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采用弹力带加压型(R型)止血器止血适宜的时间。[方法]对245例经桡动脉路径行介入术后的病人使用止血器对桡动脉进行压迫止血,按止血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4h组,n=127)和对照组(6h组,n=118),对两组术后发生出血、血肿、骨筋膜室综合征、静脉回流障碍、动脉闭塞等桡动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4h解除止血器的病人与6h解除止血器的病人相比,出血、血肿等并发症没有增加(P0.05);静脉回流障碍明显减少(P0.05)。[结论]经桡动脉路径行介入术的病人适宜于术后4h解除止血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前臂血肿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我科10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前臂血肿及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例从病因、临床表现、预防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重点讨论。结果经过治疗,10例患者前臂血肿术后3d减退,恢复常态;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3d功能恢复,未发生挤压综合征。结论术前操作材料选择,术中操作手法及全程透视,术后对穿刺肢体血液循环及神经功能的严密观察,可降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前臂血肿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赵迎春  金茜  许玲 《全科护理》2011,9(33):3048-3049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发生术侧上肢血肿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2例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术后发生术侧上肢血肿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结果]12例术后发生上肢血肿的病人经治疗后,8例红、肿、痛在5d内基本恢复正常,2例在10d后恢复正常,1例20d后恢复正常,术后还有1例出现假性动脉瘤,经加压包扎14h后好转;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出现。[结论]抬高术肢、穿刺点加压、弹力绷带或加压器加压包扎和严密观察病情能有效缓解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病人,不同松气时间联合手指操运动对病人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246例经桡动脉路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21例)和对照组(1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术后缩短压迫时间并配合手指操康复运动,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后穿刺点渗血、血肿、手掌前臂肿胀、肢体远端发绀、麻木、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及舒适度情况。[结果]试验组穿刺点渗血和血肿发生例数较对照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手掌前臂肿胀、肢体远端发绀、麻木和疼痛例数较对照组少且差异明显。[结论]缩短压迫时间配合手指操运动可有效缓解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侧肢体疼痛、肿胀、麻木等不适症状,同时在不增加穿刺点出血与血肿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并提升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沈磊  温媛  王磊 《护理研究》2013,27(16):1658-1659
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CI)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发现、确诊、治疗处理不及时,可引起局部肌肉坏死、坏疽甚至截肢。我科2009年—2010年开展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 560例,于2011年2月发生了1例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徐颖  徐慧 《全科护理》2012,10(7):668-668
骨筋膜室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外伤部位骨筋膜室内压力增加致室内肌和神经缺血、水肿,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是一组症状群,轻者肌肉萎缩、神经功能损伤,重者肢体坏死、肾衰竭,从而危及生命[1-3]。我院收治的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病人,经过29d的治疗及护理,病人肾功能基本恢复,术口愈合。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四肢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间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1]。是四肢骨折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软组织损伤较严重的情况下,尤其是手臂和小腿的挤压伤、碾压伤等。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必将发生肌肉、神经血管的不可逆性损害,产生缺血性肌挛缩,严重者发生肢体坏死或坏疽,还会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如肌组织坏死释放大量肌红蛋白和钾离子进入血循环,产生以高血钾、肌红蛋白尿为特点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2]。因此,早期发现与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是抢救病人生命,保…  相似文献   

8.
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碧琴  )  蔡素钦  )  欧亚妹  ) 《全科护理》2009,7(25):2300-2301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筋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常发生于前臂掌侧和小腿,是尺桡骨、胫腓骨骨折的严重并发症^[1]。如发现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可导致伤口感染及骨髓炎,甚至造成缺血性肌挛缩及肢体坏疽,严重影响患肢功能。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治疗措施至关重要。现介绍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9.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室内压力急剧增高,引起急性严重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是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确诊和治疗,可迅速发展成为组织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疾,甚至丧失生命.因此,对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及时给予恰当的治疗和护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自1989年Campeau[1]首次成功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1993年Kiemeneij[2] 成功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s,TCI) 以来, 因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无体位限制等优点,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已成为一种趋势。但由于桡动脉的解剖特点(血管细小、血管壁a12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较多、有较多的解剖变异等)和穿刺血管造成的损伤,在冠状动脉造影中仍存在一些外周血管并发症,长海医院自2009 年广泛开展TCI以来,发生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病人未行手术治疗,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1.
李容兰  陈务贤 《全科护理》2013,(33):3106-310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86例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制订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86 例病人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桡动脉痉挛5 例,伤口出血2例,血肿1 例,桡动脉闭塞1例,经对症处理后预后良好.[结论]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和精心的护理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2.
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系四肢创伤后发生与筋膜间隔室内的进行性病变,其主要是骨筋膜室内压力增加,以致其体内的神经、血管和肌肉组织受压,引起进行性缺血坏死,并进展到肝肾损害、低蛋白血症、休克及肢体功能障碍,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严重影响了患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我院在2001年起共收治骨筋膜室综合征患9例,经精心治疗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延误诊断或处理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后果。轻者肌肉挛缩,神经功能损伤;重者肢体坏死、肾功能衰弱,而危及生命。由于前臂和小腿均有双骨和骨间膜,且筋膜厚韧,缺乏弹性,使筋膜室的容积难以增加。当肢体外伤后筋膜室内血管、神经、肌肉等组织受压、缺血而发生筋膜室综合征。现将1986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29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发生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12月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间室综合征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对策,包括密切观察病情、肿胀的观察和护理、用药护理、疼痛护理和凝血功能监测。结果所有患者出现疼痛,穿刺前臂明显肿胀、变硬,其中6例桡动脉搏动减弱,1例手指牵拉痛,1例肌力减退,1例右上肢无力,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早期观察至关重要,高度重视患者的主诉,针对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争取内科保守治疗时间,可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提高冠心病病人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舒适度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56例冠心病经桡动脉行介入诊疗术后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24 h 非血管并发症(手部肿胀、麻木疼痛、睡眠障碍、手部皮肤破损)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手部肿胀、麻木疼痛、睡眠障碍、手部皮肤破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提高冠心病病人经桡动脉行介入诊疗术后的舒适度、预防及减少非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外伤引起四肢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肌肉、神经缺血,坏死,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相应肌肉功能丧失的骨科一种严重并发症,常见于前臂和小腿,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1]  相似文献   

17.
唐春云 《全科护理》2012,(16):1496-1497
[目的]总结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早期观察及护理。[方法]对38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肢体肿胀、疼痛及肢端循环等情况进行早期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7例病人病情得到控制,恢复健康,1例病人截肢。[结论]加强对病人早期的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先兆症状,是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预后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医源性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成因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青  常苗芳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82-783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compartmentsyndrome) ,系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室内的进行性病变 ,即由于间室内容物的增加、压力增高 ,致间室内容物主要是肌肉与神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1]医源性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是指因医疗护理操作不当造成的骨筋膜间室综合征。近年来 ,关于医源性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报道日趋增多 ,现就其发生的原因与预防综述如下。1 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1 .1 解剖特点在四肢的肌组之间 ,如屈肌与伸肌之间 ,有强韧的纤维间隔将肌组分隔并多附着于骨干 ,肌组外层为肢体筋膜所包绕 ,因而筋膜间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PC 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PC I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观察临床表现,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除1例发生严重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由于筋膜间室压力过高,需转外科行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术外,其余经积极处理后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做好术后观察及护理可有效降低经桡动脉行PC 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积极处理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筋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常发生于前臂掌侧和小腿,是尺桡骨、胫腓骨骨折的严重并发症[1].如发现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可导致伤口感染及骨髓炎,甚至造成缺血性肌挛缩及肢体坏疽,严重影响患肢功能.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治疗措施至关重要.现介绍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