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做V5导联下一肋间(V5')导联,V6导联下一肋间(V6')导联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用125例经确诊左心室肥大患者加做V5'、V6'导联,以R波电压V5'/V5>1和(或)R波电压V6'/V6>1作为诊断左心室肥大诊断标准,与常规心电图导联诊断左心室肥大作一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本文两种标准诊断左心室肥大分别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加做V5'、V6'导联,可以提高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R波电压V5'/V5>1和(或)R波电压V6'/V6>1对左心室肥大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陆珊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5):1116-1116
目的探讨加做V5导联下一肋间(V5)导联,V6导联下一肋间(V6)导联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用125例经确诊左心室肥大患者加做V5、V6导联,以R波电压V5'/V5〉1和(或)R波电压V6'/V6〉1作为诊断左心室肥大诊断标准,与常规心电图导联诊断左心室肥大作一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本文两种标准诊断左心室肥大分别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加做V5'、V6导联,可以提高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R波电压V5'/V5〉1和(或)R波电压V6'/V6〉1对左心室肥大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做心电图V5'、V6'导联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方法:对我院100例左心室肥大患者加做心电图V5'(V5导联下一肋间)、V6'(V6导联下一肋间)导联与常规心电图导联诊断左心室肥大作一对比分析.结果:加做心电图V5'、V6'导联诊断左心室肥大的阳性率明显大于常规心电图导联.结论:加做心电图V5'V6'导联可以提高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做心电图V5′、V6′导联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方法:对我院100例左心室肥大患者加做心电图V5′(V5导联下一肋间)、V6′(V6导联下一肋间)导联与常规心电图导联诊断左心室肥大作一对比分析。结果:加做心电图V5′、V6′导联诊断左心室肥大的阳性率明显大于常规心电图导联。结论:加做心电图V5′、V6′导联可以提高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320例正常人右胸导联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右室梗塞(RVI)渐受重视.常规12个导联心电图上无RVI的定位特征,而加做右胸前导联心电图可以提高RVI的诊断.至于标准心电图对右室心肌梗塞的诊断意义,目前正在探讨之中,Margera等[1]观察并强调V3R、V4R、V5R导联中Q波在右室心肌梗塞中的特异性.为此,我们对320例非心脏病人的健康体检中,除常规12导联外加做右胸导联V3R、V4R、V5R,重点观察了其各波形态以探讨其临床意义,以便提高RVI的心电图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余蓉 《河北医学》2001,7(7):651-652
在临床工作中 ,经常发现一些患者在临床体检、进行全胸片及彩超检查后确诊为左心室肥大 ,但常规心电图发现左心室肥大的阳性率并不高。本文对近 2年来经临床体检、全胸片及彩超确诊为左心室肥大的10 0例住院、门急诊病人加作 V5’(V5导联下一肋间 )、V6’(V6导联下一肋间 ) ,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作一对比 ,以进一步探讨其对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1 对象和方法1.1 资料 :本院经 1998年至 2 0 0 0年门急诊住院病人10 0例 ,其中男性 50例 ,女性 50例 ,年龄 2 5~ 70岁 ,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 6 5例 ,冠心病 2 5例 ,心肌病 10例。全…  相似文献   

7.
刘亚宏 《当代医学》2010,16(22):79-80
目的探讨18导联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71例符合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基础上加做右室导联V3R、V4R、V5R和右胸导联V7、V8、V9,观察附加导联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结果附加右室和后壁导联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应常规加做右室导联V3R、V4R、V5R和右胸导联V7、V8、V9。  相似文献   

8.
头胸导联与常规Wilson导联对异常Q波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舒茂琴  柴红  宋治远 《重庆医学》2004,33(11):1703-1704,1706
目的观察头胸导联和常规导联异常Q波出现的规律与内在联系.方法常规心电图存在异常Q波患者124例,其中心肌梗死40例,合并心室肥大42例以及A型预激综合征42例.比较以上患者Wilson导联和头胸导联异常Q波的分布情况.结果头胸导联和Wilson导联的异常Q波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头胸导联对右室梗死、后壁梗死的诊断优于常规导联;左心室肥大和前壁心肌梗死均可在V1-V3导联出现异常Q波,当头胸导联HV3R-HV8R同时存在异常Q波时为前壁心肌梗死,无异常Q波则为左心室肥大所致;头胸导联对A型预激综合征的旁道定位诊断,要结合常规导联才能准确地判断是左前游离壁、左前侧壁房室旁道.而在左后间隔房室旁道的定位上不及常规导联有意义.结论头胸导联对右室和后壁梗死的诊断以及鉴定异常Q波的来源具有重要价值,对A型预激综合征的定位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琦 《中原医刊》2004,31(3):45-46
目的 :探讨分析正常人及左室肥厚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振幅及变化规律。方法 :测量分析 2 70例正常人及112例左室肥厚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振幅及变化规律。结果 :正常人V1-V3 R波振幅逐导升高 ,大多至V4达最高R波振幅后V5、V6递减。R波振幅高于国外 (P <0 .0 0 1)。左室肥厚时胸前R波最高振幅左移 ,V5R波最高振幅出现率明显大于正常人 (P <0 .0 0 5 )。V4、V5、V6R波振幅增高 ,与正常人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结论 :①RV4≥ 3 0mv ;②RV5≥ 2 5mv ;③RV6≥ 2 0mv ;④RV6>RV4或RV6>RV5(同时具备电压增高之一者 )为左室肥厚的诊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健康大学生右胸及左背部导联心电图P波特点及P波相关参数的正常标准。方法采集233例健康大学生常规12导联、V3R~6R和V7~9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的各项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右胸导联以直立和正负双相P波为多,V1至V3R~6R直立P波出现率逐渐减少,正负双相P波出现率逐渐增多;左背部导联几乎均为直立P波,少数为负正双相(V7~9导联负正双相P波出现率逐渐增多)。P波电压以V1导联最高(0.054±0.022)mV,P波时间以V2导联最宽(0.072±0.016)s,V3R~6R和V7~9导联P波电压逐渐降低、P波时间逐渐缩短。右胸导联双相P波的终末电势(ptf)以V2导联最大(-0.007±0.005)mm.s,由V1、V3R~6R导联ptf绝对值逐渐减小;左背部导联ptf值以V7导联最高(0.017±0.02)mm.s,V7~9逐渐降低。双峰P波左背部导联多于右胸导联,但出现率最高为V2导联(27.8%),峰距以V1导联最宽(0.035±0.011)s。结论右胸及左背部导联心电图P波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及正常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LMFB)时ECG各胸导联R波、S波振幅、比值参数的诊断价值以及应用量化指标作为诊断本病标准的可行性.方法:对75例经心电向量图确诊的LMFB患者(观察组)和无心脏病证据者75例(对照组)作ECG对比分析,并对诊断LMFB的相关量化标准予以评价.结果:观察组心前区导联特别是V1~V3各导联R波、S波振幅及R/S值各项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项量化指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V1~V3各导联R波、S波振幅及R/S值的9个量化指标是诊断LMFB的有效参数,可作为ECG诊断的标准.在3条标准中具备2条以及每条3个指标中的2个或以上即可诊断.  相似文献   

12.
邹巧玲 《吉林医学》2014,(20):4516-4516
目的:探讨18导联心电图(18 ECG)诊断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在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基础上,加做V3R、V4R、V5R(右室)及V7、V8、V9(正后壁)导联心电图,观察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单纯性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12导联心电图有心肌缺血图形表现,V1~V3段轻度降低、RV1轻度升高4例。下壁合并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12 ECG有下壁心肌梗死图形改变,V1~V3段降低,RV1升高,V5~V6及V3R~V5R升高。结论:在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中,增加正后壁、右室导联心电图检查,可有效捕捉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信息,降低漏诊、误诊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心电图肢体导联特征,探讨非典型性不全性右束支阻滞(AIRBBB)与假性右束支阻滞(pseudo RBBB)的鉴别诊断.方法 联合运用VCG将心电图分成AIRBBB组与假性RBBB组,观察两组心电图QRS波终末形态、高度及时限.结果 两组心电图标Ⅰ导联QRS波时限无明显差异,终末多有稍宽顿S波(P>0.05).标Ⅲ导联终末有无负向波两组间有差异(P<0.05),V1或V2导联r′波取其高者与同组aVR导联R波高度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V1 或V2导联QRS波群取终末有r′波且时限宽者/同组aVR导联QRS波时限,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标Ⅲ导联终末有无负向波,V1 或V2导联QRS波群取终末有r′波且时限宽者/同组aVR导联QRS波群时限,二者可作为鉴别真假AIRBBB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在心电图(ECG)诊断左室肥大(LVH)时,通常以V_5、V_6等导联R波幅度增高为主要条件,然而临床上常有一些左心室确实扩大的病例,R_(V5)、V_6电压并不增高,以致ECG漏诊。作者发现R_(V6)≥R_(V5)是LVH的特异表现,有重要诊断价值。临床资料对心血管门诊和住院病人做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15.
18导联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宏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0):830-830
<正>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显示常规12导联心电图通过对ST段的改变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不是最适宜的,右侧胸壁和左后胸壁的部位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上很少反映心肌梗死的ST段改变。目前临床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除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外,必须加做右室导联V3R,V4R,V5R,正后壁V7,V8,V9导联,共计18导联心电图。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客观的反应心电图在体表的部位。  相似文献   

16.
【】 目的 探讨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对前壁心肌梗死(M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2013年本院心电图检查呈R波递增不良病人465例,排除左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肺源性心脏病的病例,应用心电图PRWP的常规诊断标准Marquette、Zema和10种新的心电图PRWP诊断标准诊断R波递增不良,对于符合入选研究的162例PRWP病例,加做下一肋间心电图检查。结果:由个体体型差异或导联误放引起的PRWP 60例,占37.03%,由急性前壁MI引起的PRWP 9例(5.56%),由陈旧性前壁MI引起的PRWP 93例,占57.41%。结论 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诊断前壁MI 建议加做下一肋间心电图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SPAMI)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8例SPAMI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右胸导联和V7~V9观察分析,重点观察右胸V1、V2导联的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单纯SPAMI者2例,SPAMI合并下壁梗死者16例、右心室梗死者5例、侧壁梗死4例、广泛前壁梗死1例;V1、V2导联R波增高者17例;STV1、V2下移0.5—0.1mV者15例,等电位者3例,T波直立高耸17例。结论右胸前导联V1、V2R波增高增宽,ST段下移及T波直立高耸等特征性改变对SPAMI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及时加做后壁导联,可以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室后壁合并右室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常规12导联心电图描记,同时加做V7-V9及V3R-V5R导联描记,部分患者记录了V6R导联;结果:通过对23例患者左心室的心电图描记分析,认为V4R的ST段上抬>0.1mV和V1导联ST段招高是诊断急性左心室后壁合并右室心肌梗塞的重要依据。结论:对疑似急性左心室后壁合并右室心肌梗塞的患者,应注意于右胸增加V3R,V4R,V5R,V6R导联,以便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R波递增不良(PRWP)是一个常见的心电图描述术语,指正常的R波振幅随胸导联依次增高的特点消失,即RV2相似文献   

20.
李本富  周翔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9):1640-1, 1645
目的 探讨导联参比点对正常人体表心电位场电势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以中心电站和右前额为不同参比点,同步记录Wilson导联(V1~V6)及其扩展导联(V~V9、V3R~V8R)和对应头胸导联(HV1~HV9、HV3RHV8R),环绕胸部一周的相同测试点的心电图.分别计数两种导联相同测试点心电图T波倒置和主波倒置的宽/深Q波的例数,作对应导联的X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120例中V3RV8R导联均为倒置T波、V1导联出现20%(24/120)的倒置T波,V4R~V8R导联QRS波均为主波倒置的宽/深Q波;而头胸导联的HVl和Hv3R~HV8R的T波均为正立、HV4R~HV8R导联记录到主波正立的rs、RS或qRs波.两导联系统记录的正常心电图其相异波形在例数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头胸导联记录的QRS、T波体表心电位场电势均呈现一致向外的分布,而Wilson导联则均呈大致左正右负的偶极分布.结论 正常人体表心电位场的电势分布取决于导联参比点.头胸导联的右前额参比点可能优于Wilson导联的中心电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