%),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显性与隐性脐带脱垂组窒息新生儿5min和10min复苏结局均良好,无显著差异。结论:隐性脐带脱垂患者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显性脱垂;脐带脱垂时间越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越高;尽快结束分娩是抢救胎儿的关键,剖宫产是结束分娩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张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5,42(2):215-219,242
脐带是胎儿和胎盘组织之间的重要连接,是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纽带。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脐带形态学异常可引起胎儿循环障碍从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严重不良结局的发生,如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或死亡,以往有报道脐带异常新生儿病死率为28.5%,由此可见,正确认识脐带异常非常重要。综述脐带形态学异常与胎儿结局的关系,发现脐带长度异常、脐带缠绕、脐带扭转、脐带打结、脐带附着异常、单脐动脉等均能导致胎儿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脐带脱垂是在胎膜破裂情况下,脐带脱至子宫颈外,位于胎先露一侧(隐性脐带脱垂)或越过胎先露(显性脐带脱垂),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发生率为0.1%~0.6%。导致脐带脱垂的主要原因包括胎位不正、多次分娩、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科干预等因素,其导致的胎儿不良结局包括早产、新生儿窒息甚至新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并寻找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我院56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中度窒息50例,占89.3%,重度窒息6例,占10.7%。新生儿死亡3例(5.36%)。胎儿窘迫,脐带因素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羊水过少、巨大儿等。结论:做好孕检,重点监护高危孕妇,适时终止妊娠,胎儿娩出后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并寻找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我院56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中度窒息50例,占89.3%,重度窒息6例,占10.7%。新生儿死亡3例(5.36%)。胎儿窘迫,脐带因素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羊水过少、巨大儿等。结论:做好孕检,重点监护高危孕妇,适时终止妊娠,胎儿娩出后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警惕脐带异常导致胎儿不良结局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脐带的主要功能是输送血液,胎儿是经脐带血液与胎盘、母体进行营养及代谢物质交换的.在近足月时。从脐带通过的血流量约125ml/kg.min,脐动脉内的收缩压为8 kPα,舒张压为4 kPα,血液通过胎盘毛细血管床时压力降低,回流至脐静脉时为267kPα.当脐带异常时将干扰脐带的血液输送,影响气体及物质的交换.脐带异常在孕期无明显症状,临产后或胎膜破裂后可发生急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或猝死等或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对此国内外均有大量报道.近期江西省妇产医院(1990)报道因脐带异常导致新生儿窒忠而死亡者占313%;北京协和医院  相似文献   

14.
脐带异常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脐带异常68例临床分析李虹陈天真莫云本文收集脐带异常的病例共68例等无脐带异常的相同例数作为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脐带异常组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28%,而对照组为6%,两组相比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脐带异常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脐带脱垂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这种产科急症与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密切相关,一旦被漏诊或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严重的围产儿不良结局。认识脐带脱垂的高危因素并进行积极预防,可有效减少脐带脱垂的发生。一旦发生脐带脱垂,医护的快速反应和团队合作至关重要,减轻脐带压迫措施实施的快慢和终止妊娠时间的早晚是影响新生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6年7月采用脐静脉一次性注射青霉素和维生素K_1代替常规的肌注。通过临床观察,效果良好。资料与方法1.应用对象: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早产儿、各种手术产儿以及自然分娩中Apgar评分≤7分者共276例。其中早产儿12例,胎吸助产儿16例,产钳助产儿7例,臀牵引儿22例,剖宫产儿15例,自然产的窒息儿201例。2.材料:①将3~9号头皮针针尖截去磨平,用75%酒精浸泡备用。②注射液的配制:青霉素80万U+10%葡萄糖5ml;维生素K_110mg+10%葡萄糖5ml。3.操作方法:新生儿娩出后清理呼吸道,若有窒息进行复苏处理。在距脐轮约10cm 处切断脐带,接生者左手拇、食指捏住脐带,右手持止血钳展平脐带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为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总结经验。方法对39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住院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异常围产史,急性宫内窘迫、窒息、催产素助娩、脐带、胎位和羊水异常以及胎头吸引助娩等异常围产史为HIE常见原因;患儿在生后3d内行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检测,中度、重度与轻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305例系统治疗患儿随访观察至12个月,总预后不良率7.54%。结论加强和规范孕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规范新生儿窒息抢救是预防HIE防治重点;中、重度HIE多合并心、肝、肾等多脏器损害,强调综合治疗;头颅CT对HIE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早期诊断应侧重于临床表现;综合治疗、早期干预、科学连续、坚持全程治疗可明显改善中、重度HIE预后,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18.
迄今无可靠方法测定第三产程期间的胎盘剥离和排出。此时期常会发生潜在危险如大出血、胎盘粘连、胎盘箝闭、子宫内翻和宫内感染。因此,精确测定胎盘剥离时间,使它安全地排出非常重要。本文作者以胎盘血液动力学为基础设计了判断胎盘剥离和排出的新方法。在新生儿娩出后立即夹住脐带任意部。用大拇指和中、食指夹住胎盘侧的脐带,将约15cm长的脐带内的血液向胎盘内挤压,慢慢松开压在脐带上的手指,可感到脐带内血液回流压力的存在或缺乏,由此可估计胎盘剥离状态。用此法于过去十年间在StLuke国际医院观察了2,118例分娩。测定结果显示本法与连续超声图检  相似文献   

19.
3例脐带溃疡合并肠闭锁病例,均系30~34孕周时以早产入院。例1及例2羊水过多,破膜或穿刺为显著血性羊水,因胎儿窘迫紧急剖宫产娩出两贫血男活婴,体重分别为1830g 及2020g,Apgar评分1、 5、 10分钟各为1、 3、 7及3、 4、 6分。例1脐带长17cm,棕染、附有许多黑色血凝块,脐带溃疡在螺旋状扩张的脐动脉之后,局部亦附有血块。例2脐带长22cm,距脐轮2cm 以上脐带有2cm×0. 2cm 线性溃疡,脐动脉显露并有坏死及血块附着。两例新生儿经输血、血浆及升压药等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监护和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生儿死亡原因中窒息占较重要的位置,在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工作固然重要,但复苏好转后的新生儿仍应给予严密的观察和监护,切不能掉以轻心。所有窒息后的新生儿均应列为高危儿,有条件均应收入NICU(新生儿监护病房)内监护治疗。复苏成功的指征:①自主呼吸恢复或转为规律;②心率明显改善(>100次/分);③皮肤颜色转红;④血气分析正常。监护的主要内容为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肤色和神经精神状态,感染和营养问题。在设备较完善的医院有现代化的监护仪、血气分析仪等可做动态监测,但广大基层医院虽尚未有先进设备,但只要医护人员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