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重症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对同时存在颈椎管狭窄及颈椎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受压的重症脊髓型颈椎病,采取颈椎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及内固定术同期进行。结果16例均于3·5~4·5h内完成手术操作。3周可在围领保护下下床行走,3~5个月内症状完全消失,行走自如。结论颈椎后路椎管扩大及前路椎间盘摘除,使颈椎管的容积明显扩大,颈脊髓受压即时解除,疗程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2.
前后路联合复位固定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复位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4月~2006年8月,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复位减压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不同程度脊髓损伤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7~4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5例,高处坠落伤2例,受伤部位C4、54例,C5、63例。Allen分类:屈曲压缩型度4例,牵张屈曲型度3例。完全性瘫痪1例;不完全性瘫痪6例,其中上肢肌力1~2级3例,3~4级3例。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4例,D级2例。于伤后1~8d手术。前路固定采用Orion带锁钢板(颈椎带锁钢板)7例,后路侧块钢板螺钉固定2例,后路钉棒系统固定5例。结果本组术后伤口均期愈合,获随访4~24个月,平均6个月。X线片检查示损伤节段固定稳定,未见内植物松动、脱落及断裂。植骨于3~4个月内均融合。术后4个月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术前1例A级,术后无恢复;术前4例B级,术后恢复至C级2例可行走,恢复至B级2例可扶拐行走,2例D级恢复至E级,能正常行走。术后4例行CT及MRI检查,颈椎序列均恢复,椎管矢状径达到正常,脊髓受压解除。结论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复位固定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颈脊髓损伤前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颈脊髓损伤的颈椎稳定性问题,从生物力学角度验证本术式的可行性。方法采集新鲜人体颈椎标本6具,不同术式自身对照,采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测定其颈椎的生物力学特性和颈椎稳定性问题。结果采用前后路联合减压钢板内固定,无论在颈椎的强度、刚度,抗扭转强度、刚度以及在颈椎稳定性、承载能力方面均比其他对照组强,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单纯前路Orion钢板+植骨融合术其生物力学的各项指标均比其他对照组差。结论颈椎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颈脊髓损伤的颈椎生物力学实验证明,采用前后路联合钢板内固定,颈椎非常稳定、可靠、生物力学性能优越,疗效满意;而单纯行前路Orion钢板+植骨融合术,术后早期应辅以外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合并颈椎先天性畸形的下颈椎损伤的治疗策略. 方法 自1998年至2005年收治合并颈椎先天性畸形的下颈椎损伤患者11例,损伤类型包括急性C3/4椎间盘突出症1例,颈椎过伸伤7例,C5骨折1例,C4/5、C5/6脱位各1例.合并的颈椎先天性畸形包括Klippel-Feil综合征2例,颅底凹陷2例,颅底扁平5例,寰椎枕骨化9例,Chiari畸形1例.Frankel分级为A级1例,B级2例,c级5例,D级3例.合并Klippel-Feil综合征者实施了颈前路单间隙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固定加后路短节段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1例颈椎过伸伤合并Chiari畸形实施了颈椎后路减压加枕大孔减压枕颈融合后路固定术.余患者依致压物范围和椎管狭窄程度分别实施了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固定术或颈椎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4个月~6年(平均22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Frankel分级为B级1例,C级2例,D级3例,E级5例,平均提高1~2级.植骨平均于术后3个月愈合,未出现内置物相关并发症.随访期内未出现颈椎不稳以及颈椎畸形相关的临床症状. 结论 明确没有上颈椎损伤的合并颈椎先天性畸形的下颈椎损伤可以只处理下颈椎损伤,所合并的颈椎畸形根据不同类型区别考虑.对于合并颈椎畸形的下颈椎损伤没有必要为了防止颈椎畸形远期继发的神经症状而融合上颈椎或其他节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颈椎后路扩大成形术、前路减压术、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患者分3组随访,分别为单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12例);单纯前路减压内固定术(14例);颈椎前后路手术(10例)。比较三种不同术式方法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 3组获得随访平均19.8个月,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于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采用颈椎前后路减压手术的效果优于单纯后路手术减压,术后脊髓减压更充分。  相似文献   

6.
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全麻下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复位,后路侧块固定,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25例。结果本组25例经7 ̄30个月随访,未见颈椎内固定及植骨块松脱移位,植骨在3 ̄4个月内融合,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对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种合理、可行的方法。具有减压彻底、稳定性好、利于脊髓功能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后路颈椎板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节段不稳的疗效。方法对15例多节段颈椎病伴节段不稳的患者行后路颈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分析手术前后JOA评分、轴性症状VAS评分、颈椎前凸角、颈椎曲度指数、脊髓向后漂移距离。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52个月。至末次随访,患者JOA评分、VAS评分、颈椎前凸角、颈椎曲度指数、脊髓向后漂移距离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术后C5神经根麻痹,无脑脊液漏及内置物断裂发生。结论后路颈椎板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节段不稳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减少轴性症状发生,恢复颈椎生理性前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我院首例颈椎前后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或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首例前后路颈椎手术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常规颈椎前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加用钢板内固定。结果 术后症状有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恢复。结论 前后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满意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观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和后路侧块钢板、钢丝或椎板夹联合手术复位内固定技术 ,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 9例 ,随访 4~ 2 1个月 ,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 ,以Frankle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后 ,损伤节段稳定 ,无须外固定 ,脊髓功能平均提高 1 2级。结论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严重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 ,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 ,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重视脊柱外科技术在临床中的适应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荣明  马维虎  胡勇 《中国骨伤》2007,20(3):145-147
近十几年来,随着脊柱生物力学和内置物的发展,手术技术的提高,脊柱外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一些过去认为部位特殊、手术风险高、并发症高的疾病,目前得到了有效解决。《中国骨伤》本期刊登有关《一期前后路手术减压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疾病》等几篇文章便颇有代表性。1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疾患通过《一期前后路手术减压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疾病》一文评价了一期前后路手术可行性与安全性。颈椎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是将平时的颈椎前路手术和颈后路手术一期完成,单个手术技术并无改变。主要的难度在于手术创伤增加、一期手术时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颈椎后路椎管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12月行后路减压手术治疗的66例CSM患者,依据医患沟通结果,33例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33例采用颈椎后路椎管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切口愈合等级、下地行走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开门组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显著低于减压固定组(6.1%vs 27.3%, P=0.022)。轴性症状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2%vs 15.2%, P=0.357)。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在12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JOA评分、NDI评分和锥体束征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颈椎前凸角无显著变化(P>0.05),颈椎ROM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7年1月对10例外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采用早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先俯卧位经后路手术切开撬拨复位,再仰卧位经颈前路切开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自锁ZEPHIR钢板内固定。并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植骨愈合进行观察。结果10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均有1~2个级别恢复,术前A级1例,B级3例,C级5例,D级1例;术后C级2例,D级3例,E级5例。植骨均在3个月内获得临床骨性愈合,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本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可以缩短复位时间,早期解除颈髓压迫,减轻患者痛苦,能够获得较好的神经功能恢复和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13.
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观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和后路侧块钢板、钢丝或椎板夹联合手术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9例,随访4-21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le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后,损伤节段稳定,无须外固定,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2级。结论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严重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牵引复位前路减压固定或前-后-前路联合复位固定治疗下颈椎新鲜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22例。结果植骨均在3~5个月内融合,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4级。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及关节突交锁的治疗关键是复位、减压、固定。前后路手术可及时复位,解除椎管压迫,使受伤节段脊柱达到即刻稳定,方便护理,有利于加强功能锻炼和脊髓功能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前后路联合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于2007年3月~2010年12月间应用该手术方式治疗22例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退行变突出17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发育合并后纵韧带钙化5例。手术前后通过神经功能JOA评分、颈部轴性症状评估和颈椎动态侧位片、颈椎MRI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22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3~36)个月。根据JOA评分,术后优良率为81.8%(18/22),颈部轴性症状减轻,X线检查未见颈椎不稳,MRI示颈髓压迫解除。结论前后路联合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一种疗效好且效果稳定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一期前后路颈椎减压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一期前后路颈椎减压手术方式治疗16例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其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突出11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突出5例。术前和术后通过神经功能JOA评分、颈椎动态侧位X线片、颈椎MR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3、6、24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62.2%,69.4%,78%,MRI示颈髓压迫解除。结论一期前后路颈椎减压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微型钢板内固定在颈椎管狭窄症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3—2021-02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64例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前路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固定,颈椎后路行单开门椎管减压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术前与术后1年颈椎JOA评分、疼痛VAS评分、NDI指数、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颈椎曲度。结果 6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所有患者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未出现颈前不适感、吞咽困难、颈后轴性疼痛等症状。术后3个月MRI显示颈椎管扩大良好,脊髓前后压迫均完全解除。术后1年颈椎CT显示手术节段椎间隙融合良好,椎板单开门状态维持良好,无再关门现象发生。术后1年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术后1年神经功能JOA评分、疼痛VAS评分、NDI指数、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颈椎曲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后路微型钢板的应用有利于颈椎管狭窄症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更广泛开展,手术安全性提高,可以有效避免...  相似文献   

18.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20例.结果 120例全部获得随访,颈椎前路手术恢复满意,后路手术症状明显改善,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疗效满意,总的优良率为91.7%.结论 颈椎前路及后路手术各有其适应证,两者不能互相取代,手术疗效与病程有关,应强调早期手术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重度颈椎骨折脱位伴无脊髓功能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近3年来我科收治的5例无脊髓损伤的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所有患者先行局麻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再通过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随访观察。结果 5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X线片示5例患者均恢复颈椎正常序列及曲度。随访4~24个月未出现脊髓损伤加重症状及再脱位。结论一期局麻下后路复位内固定联合前路减压融合对于无脊髓损伤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安全有效。手术复位及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是治疗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有限元方法研究颈椎后路单开门不同微型钛板固定对颈椎稳定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利用Mimics、Geomagic Studio、Creo 4.0、Hypermesh构建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的有限元模型,在Abaaus 6.1中设定材料力学参数、边界条件及载荷,测量颈椎在屈曲和后伸状态下的活动度和Von Mises应力。[结果]前屈、后伸状态下,连续固定模型与正常模型各节段的活动度均显著小于间断固定模型(P0.05)。屈曲状态下,间断固定模型中固定椎板C_3、C_5、C_7的Von Mises应力显著高于正常模型及连续固定模型(P0.05),而非固定椎板C_4、C_6的Von Mises应力显著低于前两模型(P0.05)。屈曲和后伸状态下,间断固定模型C_3、C_5、C_7节段钛板的Von Mises应力均显著高于连续固定模型(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连续微型椎板固定的稳定性优于间断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