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病程长 ,反复发作 ,易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其发病机理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治疗非常困难。干扰素 2a(IFN2a)能较有效地治疗CHB ,但疗效存在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博尔泰力注射液在人体内具有强有力的抗HBV作用[1 ] ,不同的抗HBV药物联合应用有可能提高抗病毒效果和延迟耐药性产生。我们应用干扰素2a联合博尔泰力注射液治疗 3 1例CHB ,并与单用干扰素 2a治疗的 3 5例进行对比。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6例CHB患者均为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病程长,反复发作,易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其发病机理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治疗非常困难.干扰素α2a(IFNα2a)能较有效地治疗CHB,但疗效存在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博尔泰力注射液在人体内具有强有力的抗HBV作用[1],不同的抗HBV药物联合应用有可能提高抗病毒效果和延迟耐药性产生.我们应用干扰素α2a联合博尔泰力注射液治疗31例CHB,并与单用干扰素α2a治疗的35例进行对比.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乙肝病毒感染(HBV)可引起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严重者可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长效干扰素主要优点是不产生耐药性,有免疫介导的抗HBV作用。美国肝脏病协会(AASLD)指南明确指出,考虑到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的长期性和为避免长期治疗中耐药的发生风险,推荐长效干扰素作为优先选择的抗病毒药物之一。2009年5月-2011年5月,本科室对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派罗欣治疗,现将派罗欣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柳立平  郭力红  段卫  王淑云  马文波 《临床荟萃》2007,22(16):1195-1197
全球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者超过3.5亿,每年死亡人数约100万~200万。我国为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的高发区,约占全球HBV感染者的1/3,针对CHB的防治研究一直是我国的重点课题。CHB治疗关键是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是目前抗病毒的有效药物之一,但其疗效只有30%~40%。为提高抗病毒的效果,本研究应用干扰素联合乙型肝炎疫苗治疗CHB,并观察乙型肝炎疫苗的剂量对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由于乙肝病毒(HBV)持续感染,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致使CHB患者病情迁延不愈,治疗困难。干扰素仪与阿德福韦酯对HBV作用的靶位与机制不同,联合应用可能有协同作用,本院于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采用干扰素α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拉米夫定与干扰素序贯疗法是目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一种新型应用于临床抗病毒治疗方案,此治疗方案对CHB患者HBV—DNA.HBeAg阴转率明显高于其它抗病毒治疗方法。但此治疗方案其疗程时问长.用费较高.患者对治疗依从性高低直接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在历经48周药物治疗中护理如何帮助病人圆满完成全程治疗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核苷(酸)类似物(NAs)和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疾病进展和降低肝细胞癌的发生。但由于肝内共价闭合环状DNA难以被清除,治愈CHB仍面临巨大挑战。开发新型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药物有望使CHB功能治愈的目标在未来成为现实。在现有治疗策略中,长期NAs经治的CHB患者序贯或序贯联合IFN α治疗能提高应答率,使部分患者实现功能性治愈。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CHB的治疗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上市的治疗药物分为干扰素和NA两大类.前者包括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后者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等.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依赖于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和充分调动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CD4+辅助性T细胞在CHB介导的肝损伤免疫反应中起着核心的调节作用。根据产生细胞因子的不同,CD4+T细胞主要分为Th1和Th2型细胞。Th1细胞主要产生干扰素(IFN)、白介素(IL)-2等,调节细胞免疫。Th2细胞主要产生IL-6、IL-10、IL-4等,调节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0.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每年有超过100万的CHB患者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目前美国FDA批准的治疗CHB的药物包括普通α-干扰素(IFNα)、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nterferon alfa-2a,PEG IFNα-2a,商品名:Pegasys^TM派罗欣)、拉米夫定以及新的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最近进行的几项多中心Ⅱ、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PEG IFNα-2a单独治疗CHB,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普通干扰素或拉米夫定,已先后获欧盟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肾清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变化。方法60例CHB HBeAg阳性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C HB治疗组接受补肾清透方治疗,疗程48周,C HB对照组不接受药物治疗。分别在开始和第48周时两组患者抽血检测 HBV DNA、IL-2、IL-4、IL-10、TNF-α和IFN-γ。结果 CHB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IL-2、TNF-α、IFN-γ明显升高,HBV DNA、IL-4、IL-10明显下降(P<0.01);CHB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清透方能抑制CHB HBeAg阳性患者HBV DNA复制,可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ELISA检测干扰素抗体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干扰素抗体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方法:用ELISA检测6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的干扰素抗体,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的含量。结果:64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CHB患者中的28例患者检出干扰素抗体(43.8%),治疗前后的血清HBV DNA含量在干扰素抗体阳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干扰素抗体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8例干扰体阳性者治疗结束时,2例(7.14%)患者血清中HBV DNA被清除,36例干扰素抗体阴性者在治疗结束,12例(33.33%)患者血清中HBV DNA被清除,二者比较P<0.05。结果:干扰素抗体能影响干扰素的疗效,对其检测可作为预测干扰素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普遍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显著.但在治疗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副作用,其中大部分为轻度或自限性,特殊的或严重的副作用较少,但危害较大,不可忽视.为此,我们将283例CHB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时所产生的副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干扰素和核苷酸类对不同HBV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对95例CHB患者按基因型和治疗药物的不同分成干扰素B、C型和核苷酸类B、C型共4个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血清HBV—DNA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J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结果95例HBV—DNA阳性的CHB患者中分为47例B型及48例C型,分剐占49.5%和50.5%。干扰素组25例B型,27例c型;核苷酸类组B型22例,C型21例。在经过12周的早期治疗后,核苷酸类C型组较B型组治疗后的HBV—DNA含量显著性减少(P〈0.01),其余各组问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苷酸类早期治疗C型乙肝病毒感染组效果优于B型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 CHB患者123例,分为干扰素治疗组和保肝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及α-2b干扰素的不良反应。结果α-2b干扰素治疗组的完全应答率、ALT复常率、HBeAg的阴转率及HBV-DNA阴转率均明显高于保肝对照组;治疗前高ALT水平、HBV-DNA≤106copies/mL的患者疗效更好;年龄、性别与疗效也有关系;α-2b干扰素不良反应一般不需作特殊处理,并能很快恢复正常。结论α-2b干扰素对HBV的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加速乙肝患者HBeAg自然阴转过程,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影响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组基因工程干扰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药物,由于治疗过程中需长期应用,对机体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往往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耐受性,甚至导致治疗的失败。本文对342例采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定向性观察,分析影响干扰治疗的相关性,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减轻了干扰素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干扰素是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治疗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然而部分患者对干扰素无反应或仅有短暂反应,有人发现这与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抗体有一定关系。我们采用酶联免疫法观察接受干扰素治疗的丙肝患者血中干扰素抗体的产生情况,分析其对干扰素疗  相似文献   

18.
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9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 (IFN)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有效及首选药物 ,IFN治疗发生的血象改变和精神抑郁的不良反应 ,是IFN减少剂量和停药的主要原因。因此 ,在IFN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这类不良反应 ,早期发现及时防治 ,以减少药物减量和停药率 ,提高抗病毒疗效。 2 0 0 0年 5月~ 2 0 0 3年 12月 ,我科使用IFNa - 2b治疗CHB病人共 96例 ,及时发现不良反应进行防治 ,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治疗前后查病毒学指标 ,有效率达 72 %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96例患者为我院 2 0 0 0年 5月~2 0 0 3年 12月住院的CHB病人 ,…  相似文献   

19.
Seldinger法心包穿刺置管治疗心包积液的护理38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干扰素(IFN)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有效及首选药物,IFN治疗发生的血象改变和精神抑郁的不良反应,是IFN减少剂量和停药的主要原因。因此,在IFN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这类不良反应,早期发现及时防治,以减少药物减量和停药率,提高抗病毒疗效。2000年5月-2003年12月,我科使用IFNa-2b治疗CHB病人共96例,及时发现不良反应进行防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治疗前后查病毒学指标,有效率达72%,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刚  陶涛  肖亮  李敬东 《临床荟萃》2010,25(16):1464-1468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传染病,据报道,全球有约4亿人口患CHB,约30%的肝硬化和50%的肝细胞癌发病与之有关,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治疗CHB的关键,而以往的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IFN),拉米夫定(LVD)在临床应用中均有其局限性:IFN—α仅对约35%的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