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少火生气"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原文旨在阐述气味的厚薄阴阳对人体的影响,即气味纯阳而厚者为壮火,气味温和而薄者为少火;壮火使元气衰弱,少火使元气盛壮;壮火销蚀元气,少火滋养元气;壮火耗散元气,少火滋生元气。  相似文献   

2.
<正> 《素可·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笔者学习本段文字后,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对临床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现浅述如下。 1 “壮火,少火”的含义 壮火散气,食气,马莳云:“壮火能食人之气……食则必散,散则必衰”,故曰:壮火之气衰,壮火食气,壮火散气。少火气壮,生气,马莳亦云:“吾人之气能食少火之气,此少火所以能生吾人之气也,食则必生,生则必壮”,故曰:少火之气壮,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张景岳把“少火,壮火”阐释得更为明确,认为少火为人体生理之火,壮火为人体病理之火。由此可见,饮食气味与人之得当。则对人体有益,反之则有害,此常理也。药物气味常据病情辨证选配则对人体有益,反之则有害,此医理也。总有言之,凡对人体有益之火谓之少火,反之则为壮火。  相似文献   

3.
《内经》"壮火、少火"理论主要论述了"水、火、气、味"的属性和相互转化关系、运动规律以及对人体的影响。在生理状态时"气"与"火"可以相互转化,在病理状态时"气"与"火"相因为病。本文从"壮火食气"是成人斯蒂尔病病机转化的关键,治疗宜清热泻壮火与补气益少火并举,"壮火食气"是激素产生毒副作用以及对其依赖的主要原因和验案举例等几方面论述了《内经》"壮火、少火"理论在成人斯蒂尔病诊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少火"即正常人体内的阳气,也指药食气味温和者;"壮火"指病理性亢盛的火热之邪,也指药食气味温燥者。回溯少火壮火观之源流,剖析其内涵,对于启发后学、提升运用具有积极意义,笔者就少火壮火观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并结合自身临床诊治消化性溃疡的实践谈谈理解与体会。1"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内涵辨析"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壮  相似文献   

5.
《内经》壮火食气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壮火之气衰 ,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 ,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 ,少火生气。”这一理论精辟地阐述了气火之间 ,在正常时相互转化 ,在异常时相因为病。运用好壮火食气这一理论 ,辨治错综复杂的疑难病症 ,每能执简驭繁 ,顿起沉疴。1 病理机制气与火在不停地动态变化。在生理情况下 ,火不停地温化产生正气 ,即 :少火之气壮 ,气食少火 ,少火生气。在病理情况下 ,过亢的火能蚀耗元气 ,令气虚 ,即 :壮火之气衰 ,壮火散气 ,壮火食气。气火在生理转化时 ,需要精血津液的资助 ,病理机转时 ,又累及精血津液。2 临床表现壮火食…  相似文献   

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壮火之气衰 ,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 ,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 ,少火生气。”这一理论精辟地阐述了气火之间相互转化 ,在异常时相因为病。笔者运用“壮火食气”理论 ,辨治错综复杂的疑难病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病机历代医家对“壮火食气”理论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这里的火与气,是中医理论中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少火生气”主要是讲二者在生理上的关系。“少火”指正常且具有生气之火,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阳气。阳气过亢便是邪火,即“壮  相似文献   

8.
从2型糖尿病的诊疗谈"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不论是肥胖或消瘦,亦不论是初期或末期,病机本质总不离"火"."壮火食气,气食少火"揭示了阳气、壮火以及元阳少火之间的关系,即阳气亢盛,则积而生壮火,火热鸱张则耗散元阳少火.阳气、壮火、少火三者之间的病理关系既反映于2型糖尿病的病机,又贯穿于2型糖尿病的不同病程发展阶段.本文即以"壮火食气,气食少火"理论阐释2型糖尿病的病机及病程发展,并以此理论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 1.少火生气,壮火食气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原文在论述“少火”、“壮火”之前,提出“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在此前提之下,又对药食的气味作丁进一步阴阳属性的划分,然后说:“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袁,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只要统观本段原文,就不难看出,所谓“壮火”,是指气味纯厚的药物,而气味温和  相似文献   

10.
“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后世医家对此各有见解,综合而言,“少火”既是指药食气味辛甘温和者,又是平和的、具有生机的、正常的“火”或“气”,是小儿生长发育之本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壮火”不仅指药食气味辛热纯阳者,还是亢烈的、影响人体健康的、非正常的“火”或“气”,其在人体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小儿遗尿是儿科常见病症之一,基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分析小儿遗尿病因病机可知,该病责之于少火不足、壮火过旺,导致气机紊乱、气化失司、膀胱不约,应以培少火、清壮火之法平调五脏之气,约束膀胱,临床获效良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1.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于心,主神明,总领全身气血阴阳,抑制相火僭越。相火于五脏,在君火的统摄下,支配各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又能抑制君火过及。君火相火是人体生理之火的主要内容,"君火"寄于"心""相火"寄于五脏,君火可以激发相火,又可以抑制其过亢使其归于本位;相火是君火的基础,为君火主神明提供物质基础代君行令,同时防止君火过及。两者互根互用,互相影响,任何偏颇都是导致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黄靖 《江苏中医药》2010,42(3):63-65
天人相应,人身亦有君相二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相火为君火之源泉,故居下以为体;君火得相火之助益,故居上而为用。君火不明,群阴僭上;相火失位,不能为君火济或有太过而逆位上越。相火所以能安于位者,缘由有三:一则坎水之藏纳,二则中土之镇守,三则心君之镇纳。知晓君相二火之性用、病变、治疗,以期厘清治火之法:实火当清、虚火要壮水、助中土扶阳、相火慎用清泻。  相似文献   

13.
阴火与相火的关系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火与相火之论由来已久,但两者之概念与内含一直不是十分明了,历代论述与争论也不少。作者在认真研读《脾胃论》的基础上,参合《内经》中的有关论述,参考朱丹溪、张景岳、赵养葵等人之论,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对阴火与相火之说做出了自己的分析与见解。主要从“水中之火,乃人生立命之根”,“离位妄行,乃损伤元气之本”,“雷非伏、龙非蛰,其源于水涸水寒”,“脾胃虚、阴火冲,乃属水寒所致”,“肾火离位之治疗,壮水、益火、升提为要”等5个方面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4.
"虚火"浅析     
马永刚 《河南中医》2007,27(2):10-11
火有虚、实之分,虚火又有阴虚、阳虚之别。《景岳全书.虚火论》将虚火分为“阴虚有热”和“阳虚有热”两类。诸多医家分别从理论上对“阴虚之虚火”、“阳(气)虚之虚火”进行探讨,认为:阴虚之火是阴虚失敛,阳无所附,妄动而成,为“阴虚火旺”;阳(气)虚之火是因阳气亏虚至一定程度,阴盛格阳,阳气虚散而成,属“阳虚失位”。并就其临床表现逐一鉴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疗原则,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神奇的火疗     
火疗法是将中药马钱子、雷公藤等为主药组方,制备成药液,然后燃烧痛点:具有开通经络,透达关节,改善十二经脉中的血液循环,使皮下微血管渗透入筋肌关节内,清除其微血管中的“瘀滞”,恢复微循环功能,使麻痹的经络兴裔,从而治疗各种类型风湿病的独特疗法。  相似文献   

16.
浅论阴火     
“阴火”一词首载于金元时代名医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对“阴火”的概念 ,议论者甚多 ,然见仁见智 ,莫衷一是。作者认为气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均属阴火范畴 ,其病理基础是元气不足。治疗可采用甘温除热法。  相似文献   

17.
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其对后世的影响,独树一帜,无可非议。而李东垣先生之"阴火"却成为后世理解其思想的最大障碍,后世有非议者,有赞成者,可对阴火的解释都不能令人满意。笔者通过对李东垣亲作之《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著作的仔细研读,认为李东垣所论阴火即相火也,阴火相火同一根源——肾间命门。阴火概念的提出是后世相火的前驱,不仅成就了其以重脾胃思想为主的补土派,而且对内伤虚损病的治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
阴火的概念首见于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详实于《脾胃论》,但其中并没有对阴火的本质做出详细解释,因此后世医家对其有很多不同见解。主要包括:气虚发热、阴虚发热、相火离位、阴火非火四种观点,但是以上观点仍不能较全面解释阴火。现通过复习李东垣对于阴火的论述,并结合个人对气机循环的理解,同时应用以方测证的方法,得出阴火的本质是脾胃之气在受劳倦,饥饱失宜或七情内伤的情况下,脾胃的运化和受纳腐熟的功能受损,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补中益气汤治疗阴火的原理为健运中焦,恢复脾胃运化谷食的正常功能,使阴火所生乏源,再以风药泻之,则元气复,阴火散。  相似文献   

20.
江红 《光明中医》2016,(18):2636-2638
中医各家学说有相火为命与相火为病两种理论观点,白长川教授提出临床可见相火之虚及相火之亢两种情况,此即言阳常不足与阳常有余,看似悖论,实则一言生理常态,一言病理之变,各自说明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中医各家学说均有其长,即其偏;各家之偏,则组成了中医学之太极球,旨在学术之争鸣,愈争愈加明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