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吸痰方法在机械通气病人吸痰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雅丽 《家庭护士》2009,7(10):862-863
[目的]对比观察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ICU机械通气病人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方法,B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观察两组病人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及痰液喷出情况等.[结果]吸痰后B组SpO2恢复时间较快;B组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及痰液喷出情况少于A组(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方法为适宜于机械通气病人的吸痰方式.  相似文献   

2.
陈秋宇  刘朝辉  李霞 《护理研究》2011,25(26):2388-2390
[目的]了解不同吸痰方式对机械通气病人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行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观察组选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观察两组病人吸痰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aO2)、潮气量(Vt)等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吸痰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吸痰后5 min与吸痰前1 min相比,两组病人心率、血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呼吸参数、血气分析较吸痰前有明显变化;观察组病人呼吸参数、血气分析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吸痰效果好、并发症少(P<0.05)。[结论]机械通气病人应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能较好地维持机体氧合状态,保持呼吸参数及呼吸道压力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彻底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延长吸痰间隔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2种吸痰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比较2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感染发生率、痰液喷出情况及平均操作时间差异。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延长(1周后),感染率低(P〈0.05),观察组工作量及喷出痰液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密闭式吸痰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能降低肺部感染,减轻护理工作量,操作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两种不同吸痰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ICU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方法,B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观察两组吸痰前及吸痰后2 min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吸痰后5 d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性痰液发生率及痰液喷出情况等。结果 B组在吸痰后心率有所增快,但增幅明显低于A组(P0.05);B组在吸痰后SpO_2明显高于A组(P0.05);而对于炎性指标CRP、PCT、血性痰液发生率和痰液喷出情况,B组在吸痰后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方法可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低氧血症、控制肺部感染,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放式吸痰,为适宜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吸痰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程序化气道管理在人工气道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ICU收治的68例建立人工气道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程序化气道管理,比较两组病人痰液黏稠度Ⅲ级情况、肺部湿化情况、肺部感染情况、气道黏膜出血、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痰痂形成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痰液黏稠度Ⅲ级比例及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肺部湿化率及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痰痂形成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程序化气道管理能有效降低人工气道病人痰液黏稠度及减少呼吸道感染,可缩短病人机械通气及入住ICU时间,改善人工气道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开放式与密闭式吸痰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经皮SpO2值、呼吸道粘膜损伤及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7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吸痰。观察病人吸痰前后SpO2值、呼吸道粘膜损伤、肺部感染情况,以及清醒病人吸痰恐惧感及痰液喷出情况等。结果2组病人吸痰后SpO2值比较p〈0.01,血性痰液、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吸痰时病人恐惧感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使用密闭式吸痰装置减少吸痰过程中SpO2下降的发生率、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气管内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安全感。  相似文献   

7.
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法在机械通气病人应用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病人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肺部感染情况及发生时间等。结果:两组病人吸痰前后SpO2、HR值变化、肺部感染发生率和发生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氧合,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操作安全性强,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护理工作量,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  相似文献   

8.
陈清秀  蔡榕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0):1736-1738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患儿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率及发生时间的影响.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患儿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率及发生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吸痰后SpO2、H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性痰液、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密闭式吸痰装置减少吸痰过程SpO2下降的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氧合,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气管内出血的发生,操作安全性强,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8例ARDS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按吸痰方式分为开放式吸痰组和密闭式吸痰组各44例,比较两种吸痰方式对动脉血气和气体交换代谢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的吸痰时间和吸痰前后血性痰、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①开放式吸痰组患者PaO2、SaO2、SpO2显著降低,与吸痰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密闭式吸痰组患者PaO2、SaO2、SpO2亦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密闭式吸痰组吸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吸痰后血性痰和肺部感染患者数均高于吸痰前(P<0.05),且密闭式吸痰组吸痰后血性痰和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开放式吸痰组(P<0.05).结论 密闭式气管内吸痰较开放式气管内吸痰对ARDS患者动脉血气影响小,血性痰和肺部感染率低,且节约时间,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韩月娥 《全科护理》2016,(7):722-724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病人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4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于气管切开后行早期常规吸痰法处理,观察组在气管切开后早期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浅部吸痰法处理。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预后及肺功能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黏膜出血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较干预前改善,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浅部吸痰法能有效降低ARDS机械通气病人并发症,改善病人肺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0.05%聚维酮碘冲洗密闭式吸痰管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入住重症监护室经口气管插管、预计机械通气超过48h的8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吸痰前后分别应用0.05%聚维酮碘及生理盐水冲洗密闭式吸痰管,分别观察两组病人机械通气第3天、第5天、第7天的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机械通气治疗第3天、第5天、第7天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0.05%聚维酮碘冲洗密闭式吸痰管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延迟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刘均 《全科护理》2014,12(1):58-59
[目的]观察胸外科病人气管插管按需吸痰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胸外科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按需吸痰,比较两组的吸痰效果和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每天吸痰次数、气道黏膜出血比例、痰培养阳性率和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痰液性质、气道通畅、黏膜状态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舒适度、陪护心理反应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需吸痰可以减少胸外科病人的气管黏膜损伤,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升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2种吸痰方法在老年肺癌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46例肺癌术后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分别采用密闭式(实验组)和开放式吸痰法(对照组),对2组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变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肺部感染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闭式吸痰法可有效降低吸痰对老年肺癌术后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但对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两种吸痰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空气菌落计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燕燕 《全科护理》2011,(7):616-617
[目的]观察两种吸痰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空气菌落计数的影响。[方法]将72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比较两组空气菌落计数情况。[结果]对照组吸痰后有10例空气菌落计数不合格,观察组空气菌落计数均合格;观察组第4天、第8天吸痰后空气菌落计数低于对照组。[结论]密闭式吸痰方法可降低病房空气菌落计数,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两种吸痰方法对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将106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封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吸痰过程患者SaO2值、HR的变化、肺部感染率、血气分析以及气道黏膜的损伤情况等.结果 两组SaO2变化、肺部感染情况和血气分析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心率下降>20%例数、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密闭式吸痰较开放式吸痰能更好维持患者的氧合状态,减少气道黏膜损伤,有效防止交叉感染,操作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两种吸痰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空气菌落计数的影响.[方法]将72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比较两组空气菌落计数情况.[结果]对照组吸痰后有10例空气菌落计数不合格,观察组空气菌落计数均合格;观察组第4天、第8天吸痰后空气菌落计数低于对照组.[结论]密闭式吸痰方法可降低病房空气菌落计数,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方法在机械通气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将本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使用机械通气吸痰的4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吸痰方法。比较观察2组新生儿每次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变化情况,痰液喷溅污染周围情况,拔管后气管导管末端或呼吸机治疗48h后痰液细菌培养阳性例数情况(采样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以及每次吸痰操作时间。结果试验组在吸痰前后对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心率改变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细菌培养阳性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吸痰操作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痰液喷溅污染周围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方法不必分离中断呼吸机治疗,能有效预防机械通气时新生儿低氧血症的发生、避免交叉感染及污染周围环境的发生、缩短吸痰操作时间,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放式吸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龙文英 《全科护理》2012,10(14):1304-1305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影响。[方法]将40例入住重症监护室(ICU)需行机械通气的ARDS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硅胶吸痰管,实验组采用密闭式吸痰装置吸痰,观察两组吸痰前后SpO2、HR及MAP的变化。[结果]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在吸痰2 min后的SpO2显著下降(P<0.05),HR及MAP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病人吸痰前后SpO2、HR及MAP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病人吸痰前后SpO2显著下降(P<0.05),HR及MAP显著升高(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在ARDS病人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应用可明显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及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ICU机械通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吸痰前及吸痰后2 min HR、SpO2、吸痰时间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96 h,观察组PaO2及PaCO2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在神志转清时间、改用有创机械通气例数、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时间、死亡例数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管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HR、SpO2值无明显变化,吸痰时间更短,无痰液外喷现象,可防止发生交叉感染,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擦拭与床上刷牙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行机械通气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机械通气期间行口腔擦拭,观察组机械通气期间应用以生理盐水湿润口腔,采用儿童牙刷/负压吸引的牙刷沾取牙膏后按一定顺序刷牙,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负压吸引。比较两组痰培养、胸部X线片结果、口腔黏膜完整性、VAP发生率及病人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痰培养细菌阳性率、肺部感染率、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口腔黏膜完整性、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上刷牙能有效改善机械通气病人口腔环境,抑制牙菌斑形成,预防口腔溃疡及VAP,降低病人肺部感染风险,有利于病人预后,提高病人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