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及对膳食干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及其对肥胖膳食干预的影响。方法从血凝块中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上海340名成年人的CETP基因TaqIB位点多态性;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并测定血脂;对其中的肥胖人群进行膳食干预,分析CETP基因多态性对干预效果的影响。结果(1)B1B1、B1B2和B2B2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35·6%、47·9%和16·5%,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B1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肥胖组人群和正常组的基因型构成差异无显著性,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后结果相同。(2)三种基因型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差异有显著性,B2B2型的HDL水平最高。控制环境影响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仍然存在。(3)B1B2型膳食干预后HDL水平明显升高,这与其他基因型显著不同;控制基线HDL水平和性别因素后基因型对HDL水平改变没有影响。结论CETP-TaqIB位点B2B2基因型具有较高的血清HDL水平,成年肥胖人中此位点多态性无特殊性;基线HDL水平影响不同基因型的HDL对膳食干预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缺陷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竹颖  郭红卫 《卫生研究》2005,34(6):765-767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介导胆固醇酯在高密度脂蛋白和含载脂蛋白B的脂蛋白之间的交换,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起重要作用。CETP基因缺陷会引起CETP基因表达障碍,从而影响血脂代谢。大量研究资料表明,CETP基因缺陷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本文重点就CETP基因缺陷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CETP)基因TaqⅠB位点多态性和CETP血浆浓度在自然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1 999年 9~ 1 0月在北京市自然人群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测定了 71 9名 45~ 64岁男女两性人群的血浆CETP浓度和CETP基因TaqⅠB多态性。结果  (1 )B1B1、B1B2和B2B2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 0 .356、0 .478和 0 .1 66 ;等位基因B2的频率为 0 .40 5 ;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无性别差异。 (2 )人群中CETP浓度呈正态分布 ,均值为 2 .0 3μg ml;女性比男性高2 0 .3 % (P <0 .0 0 1 ) ,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3)B1B1和B1B2型的CETP浓度分别比B2B2型者高 1 9.6 %和 1 3 .4 % ,差异有显著性。 (4)按血脂水平、吸烟、饮酒状况进行分层后 ,仅当甘油三酯≥ 1 50mg dl时 ,不同基因型间CETP浓度的差异无显著性。血脂水平、吸烟、饮酒状况对CETP的影响在B1B2型杂合子中较明显。结论 CETP基因TaqⅠB多态性可影响血浆CETP浓度 ,但这种关系受血脂水平和吸烟、饮酒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血脂紊乱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血脂紊乱主要表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降低。本文重点关注高密度脂蛋白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其中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在高密度脂蛋白代谢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者在脂蛋白之间转运中性脂肪,导致胆固醇酯从高密度脂蛋白向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迁移,通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近年来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抑制剂进入临床研究,本文将近年来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抑制剂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上海市城市社区高血压人群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07例高脂血症、104例临界高脂血症和108例正常血脂的LDL-R基因多态性。结果 发现LDL-R基因型有3种,即(+/+)型、(+/-)型、(-/-)型。男性,3组均有(+/+)基因型,高脂血症组2例,临界高脂血症组和正常血脂组均为1例。高脂血症组、临界高脂血症组、正常血脂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1.18%、46.15%、19.05%,3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4.51%、25.00%、11.11%。高脂血症组和临界高脂血症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正常血脂组(P<0.05);女性,3组均无(+/+)基因型,且3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LDL-RAvaⅡ(+/+,+/-)基因型与高脂血症(OR=3.08)、临界高脂血症(OR=3.82)关联显著。结论 上海市城市社区高血压人群中男性高脂血症LDL-R基因(+/-)基因型显著高于正常血脂组,(+)等位基因频率也明显高于正常血脂组,说明LDL-R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发生有一定关系,LDL-R基因可能是高脂血症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2 (SREBP 2 )基因 1784G >C位点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北京市西城区 32 2名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病例组 ,同时选择16 4名血脂正常者作为对照组 ,对所有对象均进行血脂谱项目测定及SREBP 2基因 1784G >C位点多态性检测 (PCR RFLP方法 )。结果 高脂血症组和正常对照组 1784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19 6 %和 2 0 1% ,差异无显著性 ,GG、GC和CC三种基因型构成两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 (P >0 0 5 )。各组GG基因型和GC CC基因型间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按血清TC和TG水平将高脂血症分为高TC血症、高TG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三个亚组后比较不同基因型血脂水平时发现 ,高TC血症组 1784C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TC和LDL C水平明显高于无 1784C等位基因者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提示SREBP 2基因 1784G>C位点多态性可能主要影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TC和LDL C水平 ,与血清TG无关 ;C等位基因可能是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TaqI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分析方法 对238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203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 所有受试者中CETP-TaqIB等位基因B1、B2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9.4%(262/441)和40.6%(179/441).冠心病组B1B1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39.9%(95/238)比29.6%(60/203),JP<0.05],而B1B2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44.1%(105/238)比53.7%(109/203),P<0.05].B1B1基因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载脂蛋白(apo)A I水平显著低于B282基因型[(1.19±0.36)mmol/L比(1.38±0.39)mmol/L,(1.17±0.33)g/L比(1.30±0.31)g,L,P<0.05].在5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中,B1纯合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显著高于等位基因B2携带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显示B1B1基因型作为独立危险因素未达到有统计学意义(P=0.147).结论 CETP-TaqIB基因多态性可影响脂蛋白水平,B1B1基因型与低HDL-C、低apo A I水平有密切关系.CETP-TaqIB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但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未能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腭心面综合征中缺失的膜转运蛋白基因(claudin 5transmembrane protein deleted in velocardiofacialsyndrome,CLDN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在173个汉族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中,以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方法对CLDN5基因rs739371(G/C碱基改变)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检测。应用基于家系的连锁不平衡方法分析基因型数据。结果(1)CLDN5基因的rs739371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2)TDT结果提示CLDN5基因rs739371与精神分裂症无连锁及关联。(3)CLDN5基因的rs739371位点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影响妄想相关联(χ2=8.639,υ=2,P=0.013)。结论对于本研究的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CLDN5基因本身或其附近的基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CETP基因TaqIB、I405V、D442G、R451Q、A373P和I14A6种突变的多态性与海南汉族CHD人群血脂的关系。[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301例海南汉族正常对照组、334例海南汉族CHD患者组中CETP基因多态位点进行检测,分析各基因型与血脂的关系。[结果]在2组人群中,TaqIB、I405V和D442G多态位点可分别检测出B1B1、B1B2、B2B23种基因型,II、IV、VV3种基因型和DD、DG2种基因型,未检测到R451Q、A373P和I14A3种突变类型。I405V和D442G2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且与CHD组中总胆固醇浓度升高有关;D442G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还与CHD组中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有关。其余多态位点在2组间及与CHD血脂水平之间无差异。[结论]I405V和D442G的多态性与海南汉族CHD显著相关,且与CHD总胆固醇升高相关;D442G的多态性还与海南汉族CHD的HDL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0.
于霞  谭晓华  杨磊 《健康研究》2011,31(2):141-144
高脂血症(hyperlipemia,HL)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elerotic heart disease,CHD)、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高脂血症是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因素造成的,是多个易感基因的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微效作用的累加,...  相似文献   

11.
朱文丽  张震涛  王军波  齐智  肖颖 《卫生研究》2003,32(2):147-149,158
为了解脂蛋白脂酶 (LPL)基因PvuⅡ位点多态性与高脂血症人群膳食干预效果的关系 ,从北京市西城区 8个社区居民中筛出 43 6名高脂血症患者 ,分为干预组 (2 48人 )和对照组 (188人 ) ;对两组人群进行血脂谱水平检测、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及LPL基因PvuⅡ位点多态性检测 (PCR RFLP方法 ) ,并对干预组进行为期 6个月的膳食干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 ,干预组膳食总能量、脂肪供能比及胆固醇摄入量明显降低 ,血清TC、LDL C和HDL C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 ,且LPL PvuⅡ位点 (+ +)基因型携带者TC和LDL C水平降低幅度大于 (+ - )及 (- - )基因型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膳食干预易感的因素包括LPL(+)等位基因、基限TC、LDL C水平较高以及超重等。本研究可初步得出LPL基因PvuⅡ位点 (+)等位基因与高脂血症人群膳食干预易感性密切相关 ,但限于研究对象的代表性该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基因多态性对中老年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 2008年3月-2009年3月对江苏省南京市2 200名常住汉族中老年人(45~75岁)进行实验室检查,从高脂血症患者中随机抽取223例作为血脂异常组,从健康体检者中随机抽取228人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CYP7A1基因多态性。结果 CYP7A1-204 A/C多态位点等位基因A、C频率在血脂异常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0.0%、70.0%和30.7%、69.3%,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定律(P>0.05);血脂异常组中AA、AC和CC 3种基因型的TC水平分别为(4.34±1.08)、(5.67±1.02)、(5.52±1.08)mmol/L,AC、CC型与AA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型患者的HDL-C和LDL-C水平分别为(0.88±0.28)、(1.65±0.69)mmol/L,均低于AC型[(1.15±0.27)和(2.28±0.61) mmol/L]和CC型[(1.17±0.32)和(2.31±0.80) mmol/L](P<0.05);正常对照组中仅TC水平在CC型[(4.94±0.75) mmol/L]和AC型[(5.48±0.91) mmol/L]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4,P<0.05)。结论 携带CYP7A1基因突变型的个体,发生脂代谢紊乱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脂联素基因(apml gene)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组研究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的Taqman控针技术检测357例缺血性脑卒中新发病例及345例健康对照的脂联素基因(rs2241766、rs266729)多态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基因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rs2241766等位基因T→G突变增加了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无关(OR=1.55,P=0.005);rs266729多态性与总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无关(OR=1.13,P=0.57),但GG纯合突变增加了女性缺血性脑卒的发病风险(OR=3.25,P=0.04)。结论 rs2241766基因多态性与我国东北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相关;rs266729等位基因GG纯合突变可能是我国东北汉族女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 4D,PDE4D)基因rs918592位点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 组)及100例同期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诊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C 组)血液中PDE4D基因rs918592位点多态性,比较两组间的PDE4D基因rs918592位点多态性差异。 结果 150个样本中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67%、56.66%、20.67%,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χ2=2.686,P=0.101)。ACS与NC两组的GG基因型(18% vs. 25%)、AA+AG基因型(82% vs. 75%)分布以及G(57% vs. 55%)、A(43% vs. 45%)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DE4D基因rs918592位点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第8外显子NsiI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山东省五莲县15岁~居民进行MS流行病学调查,检测腰围、体质指数、血压、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从中随机抽取55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和127名正常对照。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后进行PCR扩增,采用NsiI酶切和对部分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相关基因多态性。结果 MS组INSR基因N2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INSR基因NsiI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有关,№等位基因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1个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18~45岁人群的原发性高血压(EH)与G蛋白岛亚单位(GNB3)基因825C/T、Y染色体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45例,正常人281名。提取白细胞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BseDⅠ或HindⅢ)方法检测2种基因的多态性特征。结果 对照组和病例组间GNB3825C/T多态性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染色体HindⅢ多态性各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EH病人HindⅢ(-)基因型增多。结论 Y染色体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与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AC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式,选取166例脑卒中患者与120名正常健康人群,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直接测序法对其ACE基因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PCR分型结果显示,病例组中ACE基因I/D分型中,D/D型、I/D型与I/I型频率分别为71.1%、24.7%与4.2%;而对照组D/D型、I/D型与I/I型频率分别为50.8%、41.7%与7.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型基因携带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I/D型与I/I型基因携带者的2.38倍(95%CI=1.463~3.872)和2.79倍(95%CI=1.914~4.167)。结论 携带D/D型基因的人群患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明显高于携带I等位基因的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