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冠心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并与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对140支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显示结果的对照:敏感度为75、64%、特异度为88.89%、阳性预测值为81.94%、阴性预测值为84.55%、准确度为83.59%。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并可对冠状动脉形态学进行良好评价,从而进行介入治疗的筛选,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总体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7%、92.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5%、97.6%,准确度为92.7%.结论 64层螺旋CT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一种无创、简便、安全可靠的冠状动脉血管疾病诊断与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128-slice spiral CT,128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进行对照研究,入组患者先期接受128SCT,且CT冠状动脉影像符合冠心病评估要求,并于1个月内接受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本组128SCT和CAG检查64例,共计256支血管,其中128SCT发现136支冠状动脉狭窄(LAD64支、LCX20支、LMA12支、RCA40支);与CAG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8SCT与CAG结果相符的病变血管124支,其中LAD60支、LCX16支、LMA10支、RCA38支,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l%,阳性预测值为9l%,阴性预测值为97%。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128S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也明显增加,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十分准确,可作为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筛查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对于预测及早期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璐 《医疗设备信息》2011,(12):133-13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运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组(CPR)及容积再现等技术(VRT)重组图像,以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分支;其中,有18例患者同时行常规X线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MIP、CPR、VRT重组图像都能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左冠脉主干、左冠脉前降支、左冠脉回旋支及右冠脉),在同时行两者检查的18例中,常规血管造影显示36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狭窄;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有38支显示不同程度的狭窄,18支冠脉内见软斑块。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方面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16层螺旋CT与DSA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探讨1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患者同时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DSA冠状动脉造影,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DSA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患者心率在55~70次/min时,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血管狭窄≥50%的准确度为94%,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显示达到诊断要求,并且可显示动脉壁的改变。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筛选手段,对血管搭桥和内支架放置术后的评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和材料对6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男32例,女28例,年龄28 ̄76岁,平均54.8岁。所有患者进行了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术做对照,分析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灵敏度为81.35%,特异度为96.43%。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显示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很高,作为一项非创伤性技术,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重要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0例临床可疑的冠心病患者及5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均对其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97%,阳性预测值为86.2%,阴性预测值为97.7%。结论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作为一种具有非创伤性、安全性的检查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显示粥样硬化斑块、冠脉支架术后患者的复查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的一种无创筛查手段,并可用于冠脉支架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0月间6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并对6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各节段进行影像学评价。其中50例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对照,并对冠脉各节段数量显示及有无其他病变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8.90%,特异性为87.40%,对诊断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4.8%,特异性为70.0%,,假阳性率28.6%,假阴性率12.0%。两者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操作简便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高,是筛选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发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1例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状动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诊断。对其中两例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121例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均成功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分支,发现冠状动脉管壁钙化59例,软斑块形成27例,其中64例冠状动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与导管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3例患者共299个节段中,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满足临床诊断的为291个节段,8个节段因钙化、运动伪影而不能评价。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7%、98.2%、94.0%、96.4%。结论:64层螺旋CT虽不能取代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但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方面还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8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血管CT(CTA)对患者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进行检查,记录两种检查各自的阳性、阴性结果。以CAG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CTA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进行评价。结果两种检查均能较好地显示冠脉狭窄等病变情况,CTA检查的灵敏度为96.1%,特异度为78.0%,阳性预测值为94.3%,阴性预测值为84.2%。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较高,诊断灵敏度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冠状动脉病变的无创检查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帆  宁新惠  向小平 《现代保健》2012,(27):142-143
目的:评估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例冠心病支架术后复诊患者先后行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将两者结果相比较。结果:31例受检者,共植入支架58枚,冠状动脉显示成功率为91.4%,分析其敏感度为89.47%,特异度为93.19%,阳性预测值为85%,阴性预测值为95.35%,Youden指数为0.827,同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有无支架内再狭窄的无创性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64 SCT)冠状动脉成像判定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准确度.方法 选择72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先后行64 S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G).对两种方法判定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72例SCAG显示的720节段冠状动脉图像中,64 SCT提供可供分析为684节段,可评估率为95.0%.与SCAG对照分析,64SCT判定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狭窄度≥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分别为67.4%、92.9%、69.5%、92.3%和88.0%.结论 64 SCT冠状动脉成像作为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对检出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有较高的准确度,可用于冠心病的初步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本院48例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利用多种方法重建、分析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及其显示率,其中7例中度以上狭窄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分析.结果冠状动脉成像清晰度优33.33%(16/48),良56.25%(27/48),差10.42%(5/48);总优良率89.58%.冠状动脉主要血管分支显示率右冠状动脉近段100%(48/48)、中段95.83%(46/48)、远段75%(36/48);锐缘支81.25%(39/48);左冠状动脉主干100%(48/48);左前降支近段100%(48/48)、中段93.75%(45/48)、远段72.92%(35/48);对角支95.83%(46/48);回旋支近段100%(48/48)、远段83.33%(40/48);钝缘支89.58%(43/48).发现钙化13例,管腔内充盈缺损3例,管腔中度以上狭窄7例,支架通畅7个(1个支架内再狭窄),桥血管通畅2例.7例中度以上狭窄患者随访外院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均有冠状动脉狭窄.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安全的、无创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ECG)与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20例,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以及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结果。结果:ECG检查74例阳性,检出阳性率为61.67%;CTA检查74例阳性,检出阳性率为89例,检出阳性率为74.17%,两组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具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而采取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则可进一步提高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阳性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对比冠状动脉造影(CAG)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高度怀疑冠心病且同时做过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及DSA的49名患者,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9名患者中,CAG发现有意义狭窄247处,64-SCT正确发现其中的236处,11处因钙化或运动伪影致病灶漏诊、过诊或狭窄程度评估不准确。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的总体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5%、92.9%、94.6%。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在冠心病的诊断上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无创的检查方法--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疑似患者的筛查价值.方法 使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Cardiac 64螺旋CT对2082例连续的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了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男1214例,女868例,平均年龄58.2岁).其中218例在随后的1周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这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 2082例患者,2063例均成功进行了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99.1%.平均检查时间4 min.与金标准比较,诊断敏感度97.4%,特异度90.1%,阳性预测值91.8%,阴性预测值96.8%,准确度93.4%.结论 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方便、安全、快捷、廉价,有望成为筛查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全部病例均提供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资料,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灵敏度为92.39%、特异度为93.75%、阳性预测值为88.54%、阴性预测值为95.93%。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都比较高,有着显著的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应用价值,可作为CAG检查前的有效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接收救治的50例冠状动脉疾病或疑似冠心病患者,均给予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对比,评估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等临床价值。结果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显著优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中度以及中度以上冠状动脉狭窄两种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均较高,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轻度动脉狭窄诊断,64层螺旋CT准确率显著优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具有高准确度、高灵敏度的特点,且早期轻度狭窄诊断灵敏度优于常规动脉造影,积极作用于患者正确选取治疗手段及评估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8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男性40例,女性46例)用64层螺旋CT进行冠脉成像,以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其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86例患者共分析638个血管节段,其中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左冠主干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左前降支为97.9%和97.1%,右冠远端为84.5%和97.5%,对钙化的诊断优于冠脉造影。结论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老年人冠心病诊断和筛查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