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生儿溶血病分为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Rh血型不合溶血病.Rh溶血病见于母亲血型为Rh阴性,患儿Rh血型阳性,多发生于第2胎.在Rh血型系统中,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率最高的是由IgG类抗-D引起, IgG类抗-E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次之.随着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逐步实施,抗-D产生的频率明显下降,抗-D以外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逐步上升[1].  相似文献   

2.
目的输血前常规检测受血者Rh血型,为预防临床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标准,杜绝RhD抗原阴性患者因输RhD抗原阳性血而产生抗-D抗体的机会。方法分别用抗.D(IgM)血型定型试验(凝集法)对2200例受血者输血前进行Rh血型鉴定,RhD抗原阴性者再用微柱凝胶法复检确认。结果输血前受检的2200例患者中,检出RhD抗原阴性患者6例,阴性率0.27%。结论输血前检测受血者Rh血型,对于合理用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常规检测非常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正> 人群中 Rh 血型抗原阴性较少,故母子 Rh 血型不合及新生儿 Rh 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率不高。由于新生儿 Rh 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新生儿期的严重溶血性疾病,如不能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或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产前进行 Rh 血型检查,夫妇 Rh血型不合妇女进行 Rh 血型抗体测定,对于早期诊断新生儿 Rh 溶血病具有重要价值。我院10年查出孕妇 Rh 血型抗原阴性27例,娩出24名新生儿被诊断为新生儿 Rh 血型不合溶血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正确鉴定新生儿的血型,找出新生儿溶血病原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用直抗、游离试验、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试验鉴定其Rh(D)血型。结果该患儿为B型Rh(D)阳性,由母体Ig G抗-D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结论由于抗-D抗体致敏了红细胞而误认为Rh(D)血型为阴性。  相似文献   

5.
Rh血型系统的抗原至今已发现40多个,但涉及临床的主要有D、C、c、E、e 5个抗原,其中以D抗原最为重要,是临床上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最重要的血型抗原[1],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D抗原存在多种变异体,如部分D、弱D、D放散型、-D-型等.D抗原的表达强弱不一,其中以RhCcEe缺失型(-D-)的抗原性最强,而D放散型(Del)最弱,RhD常规定型技术多被误定为RhD阴性.  相似文献   

6.
王明慧 《河北医药》2010,32(22):3233-3234
Rh(D)阴性血又叫熊猫血,是非常稀有的血型.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存在一种D血型物质(抗原)时,则称为Rh(D)阳性血;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D)阴性血.Rh(D)阴性血的分布因种族不同而差异很大,在白种人中的比例较高,约为15%.我国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中,99.7%都是Rh(D)阳性血的人,只有0.3%是Rh(D)阴性血[1].  相似文献   

7.
Rh(D)阴性血型的人群在我国汉族中仅占0.4%[1],属于稀有血型,Rh(D)阴性血型的血源尤为珍贵.笔者常见到寻求Rh(D)阴性供血者的报道,也见过患者因等待Rh(D)阴性血,错过抢救时机而失去生命的报道,在现实的工作中也能遇见上述情况.为了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笔者在常规情况下和急性大出血时,对Rh(D)阴性患者采用不同输血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Rh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方面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Rh抗原性强弱依次为D、E、C、c、e,如果这几种抗原不合均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和溶血性输血反应,另外Rh阴性在人群中分布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Rh(D)阴性血型患者接受Rh(D)阳性供肝在肝移植术前备血、免疫诱导的方案。方法:总结我院实施的3例Rh(D)阴性患者的肝移植术前治疗经验。结果:3例患者肝移植手术均获成功,在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Rh(D)阴性血型患者不再因为输血或供体原因而失去肝移植的机会,充分的术前治疗是Rh(D)阴性血型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Rh(D)阴性患者抗原抗体的检测及临床输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彤彤  王维  曹萌  李力 《天津医药》2006,34(1):65-66
Rh血型系统是仅次于ABO系统的最具有临床意义的血型抗原。D和CeDE是最常见的人类Rh抗原。他们能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或同种抗体并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输血反应或自身溶血性贫血。其中D抗原最具免疫原性,因此以抗D抗体较为多见。主要是Rh(D)阴性患者通过输血、妊娠或其他不明原因的免疫作用产生抗体,极少见自然发生的抗体,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患者体内可发现Rh自身抗体。笔者对天津地区部分Rh(D)阴性患者的抗原及产生抗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验Rh阴性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更好地解决其输血难的问题。方法:用进口抗D(IgG IgM)试剂,运用试管法检测Rh血型,结果:共检测4500人,检出Rh阴性17例,占受检总人数的3.78%,与献报道(3.45‰)大致相近,结论:Rh血型在人血中的分布是有血缘关联的,稀有血型的受血在与其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更容易找到同型,相配合的人,自体输血,家属供血是目前解决Rh阴性输血难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输血患者Rh血型鉴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h血型不合输血可产生危及生命的溶血性输血反应,Rh阴性未婚妇女如输入Rh阳性血而产生同种抗体,婚后怀孕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病,为了确保患者输血安全,避免Rh阴性妇女产生同种抗体,我们对本院48 760例患者进行常规盐水抗-D鉴定患者Rh血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Rh溶血病是指母子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换血是治疗Rh溶血病的有效方法。1999-08~2003—10我院为8例Rh溶血病患者实施换血,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Rh(D)阴性手术患者的输血方案。方法术前制定不同的输血方案,将Rh(D)阴性手术患者分为4组。结果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在相同手术情况下用血量越来越小,有相当一部分可以不输血,术前备血可以放弃。结论针对Rh(D)阴性患者不同情况术前制定合理的输血方案可以保证临床用血并可有效节约血源。  相似文献   

15.
晋中市Rh阴性献血者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惠兰  李芳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1):848-848,855
Rh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具多态性的血型系统之一,其临床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Rh阴性血型分布情况的调查及不规则抗体的检测有利于建立完善的Rh稀有血型档案,有效地预防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安全及时供血提供保障。对晋中市Rh阴性献血者的比例、血清学表型及血清不规则抗体进行了调查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9.3Rh血型系统及其鉴定Rh血型的发现是继ABO之后临床意义最大的一个血型系统,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个系统。其重要性与临床意义就在于:一旦输入Rh血型不合的血液或母—胎Rh血型不合的妊娠因同种免疫作用,而产生Rh抗体。当其产生Rh抗体后输入Rh血型不合的血液时,将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分娩后婴儿将出现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HDN,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一旦确诊应尽早实施换血疗法。在Rh血型的常规鉴定中,通常只测抗D,我国市售的抗D血清多属IgG,不能凝集盐水介质中的红细胞。鉴定Rh血型的方法须视所用标准血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佛山市中医院住院病人Rh (D)阴性血型,了解Rh (D)阴性血型的表现型分布和频率,建立起Rh(D)阴性患者和献血者的血型档案,保证临床安全输血.方法 采用强生AutoVue Innova 全自动血型与配血分析仪对Rh(D)抗原进行初筛检测;初筛阴性者再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确认;确认阴性者用试管法对Rh因子C、c、E、e进行筛选和分型.结果 在16 402人中检出Rh(D)阴性血员43人,其中A型11人,B型11人,O型18人,AB型3人;43人的Rh表现型为:Ccdee 11人,ccdee 30人,CCdee2人.结论 佛山市中医院住院病人Rh(D)阴性率为0.26%,符合我国汉族人口Rh(D)阴性率.掌握佛山市人群Rh(D)阴性血型的分布和频率,建立Rh (D)阴性血型档案,对稀有血型患者的紧急用血及降低免疫性输血反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Rh抗体在孕妇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在新生儿溶血病(HDN)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血清学检测方法鉴定其Rh抗体的特异性并测定效价。结果在2302例产妇中,检出Rh系统特异性抗体18例占0.78%;特异性抗体类分别包括抗-D、抗-E、抗-Ec、抗-C;以抗-D最多9例占50%,抗-E次之4例占22.22%;在产生抗-D的细胞表现型中,以母亲为ccdee最多,共7例,占全部产生抗.D的77.77%。结论Rh系统抗体导致HDN严重,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鞍山地区113名Rh(D)阴性献血员Rh血型表型检测,探讨建立Rh(D)抗原阴性的献血员资料库的必要性,观察对首次献血的Rh(D)抗原阴性人群进行电话回访中的效果.方法:对2011-10~2012-07采集的Rh(D)抗原阴性血液标本的C、c、E、e抗原采用试管法进行检测.通过对59名首次献血的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了解他们是否有再次加入献血队伍的意愿.结果:113名Rh(D)抗原阴性献血者Rh表型中以表型ccdee比例最高、其次为Ccdee,表型CCdee、ccdEe、CcdEe的比例都低于10%,未发现CCdEE、ccdEE、CcdEE、CCdEe表型.通过回访工作,59名首次献血Rh(D)抗原阴性献血者均愿意在我站的调控下再次献血.结论:Rh(D)抗原阴性在我国人群中分布频率较低,加之Rh血型系统抗原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因此各地采供血机构应该对Rh(D)抗原阴性献血员进行Rh血型表型检测,并实现各机构资源共享,采用回访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首次献血的Rh(D)抗原阴性献血员的流失.  相似文献   

20.
<正>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的系统,其临床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Rh(D)阴性患者必须输注ABO同型Rh(D)阴性的血液,而Rh(D)阴性在汉族随机人群中仅为3‰[1],属稀有血型,因此为了保障临床Rh(D)阴性血液供应,建立起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我们对潍坊地区Rh(D)阴性资料库内的498名Rh(D)阴性献血者的献血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