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哈筱梅 《山东医药》2011,51(47):112-11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神经痛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于中、老年人,神经痛症状在皮肤病变愈合后可持续数周或数月。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我们采用喷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及护理特点。方法 将80例PH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激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治疗3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比较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PHN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唐秀娟  毕廷民 《山东医药》2006,46(14):57-57
近来,我们应用窄谱紫外线(NB-UVB)局部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66例PHN患者,男36例,女30例;年龄34~72岁,平均49.3岁。疼痛时间3~36个月。就诊前应用止痛药、镇静药、激素、中药、理疗、针灸等,效果均不理想。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其年龄、性别、病情等有可比性。观察组予窄谱NB—UVB局部照射,初始剂量为0.3J/cm^2,隔日1次,每次剂量增加0.1J/cm,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泼尼松、消炎痛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12~2019-10该院9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维生素B1及腺苷钴胺肌肉注射,同时给予红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加用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2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和2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vs 80.0%,P 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疗效明确,可以有效减少疼痛程度,短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由滞留在人体内的带状疱疹病毒侵蚀破坏神经所致,常规治疗方法如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大部分患者疼痛仍不能得到有效缓解。目前临床上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没有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也没有相关的临床指南或诊疗规范,但临床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治疗与护理经验。本文就我国近10年来PHN的治疗与护理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毒麻药物滥用依赖乃至成瘾的问题日趋严重,本文分析我科利用高压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伴口服中枢性止痛药依赖的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为临床治疗毒麻药依赖或成瘾的研究提供新思路。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64岁。因左头颈背部疼痛3 d,相应部位皮肤起疹1 d来我院就诊。当时查体:除左枕部、颈部及背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各种诱发因素再次激活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近年来,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神经痛为该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其并发症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最常见且难于控制。目前为止,关于PHN尚无统一定义,且发病机制不明,治疗方法有限,这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对PHN的定义、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防治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医师及时预防本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洁  李海燕 《山东医药》2010,50(22):21-2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受累区皮肤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2008年5月-2009年11月,我们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行局部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15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彭锦绣  王粤湘  黄瑾明  张秀华  农秀明 《山东医药》2010,50(40):F0003-F000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HZ)最常见的并发症。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们应用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加上中草药湿热敷及适当护理治疗PHN,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覃勇 《山东医药》2011,51(39):51-5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后遗神经痛是其临床特征之一,发生率为9%~1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导致失眠、焦虑不安、情绪压抑甚至有自杀倾向。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osther peticneuralgia ,PHN)是指急性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消退后疼痛持续经过3月者[1] 。PHN的临床特征为持续性、自发性灼痛或深在性疼痛、跳痛 ,自发性刀割样疼痛或阵发性灼痛 ,异常性疼痛和感觉过敏及难以忍受的瘙痒。PHN虽可发生在青壮年 ,但常见于中、  相似文献   

12.
<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顽固性疼痛病,也是针灸科临床较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并且有增加的趋势;带状疱疹急性期约80%以上患者伴有疼痛,其中约10%可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本文采用"从心胆论治"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1例,疗效显著。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门诊带状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针刀微创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夹脊穴位注射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大鼠脊髓背角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NGF肌肉注射(肌肉注射)组、mNGF夹脊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组、针刀微创联合mNGF夹脊穴位注射(针刀联合)组。采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慢性感染法构建模型组、肌肉注射组、穴位注射组、针刀联合组PHN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肌肉注射组给予肌肉注射mNGF,穴位注射组给予夹脊穴位注射mNGF,针刀联合组在穴位注射组基础上进行针刀治疗,对照组、模型组不做处理。采用行为学实验测定大鼠机械缩足阈值(MW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脊髓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TUNEL染色检测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脊髓组织酵母自噬相关基因6的哺乳动物同源体(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Ⅱ、自噬调控多功能蛋白(p62)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脊髓组织自噬泡形成;Western印迹检测脊髓组织Beclin1、LC3-Ⅱ、p62、磷酸化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现代医学治疗常以镇静止痛、营养神经为主,祖国医学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要治法,但治疗效果均不甚理想.卡介菌多糖核酸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我科近年来利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以慢性顽固性疼痛为特征,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许多患者的疼痛仍未得到充分缓解,或者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高压氧治疗是近年来临床治疗中的一种较新的疗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该文就近年来高压氧治疗PHN的研究现状及PHN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穴位注射核酪治疗支气管炎哮喘1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伟  赵文民 《山东医药》2003,43(25):65-65
1999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们采用穴位注射核酪治疗支气管炎、哮喘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12 8例患者 ,均经内科明确诊断为支气管炎、哮喘 (或哮喘合并支气管炎 )。将其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6 8例 ,男 4 1例 ,女 2 7例 ;年龄 11~ 70岁 ,平均 4 2岁 ;病程 2~ 2 6年。其中支气管炎 4 8例 ,哮喘 2 0例。对照组 6 0例 ,其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与治疗组无显著差异 (P>0 .0 5 )。两组治疗均在 10~ 11月份。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穴肺俞、足三里 ,均为双侧。用 1次性5 ml注射器抽取核酪 4 m l,刺入双侧肺俞或双侧足…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因其体质较弱、免疫力差,故病情顽固难治。近年来,我们用臭氧局部薰蒸加03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 euralgia,PHN)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疼痛,其临床特征为持续性、自发性灼痛或深在性疼痛、跳痛,自发性刀割样疼痛或阵发性灼痛,异常性疼痛和感觉过敏及难以忍受的痰痒。PHN多为早期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评估刺血拔罐对不同年龄段急性期带状疱疹治疗的临床效果,为老年患者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按照不同年龄段,将67例患者分为两组:老年组37例,60~90岁;中青年组30例,28-59岁。每组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老年治疗组(n=19,A组)和老年对照组(n=18,B组);中青年治疗组(n=15,C组)和中青年对照组(n=15,D组)。治疗组采用药物、刺血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神经阻滞治疗。采用VAS评分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A组、B组、C组、D组的VAS分别为:7.66±1.13、7.94±1.11、8.00±1.16和7.97±1.12;治疗5W后,4组的VAS分别为:1.53±0.81、2.50±0.73、1.30±0.82和1.63±0.83。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采用刺血拔罐配合药物的综合治疗疗效与中青年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W后,中青年患者神经阻滞治疗疗效优于老年患者。结论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情,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来说,刺血拔罐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白介素2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多见于老年患者,常见症状为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夜间不能入睡,有时皮损已完全消失,但神经痛可持续数月至2~3年;其原因可能与机体免疫低下有关~([1]).血清白介素2(IL-2)的水平是评价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研究PHN与IL-2水平的关系,为PHN的诊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