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临床一般分为五型,其中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型属于中医学“厥心痛”、“真心痛”、“胸痹”的范畴,现多以“胸痹”或“心痛”称之。其表现主要是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安卧。病位主要在心,但与肝、脾、肾也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2.
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 冠心病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引起心肌需氧超过冠脉供氧所导致的心肌缺血性损伤,以胸闷、心前区阵发性的压榨样疼痛为其典型表现,每因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及饱餐后而诱发。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胸痹”、“心痛”、“厥心痛”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多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是临床常见疾病。冠心病属中医学中“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气滞、血瘀、痰邪、寒凝。八珍散出自元代《瑞竹堂经验方》,是临床常用的补气补血剂,本文就八珍散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冠脉粥样硬化是其发病基础。冠心病是因冠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狭窄、冠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心肌缺氧、缺血的临床综合症。在祖国医学中,冠心病属真心痛、心痛、胸痹病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虚实夹杂、标实本虚,正气不足、寒凝、痰浊、血瘀、气滞为其病因,病位在心,却与五脏阴阳、气血不足有密切关系。本文就冠心病防治思路,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辨证客观化、标准化获得了长足发展.规范冠心病中医辨证,建立基本、标准、统一的证型体系,寻找特异性、敏感性高的客观辨证依据,实现中医证型的病因病机与现代医学病理生理融会贯通,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粥样性心脏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的基础上 ,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 ,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多见于男性 ,多数病人在 40岁以后发病 ,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 ,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范畴。现就近 5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大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 ,以气虚为本 ,血瘀为标 ,本虚标实。近年来 ,过食肥甘冷饮、嗜好烟酒而内生痰浊瘀阻心脉发生胸痹的病人日益增多 ,因而路志正[1] 认为胸痹的…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辨证客观化、标准化获得了长足发展。规范冠心病中医辨证,建立基本、标准、统一的证型体系,寻找特异性、敏感性高的客观辨证依据,实现中医证型的病因病机与现代医学病理生理融会贯通,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目前,冠状动脉造影(CAG)已经成为冠心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金标准,通过CAG对冠心病中医辨证进行研究,结合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和量化手段,有助于阐明冠心病中医辨证的实质,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胸痹"首见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说文解字>中解释"痹"为"湿病也",<汉书·艺文志>中有"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颜师古注之曰:"痹,风湿之病".可见胸痹病如同风湿疾病的"痹"证一样,症状多样,近似于现代医学所讲的综合征,是对多种心胸不适症状的概括.至张仲景<金匮要略>立"胸痹心痛短气病脉并治"为专篇,并提出"阳微阴弦"后胸痹一病病机后,后世医家多将"胸痹"、"心痛"合而论之.临床中常见以心胸部不适就诊的围绝经期女性,中医诊断属胸痹,但心胸部不适症状多样,伴随症状多,并不单以心痛为表现,而且相当多的患者无明确心肌缺血的证据,治疗时应重视围绝经期女性的中医生理变化根本,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不能顽守胸痹病专于活血化痰的方法,否则难以达到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心绞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本病属中医学"厥心痛""真心痛""胸痹"范畴.祖国医学对其治疗除内服药物外,还采用内病外治法.中医穴位外治法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内病外治,通过肌表、穴位作用于经络、气血、脏腑,从而达到祛除机体内在疾患、调整和提高机体机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胸痹心痛(冠心病)发病"不止于心,亦不离于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其胸闷、胸痛等临床表现,其属于中医的“胸痹心痛”范畴。对于胸痹心痛,《内经》有多篇论述。如《灵枢·本藏》曰:“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的记载。《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胸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而《灵枢·厥病》有肺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肾心痛之论。由此,后代医学家多认为胸痹心痛发病与多脏腑相关。如尤在泾《金匮翼》曰:“五脏六腑任督支脉,皆络于心,是以积压脏腑经脉,挟其淫气,自支脉上乘于心,皆能作痛,然必有各脏腑病形与之相应”。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的范畴。沈建平教授认为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气阴两虚是冠心病的发病之本,痰瘀互结、邪热内蕴是致病之标,治疗上强调标本同治,根据病因病机提出益气养阴、化痰逐瘀兼清热的治疗原则,临证时审证求因,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病理过程,其危害性极大,严重阻碍人类的身心健康~([1-3]),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根据心绞痛发作性质、频度、持续时间及诱发因素等可将心绞痛划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类。中医依其临床表现归属于"胸痛""胸痹""心痛"范畴。胸痹的病因病机在于"阳微阴弦",即胸阳不振,阴邪凝结,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责之于气、血、阴、阳之虚,本实主要责之  相似文献   

13.
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属于中医"真心痛""胸痹""心悸"的范畴,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有明显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易患性体质是人体与遗传背景密切相关的稳定性状。体质不同 ,其对疾病的易感性也不同 ,不同疾病也有其不同的易感性体质背景。本文从中医理论出发 ,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 ,探讨胸痹的易患性体质特征 ,旨在为该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中指出 :“夫脉当取太过不及 ,阳微阴弦 ,即胸痹而痛 ,所以然者 ,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 ,所以胸痹、心痛者 ,以其阴弦故也。”这里的“阳微”和“阴弦” ,就分别是胸痹心痛的本虚和标实基础。本文即从本虚和标实两方面探讨胸痹心痛的…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因病机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祖国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由来已久,对此病的记载首见于<内经>,<金匮要略>记载其典型症状为胸痹之病.  相似文献   

16.
<正>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循环改变引起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间的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又称缺血性心脏病。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胸痹"、"猝心痛"、"真心痛"等病的范畴[1],其发病部位主要在心。冠心病心绞痛症状的描述最早大约出现在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记载了多种病名,公元前11世纪左右成书的《山海经》中便有"心痛"一词的记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古无其名,但确具其实,大多医家认为《内经》中有关“真心痛”、“心痛”等记载,张仲景有关“胸痹心痛”的论述与现代的冠心病很类似。顺此脉络可以看出,历代对该病的治疗及理论探讨,多以经典为滥觞,以阳虚、寒凝痰阻等方面立论。近年对冠心病的中西结合研究,...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根据中医理论和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我院应用中药研制的老康胶囊等中药,配合气功(升降开合功)治疗冠心病50例,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胸痹、心痛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胸痹心痛"之病最早见于《金匮要略》。田俊主任认为心与脾胃的经络、气血、五行相关,从调理脾胃治疗胸痹,辨证施治,方可收效。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近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 ,是严重危害人民生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在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并取得肯定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近况做一综述。1 病因病机  冠心病病位在心 ,其易患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长期吸烟者。冠心病的病机在于心脉不通 ,中医学认为 ,心脉不通的原因是由于瘀血、痰浊、气滞 ,而瘀、痰、气滞的产生 ,又是长期以来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 ,故瘀血、痰浊、气滞为标 ,而脏腑虚损为本 ,因虚而致实 ,本虚而标实[1] 。本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