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首先提出"有情、无情"概念 认为血肉有情之品的补益作用尤为突出.如猪、牛、羊、狗等畜兽类.叶天士认为:"血肉有情 栽培身内精血."然而血肉有情之品虽具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作用 但因其味厚、腻滞 易伤脾胃 故在临床应用上也应按辨证组方配膳用.  相似文献   

2.
浅析血肉有情之品的配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元洁  樊巧玲 《中医药导报》2009,15(9):63-63,71
明确了血肉有情之品的定义及常用药物,归纳了其性能功效与特点,并从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等不同方面分析总结了血肉有情之品在方剂中的配伍特点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血肉有情之品主要是指具有滋补强壮、填精益髓养血、补肝益肾健脑等作用的药物,用于改善人体虚证,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在临床过程中治疗各种虚证见长。  相似文献   

4.
血肉有情之品是与草木无情之品相对而言的 ,即指人与动物等的血与肉之类的有情感之物。这些有情之品可以补助人的精、气、神三宝 ,填补人体之下元 ,达到调整阴阳、补益气血、补益冲任之目的 ,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这类药味很多 ,不能一一例举 ,仅就妇科临床常用的介绍如下。1 常  相似文献   

5.
由血肉有情之品所组成的方与药,前文已经介绍。那么如何在妇科临床上选择应用呢?一般先是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辨证分析是属于气血虚弱还是精亏髓少,是肝肾虚损还是冲任不调等,初步确立大范围,再考虑处方用药,这样才可有的放矢,取得较好的疗效。具体选择应用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肉有情之品"具有良好的补益精血、强壮筋骨的功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先天体质虚弱、气血肝肾不足,易受风寒湿热之邪侵袭而致病。或有已病者病程日久、缠绵难愈,久病耗伤气血,累及肝肾,均易出现气血肝肾亏虚的表现。冷文飞以"血肉有情之品"补精血、益肝肾、强筋骨,治疗此类患者,扶正以祛邪,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因它取材于血肉有情之躯,对人体具有益气滋血的补益作用,故被医家称为“血肉有情之品”。阿胶一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与人参、鹿茸并称“滋补三大宝”,自北魏以来即为进贡朝廷的珍品。  相似文献   

8.
胸痹临床表现主要有胸闷、心痛、背痛、气塞、气短、喘息咳嗽等症。与现代医学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基本相似,是目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病证之一。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师古人之法则,发今人之微妙,对胸痹辨证施治,偶得点滴体会。现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其临证经验基础上总结而来,并贯穿了丰富的护理学思想。鉴于堪称有益可补己缺,今粗辑其相关论述,浅析于此。  相似文献   

10.
许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9):39+41-39,41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此句为《内经》中对于病机的经典论述之一,后世多有引用,并被诸多医家用作"动摇、眩晕、抽搐"等风证的辨证纲要。本文通过临证实践分析,具体阐述此条文在辨证潜方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华佗<中藏经>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确定进行校注、语释的十大经典著作之一,由孙光荣教授执笔的华佗<中藏经校注>、<中藏经语译>使华佗<中藏经>获得了新的生命.近来阅读华佗<中藏经>,对华佗补益养生方有些认识和体会,现略述之,以期有益于中医临床和当代养生.  相似文献   

13.
全国著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临床治病强调辨证求因,选方用药机变灵活。介绍颜老治疗隐匿性肾炎血尿的经验:①阴虚内热,滋阴勿忘化瘀;②气阴两虚,补益切忌温燥;③脾肾气虚,补肾尚须防感。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表里同病之临证体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表、里是疾病的相对病位概念,是人体患病之后,症状反映于体表、体内的概括性总结。《伤寒论》对表里同病的治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有如下3种:先表后里、表里同治,以及太阴里证较急时的急当救里、先里后表。  相似文献   

15.
喘证食疗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喘证迁延难愈,累及肺肾,防治尤为重要。中医食疗对于喘证的防治有着明显优势。《黄帝内经》奠定了喘证食疗的理论基础,张仲景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诸多医学实践,丰富了喘证食疗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仲景提出欲补血肉有情之体,须用血肉有情之品的理论,为后世医家对喘证的食疗用药开拓了思路。隋唐之际,喘证的食疗达到了兴盛时期。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最早提出食疗为先的原则,即治病首先以饮食治疗,饮食治疗不成,再以药物治疗,强调把饮食治疗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中药物组成相似的方剂可归纳为类方,如桂枝汤类方、承气汤类方、泻心汤类方等.而桂枝汤作为仲景第一方,《伤寒论》原文论述时笔墨较重,临床应用也颇为广泛.本文通过分析桂枝汤类方的药物加减、药量变化及所治证候,阐述张仲景辨病、辨脉、辨证"三辨一体"和"证变、法变、方变"的临证辨治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临证治验     
小陷胸加枳实方出自《温病条辨》,理中汤出自《伤寒论》,笔者将二方相合加减,辨证运用于临床,收效显著。现列验案数则如下。(一)胃痛治验高洪明,男,58岁,1978年5月4日诊。患者有胃痛宿疾,昨日突发呕吐胃剧痛,注射阿托品后稍缓解。现胃皖疼痛胀满拒按,稍进食则更剧。泛酸呕恶时嗳气,呈烧灼感,  相似文献   

18.
刘炳凡研究员主张病、证、症、脾胃相结合的临证思维,与仲景在《伤寒论》中的临证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刘老"首重脾胃"的思想与《伤寒论》对其的影响,《伤寒论》与刘老的病、证、症结合思维,病、证、症、脾胃相结合的临床应用举例3个层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19.
<正>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在全书中见两处:其一《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二十》:“妇人怀妊,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1];其二《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二十二》:“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1]当归芍药散原方由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泻和川芎6味中药组成,全方肝脾同调、养血调肝、健脾利湿、缓急止痛,原为治疗肝郁血虚、脾虚湿滞之妇人腹痛而设。  相似文献   

20.
肝为五脏之一,与胆相连,藏血而主疏泄与人之整体、气血密切相关,一旦肝病,还可以影响其它脏腑,引起多种病证。就我院门诊接待患者来看,患有郁证等肝病者为数较多。几年来,笔者运用(伤寒论)治肝法,指导临床其疗效颇佳,尤其治疗腹胀更为满意,现介绍运用治肝法治疗腹胀80例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