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发现的TNFR家族成员—DcR3 TR6 ,在某些肿瘤和自身免疫病中高度表达 ,它能竞争性地与LIGHT及FasL结合 ,并抑制了疱疹病毒侵入介体配体 (LIGHT)及FasL介导的凋亡 ,可能与肿瘤的免疫逃逸和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有关。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最近发现的TNFR家族成员-DcR3/TR6,在某些肿瘤和自身免疫病中高度表达,它能竞争性地与LIGHT及FasL结合,并抑制了疱疹病毒侵入介体配体(LIGHT)及FasL介导的凋亡,可能与肿瘤的免疫逃逸和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有关.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DcR3与免疫系统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艳  兰小鹏 《现代免疫学》2004,24(4):338-340
DcR3是最近新发现的能与LIGHT、FasL竞争性结合并抑制其活性的可溶性的TNF家族成员之一 ,它在某些肿瘤、自身免疫病等疾病中高度表达。对DcR3的基因表达、调节机制以及其与某些疾病关系的探讨 ,必将会为疾病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DcR3/TR6是最近发现的可溶性TNFR超家族成员,在归类上属于第三类。其配体具有多样性。它可竞争性地与FasL、LIGHT及TLIA结合,在肿瘤免疫、移植免疫、自身免疫及抗感染免疫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DcR3及其配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DcR3/TR6是最近发现的可溶性TNFR超家族成员,在归类上属于第三类,其配体具有多样性。它可竞争性地与FasL、LIGHT及,TL1A结合,在肿瘤免疫、移植免疫、自身免疫及抗感染免疫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DcR3及其配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LIGHT/TNFSF14是近年来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具有共刺激T淋巴细胞、诱导iDC成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生物学功能,在自身免疫病、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种TNF细胞因子家族成员TRAIL、FasL、LIGHT对糖尿病相关胰岛β细胞株CM的作用。方法:利用Annexin V-FTTC法及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CM对3种能引起Apoptosis的TNF家族成员RTAIL、FasL、LIGHT的敏感性。结果:CM对TRAIL极为敏感,用5ng/ml TRAIL与CM细胞孵育4h就能引起CM细胞产生明显的凋亡,而对FasL、LIGHT不敏感。结论:CM对RTAIL十分敏感,TRAIL有可能在I型糖尿病致病中起作用,是否起到关键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三种TNF细胞因子家族成员TRAIL、FasL、LIGHT对糖尿病相关胰岛 β细胞株CM的作用。 方法 :利用AnnexinV FITC法及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CM对 3种能引起Apoptosis的TNF家族成员RTAIL、FasL、LIGHT的敏感性。结果 :CM对TRAIL极为敏感 ,用 5ng mlTRAIL与CM细胞孵育 4h就能引起CM细胞产生明显的凋亡 ,而对FasL、LIGHT不敏感。结论 :CM对RTAIL十分敏感 ,TRAIL有可能在Ⅰ型糖尿病致病中起作用 ,是否起到关键作用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HVEM/TR2是近来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可与单纯疱疹病毒包膜糖蛋白D(HSV-gD)结合介导HSV感染细胞过程;可与其配体LIGHT结合刺激T细胞增殖,在肿瘤免疫、移植免疫、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及胸腺阴性选择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另外,新近发现它可与另一配体BTLA结合而抑制T细胞增殖,可能为自身免疫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LIGHT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志芳  郝飞 《免疫学杂志》2006,22(Z1):55-59
LIGHT是新近发现的TNF超家族的成员,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NK细胞和未成熟的DC上.它通过三个不同的受体LTβR、HVEM以及DcR3而发挥其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包括阻断HVEM依赖的HSV1感染、诱导和调节肿瘤细胞凋亡以及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生等,在淋巴器官的发生、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反应和抗病毒免疫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LIGHT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细胞因子与自身免疫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细胞因子研究的不断深入及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的观念更新,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病中的地位及其致病作用已成为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本文概述了有关进展情况,主要包括:1.细胞因子与炎症;2.细胞因子对组织细胞MHC Ⅱ类抗原的诱生效应;3.自身免疫病时细胞因子mRNA 在病损部位的表达;4.重点介绍了白介素1、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与自身免疫病的关系。偏重于对临床表现的解释。希望能对同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人乳腺癌组织、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中凋亡调节蛋白FasL,Fas、P53的表达,探讨FasL,Fas及P53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人乳腺癌组织和癌周相对正常乳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1例乳腺癌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Fas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周正常乳腺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乳腺癌组织中FasL、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周正常乳腺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Fas/FasL表达异常使肿瘤逃脱机体自身免疫攻击,促使肿瘤的发生发展,对预测乳腺癌的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突变型P53在乳腺癌中过表达,可能抑制肿瘤凋亡的发生,促进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3.
BTLA是新近发现的Ig家族的抑制性受体,其唯一配体HVEM,来自TNF受体超家族,可与TNF家族的LIGHT结合提供正向刺激信号.而BTLA与HVEM的相互作用传递抑制信号下调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这两个来自不同家族的受体间的负向调节作用,改变了对传统抑制性信号通路作用方式的看法.通过介绍目前对其生物学特性、信号传导机制及与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及寻找治疗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肿瘤等疾病的新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特异性免疫治疗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策略,如肿瘤、自身免疫病等。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具有新结构和新性能的纳米颗粒在临床的应用。本文综述了纳米颗粒通过调控调节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等在维持自身免疫稳态方面的作用,可能成为未来治疗肿瘤、自身免疫病等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人Fas配体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人Fas配体蛋白。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激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扩增Fas配体cDNA,克隆入PCR2.1载体,测序验证后,克隆入带有组氨酸盒的表达载体pQE-3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表达的融合蛋白为人Fas配体,其相对分子质量(Mr)为40000。;经透析复性后,具有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的作用,用该蛋白分子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血清,以间接ELISA检测了部分自身免疫病与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的F 苛的含量。结果与进口试剂盒的灵敏性相似。结论:获得FasL单克隆抗体,深入研究FasL的应用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6.
胸腺瘤病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胸腺瘤临床表现及消化系统症状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胸腺瘤临床资料。结果胸腺瘤常见首发症状是肌无力(53.75%)和肿瘤所致胸部不适症状(22.54%),部分患者体检偶然发现(13.29%)。患者具有突出的自身免疫倾向,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并伴随多种与免疫异常有关的疾病(副肿瘤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58.95%(重症肌无力56.65%)、内分泌疾病5.78%、第二肿瘤4.62%、血液系统疾病6.37%、结缔组织病1.73%、消化系统疾病1.16%。消化系统症状总发生率9.83%(17/173),以慢性腹泻最多(5.78%),多数腹泻病因不明。结论胸腺瘤具有突出的自身免疫倾向,临床表现差异大,伴随多种与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常见,似与自身免疫性肠病有关。  相似文献   

17.
Npt是一种细胞介导免疫激活的敏感标志,临床上,Npt与诸多种类疾病有关密切关系,如病毒感工发症1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病等。本文就Npt检测及其在自身免疫病中的意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LIGHT是近年来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新成员,可由T细胞、树突状细胞、NKT等多种细胞产生,主要通过与LTβR(TNFRSF3)和HVEM(TNFRSF14)2种细胞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活性。现已证实,LIGHT及其信号通路参与了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如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重塑、气道高反应性以及肺纤维化。因此,LIGHT极有可能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现就LIGHT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9.
Fas配体(FasL)与Fas受体分别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及TNF受体(TNFR)家族,是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之一。乙肝病毒感染之后,可使Fas/FasL系统的表达及分布出现异常,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Fas/FasL系统与HBV感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人LIGHT基因的克隆及其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克隆人LIGHT基因,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以研究LIGHT过表达与腺病毒感染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用RT-PCR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克隆人的LIGHT全长基因。将LIGHT cDNA克隆到穿棱载体pAdTrack-CMV-LIGHT重组质粒中,经酶切线性化后,将重组质粒pAdTrack-CMV-LIGHT和骨架质粒pAdEasy-1,以电穿孔法共转染大肠杆菌BJ5183,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最后,将线性化的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293细胞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用荧光显微镜、PCR及Western blot分析LIGHT基因的表达。结果 用RT-PCR法从人的PBMC中,扩增出723bp的cDNA,测序证实为人LIGHT基因。荧光显微镜、PCR及Western blot证实,LIGHT重组腺病毒可感染293细胞,并在293细胞内进行有效的复制。结论 成功地克隆了人LIGHT基因,并构建了其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LIGHT基因的功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