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35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分为激素治疗组及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组,观察疗程1~7天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效,但起效时间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组优于激素组,3天内血小板上升率白介素-11联合激素组为42.8%,激素组为14.2%。经x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一般首选激素治疗,但容易复发,且副作用较大,观察止血升白方剂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8月收治的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些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止血升白方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中剂量甲基泼尼松龙为主联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大连市友谊医院血液科(116001)王丽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方案可分为紧急治疗和长期治疗,紧急治疗的目的在于提供时间允许长期治疗产生效果。现将我们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2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亚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97.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1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5.
樊省廉 《现代保健》2012,(10):18-19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儿科60例重症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治疗措施,依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冲击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及血小板达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联合应用冲击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迅速提高血小板数、改善出血症状,从而有效降低致死性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及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06年8月至2010年4月在本院血液科经临床及骨髓检查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2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幽门螺杆菌免疫印迹试剂盒检测血清中各幽门螺杆菌抗体及可溶性幽门螺杆菌(soluble-helicobacter pylori,S-HP)抗原.(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2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50例(40.7%)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抗体类型主要为UreB抗体、VacA抗体和CagA抗体,三者均合并S-HP抗原为主;其中部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采用激素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有效.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与现代治疗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陈维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已知它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其实质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自身抗体覆盖血小板,导致血小板计数下降。临床上以血小板...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新进展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312000)狄黎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大约15%~30%患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切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及泼尼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多于对照组,血小板上升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血小板提高。  相似文献   

10.
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A1型题2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作骨髓检查的目的是A.证明有血小板减少B.了解骨髓增生程度C.了解有无合并缺铁性贫血D.了解巨核细胞数量及有无成熟障碍E.证明有血小板抗体存在25.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的3种方法是A.叶酸、睾丸酮、维生素KB.睾丸酮、免疫抑制剂、脾切除C.铁剂、叶酸、睾丸酮D.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脾切除E.肾上腺皮质激素、睾丸酮、免疫抑制剂26.下列哪项检查结果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A.出血时间正常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C.凝血…  相似文献   

11.
张轩  姚健  钱兴才  杨永钦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1):1499-1499,1522,1538
2004年10月22日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1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发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报告,本例患者于10月11日注射第2针狂犬病疫苗后出现全身出血症状,送医院抢救后恢复,入院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院诊断为“结缔组织病”。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约占出血性疾病的30%。本文就我院2016~2017收治的2例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诊治特点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3.
陈红 《山东卫生》2005,(12):56-5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以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回缩不良等为特点。近年研究表明ITP的发病与免疫机制有密切关系,因此本病被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14.
1、什么是ITP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病因虽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认为是对血小板产生了自身抗体,使血小板在脾脏等网状内皮系统组织中被破坏.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因此也被称为免疫性或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AITP)。  相似文献   

15.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病情急,如病发颅内出血,往往危及患儿生命。目前小儿急 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主要依靠大剂量两种球蛋白(丙球)和激素。我科从1997年5月起用丙球治疗30例急性ITP,获得良好疗效,并以1991年后用激素治疗的36例急性ITP患儿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ITP住院患儿66例,选择均按照1986年12月中华血液学会全国学检与止血会议制定的ITP诊断标准确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临床治疗方法疗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持续观察2周以上,经治疗出血症状消失。结论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输全血或血小板治疗控制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免疫异常构成了其发病机制的核心。近年针对其产生的机制的研究认为,异常T淋巴细胞克隆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失衡可能是ITP患者自身抗体产生的原因,并且发现部分患者B细胞具有克隆性异常。本文讨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与淋巴细胞异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的因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增多,外周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自发性广泛性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我科于2012年11月22日收治了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经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和精心护理,已痊愈出院.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ffi,ITP)是一种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外周血的血小板免疫性破坏,使其寿命缩短,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液中出现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2014年2月儿科收治入院的18例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病例各9例。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多见于2~8岁儿童,男女发病无差异。初始治疗患儿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地塞米松冲击疗法能使患儿的血小板水平在6~7日恢复到正常水平,使患儿平安度过严重出血危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