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病机湿之为病,有外、内之分。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或居处潮湿所致;内湿则系脾虚所生,多因酒食过度,过食肥甘,恣食瓜果,而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外湿和内湿虽有区别,但在发病过程中又往往互相影响。伤于外湿而湿邪困脾,健运失职,可以导致湿邪内生;而脾阳虚损,水湿不化,亦易榴致外湿侵袭。湿邪侵袭人体以后,因其侵犯的部位及病理变化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病证。湿邪袭表,可导致外感表湿证或湿痹证;伤于里,可困阻脾胃,影响运化,产生腹满、泄泻、水肿等证。温为  相似文献   

2.
痹证为临床常见疑难病症,其致病因素有风、寒、湿、热邪,其病特点为正应与邪实并存,其病理表现为疾、湿、瘀多种因素胶结在一起。其发病首推湿邪,素有脾胃不足,内湿由生,加之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致湿邪外侵,内外夹杂,停留于肢体关节肌肉则见关节酸楚、肿胀;停留于脏腑则易困脾犯胃,首先导致牌阳受损,久之出现湿热中阻之家。痰湿之邪一源两歧,调厚固定为痰,清稀弥漫者为湿,二者可相互牵连致病。痹久必伤正气,出现瘀血内停之证,留于关节,则见病如针刺,停于肠胃,则损伤脾胃之气,出现纳差、胃痛、胀满诸证。总之…  相似文献   

3.
湿邪缠绵难愈,是导致脾胃病的重要因素,日益受到医家的关注。本文案例中,治疗湿邪所致的脾胃病以三焦辨证为纲,从宣上以除湿、祛湿以畅中、淡渗以利尿、逐湿以安中几方面入手,给湿邪出路,并治病不忘求本,祛邪兼顾护脾胃,以恢复脾胃功能为根本,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论湿     
湿为浊邪,外湿易困阻清阳,蒙蔽清窍;阻于皮肤,逆于腠理;流注肌肉关节,阻痹经络。内湿源于脾胃,待其既成,多以脾胃为中心,以三焦为通路,蒙上、滞中、闭下,使气、水运行通路受阻。内湿与外湿在病因上虽截然不同,但二者相召相引,常相兼为病。湿邪外袭常易内归脾胃,脾失健运又易滋生内湿;脾运不健、内湿素盛之体,又每每容易招致外湿而发病。最后,湿浊常随环境气候和体质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兼化。湿之为病首当辨其病位所在,其在上、在肌表者宜宣发为主;在中上焦,清阳阻滞者宜芳香化湿为主;在中焦者宜苦燥为主;在下焦者宜渗利为主,同时辅以行气、健脾诸法。湿无定体,病因复杂,证候变化多端,临证审因辨证的同时尤须注重辨舌苔脉象。湿邪致病,舌苔多腻,观其厚薄、部位、颜色可辨湿之多少、部位、寒热;其脉象多濡,或见滑缓、滑数。在治疗上,要着眼三焦,重视湿邪之所在,灵活运用表散、宣上、畅中、渗下、健运、行气诸法,因势利导,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5.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腹泻中医称为"泄泻",多由脾胃运化失调,大肠传导失司,湿邪内盛所致。大致分为6个证型,分别是寒湿困脾、肠道湿热、食滞胃肠、肝气郁滞、脾气亏虚和肾阳亏虚,主要病位在脾胃、大小肠,其中脾虚湿盛是其基本病机。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较薄弱,  相似文献   

6.
泄泻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对泄泻的治疗 ,创造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值得我们去认真挖掘、研究。笔者通过学习古今文献资料 ,结合多年的临证经验 ,总结泄泻证治大法如下 ,请同道指正。泄泻多因湿 ,湿聚由脾虚《罗氏会约医镜·泄泻》谓 :“泻由脾湿 ,湿由脾虚。”脾虚与内湿互为因果 ,或因脾虚生湿 ,或因湿盛困土而致脾虚。脾虚生湿者多见于久泄 ,久泄之人脾胃素虚 ,脾司运化功能减弱 ,以致水湿不能及时传输 ,因虚而湿自内生 ,水湿留中 ,下注肠道而为泻。湿盛困土多见于暴泻 ,常因感受湿邪、过食生冷等因素而…  相似文献   

7.
湿是病因的一种 ,由湿邪导致人体发生的疾病 ,统称为“湿证”。《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对湿证的论治内容极为丰富 ,笔者不揣浅薄 ,就《金匮》有关湿证的辨治内容整理探讨如下。1 病因病机《金匮》中所及湿证的病因 ,可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是由外界而来 ,多因地面湿气上蒸或淋雨雾露而成 ;内湿多是由于素嗜茶酒 ,暴饮冷水 ,或过食肥甘厚味 ,饮甚暴食 ,日久损伤脾胃 ,脾运受阻 ,湿郁成热 ,或湿积生痰 ,聚痰为病。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十三条所述“湿伤于下 ,雾伤于上”及“饪之邪 ,从口而入者 ,宿食也”,即概括了湿证的主要病…  相似文献   

8.
运用《局方》方剂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宫皇家养尊处优,恣食膏粱厚味,患脾胃病者多。其中选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方剂治疗脾胃病者为数不少,颇具特色。兹仅以最常用之平胃散、二陈汤、四君子汤为代表,略作归纳,以窥一斑。宫中之患脾胃病者,大抵以湿饮停滞,伤及脾胃,以及素体亏损,脾胃虚弱所致者多。其治疗,凡湿邪外侵,饮浊留滞者,常以平胃散为主方化裁;凡湿邪内蕴,饮浊留滞者,常以二陈汤为主方化裁;凡素体亏损,脾胃虚弱者,则多以四君子汤为主加减。并各按其兼证不同,每有变化。  相似文献   

9.
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在中焦的条文有第8、第10、第12、第13、第37五条,归入"邪在气分"中,包含膜原、脾胃两部分湿热证治。湿热在膜原证者其湿浊最重,治以辟秽化浊、香辛苦温之品为主。湿热在脾胃有湿与热的多少之分:湿邪极盛,"尚未蕴热"者,治以"辛开";湿伏中焦,湿渐化热者,治以燥湿之中稍佐祛湿;湿邪化热,余湿犹滞的"湿热参半"证,治以辛泄佐清热;而对于"太阴之湿与阳明之热相合"者,则治以清阳明之热为主,兼祛太阴之湿。舌诊在湿热病辨证治疗中有重要作用,薛生白用"舌遍体白"、"舌白"、"舌根白,舌尖红"等区分湿与热的多少,其意义正如薛生白所说:"凭验舌以投剂,为临证时要诀。盖舌为心之外候,浊邪上熏心肺,舌苔因而转移。"  相似文献   

10.
风牵偏视相当于西医学的后天麻痹性斜视,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古代医药典籍及现代文献分析发现,该病发病原因主要与风、湿两邪有关。其中风邪可分为外风、内风致病,外风致病多由于正气不足或外风亢盛,内风致病则可能与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血虚及血瘀生风相关。此外,外风、内风可相兼致病。湿邪所致本病也有内、外之分,外湿所致本病多因气候或居处潮湿、冒雨淋水等涉湿过度造成湿邪侵袭人体,内湿致病则多因中焦不运、水湿内停。风湿亦可相兼为病,常见风邪挟杂湿邪所致风痰结聚证型。该病治疗应在整体观念理论指导下,遵循治病必求其本原则,在遣方用药中重视立足病因病机,基于辨证论治选用方证对应的方剂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在中焦的条文有第8、第10、第12、第13、第37五条,归入"邪在气分"中,包含膜原、脾胃两部分湿热证治.湿热在膜原证者其湿浊最重,治以辟秽化浊、香辛苦温之品为主.湿热在脾胃有湿与热的多少之分:湿邪极盛,"尚未蕴热"者,治以"辛开";湿伏中焦,湿渐化热者,治以燥湿之中稍佐祛湿;湿邪化热,余湿犹滞的"湿热参半"证,治以辛泄佐清热;而对于"太阴之湿与阳明之热相舍"者,则治以清阳明之热为主,兼祛太阴之湿.舌诊在湿热病辨证治疗中有重要作用,薛生白用"舌遍体白"、"舌白"、"舌根白,舌尖红"等区分湿与热的多少,其意义正如薛生白所说:"凭验舌以投剂,为临证时要诀.盖舌为心之外候,浊邪上熏心肺,舌苔因而转移."  相似文献   

12.
韩文 《广西中医药》1993,16(3):32-34
<正> 湿邪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它除了具有重浊粘腻、阻碍气机等特点外,还具有隐匿性和变易性。湿证从发病到证候演变直至辨治过程来看,湿邪遁形,易伏体内,脉因证候,变化多端,因而远不及它邪之显而易辨。 1 起病隐袭,积久乃发湿之为病,所感不同。有从外得者,如居处卑湿、冒雨涉水、汗出沾衣等;有从内得者,如恣饮酒浆乳酪、瓜果生冷,伤脾败胃而生者。然不论其内外,“其熏袭乎人,多有不觉,非若风寒暑热之暴伤,人便觉也”(《杂病  相似文献   

13.
湿邪黏滞重浊,最易困遏脾阳,阻滞气机,是脾胃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脾胃病证虽多,然脾胃升降失常,水湿运化不利,是病机中共同之处,给湿邪以出路治疗脾胃病日益受到医家的关注。导师姜树民教授治疗湿邪所致的脾胃病主要以三焦辨证为纲,遵循东垣学说思想,分消走泄,祛邪除湿,并治病不忘求本,兼顾护脾胃,以恢复脾胃功能为根本。  相似文献   

14.
温病湿热犯肺的证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邪包括湿热病邪、暑湿病邪、湿热疠气,尚有部分温毒病邪,本文所论限于湿热病邪和暑湿病邪。湿热之邪由表人里多侵于中焦脾胃,故中焦脾胃证候多且繁杂,为众多医家所重视。然温邪始上焦,终下焦,在感邪之初,亦可有肺脏受邪者,为多数医家所忽略。纵观诸多温病研究文献,对于湿热诸邪犯肺则很少提及,此类证治的研究报道亦较少。从现代医学对于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研究来看,外感湿邪与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感染有直接关系,成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多见有湿证表现。  相似文献   

15.
湿邪为中医病因学说六淫之一,分为外湿和内湿。湿邪致病广泛,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证型有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肠道湿热证、寒湿困脾证等。湿邪所致病症多缠绵难愈,对人们的健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阐明湿邪的致病机理,有极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于湿证的研究成果颇丰,现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肖君 《江西中医药》2005,36(2):20-21
湿为六淫之一,与燥相对而言。湿本身是一种正常气候变化的构成因素,适当的湿气是人类和万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只有当湿气过盛,侵入人体造成疾病时,就成了湿邪。五脏六腑均可为湿邪所病,其中又当属脾胃与湿邪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正湿热之邪为湿邪与热邪两者相合而成,湿热证见于多种疾病中,若湿邪或热邪单一致病则病机相对简单,且易于治疗,两邪相合则使得病机变得复杂,较为难治且疗效较差。湿热之邪常由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和肾主水功能失司所致,故常见于肾系疾病。湿热的治疗正如吴塘所言:"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因此治疗上应清热祛湿并行。肾系疾病湿热证  相似文献   

18.
历代医家治疗自汗多从气虚、阳虚论治,而临床所见湿阻所致自汗亦不少见,湿阻而致的自汗病位多在中焦脾胃,湿阻自汗的基本病机是湿邪阻滞中焦,脾胃受邪,升降失常,运化障碍。通过对湿阻引起自汗机理的分析,湿阻自汗可用祛湿运脾止汗之法辨证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总结江苏省名中医徐进康教授治疗脾胃病之"调气除湿"法的学术思想,徐教授认为脾胃病调气法不外乎补气、行气、降气及升阳举陷四法,除湿法又因内湿外湿化寒化热之不同及湿邪特点而有淡渗利湿、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清热除湿等不同。调气与除湿须并用,调气有助于湿邪的祛除,化湿亦可令中焦气机条达,升降有序。调气除湿合用,可使脾胃运化正常,气机调畅,脾胃病以此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阴虚夹湿证是指既有脏腑阴虚,又有湿邪内停的一类证候。阴虚夹湿证复杂多变,阴虚患者感受湿邪,或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致内生湿邪,而湿邪又导致和加重阴虚,都是其病因病机。根据阴虚和湿邪各自的病位可将阴虚夹湿证分为许多类型。因此辨证时除了要分辨是否为阴虚夹湿证外,还需确定阴虚和湿邪各自的病位。故辨证时应注意四诊合参,全面采集病史及询问病状,问诊时应详细,并注重舌脉。阴虚夹湿之证在治疗时需注意滋阴不碍湿,祛湿不伤阴,并根据阴虚和湿邪各自的病位而采用不同的滋阴药和祛湿药的方法和药物。除了养阴和祛湿的药物,还应根据情况酌加行气活血和补气健脾之品,以助气化。治疗过程中还应根据阴虚与湿邪比重而确定和调整滋阴药和祛湿药的用量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