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方法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2006-2012年我院收治的113例拇外翻病人,分别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及微创手术方法治疗。结果优178足,良21足,差1足,优良率99.50%。结论微创手术方法治疗拇外翻由于创伤小、风险低、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拇收股切断加Mayo手术治疗轻中度拇外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继军  黄洪月 《中医正骨》2000,12(10):21-22
拇外翻是造成前足疼痛和畸形最常见的疾病 ,治疗方法非常多 ,Kelikian〔1〕统计仅手术方法就有 130多种。自 1994年起 ,作者采用拇收肌切断加 Mayo手术治疗拇外翻 30例 ( 38只足 ) ,随访 2 6例 ( 33只足 ) ,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 ,其中双足发病 8例 ,共 38只足。男 2例 ,女 2 8例。年龄 35~ 6 4岁 ,平均 5 1岁。工人 19例 ,职员 4例 ,干部 4例 ,家庭妇女 2例 ,农民 1例。左足 15例 ,右足 2 3例。 2例患者有家族史 ,全部病例均表现为拇外翻畸形、拇囊炎和前足不同程度的增宽。2 手术方法手术从两个切口进行。第…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第1跖骨颈截骨治疗拇外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拇外翻是一种骨科常见病,病因至今尚有争议,常伴有足横弓塌陷和锤状趾畸形。拇外翻治疗方法有上百种,治疗效果各家报告不一。我们自1994年3月~2005年3月先后采用小切口经第1跖骨颈截骨治疗拇外翻51例共90足,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微创技术治疗不同程度拇外翻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拇外翻是前足的一种常见畸形,多见于女性,出现足部疼痛,并且常常合并多种前足其他畸形,影响行走及足部外形的美观。目前拇外翻畸形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种,陈宝兴介绍有200多种,但每种治疗方式各有利弊,其中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具有切口小、痛苦小、恢复快、外观美而被广大患者选择。我院自2003—2006年间共收治拇外翻患者78例,经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足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前足疾病,主要发生在14~70岁的女性,男女比例为1:20,常呈对称性发病。早在18世纪末,足拇外翻的手术治疗就已广泛开展,但其方法一直处于探索阶段,直到20世纪初期,出现了当时的主要手术方法即Keller术式。  相似文献   

6.
拇外翻是造成前足疼痛和畸形最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非常多,Kelikian[1]统计仅手术方法就有130多种.自1994年起,作者采用拇收肌切断加Mayo手术治疗拇外翻30例(38只足),随访26例(33只足),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掌骨钢板在重度拇外翻截骨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应用掌骨钢板内固定进行拇外翻截骨矫形术。37例患者,58足接受第l跖骨近端截骨矫形及掌骨钢板内固定术。结果:随访6~24个月,疗效评定参照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外翻评分标准,平均HVA矫正17.6°,平均IMA矫正6°,优良率100%。结论:采用截骨矫形治疗重度拇外翻并应用掌骨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重度拇外翻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是前足的常见畸形,其发病多与遗传,穿高跟鞋有关.患者前足横径宽,足部外形难看,穿鞋困难,可引起拇囊炎和小趾囊炎,胼胝,跖骨头下疼痛,锤状趾等临床症状.国内鲜见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的畸形矫正报道,我院自2007年5月-2009年5月,采用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患者32例49足,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共观察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患者32例(49足),男2例(2足),女30例(47足);年龄23 -80岁,平均57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拇外翻患者采用第1跖骨颈部微创截骨联合分趾垫和"8"字绷带外固定治疗后截骨端的稳定性和截骨愈合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选取1位青年女性拇外翻患者,年龄28岁,身高168 cm,体质量62 kg,右足拇外翻角24°,第1、2跖骨间角13°。利用其右足CT扫描所获得的数据建立右足拇外翻骨骼有限元模型,并模拟第1跖骨颈部微创截骨联合分趾垫和"8"字绷带外固定术,测定截骨端的Von Mises应力和位移。结果:截骨端X轴位移为0.261 mm,Y轴位移为0.078 mm,Z轴位移为-0.167 mm,截骨端总位移为0.293 mm;截骨端Von Mises应力为0.712 MPa,主要分布在截骨端的外侧边缘部位。结论:采用第1跖骨颈部微创截骨联合分趾垫和"8"字绷带外固定治疗拇外翻,截骨端之间位移小、应力适中,能使截骨端以软骨成骨的方式愈合。  相似文献   

10.
张可成  刘金林 《中医正骨》2012,24(7):52+55-52,55
目的:观察软组织重建术治疗拇外翻合并拇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7月至2007年7月,采用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足拇外翻合并拇囊炎患者16例27拇趾,均为女性.年龄25 ~42岁,中位数31.5岁.双侧11例,单侧5例.术前均常规摄患足负重前后位X线片以及常规测量拇外翻角和跖骨间角.轻度拇外翻3例5拇趾,中度拇外翻9例15拇趾,重度拇外翻4例7拇趾.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年.所有患者的拇囊炎症状均完全缓解.3例5拇趾轻度拇外翻者均未复发拇外翻;9例15拇趾中度拇外翻者有2例3拇趾复发拇外翻;4例7拇趾重度拇外翻者有2例3拇趾复发拇外翻.患足负重前后位X线片测量拇外翻角和跖骨间角均小于术前,拇囊炎复发2例,均为轻度拇外翻患者.结论:采用软组织重建术治疗拇外翻合并拇囊炎,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脉除湿中药治疗拇外翻温氏截骨术后前足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笔者应用通脉除湿中药治疗拇外翻温氏截骨术后前足肿胀41例(63足),观察术后患者前足疼痛及肿胀变化。结果:治疗组术后前足肿胀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经检验后,P=0.0170.0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前足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经检验后,P=0.0220.0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通脉除湿中药治疗拇外翻温氏截骨术后前足肿胀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Weil截骨治疗第1跖列不稳所致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采用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Weil截骨治疗第1跖列不稳所致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痛患者15例,均为女性;年龄46~58岁,中位数52岁;单侧10例,双侧5例;合并第3跖骨头下胼胝体形成5例.术后观察患足畸形矫正、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 27个月,中位数16个月;截骨均愈合,愈合时间8~ 14周,中位数10周;术后患足疼痛明显缓解,胼胝体消失,拇外翻角和第1、第2跖骨间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32.75°±2.86°,13.25°±1.25°;18.55°±2.98°,11.50°±1.64°).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足拇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足功能,术前(47.80±3.82)分、术后(87.50±3.30)分.结论: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Weil截骨治疗第1跖列不稳所致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痛,可有效矫正患足畸形、缓解疼痛,有利于患足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齐淑兰针刺治疗拇外翻首选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穴位,以通利关节、疏通经络,同时在病变局部使用围刺法,以缓解局部肿胀疼痛,减轻拇外翻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4.
拇外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拇趾畸形,表现为第一趾骨头内移,拇趾外翻,第一跖趾关节内侧拇囊炎。矫正拇外翻畸形的方法很多,本科2003年以来采用Link加压内固定装置治疗拇外翻12例18足,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第一跖骨头外移截骨(Lindgren术式)治疗拇外翻足术前术后跖骨头下压力的改变情况进行生物力学比较分析。方法拇外翻足标本2具,用万能机加载,压力敏感片测压力,计算出术前术后跖骨头下各部位压力测定的变化值,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第一跖骨头下压力增加,第二跖骨头下压力明显减低。结论第一跖骨头外移截骨术治疗拇外翻,可以保留籽骨,重建前足横弓,恢复第一跖骨正常负重,减轻其它跖骨头过多的负荷。  相似文献   

16.
刘刚 《中医正骨》2000,12(7):38-38
拇外翻畸形 (haltuxvalgusdeformity,HVD)是一种常见足部疾患。自 1994~ 1998年 ,我们采用改良McBride联合Sim monds手术治疗HVD患者 9例 16足 ,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9例 ,均为女性。年龄 30~ 6 7岁 ,平均 5 4.2岁。单侧发病 2例 ,双侧 7例 ,共 16足。病程最短 6月 ,最长 30年 ,平均 10年 6个月。全部病例均有HVD、疼痛、拇囊炎表现 ,其中第 2、3跖骨下胼胝 10足 ,第 2足趾垂状趾畸形 11足。根据术前X线片分析 16足拇外翻角 2 1~ 40° ,平均 30°(正常 16°) ,…  相似文献   

17.
第1跖骨颈弧形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造成第2趾发生锤状趾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穿鞋步行。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作者采取第1跖骨颈弧形截骨联合第2趾骨融合术治疗拇外翻合并第2趾锤状趾畸形31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康复疗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术后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疗效。方法2006年7月—2008年9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患者921例,术后进行了规范的康复治疗。其中77例144足获得完整随访1~3.5 a,平均2.3 a。观察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AV角)、第1和第2跖骨间角(IM角)、拇趾-跖趾-趾间关节AOFAS评分、第1跖趾关节活动度、跖骨头下胼胝体(胼胝痛)等指标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8.6%。术后HAV角平均矫正21.03,°IM角平均矫正4.69°。术后第1跖趾关节活动度(跖屈+背伸)平均减小5.24°。术后AOFAS评分较术前提高31.52分。术前合并有跖骨头下疼痛93足,术后消失60足(64%),改善24足(26%),无改善、加重或新发6足(6%)。结论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术后进行系统规范的康复,可以有效防止跖趾关节粘连,恢复关节功能,减少转移性跖骨头下疼痛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桃红接骨胶囊联合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安徽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骨一科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92足拇外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拇外翻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桃红接骨胶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前、术后3月拍摄足负重正侧位片,测量比较术前、术后对照组与观察组骨密度、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夹角(IMA)及远端跖骨关节面角(DMAA);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前足评分系统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恢复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月HVA、IMA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月骨密度、AOFAS较对照组升高,VAS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接骨胶囊联合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跖趾关节功能,加速骨折愈合时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有利于术后恢复,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拇外翻患者以疼痛为主的临床表现与足太阴经筋疾病证候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13例(444足)拇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参考经筋理论,尤其是足太阴经筋疾病的证候学特点,寻找两者在证候学上的相符程度。结果:拇外翻患者足内侧的痛沿足太阴经筋走行,可循足太阴经筋找到结筋病灶点,即95.05%的病人在大都次,45.72%的病人在公孙次找到结筋病灶点。结论:拇外翻反映足太阴经筋病变,可用中医经筋理论来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