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肠减压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减压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利用负压吸引及虹吸原理,预防术后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减轻胃肠内的压力,利于手术后胃肠吻合口的愈合和胃肠功能的恢复。胃肠减压是否恰当、有效,关系到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由此引起并发症的发生。现对胃肠减压胃管置入深度、留置胃管时机、腹部手术胃肠减压的应用价值及腹部手术后胃肠减压的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胃肠减压术是腹部外科术后病人常用的一种护理治疗措施之一,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道压力及切口张力,有利于切口的愈合,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在临床中我们发现胃管插入的长度能直接影响胃肠减压的效果。因此,我们对胃管插入长度与减压效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求获得最佳的胃管置入长度。  相似文献   

3.
胃肠减压术是外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它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胃肠道积聚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减轻腹胀及缝合口张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切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胃肠减压在腹部外科中用途广泛,如肠梗阻、胃肠穿孔、胃肠道手术后的患者均为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持续胃肠减压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秋枫 《家庭护士》2008,6(6):520-521
持续胃肠减压是抽出胃肠道内的液体和积气,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的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为胃肠道手术病人行术前准备,增加手术安全性,有利于术后吻合口愈合。为了观察胃肠减压的有效性,2007年6月-2007年10月,对我院普外科进行胃肠减压的病人随机检查。现将存在的护理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恶性疾病手术病人罔术期根据病情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内容物,减轻腹胀及缝合口的张力,利于切口的愈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将胃肠道内积聚的内容物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的方法。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张力,减轻腹胀,在临床观察中发现,采用传统胃管及鼻饲插管的长度(45cm~55cm)效果不理想.部分病人会出现引流不畅。我科护士对传统胃管及插管长度进行改进,并应用于腹部手术后进行胃肠减压的老年胃癌病人中,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胃肠减压常规应用于择期腹部手术,目的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吻合口压力、预防肺部并发症等。但是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胃肠减压在腹部手术后不是必需的,留置胃管可能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呼吸道并发症、胃-食道反流、声带的损伤以及舒适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胃肠道手术后,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以2008年1-6月行胃肠道手术的58例患者为观察组,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恢复进食.以2006年11月至2007年12月的62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术中放置胃肠减压管直至恢复肛门排气.比较两组病例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闻、咽喉疼痛、恶心、鼻咽部不适、急性胃扩张、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胃扩张、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诉咽喉疼痛、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明显较观察组增多(P<0.01).结论 胃肠手术后不放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恢复进食安全可行.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8.
邹萍 《天津护理》2014,(3):234-234
<正>胃肠减压技术是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体外的胃管部分与胃肠减压器相连,通过胃肠减压器的负压作用,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对胃肠梗阻病人可减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和膨胀程度,对胃肠道穿孔病人可防止胃肠内容物经破口继续漏人腹腔,并有利于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的愈合~([1])。适用范围很广,常用于急性胃扩张,肠梗阻,胃肠穿孔修补或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道手术后是否须常规胃肠减压,方法79例肠道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I组38例术后不插胃管II组41例术前插胃管,术后胃肠减压至肠功能恢复,术后观察指标着重于用无胃肠减压关并发症和不适。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腹胀,呕吐,切口裂开,吻合口漏和急性胃扩张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而II组肺部感染,吞咽疼痛,睡眠差,恶心等明显高于I组,结论,肠道手术后无须常规胃肠减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肠道手术后不采用胃肠减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道手术后是否须常规胃肠减压。方法79例肠道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开展前瞩性临床研究。Ⅰ组38例术后不插胃管,Ⅱ组41例术前插胃管,术后胃肠减压至肠功能恢复。术后观察指标着重于有和无胃肠减压相关并发症和不适。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腹胀、呕吐、切口裂开、吻合口漏和急性胃扩张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而Ⅱ组肺部感染、吞咽疼痛、睡眠差、恶心等明显高于Ⅰ组。结论肠道手术后无须常规胃肠减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将择期胃手术1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术后不插胃管组,Ⅱ组为术后插胃管行胃肠减压组。结果表明,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相近(P>0.05),无吻合口漏、急性胃扩张等并发症。Ⅱ组患者肺部感染明显增多(P<0.05),且插胃管后患者均感鼻咽部不适、恶心、术后早期不便下床活动等,故择期胃手术后无需常规行胃肠减压。  相似文献   

12.
122例胃肠减压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巧娥 《护理研究》2009,23(7):1965-1965
胃肠减压术是普外科常用的一种护理操作技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胃内。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内的液体及胃肠内气体吸出.减轻腹胀及缝合的张力,利于伤口愈合,常用于急性胃扩张、肠梗阻消化道穿孔以及胆道及胰腺等疾病的病人。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5月122例住院行胃肠减压术病人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1933年Wangensteen等[1]首次在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中提出并采用了术后留置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的技术。目前,在腹部大型手术的临床实践中广泛常规的采用预防性留置鼻胃管,起到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对于胃癌手术,传统观点认为,手术后预防性胃肠减压,能够有效缓解术后胃肠道的积气和积液,减少消化道内的压力,有助于减少术后肠麻痹的发生,减轻术后恶心、呕吐和腹胀等症状,有助于胃肠道重建后吻合口  相似文献   

14.
陈碧岚  李耀权 《浙江临床医学》2003,5(4):249-249,251
胃肠减压管是外科手术前的一种准备 ,也是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措施。在全麻插管期间 ,放置胃肠减压管 ,常需在喉镜明视下进行。由于气管导管的存在 ,操作较为不便 ,作者近10年来 ,于全麻插管期间安置胃肠减压管共20例 ,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 ,女8例。年龄15~62岁 ,平均32.5岁。均为全身麻醉插管腹部手术。安置胃肠减压管的原因 :(1)清醒病人不可安置肠减压管4例、昏迷病人2例 ;(2)术前因固定不牢固致使手术中胃肠减压管脱落6例 ;(3)术中手术需要而安置胃肠减压管3例 ;(4)术前放…  相似文献   

15.
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对胃肠梗阻患者可减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和膨胀程度,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对胃肠道穿孔患者可防止胃肠内容物经破口继续漏入腹腔,有利于局限炎症,促进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的愈合。笔者对影响胃肠减压功效的病例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的存在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58例胃肠道手术应用吻合环胃肠吻合中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应用可降解吻合环的吻合口63处,术中吻合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漏1例(1/63,1.59%),给予再次手术治疗,恢复良好;早期小肠不全性梗阻1例(1/63,1.59%),无需手术干预;平均通气时间为3.1d,平均进流质饮食时间为3.2d。在多种胃肠吻合术中,吻合环都具有安全、高效、可靠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有利于减少吻合口漏或狭窄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正留置胃管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用于腹部手术,特别是胃肠手术,术前持续胃肠减压,可防止胃肠膨胀,有利于视野的显露和手术操作,预防全麻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等;术后应用有利于腹部手术切口及胃肠吻合口的愈合。但老年患者行胃手术,胃肠功能恢复较慢,留置胃管时间较长,胃管固定绳本身较细,胃管两根绳从患者两侧面颊绕过两耳上固定于枕后,虽然固定牢固,但常将患者两耳勒出两条深深痕迹,严重者可致出  相似文献   

18.
胃癌术后非计划性拔出胃肠减压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冬芳  章玉英  李疆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1710-1712
胃肠减压是胃癌手术前的一项重要操作,有效的胃肠减压关系着患者手术的成败和疾病的预后,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吻合口瘘、术后梗阻等并发症发生,促进胃肠吻合口的愈合及肠道功能的恢复。因此术后加强胃肠减压管(后称胃管)的护理,保持其在位、通畅及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胃肠减压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在内、外科应用均广泛。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恢复胃肠功能,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及术后吻合口愈合,因此,及时、有效、便捷地实施胃肠减压很重要。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反复、间断实施胃肠减压,目前临床上暂停胃肠减压多采取反折胃管后使用医用胶布缠住保留胃管或反折后使用橡胶圈套住胃管等方法,反复反折后易致胃管断裂,同时也存在其他多种弊端与不便,为了能够减轻临床护理工作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我科制作了间断胃肠减压夹,经临床试用后再经讨论和研究,加以改进,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胃肠减压术是根据负压吸引及虹吸作用的原理,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及肠道中的气体及液体吸出。有效的胃肠减压可以减轻胃肠道压力,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切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协助疾病诊疗[1]。胃肠减压置管是重症医学科的常用操作之一,置管长度是胃肠减压的疗效所在,是能否抽出胃内容物所在的关键,也是防止误吸发生的因素之一。临床实践发现,传统的方法留置胃管很难抽出胃液且引流效果不佳,会造成误吸。自2011年10月,我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