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在颈部中央区小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且术前接受双能量CT增强扫描的43例患者资料。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组及非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组淋巴结的短径、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绘制ROC曲线,分析应用碘浓度及NIC对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 43例患者共119枚淋巴结,其中转移淋巴结55枚、非转移淋巴结64枚。2组淋巴结短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P=0.03)。动脉期转移淋巴结组及非转移淋巴结组碘浓度分别为(2.93±1.62)mg/ml及(2.17±1.09)mg/ml,NIC分别为0.33±0.21及0.19±0.12,曲线斜率分别为0.79±0.43及0.63±0.37。静脉期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组及非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组碘浓度分别为(2.68±1.54)mg/ml及(2.17±1.01)mg/ml,NIC分别为0.51±0.18及0.43±0.15,曲线斜率分别为0.54±0.42及0.62±0.39。2组间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NIC、动脉期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动脉期碘浓度、NIC诊断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0.73,静脉期碘浓度、NIC分别为0.61、0.63。结论 双能CT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NIC及动脉期曲线斜率在不同性质的中央区小淋巴结间存在差异,双能量CT有助于鉴别中央区转移及非转移小淋巴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源CT能谱成像定性评估胃癌转移淋巴结的价值。方法 收集病理确诊为胃癌的67例患者资料,术前均接受双源CT腹部平扫和能谱双期增强扫描,测量并记录淋巴结长径、短径、短长径比、动脉期和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绘制能谱衰减曲线,并计算其斜率。对转移淋巴结和非转移淋巴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ROC曲线,确定诊断胃癌转移淋巴结的阈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胃癌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的短径、短长径比、动脉期和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1(P=0.006)、0.881(P<0.001)、0.865(P<0.001)和0.834(P<0.001)。以短长径比=0.734为阈值,双源CT能谱成像诊断胃癌转移淋巴结的敏感度75.72%、特异度93.64%;以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0.223为阈值,敏感度69.81%,特异度91.20%;以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0.392为阈值,敏感度78.33%,特异度85.63%。胃癌转移淋巴结与非淋巴结的双期能谱曲线呈下降型,动脉期曲线斜率为6.860时,诊断胃癌转移淋巴结的敏感度为83.24%,特异度为84.72%;静脉期斜率为6.660时,敏感度为64.62%,特异度为97.70%。淋巴结短长径比、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及能谱曲线斜率联合诊断胃癌转移淋巴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34%和87.83%;淋巴结短长径比、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及能谱曲线斜率联合诊断诊断胃癌转移淋巴结敏感度80.13%,特异度90.31%。结论 胃癌患者淋巴结短长径比、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动静脉期斜率是评估其转移性的主要参数;三者联合可明显提高双源CT能谱成像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扫描动脉期碘浓度及Overlay值在诊断不同分化程度胃癌及转移淋巴结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术前接受双源CT扫描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胃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资料,测量病灶及转移淋巴结碘浓度、Overlay值。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将胃癌病灶及转移淋巴结分为分化良好组(病理结果为高分化、中高分化、中分化)与分化不良组(病理结果为中低分化、低分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胃癌及转移淋巴结碘浓度、Overlay值;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其诊断不同分化程度胃癌及转移淋巴结的效能。结果 46例胃癌病灶中分化良好组15例,分化不良组31例;73枚转移淋巴结中分化良好组24枚,分化不良组49枚。分化不良组胃癌、转移淋巴结碘浓度为(2.12±0.72)mg/ml和(1.85±0.67)mg/ml,Overlay值为(37.32±13.18)HU和(32.24±12.10)HU,均高于分化良好组(P均<0.05)。动脉期碘浓度及Overlay值诊断胃癌分化程度的AUC分别为0.799、0.745(P=0.001、0.008),诊断转移淋巴结分化程度的AUC分别为0.787、0.733(P<0.001、P=0.001)。结论 动脉期碘浓度及Overlay值对诊断不同分化程度胃癌及转移淋巴结有一定价值,可为术前评估其分化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CT影像学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接受胸部增强CT检查的101例周围型NSCLC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由2名医师盲法阅读术前CT资料,记录肿瘤的位置、大小、密度、增强CT值、分叶、毛刺及胸膜凹陷情况,纵隔淋巴结是否显示及显示淋巴结的大小、数目及边界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进行筛选.结果 纵隔淋巴结大小、边界、肿瘤大小、位置、密度、胸膜凹陷及肿瘤病理类型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周围型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不仅与淋巴结大小相关,还与淋巴结边界、肺癌的大小、密度、位置及胸膜凹陷等多种CT表现相关,综合分析多种因素有助于提高CT诊断周围型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源CT能谱参数对定性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术后颈部转移淋巴结的价值。方法 选取PTC术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30例、共74枚肿大淋巴结,其中49枚为转移性淋巴结(转移组),25枚为非转移性淋巴结(非转移组)。另选30例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增生组(30枚良性肿大淋巴结)。行双源CT平扫及增强扫描,测量并比较组间平扫、动脉期、静脉期碘浓度(分别记为IC平扫、IC动脉、IC静脉)及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K)。结果 3组间IC平扫、IC动脉、IC静脉、NIC及K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转移组IC平扫低于非转移组及良性增生组,IC动脉、NIC及K值均高于非转移组及良性增生组(P均<0.05);非转移组与良性增生组间IC平扫、IC动脉、IC静脉、NIC及K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双源CT能谱参数可用于定性诊断PTC术后颈部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层CT对原发性肺癌供血动脉的显示能力。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62例及正常对照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增强CT扫描时间为注药后28~30s,后处理进行VR、MIP及MPR重建。结果:肺癌组62例中61例VR可以重建出支气管动脉(BA),正常对照组30例中26例可以重建出BA。肺癌组共重建出161支BA,平均2.6支/人;正常对照组共重建出45支BA,平均1.5支/人,肺癌组VR重建BA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肺癌组右侧显示1支BA的占69.3%, 左侧显示2支以上BA的占50%,R1L2型占肺癌组总数的35.5%。共发现7支变异的BA,均从锁骨下动脉及分支发出。共发现6例异常体动脉供血,分别为肋间后动脉、内乳动脉和锁骨下动脉。肺癌组肺癌同侧BA行程明显较正常对照组及肺癌对侧长。肺癌组34例可显示肿瘤血管形成。肺癌组肺癌同侧BA直径及截面积较正常对照组增加,肺癌对侧直径及截面积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肺癌同侧较肺癌对侧BA直径增粗、截面积明显增加(P<0.05)。肺癌癌肿越大,引起的BA血流量增加越明显。结论:64排CT能定量分析原发性肺癌BA扩张和总供血量增加等病理生理特征,并可显示异常BA的起源及异常体动脉的供血,CTA可以显示肿瘤血管形成,对原发性肺癌血供研究及指导肺癌介入途径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能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预测原发性肺癌病理类型的价值.方法 纳入137例接受能谱CT检查的肺癌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腺癌组(n = 74)、鳞癌组(n = 39)及小细胞肺癌(SCLC)组(n=24).对比各组能谱CT参数,包括病灶40~100 keV间隔为10 keV的单能量CT值、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Fas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用CT征象反映肺癌分子生物学变化的可能性。方法:收集周围型肺癌31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细胞Fas蛋白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应关系。结果:周围型肺癌的大小、坏死、空洞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与Fas异常表达关系密切,而胸膜凹陷征、小泡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与Fas表达关系不密切。结论:周围型肺癌中肿瘤的直径>3cm及出现坏死、空洞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者提示肺癌恶性度高,易转移,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16层螺旋CT对肺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SCT)在肺癌术前临床分期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肺癌患者共84例,将术前16-S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前16-SCT分期和术后病理符合率为:I期95.2%,II期85.7%,IIIA期88.1%,IIIB期89.3%,IV期100%。16-SCT诊断T期肺癌的符合率为93.7%,诊断N期肺癌的符合率为93.2%。结论:16-SCT对肺癌术前分期即临床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对T的符合率高于N,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D)患者肺部病变的CT特征。方法 收集14例肺部有异常表现的CD患者,包括多中心型(MCD)8例,单中心型(UCD)6例,对其肺部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肺门UCD表现为肺门单发均质等密度类圆形肿物,增强后均质明显或显著强化;1例腹膜后UCD合并副肿瘤性天疱疮,表现为两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2例纵隔UCD两肺见多发边缘清晰、小叶中心分布小结节。8例MCD均以两肺多发小结节为主,2例见最大径为1~2 cm大结节;4例结节边缘模糊,4例边缘清晰;小结节以小叶中心分布为主,其中3例见少许小结节分布于胸膜下。其他征象包括小叶间隔增厚4例,磨玻璃密度影4例,索条影4例,斑片状实变3例,囊腔2例,血管支气管束增粗1例。结论 CD肺部CT表现复杂多样,可能与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部肿瘤患者纵隔内良性淋巴结的PET/CT特征。方法 分析术前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发现肺内病灶、并接受根治性手术及系统淋巴结清扫术的73例患者,其中恶性肿瘤61例,良性病变12例,记录淋巴结短径、CT值、SUVmax等,对纵隔内淋巴结进行定性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肺部良恶性病变患者纵隔内良性淋巴结的分布情况相似。PET/CT综合分析法对纵隔内良性淋巴结诊断的准确率较高(561/574,97.74%);13个淋巴结误诊为恶性,主要原因在于淋巴结肉芽肿性炎及肺癌伴发感染造成的淋巴结的反应性增生,后者SUVmax低于淋巴结肉芽肿性炎(P=0.27)。在SUVmax≥2.5的纵隔内良性淋巴结中,其短径(X1)与SUVmaxY)关系密切(P<0.05),回归方程为Y=0.354X1;1例中低分化鳞癌所造成的反应性增生淋巴结自肺门沿淋巴引流路径分布。结论 PET/CT综合分析法诊断对纵隔内良性淋巴结的准确率较高;对SUVmax≥2.5的纵隔内淋巴结,应主要根据淋巴结的短径加以判断,短径<1.0 cm为良性淋巴结;肺癌造成的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分布与肺癌淋巴结转移路径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与常规平扫(CNC)在纵隔淋巴结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临床疑诊纵隔淋巴结病变患者行双能量CT CNC和增强扫描,并重建动脉期VNC和静脉期VNC,对CNC与动、静脉期VNC图像平均CT值、SNR、图像质量评分及总辐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 50例患者气管杈水平胸椎椎体后方肌肉CNC及动、静脉期VNC的平均CT值、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三期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均高于双能量双期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组、良性组、正常组淋巴结CNC及动、静脉期VNC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纵隔双源CT双能量VNC与CNC图像质量无差别,均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且VNC辐射剂量更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MSCT特征。方法对23例乳腺癌患者行MSCT增强扫描,选取93枚最大径≥10mm的腋窝淋巴结,观察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其形态学特征的关系,同时与病理结果对照。通过Bayes逐步判别分析法筛选有价值的指标,建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判别诊断模型。结果淋巴结最大径/最小径、淋巴结门、淋巴结实质、卫星淋巴结对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所建立的判别淋巴结转移的Bayes函数为:非转移淋巴结组:Y1=1.675 X3(形态)+0.096 X4(淋巴结门)+1.363 X5(淋巴结实质)-0.612 X7(卫星淋巴结)-1.033;转移淋巴结组:Y2=4.177 X3(形态)+4.493 X4(淋巴结门)+4.509 X5(淋巴结实质)+2.351 X7(卫星淋巴结)-6.490,经自身检证法与交互验证法考核判别诊断模型准确率分别达90.32%(84/93)、88.17%(82/93)。结论用Bayes逐步判别分析方法筛选的MSCT征象指标及所建立的模型对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CT灌注成像鉴别兔腋窝炎性增生性与转移性淋巴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I)鉴别腋窝炎性增生性与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 方法 将14只健康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建立腋窝炎性增生性淋巴结模型和VX2种植性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模型,建模成功后行CTPI。分析两组淋巴结病变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各CT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间的差异,并以病理为基础初步对BF、BV值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进行相关性研究。 结果 转移组淋巴结BF值明显高于炎症组(P=0.004),分别为(150.00±70.00) ml/(min·100 g)、(75.00± 40.00)ml/(min·100 g);BV、PS及MTT值与炎症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组淋巴结的TDC呈速升速降型,炎症组淋巴结的TDC以缓慢上升型为主。两组淋巴结的BF、BV值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821,P<0.001;r=0.519,P=0.001)。 结论 CTPI可在毛细血管水平反映兔淋巴结的血流灌注状况,推测淋巴结内血管生成状态,有助于鉴别良、恶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技术中碘含量及能谱成像在结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具有完整资料的35例结肠直肠癌患者。将双源CT双能量扫描后动脉期100 kVp及Sn140 kVp两组薄层图像调入双能量工具软件中,选择"Liver VNC"模式测量结直肠癌原发病灶及腹部区域淋巴结碘含量;选取"Mono Energetic"模式对其能谱曲线进行分析。比较原发病灶、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的差异。结果 35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原发灶35个,共发现腹部区域淋巴结70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39枚,反应性增生淋巴结31枚。原发病灶与转移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碘含量分别为(1.67±0.82)mg/ml、(1.55±0.99)mg/ml、(2.59±1.04)mg/ml,曲线斜率分别为0.72±0.41、0.71±0.16、0.48±0.10,三者碘含量及曲线斜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仅原发病灶与转移性淋巴结间碘含量及曲线斜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双源CT双能量扫描动脉期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对结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及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双源双能量CT成像在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淋巴瘤(44个淋巴结)及20例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38个淋巴结)的双能量CT资料,通过后处理得到动静脉期碘图及40~190 keV单能量图像,利用能量成像定量分析功能测量病变淋巴结的能量参数及各期CT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平扫CT值分别为(41.09±9.10)HU和(35.08±9.28)HU,动脉期与平扫CT差值分别为(28.34±15.97)HU和(12.92±9.22)HU,静脉期与平扫CT差值分别为(41.55±16.19)HU和(20.17±10.93)HU(P均<0.05);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在碘图上动脉期碘覆盖值分别为(31.86±11.98)HU和(11.53±10.43)HU,静脉期碘覆盖值分别为(40.09±10.68)HU和(20.64±13.17)HU,动脉期碘浓度分别为(1.75±0.77)mg/ml和(0.60±0.46)mg/ml,静脉期碘浓度分别为(2.18±0.66)mg/ml和(0.92±0.57)mg/ml,动脉期碘浓度均一化比值分别为0.20±0.13和0.73±0.06,静脉期碘浓度均一化比值分别为0.41±0.18和0.24±0.16(P均<0.05);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动静脉期平均碘浓度差值分别为(0.43±0.37)mg/ml和(0.32±0.16)mg/ml(P>0.05)。两组病变淋巴结动脉期在40~120 keV单能谱下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在40~190 keV下的能量衰减曲线不同。 结论 双源CT的单能量图像、碘图及碘物质定量分析技术对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联合应用多种衍生序列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征象与病理学检查相对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征象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对5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 结果①胃癌淋巴结螺旋CT呈融合型、强化明显、不均匀强化及直径≥9 mm者,病理转移的阳性率较高(P<0.05);②胃癌组织呈低分化、Borrmann Ⅲ+Ⅳ、浸润深度T3~4、TNM分期Ⅲ+Ⅳ者,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较高(P<0.05),而与肿块的大小无关. 结论 胃癌淋巴结的螺旋CT征象(淋巴结分布类型、大小、强化程度、强化方式)可反映转移淋巴结的病理特性;胃癌组织的病理学特性(癌组织的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决定螺旋CT判定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综合胃癌组织及淋巴结的各种螺旋CT征象有助于提高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