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在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拔管期间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盐酸右美托咪啶(A)组和0.9%氯化钠溶液(B)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给药,记录全麻诱导前、注射药物前、拔除气管导管时,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后5和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与注射药物前相比,A组MAP、HR及SpO2较平稳,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拔除气管导管时及拔除气管导管后5、10 min时的MAP、HR均较注射药物前以及A组同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A、B两组的苏醒时间及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拔管期,可有效维持呼吸、循环稳定,不影响患者的苏醒.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负荷量1.0 ug/kg,泵注时间15 min,之后输注速度设定为0.2 ug/kg.h至手术结束。C组:右美托咪啶改为生理盐水。记录停用麻醉药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患者HR、SBP、DBP,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从手术结束到拔除气管导管),苏醒期患者躁动的情况。结果拔管时,两组HR、SBP、DBP较停药前升高,但D组的升高程度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5 min,D组HR、SBP、DBP与停药前无明显变化,而C组HR、SBP、DBP较停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苏醒期躁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有效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并能减少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小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对眼内压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在减轻拔除气管导管反应和苏醒期躁动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或Ⅱ级、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入右美托咪定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吸入七氟烷行麻醉诱导后,右美托咪定组给予单次静脉缓慢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0.9%氯化钠溶液组给予单次静脉缓慢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术中两组均予持续吸入七氟烷(呼气末的体积分数为0.01~0.02),经微量静脉输液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维持麻醉。分别于吸入七氟烷后和气管插管后1min测定患儿的眼内压。在吸入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10min、拔除气管导管前、拔除气管导管时、拔除气管导管后记录所有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拔除气管导管后15min内监测患儿的呛咳次数,采用四分表对呛咳进行评估;并记录患儿屏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和氧不足的情况。应用小儿麻醉苏醒躁动量表对患儿的烦躁情况进行评分。记录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气管插管后1min的眼内压分别为(14.58±4.39)、(13.64±3.31)mmHg(1mmHg=0.133kPa),均较同组气管插管前的(19.36±3.65)、(18.78±4.01)mmHg显著降低(P值均<0.01)。两组吸入麻醉诱导后10min的MAP和HR均显著低于同组吸入麻醉诱导前(P值均<0.05),0.9%氯化钠溶液组拔除气管导管时和拔除气管导管后的MAP和HR均显著高于同组拔除气管导管前(P值均<0.05);右美托咪定组拔除气管导管时和拔除气管导管后的MAP和HR均显著低于0.9%氯化钠溶液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0.9%氯化钠溶液组的呛咳发生率显著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与0.9%氯化钠溶液组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0.9%氯化钠溶液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43.3%(13/30),显著高于右美托咪定组的10.0%(3/30,P<0.05)。右美托咪定组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平均躁动评分为(1.77±0.15)分,显著低于0.9%氯化钠溶液组的(2.40±0.21)分(P<0.05)。结论小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右美托咪定对眼内压和血流动力学无明显的影响,并能减轻拔除气管导管反应和减少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4.
王卡  田国刚  唐群新 《海南医学》2013,24(18):2681-2682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在神经外科患者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方法神经外科拟行气管切开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入室后D组在10 min之内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NS组则缓慢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0)、药物注射结束时(T1)、局麻时(T2)、手术切皮时(T3)以及术毕(T4)时的HR、MAP、RR、SpO2。记录术中体动、呛咳、呼吸抑制及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NS组在T2、T3和T4的HR、MAP均明显高于T0时,D组上述时点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NS组(P<0.05);D组T1的HR、MAP均明显低于T0时(P<0.05)。术中高血压、心动过速、体动及呛咳的发生率D组明显低于NS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啶能减少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中体动、呛咳的发生,稳定血流动力学且未见呼吸抑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术后平稳拔除气管导管时七氟烷半数有效浓度(EC50),以及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啶改善全麻苏醒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啶组,各30例.右美托咪啶组10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 u g/kg后改为0.5μg/(kg·h).对照组泵注同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常规给予麻醉诱导及维持,手术结束时根据Dixon序贯法确定拔除气管导管的七氟烷浓度,并观察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时间、睁眼时间、Ramsay评分达3、1分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时七氟烷EC50分别是0.22MAC和0.61MAC,其95%CI分别为(0.14~0.30)和(0.47~0.75)MAC.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时间、睁眼时间、Ramsay评分达3、1分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拔管后出现低氧血症、呼吸抑制、需辅助通气、需放置口咽通气道例数分别为2、1、1、0例和5、4、2、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啶可降低平稳拔除气管导管所需七氟烷EC50,对患者苏醒时间无明显影响,可降低拔管后七氟烷所致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改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血流动力学和苏醒期拔除气管导管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60~85岁,体重50~85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分入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经静脉输液泵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注射时间为15 min,对照组患者经静脉输液泵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分别于给药前(T0)、经静脉输液泵注射药物10 min(T1)、经静脉输液泵注药物结束(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手术切皮(T4)、手术进行30 min(T5)、手术结束(T6)、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T7)、拔除气管导管后30min(T8)各时间点监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按指令睁眼、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在T4、T5、T6时间点的MAP和HR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对照组在T3时间点的MAP和HR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T4、T5、T6时间点的MAP和HR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对照组在T3和T7时间点的MAP和HR,以及T4时间点的HR均显著高于右美托咪定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右美托咪定组自主呼吸恢复时的BI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按指令睁眼时间和BIS值、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BIS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美托咪定组术中丙泊酚和芬太尼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间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老年患者在行髋部手术前静脉输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能使其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且对术后苏醒和拔除气管导管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合并高血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20例ASAⅠ~Ⅲ级合并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右美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相同,术毕前10min右美组患者10min内静脉泵注1μg/kg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以相同速率静脉泵注相同容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围拔管期SBP和HR、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与给药前比较,对照组在拔除气管导管时和气管拔管1min SBP和HR均显著性升高(P<0.05);右美组中,在拔除气管导管时、气管拔管1min和5min S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拔管时、拔管后1min,右美组SBP和HR明显下降(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合并高血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气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D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泵注,于10 min输注完毕。C组泵注15 mL生理盐水。记录两组诱导前(T1)、注药后10 min(T2)、苏醒时(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5 mi(nT5)各时点的MAP及HR变化情况,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D组围拔管期的MAP、HR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减少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而不延长苏醒及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9.
李星国  毕聪杰  刘雁  张力强 《吉林医学》2012,33(8):1616-161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啶负荷量1.0μg/kg(注射时间超过10min),之后输注速度设定为0.2μg/(kg.h)至手术结束。B组:右美托咪啶改为生理盐水。记录停用麻醉药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患者躁动和寒战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HR、MAP在停药前均在相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两组HR、MAP较停药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5min,A组HR、MAP与停药前无明显变化,而B组HR、MAP较停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苏醒期躁动和寒战情况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右美托咪啶负荷量1.0μg/kg(注射时间超过10 min),之后输注速度设定为0.2μg/(kg.h)至手术结束,可有效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躁动和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苏醒时间、拔管时呛咳、手术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二组患者均接受咪达唑仑、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舒芬太尼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D组患者静脉输入右美托咪啶0.5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C组输注生理盐水20ml,输注时间10min。记录诱导前(T0)、术毕(T1)、吸痰时(T2)、苏醒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5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拔管时呛咳评分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D组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稳定。C组血压、心率手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和D组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D组拔管时呛咳评分及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二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有效减轻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呛咳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