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4 毫秒
1.
Ramsay Hunt综合征又称耳带状疱疹,系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由Ramsay Hunt于1907年首先报道,其典型临床表现为患侧严重耳痛、外耳道或耳廓及其周围疱疹以及迅速引发的面神经麻痹.本病尚可累及其他颅神经,以第Ⅶ、Ⅷ颅神经最易受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表现为听力下降或眩晕及面瘫.传统以大剂量激素、神经营养药等治疗,面瘫常恢复不满意.我院自2002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综合征所致面瘫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Hunt综合征由美国学者Hunt(1907)报道,并认为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膝状神经节所致。现证实为DNA属V-2病毒引起。Hunt综合征典型的三大症状是:耳带状疱疹、面瘫和内耳功能的障碍,常见于一侧,病毒常侵犯脑神经及皮肤神经,在其所分布的相应皮肤和黏膜出现疱疹。此病属中医面瘫  相似文献   

3.
带状疱疹性面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少见疾病,其面瘫发生率为60%。本病首由 Hunt(1907)描述,故又称为 Ramsay-Hunt 氏综合征。本科自1980年以来共诊治发生有面瘫的带状疱疹7例,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Ramsay Hunt综合征又称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以侵犯面神经为主的疾病.临床上除典型的耳痛、耳部疱疹和周围性面瘫外,还可出现眩晕、呕吐、听力下降、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症状,不典型患者易误诊而延误治疗,从而影响预后.本文通过对23例Ramsay Hunt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Hunt综合征又称耳带状疱疹,是潜伏于感觉神经节或临近淋巴结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引起的多发性颅神经炎,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一些不典型病例易造成误诊,为早期治疗及预后带来一定影响.其临床症状除了耳带状疱疹、耳痛、面瘫外,还有耳鸣、耳聋、听觉过敏、眩晕等位听症状.本文通过对25例Hunt综合征患者的纯音测听及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的检测,判断其听力损害和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碰到的带状疱疹患者大部分的发病部位在腰部,而以耳部带状疱疹为主要表现的Hunt综合征则较少见,但近几年随着全球环境气候的变化,以及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本病的发病正在呈上升的趋势。Hunt综合征特征性临床表现是耳部疼痛、耳部带状疱疹、同侧周围性面瘫,疱疹是主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临床周围性面瘫较多,其中亨特氏(Hunt)面瘫较少见。Hunt面瘫又称为耳带疱疹或带状疱疹面瘫综合症,是一类典型的病毒感染引起面瘫的病症。现将针刺为主综合治疗的三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拉一亨氏综合征(Ramsag—Hunt Syndrome),又称作耳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面瘫综合征,是带状疱疹的一种特殊类型。系由膝状神经节受病毒侵犯后影响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纤维而引起面瘫、耳痛和疱疹三联征。该病临床较少见,现将我们所见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45岁,因右耳疱疹、疼痛  相似文献   

9.
Hunt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Hunt综合征的临床诊疗进行分析,以加深对Hunt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Hunt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2例,好转19例,无效1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提高疗效,但重度面瘫合并重度耳聋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正>Ramsay Hunt综合征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重新激活,侵及膝状神经节引起鼓膜、外耳道疱疹,可伴舌前2/3味觉丧失、同侧周围性面瘫,若累及耳蜗及前庭神经节,可产生听力下降、耳鸣、眩晕。该病国内报道少,国外有最新报道,江西省人民医院二部神经内科近期诊治1例典型多颅神经受累Ramsay Hunt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耳带状疱疹又称为Hunt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感染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耳痛或头痛、疱疹及周围性面瘫,但症状出现的部位、程度和秩序常有变异。现对1991年7月至2001年10月我科诊治资料完整的34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Hunt 综合征(俗称耳带状疱疹)为一少见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耳部疱疹、面瘫、内耳功能障碍。我科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 Hunt 综合征9例,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均在45~59岁之间。临床上 Hunt 综合征病人除一般护理外,更应加强症状护理,治疗护理及时,不需行面神经手术。现将对症护理特点介绍如下:(一)耳痛的处理可针刺止痛,疼痛剧烈甚至影响休息时应用止痛药。  相似文献   

13.
朱虹 《当代医学》2009,15(27):64-65
Hunt氏综合症又名耳带状疱疹,也称疱疹性膝状神经节炎,以耳部疱疹、面瘫和内耳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Bell氏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瘫,以不明原因的急性面神经麻痹为主要症状。临床上多认为Hunt氏综合症少见,而Bell氏面瘫发病率较高,但两者突出症状均有周围性面瘫,所以Hunt氏综合症易被误诊为Bell氏面瘫。我科自1995年至今确诊的Hunt综合症4例和Bell氏面瘫7例,经治疗后均有良好愈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Hunt综合征1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unt综合征(耳带状疱疹),如特征性皮疹延迟出现易致临床误诊,给早期合理治疗及预后带来一定的影响。我院自1996~2005年收治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Hunt综合征患者1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6例中男7例,女9例,年龄46~69岁,平均53.9岁;左侧10例,右侧6侧;诱因:上呼吸道感染4例,疲劳6例,受凉3例,原因不明3例。所有病例均有轻重不等耳痛与延迟出现的疱疹。单侧不完全性面瘫11例,其中起病1~5天内出现面瘫7例,5天后出现4例。纯音测听检查5例,其中轻度传导性聋3例,轻度感音性聋l例,中度感音性聋1例。10例行CT扫描排除内听道和小脑桥脑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unt综合征患者听力损害的类型及镫骨肌声反射与面瘫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Hunt综合征的30例患者在治疗先后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声阻抗检查及溢泪试验、味觉试验。结果听力损害主要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有部分为混合性听力下降,镫骨肌声反射能引出的面瘫痊愈,未引出的复查出现的面瘫痊愈。结论感音神经性聋有助于该病的诊断,但听力损害的类型与面瘫的恢复无相关性,镫骨肌声反射对面瘫预后的评估有积级意义。  相似文献   

16.
Hunt综合征又称耳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较少见。由于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或临床认识不足,往往造成误诊。现将所见Hunt综合征1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Hunt氏综合征由水痘-带状疱疹(V-Z)病毒引起,临床上出现周围性面瘫。Bell面瘫的病因不明,多在凉风吹袭后突然发作。此两类面瘫除部分病例可自愈外,有主张用激素或手术治疗者。我院于1978~1983年间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下称激素)治疗Hunt氏综合征23例和Bell面瘫32例,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 55例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20岁5例,21~60岁46例,>60岁4例。侧别和病程见表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Hunt综合征的方法。方法采用激素静滴、茎乳孔封闭、抗病毒、周林频谱照射、芦荟鲜汁外涂、中药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Hunt综合征患者30例。结果30例患者中面瘫和疱疹完全恢复28例;面瘫基本恢复,疱疹消失后遗留轻度嘴角歪斜2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unt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搭配合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影响面瘫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是失神经程度。神经兴奋性检查(NET)、强度-时间曲线(S-D曲线)测试,是判断失神经程度的检查法。关于失神经发生的时期、经过,在与面瘫程度、预后的关系等方面,得到若干见解,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无面瘫及面瘫史国人100名。其中面瘫发病一个月内Bell氏面瘫88例、Hunt综合征4例、外伤性面瘫8例。二、方法 1.NET.S-D曲线:应用SEM-4210型神经兴奋测试仪,通过双极表面刺激电极进行测试。电极中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耳部带状疗疹并发周围住面瘫,称Hunt综合征,此病毒同时又可侵犯Ⅱ、Ⅲ、Ⅴ、Ⅶ、Ⅸ、Ⅹ对脑神经,我科30年,曾遇3例较严重Hunt综合征,其中2例累及Ⅴ、Ⅶ、Ⅷ、Ⅸ、Ⅹ等颅神经,一侧有面瘫,同时伴有较严重的眩晕,头疼,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