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癫狂的病因病机多为阴阳失调,七情内伤,痰气上扰,气血凝滞等。《难经·二十难》云:“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医林改错·癫狂梦醒汤》里说:“癫狂一证,哭笑不休,骂詈歌唱……,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如同做梦一样。”以上论述皆指癫狂实证,而《金匮·五  相似文献   

2.
浅谈七情对妇科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适当的七情能舒发情感,有益健康。而当七情太过,超过人体本身的自我调节范围,就会导致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失常,称之为七情内伤。《素问·举痛论》指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也。”由于七情内伤可使人致病,或使病情反复甚至恶化,尤其是妇人“善怀而多郁,又性喜褊隘”,易为情所伤,故《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妇人之病不易治也……此其情之使然也。”此外女性特殊的生…  相似文献   

3.
<正> 2.关于病机内容 (1) 从病因学、发病学看,外感六淫之气,内伤七情之气,均可导致气病。如《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这说明六淫邪气、七情内气等不同病因可致不同病机。如“风客淫气……邪伤肝也”(《素问·生气通天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等论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中医情志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血管疾病属中医心悸、胸痹、真心痛、眩晕等范畴。古人认为 ,心为神之居 ,血之主 ,脉之宗 ,在五行属火 ,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 ,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灵枢·口问》说 :“心者 ,五脏六腑之主也 ,……故悲衰愁忧则心动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指出了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脏有关 ,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神受损亦可涉及其他脏腑。《内经》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可见 ,中医之七情过度皆能影响人体气血 ,导致阴阳失调 ,气血不和 ,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或加重病…  相似文献   

5.
<正> 祖国医学中蕴藏着许多珍贵的医学心理学理论。如“因郁而致病”、“因病而致郁”的观点,即为我国古代医学心理学指导思想。在《素问·举痛论》中记载:“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凡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皆能引起气机紊乱,使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诸如身心疾病的发生。关于心理因素对精神疾病的影响也有论述。《杂病源流  相似文献   

6.
“气”是古代的一个哲学概念。《内经》中关于气的理论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受先秦时期气的哲学思想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内经》将其应用于医学 ,用来解释人的生理、病理 ,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现结合个人临床体会 ,略谈气学理论对胃病的指导作用。1 气学理论对有关病因病机的指导《素问·举痛论》云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寒则气收 ,炅则气泄 ,惊则气乱 ,劳则气耗 ,思则气结。”这里虽仅举九气为病 ,实则包括无论外感六淫 ,还是内伤七情 ,皆可导致气病。《景岳全书》对此有较好的论述 :“正以气之为…  相似文献   

7.
七情是人对周围事物的反应,不同的情志变化,可直接使脏腑功能失凋,导致病情加重。而情志的舒展、气血和顺,则可缓解病情,加速痊愈。因此,护理人员对每个病人的情志护理不可忽略。1 七情因素对脏腑的影响及所致病证 古语曰:“精神内伤,身必败之”。又如《内经》所说:“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百病之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过极则火动于内,气逆于上,迫血妄行而成血证。最常见的情志护理以心、肝、脾三脏病证为多。情志影响于心,则心神不宁  相似文献   

8.
中医认为,致病因素无外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调、过度劳倦等。七情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当某些特殊因素致情志太过就会损伤脏腑功能气机而致病,故有“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恐惊伤肾”以及“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泄、惊则气下”之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喜胜忧、恐胜喜、思胜恐、怒胜思、悲胜怒”,此乃中医总结出的一套以情治情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了解病人的情志变化,并运用七情相互转变、相互制约的理论采取以情胜情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现就七情变化及其辨证…  相似文献   

9.
马玉光 《河北中医》2004,26(11):836-837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类常见的七种情绪反映 ,简称七情。七情过激又是中医内伤致病的重要原因。例如《素问·举痛论》曰 :“惊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认为七情过激皆可使机体气机紊乱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常见多发病中 ,直接由情志引起的病种达数十种。因此 ,有必要不断总结和探讨情志致病的规律 ,以便更好的为临床实践服务。现就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情志致病特点的认识总结如下。1 情志致病的特点1 .1 七情致病 ,病因难除 情志致病 ,既不同于外感六淫 ,也不同于其它内伤诸因…  相似文献   

10.
通补兼施治疗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的发生多与七情内伤,精力过劳或嗜食膏梁厚味,缺乏体力活动有关。这些致病因素常年累月作用于机体,超过机体的正常调节限度,就可使心脏的阴阳平衡失调,而致气血阴阳虚弱。其结果是:气虚运化无力;血虚滋养濡润无力;阴虚濡养失调;阳虚推动温煦不足,则每致痰凝、饮蓄、气滞、血瘀、火生、邪犯等标实之证。 《圣济总录》云:“复因风寒暑湿,客忤邪恶之气,乘虚入于机体,流注经络,伏留脏腑,毒击心包,时发疼痛”。所以冠心病一般是邪实与正虚共同存在,相互影响,其发生是因虚致实,因实而发,本虚标实。而“气者,人之根本也”。临床观察冠心…  相似文献   

11.
陈全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89-1790
1 病因病机血瘀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 ,但血瘀的形成与气血关系却非常密切。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故气滞则可导致血瘀 ,而血瘀也可引起气滞。正如《素问·举痛论》指出 :“寒气入经而稽迟 ,泣而不行 ,客于脉外则血少 ,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故卒然而痛。若内伤于忧愁则气上逆 ,上逆则六输不通 ,温气不行 ,凝血蕴里而不散 ,津液涩渗 ,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由于不同的病因 ,会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 ,而治法也各异。综合而论 ,主要有六淫、七情过极及外伤、出血等。六淫致瘀 :风、寒、暑、湿、燥、火侵袭人体 ,可引起气血凝滞而…  相似文献   

12.
七情致病病因分析及心理学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致病是从表入里,都从外感,故有“外感六淫”之称。而情志致病,病从内发,是内伤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称“七情内伤”。其致病特点:一是直接伤及内脏,病由内生,故又称“内伤七情”:二是主要影响气机,使脏腑气血失调;三是情志波动,导致病情加剧和恶化。笔者尝试对七情致病心理学机制进行探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病因病机 1.1气滞 《灵枢·百病始生》指出:“若内伤干扰,怒则气上逆,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滞,著而不去,而积皆成也。”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受阻,滞于冲任胞宫,结块积于小腹,成为气滞症瘕。  相似文献   

14.
《内经》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又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不仅将人体情志活动统称为七情,并且认识到七情所伤是重要的致病原因。因此作为中医护理人员,理解情志变化特点,开展情忐护理十分必要。本文将有关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清末医家唐宗海,以治血证见长,撰有“血证论”等书,对血证病机的阐发及其治疗多具创见。本文试就书中“治血必治气”的学术观点,探讨如下: 阳气统阴血治血必调气唐氏依据《内经》气血相关的理论,认为气血两者,气占主导地位。他说:“天地之大,总是以阳统阴;人身之生,总是以气统血。”(《产血》)“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血脱而气不脱,虽危犹生,一线之气不绝,则血可徐生,复还其故。血未伤而气先脱,虽安必死”(《脉证死生论》)。在阐述血证病机方面,他认为血证的发生均与气病有关,没有血病而气不病者。“其气冲和,则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  相似文献   

16.
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中医认为它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生理反应,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直接致人于病的。但是,倘若情志活动剧烈、过度,超越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并持久不得平静,那就必然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导致全身气血紊乱。如《素问·举痛沦》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又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睥、忧伤肺、恐伤肾”等,都说明了七情的过度偏激对人体的气血、脏腑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谈练功人的情绪调控张振利学练气功,应该注意调控过激情绪,防止七情干扰。因为七情过激,不仅影响练功效果,也有害于身体。七情,主要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气是血之帅...  相似文献   

18.
七情和精神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是人们正常的七种情志变化。俗话说 :喜怒衰乐乃人之常情。这七种正常的情志变化超出一定限度 ,失去正常节制就会导致疾病。七情所伤造成发病的原因已被中医大量的临床实践所证实 ,它不同于六淫侵犯人体而发病 ,而是直接影响脏腑、阴阳、气血使之失调而导致疾病发生。因此 ,中医将精神因素所致疾病称为内伤。这种内伤七情的精神因素又是造成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1 内伤七情对脏腑气血的影响1 .1 对五脏的影响人的精神活动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的物质基础是脏腑之精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 …  相似文献   

19.
“百病生于气”出自《黄帝内经》,外感六淫、七情内伤及饮食劳倦均可导致气机升降失常,疾病的发生与气机升降密切相关,最终可概括为“九气为病”,具体病因表现为怒、喜、悲、恐、寒、炅、惊、劳、思九种形式。结节性甲状腺疾病亦属于气病,其病因与五脏气机失调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应以调气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20.
“百病生于气”之说出自《素问·举痛论》。其着重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这段论述说明了三个问题:1、导致气病的原因是:喜、怒、惊、恐、悲、思、劳、寒、炅等,即九气为病。概括了七情、六淫、和劳伤为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